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杨镐

杨镐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198 更新时间:2023/12/14 16:24:29

杨镐(1555年-1629年),字京甫,号风筠,河南商丘人,明朝末年大臣。杨镐于万历八年(1580年)中进士,授南昌知县。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日本侵略朝鲜,次年,任命为右佥都御史,奉命经理援朝军务。二十六年正月,明军在蔚山大败,杨镐被丁应泰弹劾隐瞒败讯不报,谎报军功,遂遭罢职,以万世德代之。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复起巡抚辽东。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后金攻破抚顺,杨镐以兵部右侍郎经略辽东,力主讨伐。次年(1619年)二月,杨镐以十万余人分四路出师出击后金,四路军为山海关总兵杜松、辽东总兵李如柏、开原总兵马林和辽阳总兵刘綎,以杜松部为主力。刘綎骁勇善战,但与杨镐素不和,被派往东路,孤军深入。四路军企图“分进合击”,但由于杜松轻敌,在萨尔浒(今辽宁抚顺东浑河南)遇伏,全军覆没,继而马林败逃开原,刘綎战死,仅李如柏全师而退。萨尔浒之战大败,损军四万余人,开原和铁岭相继失守,明廷御史杨鹤交章劾奏杨镐,因此下狱,令兵部侍郎熊廷弼代任经略。崇祯二年(1629年),杨镐被处决。

基本资料

本名:杨镐

字:京甫

号:风筠

所处时代:明朝

民族族群:汉人

出生日期:1555年

逝世日期:1629年

籍贯:商丘

官职:兵部右侍郎、辽东经略

人物生平

累有功勋

杨镐本为归德府学生,万历四年(1576年)中举,后为国子生,万历八年(1580年)考中进士。先后当过南昌、蠡县知县,然后进入朝中当御史,因事调为大理评事。后来又升为山东参议,负责防守辽海道。他曾经和大帅董一元一道在雪夜中翻越墨山去袭击蒙古炒花部的营帐,大获全胜,迁任了副使。这期间,开垦荒田一百三十多顷,每年储藏粮食一万八千多石,又被提拔为参政。

抗日援朝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春天,杨镐和副将李如梅一道开出边塞作战,丢失了十员部将,一百六十多名士兵。正好这时朝鲜又一次用兵,神宗下令免除杨镐的罪过,提拔他为右佥都御史、经理朝鲜巡抚。

杨镐尚未到达朝鲜,就先上书讲了十件事,请允许让朝鲜官民捐赠粮食后得以升官、任官和赎罪,乡吏奴丁就免除他们的劳役,大都是一些苟且的事务。又因为朝鲜君臣把粮食储蓄隐藏起来,不给官军粮饷,他上书揭发朝鲜君臣的罪过。因此朝鲜人对他有很大的怨气。

当时,日本将领小西行长、加藤清正等已经占领了南原、全州,又引兵进犯全罗、庆尚,势逼王京,威力很强大。幸好沈惟敬被抓获,倭寇的向导才没有了。朝鲜在兵乱之余千里萧条,日军没什么可以掠夺的了,因此只在全罗积存军粮,做长期驻留的打算。这时中国部队也渐渐聚结过来。九月初一,杨镐才到达王京。正好当时副将解生等屡次挫败倭寇,朝鲜部队也几次立了战功,倭寇于是退守蔚山。十二月,杨镐召集总督邢玠、提督麻贵讨论进兵方略,决定把四万兵力分为三协,副将高策率领中军,李如梅领左边,李芳春、解生领右边,合攻蔚山。开始时用少量部队去尝试作战,日军出来交战,大败,全都到岛山去驻扎,在岛山城外修起三道栅栏来自我保护。

杨镐在辽东做官时与如梅结交得很深。到这个时候游击陈寅接连打下了日军的两道栅栏,第三道眼看就要打下来了,杨镐因为李如梅还没到,不想让陈寅的功劳比李如梅大,所以就鸣金收兵。日军从此闭城不出,坚守着等待援兵。明军从四面包围着,地面泥泞,并且时际严冬,风雪裂人肌肤,士兵缺乏坚强的斗志。日军日夜放大炮,用毒药煮了弹子,被打中的必死无疑。明军又围攻了十天打不下来,日军了解到明军泄气了,就假称求降拖延时间。

大败亏损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正月初二,小西行长的救兵突然来了,杨镐十分害怕,狼狈不堪地抢先逃了,各部队也跟着逃,日军追上前进行袭击,明军战死的人不计其数。副将吴惟忠、游击茅国器断后,日军才返回去,但是明军的辎重大多丢失了。

这次战役谋划了几年时间,倾用国内的全部力量,联合了整个朝鲜的兵力,被杨镐一下子给败弃了,满朝文武为此叹息不已。杨镐逃出以后,带着麻贵跑到庆州,害怕日军过来袭击,就把全部兵力撤回王京,与总督邢玠一道虚假地向朝廷告捷。各营队报上人数,明军死亡了差不多两万。杨镐大为恼火,把实际情况压下来不向朝廷汇报,只说死了一百多人。

杨镐这时死了父亲,朝廷下诏命令他克制孝心继续办理国事。御史汪先岸曾经弹劾过杨镐别的罪过,阁臣却庇护他,起草了一道圣旨对他加以称赞,这道圣旨长期未加公布。赞画主事丁应泰听说杨镐打了败仗,去向杨镐询问今后的办法。杨镐把张位、沈一贯的亲笔信连同他们所起草的那道未经公布的圣旨给应泰看,并且扬扬得意地吹嘘自己的功绩。应泰感到气愤,就抗言上书讲了军队战败的情况,说杨镐应当问罪的有二十八条,可羞的有十点,并且弹劾张位、一贯同他共同作奸。万历帝极其恼火,想依法惩处他们,首辅赵志皋做了营救,万历帝才罢免杨镐,让他听候核实,让天津巡抚万世德去接替了他。后来,东征朝鲜的事情完结了,给事中杨应文讲到杨镐的功绩,万历帝下诏准予再任用他。

复为巡抚

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杨镐起复为辽东巡抚。期间,他在镇安袭击了炒花部落,御史田生金弹劾他挑起争端。当时辽东战事很忙,杨镐极力推荐李如梅,请求重新任用他做大将,被给事中麻僖、御史杨鹤弹劾。杨镐上书辩解并请求离职,神宗不加过问,杨镐最后回乡去了。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四月,后金努尔哈赤以七大恨告天攻明,打下抚顺,守将王命印战死。辽东巡抚李维翰催促总兵官张承荫前往增援,承荫与副总兵颇廷相等人都战死了,周围一带大为震惊。朝廷讨论认为杨镐熟悉辽东的军事,就起用他为兵部右侍郎,前去担任经略。杨镐到任后,就申明纪律,征集四方部队,打算大举作战。到七月份,后金军由鸦鹘关打下清河,副将邹储贤战死。万历帝命令赐给杨镐尚方剑,允许他斩杀总兵以下的将官。杨镐就把清河逃将陈大道、高炫斩了,在军中巡回展示。这年冬天,各地援兵大批集结起来,杨镐就决定进兵。当时蚩尤旗这颗彗星有整个天空那么长,彗星又出现在东方,天上发生陨星,地上发生地震,有见识的人认为这些是失败的征兆。大学士方从哲、兵部尚书黄嘉善、兵科给事中赵兴邦等人都认为部队驻久了粮饷缺乏,就传发红旗,天天催杨镐进兵。

决战萨尔浒

万历四十七(1619年)正月,杨镐才召集总督汪可受、巡抚周永春、巡按陈王庭等决定,在二月十一日誓师,二十一日出塞开战。兵分四路:总兵官马林出兵开原,攻打北面;杜松出兵抚顺,攻打西面,李如柏从鸦鹘关出兵直奔清河,攻打南面;东南面则让刘綎出兵宽甸,经凉马佃捣后,用朝鲜部队来帮助他。号称大兵四十七万,约定三月二日在二道关集合后一起出发。当时天下着大雪,部队不肯向前走,出兵的时间又泄漏出去了。

杜松想立个头功,先期渡过浑河,开到二道关来,伏兵大起,杜松全军覆没了。马林统领开原部队准备从三岔口出师,听说杜松战败,就停步不前,结营自保。后金部队居高临下,奋勇出击,马林招架不住,大败而逃了。杨镐听说后急忙传令想停下李如柏、刘綎的两支部队,李如柏就停止不前了。刘綎当时已经深入三百里,到了浑河,金军攻打他,但打不动他。后来就打着杜松的旗帜,穿着他的衣甲蒙骗刘綎。金军进入他的兵营以后,刘綎的营中大乱,刘綎奋力拼战而死。只有李如柏的军队得以完整保存。文武将吏前后死去的有三百一十多人,士兵四万五千八百多人,丢掉的马匹、骆驼、兵器就多得无法计算了。战败的报告递到朝廷后,京师大震,御史杨鹤上书弹劾他,万历帝没有答复。不多久,开原、铁岭又相继失守了。言官纷纷上书弹劾杨镐,杨镐于是被逮进了天牢,判为死刑。

崇祯二年(1628年),杨镐伏法。

历史评价

祝耀祖:“自镐用事以来,威令不行,赏罚不信,呢私交而轻南将,则豪杰灰心,怯任,罪而恤典,则英雄短气。”

朱舜水:贼臣杨镐、袁崇焕前后卖国,继丧辽阳、广宁,滋蔓难图。

夏允彝:镐固庸人,且老矣,治兵年许,无所经理。

计六奇:镐贪功自用。

张廷玉:三路丧师,收降取败,镐与应泰同辜。然君子重绳镐而宽论应泰,岂不以士所重在节哉!

轶事典故

杨镐从朝鲜还朝之日,朝鲜自国王宣祖至平民百姓皆恋恋不舍,宣祖率百官泣送于弘济院,汉城士民男女重髫戴白,皆出送郊外,诸臣以诗为别。朝鲜深觉惋惜,并为杨镐受诬而不平。不久宣祖即派右议政李元翼、参判许筬上奏辩诬,并疏救杨镐。万历二十七年(1599)七月,朝鲜建宣武祠于汉城南,特崇享兵部尚书邢筁、经略杨镐,宣祖亲书“再造藩邦”匾额揭于宣武祠。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谢恩使柳寅吉、崔濂朝京,专求杨镐画像。时杨镐家居河南商丘,朝鲜使臣千方百计寻得一商丘举人前往其家乡,方摹得杨镐画像。

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将其画像奉安于宣武祠。朝鲜为崇祀杨镐,千方百计,煞费苦心。由此可见杨镐在当时朝鲜人心目中的地位是何等之高。

史书记载

《明史·列传第一百四十七》

标签: 杨镐

更多文章

  • 魏元忠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魏元忠

    魏元忠(?~707年),名真宰,字元忠,宋州宋城县(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人。唐朝宰相。初为太学生,学习兵法,累拜殿中侍御史。历仕高宗、武后、中宗三朝,两度出任宰相,兼具政治和军事才能,从定徐敬业叛乱,为贞观之治向开元盛世的顺利过渡起了积极作用。武则天晚年时,受张昌宗、张易之陷害,贬为高要县尉。唐中

  • 陈希烈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陈希烈

    陈希烈(?~758年),字子明,宋州商丘(今河南商丘市)人。唐朝宰相,赠工部尚书陈瑾之子。陈希烈早年精通道学,得到圣宠,历任秘书少监、工部侍郎、集贤院学士、崇玄馆大学士,封临颍侯。天宝五年(746年),被李林甫推荐成为宰相,拜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后迁左相、兵部尚书,封颍川郡公。任职期间,依附权臣李林

  • 朱敬则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敬则

    朱敬则(635年~709年),字少连,亳州永城(今河南省永城市)人。唐朝大臣、史学家。他好学,重节义,爱助人。唐高宗时,任右补厥。武则天称制,广开密告之门,罗织诬陷,诛杀大臣。敬则进谏,武后采纳他的建议,并提升他为正谏大夫、兼修国史。不久,检校左庶子魏元忠因恒国公张易之的陷害被判处死刑,朝内的大臣都

  • 妲己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妲己

    妲己(生卒年不详),己(妀)姓,字妲,有苏氏部落女,有苏国(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据《国语·晋语》记载:商纣王发动大军攻打有苏氏部落。有苏部落抵挡不住强大的商军进攻,在灭亡和屈膝间,有苏部落首领选择屈膝,献出牛羊、马匹及美女妲己。本名:妲己别名:妲妀字:妲所处时代:商朝民族族群:华夏族出生地:有苏

  • 费仲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费仲

    费仲,亦作费中,华夏族,费仲是嬴姓,商朝末期人物,帝辛的大臣。本名:费仲别名:费中所处时代:商朝民族族群:华夏族逝世日期:约公元前1046年或公元前1046年后身份:纣王佞臣登场作品:《封神演义》费仲,费氏,名中(亦作仲),祖先嬴姓,帝辛的姑舅亲表弟。商朝末期人物,帝辛的姑舅亲表弟。牧野之战当天他和

  • 仲虺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仲虺

    仲虺(huǐ),任姓,薛氏,名莱朱,字仲虺,号中垒,薛邑(今山东滕州市官桥镇薛国村)人,华夏族。商朝开国元勋,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奚仲十二世孙,薛姓始祖。二十四岁,继任薛国君主,大力发展生产。后来。投靠成汤,担任左相,成为灭亡夏朝的主要功臣,发布《仲虺之诰》,辅佐商汤成就大业。去世之后,安葬于宋天

  • 崇侯虎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崇侯虎

    崇侯虎,为崇城(今陕西户县)国君,侯爵,名虎。《史记·殷本纪》中,司马迁所载的崇侯虎可能是同名异代的人物,更可能是因为崇侯虎在武丁时期对周的征伐与钳制,在西周时期及以后被污名化——甲骨文中的崇侯虎,和姬昌不可能是同一时代的人。商纣王时代,距今约3100年。纣王任命西伯昌(即周文王姬昌)、九侯、鄂侯为

  • 祖己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祖己

    祖己:就是“孝己”。子姓,名弓。武丁之长子,祖庚之兄。又名且己,“小王”、“兄己”,康丁卜辞作“小王父己”,帝乙、帝辛卜辞作“且己”(祖己),《史记·殷本纪》称为祖己,是中国商朝武丁时期的政治人物,曾劝谏父王武丁,留下孔雀鸣鼎等典故。本名:子弓别名:祖己、孝己、王子己所处时代:中国商朝民族族群:华夏

  • 钱谦益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钱谦益

    钱谦益(1582年10月22日—1664年6月17日),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学者称虞山先生。明末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苏州府常熟县鹿苑奚浦(今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塘桥镇鹿苑奚浦)人。钱谦益是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探花(一甲三名进士),后为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

  • 多拉尔·海兰察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多拉尔·海兰察

    多拉尔·海兰察(?—1793年),鄂温克族,满洲镶黄旗人,多拉尔氏,世居黑龙江布特哈阿伦河。清朝乾隆时期名将。乾隆二十年(1755年),海兰察第一次以索伦族马甲的身份从征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后累功升任为一等侍卫。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至次年,两次参加清缅战争,率轻骑为先锋,多有战绩。乾隆三十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