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陈希烈

陈希烈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852 更新时间:2024/1/16 1:20:50

陈希烈(?~758年),字子明,宋州商丘(今河南商丘市)人。唐朝宰相,赠工部尚书陈瑾之子。陈希烈早年精通道学,得到圣宠,历任秘书少监、工部侍郎、集贤院学士、崇玄馆大学士,封临颍侯。天宝五年(746年),被李林甫推荐成为宰相,拜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后迁左相、兵部尚书,封颍川郡公。任职期间,依附权臣李林甫。杨国忠继任宰相后,参与清算李林甫身后事,进封许国公。唯唯诺诺,毫无作为,罢守太师。安史之乱爆发后,陈希烈未跟随唐朝政府出逃,被叛军俘虏投降,伪授宰相。唐肃宗至德二年(758年),两京收复后,朝廷下诏将陈希烈在家中赐死。

基本资料

本名:陈希烈

所处时代:唐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宋州

逝世日期:758年2月9日

主要成就:主持整理唐玄宗的撰述

官职:左相,兼兵部尚书

爵位:临颍侯→颍川郡公→许国公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陈希烈年轻时博览群书,精通道家学说,后被唐玄宗召入禁中,讲解《老子》、《易经》,累迁至秘书少监,并常以神仙符瑞取悦于玄宗。

担任宰相

开元十九年(731年),陈希烈升任工部侍郎、集贤院学士,主持集贤院事务,并整理唐玄宗的撰述,后改任门下侍郎。天宝元年(742年),陈希烈兼任崇玄馆大学士,封临颍侯。

天宝五年(746年),陈希烈被任命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宰相。当时,李林甫专断朝政。他认为陈希烈深受皇帝宠信,而且性情谦柔,容易控制,因此荐其为相。天宝六年(747年),陈希烈升任左相,兼兵部尚书,封颍川郡公。

陈希烈拜相后,与李林甫相得甚欢。李林甫为相多年,权倾朝野,虽然其阴险奸诈足以巩固自己的地位,但也深得陈希烈的佐佑唱和之力。当时,李林甫在家中处理政务,百官都集聚到他府前等候召见。而陈希烈虽坐镇政事堂,却无人谒见,他只是在公文上署名而已。

罢为散职

天宝十一年(752年),京兆尹王鉷之弟王釬与刑縡图谋作乱,欲杀死李林甫、陈希烈、杨国忠,却遭到镇压。唐玄宗命陈希烈与杨国忠审讯,并赐王鉷自尽。杨国忠欲借此案牵引李林甫,而陈希烈与哥舒翰则从旁作证。不久,李林甫病逝,杨国忠拜相。

天宝十二年(753年),李林甫被追削官爵,子孙除名流放,唐玄宗特将陈希烈的爵位进为许国公,以奖赏他在此案中的功劳。天宝十三年(754年),陈希烈因受杨国忠忌恨,只得上表辞位。唐玄宗遂任命韦见素为宰相,将陈希烈罢为太子太师。陈希烈为此怏怏不乐。

晚节不保

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起兵反唐,并攻占洛阳。至德元年(756年),安禄山称帝,建立燕国,并于六月攻陷长安。唐玄宗仓皇逃奔蜀地,陈希烈未及随从,被叛军俘获。他与张垍、达奚珣等人投降叛军,被任命为宰相。不久,皇太子李亨在灵武称帝,是为唐肃宗。

至德二年(757年),郭子仪收复两京。广平王李俶进入洛阳,陈希烈等降臣三百余人素服待罪,被押送长安。唐肃宗采纳李岘的建议,将他们分为六等定罪,分别予以斩首、赐自尽、杖一百、流放、贬官。陈希烈论罪当斩,但唐肃宗念其曾受玄宗宠信,特减免一等。同年十二月(758年2月),陈希烈被赐死于家中。

轶事典故

陈希烈进士及第后,曾为人撰写碑文。后此人获罪抄家,陈希烈也因碑文受到牵连,以为同党,送交河南尹衙门。陈希烈毫无惧意,自我辩护,洋洋洒洒百余言。河南尹薛季昶非常惊奇,把他请上厅来,道:“你将来能当宰相,我要把子孙托付给你。”陈希烈后果然官至宰相。

人物评价

唐德宗李适:凡相者,必委以政事,如玄宗时牛仙客、陈希烈,可以谓之相乎?

刘昫:希烈柔而多智,长于名理,竟死于名。所谓离娄不见其眉睫,与夫平叔、太初,同膏肓耳。

司马光:为人臣者,策名委质,有死无贰。希烈等或贵为卿相,或亲连肺腑,于承平之日,无一言以规人主之失,救社稷之危,迎合取容以窃富贵;及四海横溃,乘舆播越,偷生苟免,顾恋妻子,媚贼称臣,为之陈力,此乃屠酤之所羞,犬马之不如。

洪迈:①安禄山、朱泚之变,陈希烈、张均、张垍、乔琳、李忠臣,皆以宰相世臣,为之丞弼。而甄济、权皋、刘海宾、段秀实,或以幕府小吏,或以废斥列卿,捐身立节,名震海内。人之贤不肖,相去何止天冠地履乎!②唐明皇以李林甫为右相,专付大政,而左相牛仙客、李适之、陈希烈前后同列,皆拱手备员。

汤鹏:凡与不成臣节者处,皆乡原也。是故蔡义貌如老妪,行步俛偻,此霍光所以孽其邪谋也;孔光名儒,持禄保位,此王莽所以老其贼计也;牛仙客与时浮沉,陈希烈为人左右,此李林甫所以肆其阴诡也;裴冕老病易制,关播暗畏不言,此元载、卢杞所以厚其贪横也;何执中陆陆无所建明,此蔡京所以骋其凶谲也;王次翁工柔媚,无几微忤人,此秦桧所以坚其缪误也;李东阳俯首而已,此刘瑾所以资其浊乱也;魏广微惧而自明,此忠贤所以其窥窃也。

亲属成员

曾祖:陈冲用,陈州刺史。

祖父:陈迪,许州刺史。

父亲:陈瑾,皇赠工部尚书。

儿子:陈渪、陈汭、陈润、陈洳

参见《大唐故左相兼兵部尚书集贤院弘文馆学士崇玄馆大学士上柱国许国公陈府君墓志》

史籍记载

《旧唐书·卷九十七·列传第四十七》

《新唐书·卷二百二十三上·列传第一百四十八上》

《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五·唐纪三十一》

《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六·唐纪三十二》

《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七·唐纪三十三》

《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八·唐纪三十四》

《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唐纪三十六》

标签: 陈希烈

更多文章

  • 朱敬则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敬则

    朱敬则(635年~709年),字少连,亳州永城(今河南省永城市)人。唐朝大臣、史学家。他好学,重节义,爱助人。唐高宗时,任右补厥。武则天称制,广开密告之门,罗织诬陷,诛杀大臣。敬则进谏,武后采纳他的建议,并提升他为正谏大夫、兼修国史。不久,检校左庶子魏元忠因恒国公张易之的陷害被判处死刑,朝内的大臣都

  • 妲己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妲己

    妲己(生卒年不详),己(妀)姓,字妲,有苏氏部落女,有苏国(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据《国语·晋语》记载:商纣王发动大军攻打有苏氏部落。有苏部落抵挡不住强大的商军进攻,在灭亡和屈膝间,有苏部落首领选择屈膝,献出牛羊、马匹及美女妲己。本名:妲己别名:妲妀字:妲所处时代:商朝民族族群:华夏族出生地:有苏

  • 费仲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费仲

    费仲,亦作费中,华夏族,费仲是嬴姓,商朝末期人物,帝辛的大臣。本名:费仲别名:费中所处时代:商朝民族族群:华夏族逝世日期:约公元前1046年或公元前1046年后身份:纣王佞臣登场作品:《封神演义》费仲,费氏,名中(亦作仲),祖先嬴姓,帝辛的姑舅亲表弟。商朝末期人物,帝辛的姑舅亲表弟。牧野之战当天他和

  • 仲虺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仲虺

    仲虺(huǐ),任姓,薛氏,名莱朱,字仲虺,号中垒,薛邑(今山东滕州市官桥镇薛国村)人,华夏族。商朝开国元勋,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奚仲十二世孙,薛姓始祖。二十四岁,继任薛国君主,大力发展生产。后来。投靠成汤,担任左相,成为灭亡夏朝的主要功臣,发布《仲虺之诰》,辅佐商汤成就大业。去世之后,安葬于宋天

  • 崇侯虎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崇侯虎

    崇侯虎,为崇城(今陕西户县)国君,侯爵,名虎。《史记·殷本纪》中,司马迁所载的崇侯虎可能是同名异代的人物,更可能是因为崇侯虎在武丁时期对周的征伐与钳制,在西周时期及以后被污名化——甲骨文中的崇侯虎,和姬昌不可能是同一时代的人。商纣王时代,距今约3100年。纣王任命西伯昌(即周文王姬昌)、九侯、鄂侯为

  • 祖己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祖己

    祖己:就是“孝己”。子姓,名弓。武丁之长子,祖庚之兄。又名且己,“小王”、“兄己”,康丁卜辞作“小王父己”,帝乙、帝辛卜辞作“且己”(祖己),《史记·殷本纪》称为祖己,是中国商朝武丁时期的政治人物,曾劝谏父王武丁,留下孔雀鸣鼎等典故。本名:子弓别名:祖己、孝己、王子己所处时代:中国商朝民族族群:华夏

  • 钱谦益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钱谦益

    钱谦益(1582年10月22日—1664年6月17日),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学者称虞山先生。明末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苏州府常熟县鹿苑奚浦(今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塘桥镇鹿苑奚浦)人。钱谦益是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探花(一甲三名进士),后为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

  • 多拉尔·海兰察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多拉尔·海兰察

    多拉尔·海兰察(?—1793年),鄂温克族,满洲镶黄旗人,多拉尔氏,世居黑龙江布特哈阿伦河。清朝乾隆时期名将。乾隆二十年(1755年),海兰察第一次以索伦族马甲的身份从征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后累功升任为一等侍卫。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至次年,两次参加清缅战争,率轻骑为先锋,多有战绩。乾隆三十四年

  • 爱新觉罗·岳讬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爱新觉罗·岳讬

    爱新觉罗·岳托(1599年2月26日—1639年2月11日),清朝宗室,满洲镶红旗人,清朝第一代克勤郡王,清太祖努尔哈赤之孙,礼烈亲王代善之长子,清朝宗室名将,开国元勋。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二月初二日生,母为嫡福晋李佳氏,达诸祜巴晏之女。早年投身戎马,跟随努尔哈赤攻辽沈,征蒙古,与父亲代善同掌

  • 赵执信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赵执信

    赵执信[shēn](1662年~1744年)清代诗人、诗论家、书法家。字伸符,号秋谷,晚号饴山老人、知如老人。青州府益都县颜神镇(今山东省淄博市博山)人。十四岁中秀才,十七岁中举人,十八岁中进士,后任右春坊右赞善兼翰林院检讨。二十八岁因佟皇后丧葬期间观看洪升所作《长生殿》戏剧,被劾革职。此后五十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