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进明,复姓贺兰,河南洛阳人。唐朝时期大臣。开元十六年,登进士第。安禄山叛乱时,以御史大夫,迁临淮节度使。见死不救,导致张巡陷没。唐肃宗时,拜北海太守,迁南海太守、御史大夫、岭南节度使,坐事贬为秦州司马。好古博雅,经籍满腹,著文一百余篇,古诗乐府数十篇,有《行路难》《古意》等传于世。
基本资料
本名:贺兰进明
所处时代:唐代
主要作品:行路难
籍贯:河南洛阳
人物生平
贺兰进明,约唐玄宗天宝中前后在世。开元十六年,(公元七二八年)登进士第。安禄山之乱,进明以御史大夫为临淮节度。张巡被围睢阳,遣南霁云乞师。进明嫉巡声威,不应。巡遂陷没。
肃宗时,为北海太守。诣行在,以为南海太守,摄御史大夫,岭南节度使。素与房琯不和,及入朝谢恩,进言于肃宗曰:“晋朝以好尚虚名,任王夷甫(王衍)为宰相,祖习浮华,故至于败。今陛下方兴复社稷,当委用实才,而琯性疏阔,徒大言耳,非宰相器也。陛下待琯至厚,以臣观之,琯终不为陛下用。”唐肃宗问其故,进明曰:"琯昨于南朝为圣皇制置天下,乃以永王为江南节度,颍王为剑南节度,盛王为淮南节度,制云'命元子北略朔方,命诸王分守重镇'。且太子出为抚军,入曰监国,琯乃以枝庶悉领大藩,皇储反居边鄙,此虽于圣皇似忠,于陛下非忠也。琯立此意,以为圣皇诸子,但一人得天下,即不失恩宠。又各树其私党刘秩、李揖、刘汇、邓景山、窦绍之徒,以副戎权。推此而言,琯岂肯尽诚于陛下乎?臣欲正衙弹劾,不敢不先闻奏。"上由是恶琯,诏以进明为河南节度、兼御史大夫。后备贼无功,贬秦州司马。
进明好古博雅,经籍满腹,著文一百余篇,古诗乐府数十篇,有《行路难》《古意》等传于世。
轶事典故
《广异记》传说贺兰进明娶狐狸做老婆。
《岂有此理·好食说》载:“贺兰进明好啖狗粪。”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七十四回有贺兰进明吃狗粪的描写。
史籍记载
《唐才子传》载:进明,开元十六年虞咸榜进士及第。仕为御史大夫。肃宗时,出为河南节度使。时禄山群党未平,尝帅师屯临淮备贼,竟亦无功。进明好古博雅,经籍满腹,其所著述一百余篇,颇究天人之际。又有古诗乐府等数十篇,大体符于阮公,皆今所传者云。
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屠,矢著其上砖半箭,曰:“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