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王淦昌

王淦昌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092 更新时间:2024/1/18 3:31:16

淦昌(1907.5.28—1998.12.10),男,出生于江苏常熟,核物理学家、中国核科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3年获柏林大学博士学位。1964年,他独立地提出了用激光打靶实现核聚变的设想,是世界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理论和研究的创始人之一。王淦昌参与了中国原子弹、氢弹原理突破及核武器研制的试验研究和组织领导,是中国核武器研制的主要奠基人之一。曾荣获两项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等奖项。

基本资料

名:王淦昌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常熟县枫塘湾

出生日期:1907年5月28日

逝世日期:1998年12月10日

毕业院校:清华大学,德国柏林大学

主要成就:中国核科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

世界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理论和研究的创始人之一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代表作品:《关于RaE连续β射线谱的上限》

人物生平

1907年5月18日,王淦昌出生于江苏常熟县枫塘湾。先读私塾,1916年转入太仓县沙溪小学,13岁到上海,就读浦东中学。1924年高中毕业,进入外语专修班。随后进入一所技术学校,学习汽车驾驶和维修技术。

1925年8月,考入清华大学。1929年6月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留校任助教,在吴有训教授指导下完成论文《清华园周围氡气的强度及每天的变化》,这是中国第一篇有关大气放射性的实验研究论文。

1930年王淦昌考取江苏省官费留学,到德国柏林大学威廉皇家化学研究所读研究生,师从著名的女核物理学家L迈特纳(Meitner)。

1931年,王淦昌在德国就读研究生期间,提出可能发现中子的试验设想,1932年英国科学家查德威克按此思路进行试验发现了中子并获得诺贝尔奖。

1932年,王淦昌在迈特纳指导下,发表了《关于RaE连续β射线谱的上限》的论文;同年12月完成了关于内转换电子研究的博士论文,获得博士学位。曾去英国、法国、荷兰、意大利等国做学术访问,访问了卡文迪许(Cavendish)实验室等欧洲著名科学中心,会见了卢瑟福、查德威克、埃利斯等物理大师。

1934年4月,王淦昌回国。先后在山东大学、浙江大学物理系任教授。王淦昌在这一时期,培养出一批优秀的青年物理学家,其中包括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政道。

1941年,王淦昌在《关于探测中微子的一个建议》的论文中提出,通过轻原子核俘获K壳层电子释放中微子时产生的反冲中微子的创造性实验方法。1942年1月,美国《物理评论》(PhysicalReview)发表了这篇短文,此项成果荣获第二届范旭东先生纪念奖。

1947年9月,王淦昌作为访问学者前往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从事研究工作,他与SB琼斯(Jones)合作研究有关宇宙线中介子衰变的问题。

1950年,调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1952年,王淦昌与吴恒兴、林传骝赴朝鲜战场,完成了探测美军是否使用原子武器、投掷放射性物质的任务。同年,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所长。

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56年9月,王淦昌作为中国的代表,到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任研究员,从事基本粒子研究,并被选为副所长。在联合原子核研究所工作期间,他领导的物理小组首次发现了反西格马负超子(~∑—),首次观察到在基本粒子相互作用中产生的带奇异夸克的反粒子。

1959年,王淦昌在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的研究中,从4万对底片中找到了一个产生反西格马负超子的事例,发现超子的反粒子,引起国际学术界轰动。

1960年12月王淦昌从苏联回国,1961年4月,受命秘密地参加到原子弹的研制工作中,负责物理实验方面的工作。指导设计实验元件和指挥安装,于1962年,基本上掌握原子弹内爆的手段和实验技术。

1964年12月,王淦昌独立提出激光驱动核聚变的建议,中国激光核聚变研究开始起步。

1978年,王淦昌调回北京,任核工业部副部长,兼原子能研究所所长。在其直接领导下,先后开展强流电子束惯性约束核聚变和氟化氪(KrF)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的基础性研究工作,为后来的惯性约束聚变获取核能做出了开创性工作。

1982年,王淦昌因发现反西格马负超子和研制、试验核武器方面的工作,荣获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1984年,王淦昌在联邦德国驻华使馆接受柏林自由大学授予的荣誉证书,以纪念他在柏林大学获得博士学位50周年。这是专为获博士学位50年后仍在科研第一线工作的科学家设立的。人们称这样的科学家为“金博士”。

1992年,在王淦昌、于敏等人的推动下,激光惯性约束聚变作为一个独立主题列入了国家“863”计划,获得了国家长期稳定的支持。

1998年6月,王淦昌被授予中国科学院首批“资深院士”称号。

1998年12月10日21时48分,王淦昌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主要贡献

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王淦昌领导并参加了有关宇宙线的研究。他与肖健共同领导筹建位于云南落雪山海拔3185米处的中国第一个高山宇宙线实验室。在他们领导下,在高山实验室安装了自行设计建造的磁云雾室。实验室于1954年建成,开始观察宇宙线与物质相互作用。共搜集到700多个奇异粒子事例,研究了奇异粒子性质,使我国在宇宙线方面的研究进入当时国际先进行列。

1964年,王淦昌独立地提出了用激光打靶实现核聚变的设想,是世界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理论和研究的创始人之一,也使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科研工作走在当时世界各国的前列。在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王淦昌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了反西格马负超子。

1985年,王淦昌把研究方向转向氟化氪激光聚变研究,把原有的强流电子加速器改建成泵浦准分子激光的氟化氪激光器。经过不断改进,到1996年初,激光器输出能量达到了276焦耳,使中国准分子激光研究步入了国际先进行列,成为继美、英、日本、前苏联之后具有百焦耳级氟化氪激光器的国家,并使原子能院成为我国氟化氪准分子激光技术以及氟化氪激光惯性约束聚变研究的一个重要基地。

王淦昌作为中国核武器研制的主要科学技术领导人之一、核武器研究试验工作的开拓者,在从事核武器研制期间,指导并参加了中国原子弹、氢弹研制工作。他是原子弹冷试验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指导了中国第一次地下核试验,领导并具体组织了中国第二、第三次地下核试验。主持指导的爆轰物理试验、炸药工艺、近区核爆炸探测、抗电磁干扰、抗核加固技术和激光模拟核爆炸试验等方面都取得重要成果。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此外,王淦昌非常关心中国科学技术,特别是高科技事业的发展。1986年3月,王淦昌与王大珩、陈芳允、杨嘉墀联合向中央提出《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建议发展对国家未来经济和社会有重大影响的生物、航天、信息、激光、自动化、能源和新材料等高技术,力求缩小中国与先进国家间科技水平的差距,在有优势的高技术领域创新,解决国民经济急需的重大科技问题。由此催生了举世瞩目的战略性高科技发展计划――“863”计划。为中国高技术发创了新局面。

中文

1、王淦昌,我在早期的一项研究工作,科学,1992,44(1):45~46

2、王淦昌,各种基子发现及其性能,科学世界,1947,16(819):233~234

3、王淦昌、王祝翔、维克斯列尔、符拉娜、丁大钊等,关于在有奇异粒子参加时强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问题,物理学报,1961,17(2):73~75

4、王淦昌、连培生、康力新、李鹰翔,核能——当代重要能源之一,从能源科学技术看能源危机的出路,知识出版社,1980

5、王京,带电粒子束惯性约束聚变研究现状,原子能参考资料,1980,10:1~18

6、王淦昌、袁之尚,物质的第四态——等离子体,百科知识,1981,9:44~47

7、王淦昌,准分子激光,百科知识,1983,9:37~39

8、王淦昌,深厚的友谊,难忘的会见,科学对社会的影响,尼·玻尔诞辰100周年纪念专辑,1985,35(1):51~58

9、王淦昌,王淦昌论文选集,科学出版社,1987

10、王淦昌,利用大能量大功率的光激射器产生中子的建议,原子能科学技术,1988,22(1):7~12

11、王淦昌,准分子KrF和XeF强激光,原子能科学技术,1988,22(1):13~21

12、王淦昌,核技术的趋势和对策——惯性约束核聚变(ICF)物理研究的进展,新科技革命的趋势和对策,法律出版社,1988

外文

1、WangGanchang,LaserTechnologyinChina,InternationalSeminaronNuclearWar,8thSession,FromConfrontationtoCooperation,HeldinErice,Italy,on19~24,August,1988:95~99

2、ВанГанчанидр,Изучениевзаимодействийлмезоновсуглеродомпризнергиях250—270МеспомощьюпузюрьковойпролановойкамервыЖЭТФ,1958,35:899~906

3、BанГанчанидр,ПрочановаяпузырЬковаякамераобъемом24Литра,ПТЭ,1959,1,c41~44

4、KCWang,NeutronandNegativeProton,Nature,1946,157:549

5、WangGanchang,TheDevelopmentofNuclearEnergyandInternationalCooperationChina,Lectureonthe17thAnnualConferenceofJapanAtomicIndustryForum,March,1984:1~7

王淦昌曾担任20年的大学教授,桃李满天下,华裔科学家李政道是他的弟子。在国防科研领域,他言传身教,影响和造就了一大批人才。周光召、邓稼先、于敏、陈能宽、程开甲、杜祥琬、胡仁宇、胡思得、唐孝威、吕敏、丁大钊、王乃彦、贺贤土都曾接受王淦昌的直接指导。

社会任职

王淦昌曾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所长、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院长、第二机械工业部(现中国核工业总公司)九院副院长、二机部副部长兼原子能研究所(现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所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核学会理事长、九三学社中央参议委员会主任、九三学社中央名誉主席、第三届、四届、五届、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等职务。

外界评价

国务委员张劲夫:无私奉献,以身许国,核弹先驱,后人楷模。

华裔科学家李政道:王淦昌为祖国的科学和教育事业献出了毕生的精力,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终生保持了年轻学生的求学精神。他为人诚恳热情、正直、坦诚,治学严谨,是祖国近代物理学的一代宗师,后人之楷模。

中国科学院院士贺贤土:王淦昌先生是一位伟大的国际著名的物理学家,被国际上称为GreatWang。王淦昌先生的一生闪耀着科学智慧的光芒,他把毕生的智慧和精力全部奉献给了祖国的科学事业。王淦昌先生的科学成就和品德修为,深受世人的尊敬和爱戴,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为科技工作者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乃彦:王淦昌虽然学术造诣很高,但是一直是勤学好问,只要自己不懂的就可以向年轻人请教,向年轻人学习。在60多年的核物理科研生涯中,他对新鲜事物的高度敏感性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不断地从一个高峰攀登到另一个高峰。

后世纪念

1998年,王淦昌遗体告别会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时任国家副主席胡锦涛与中国科学院院士一起参加告别仪式。

2007年5月19日,纪念王淦昌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及纪念王淦昌先生百年诞辰书画图片展在常熟举行,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所等单位的代表和王淦昌先生的女儿王韫敏女士应邀出席了此次座谈会。

2007年5月27日,为纪念“我愿以身许国”的“两弹一星”元勋、著名科学家王淦昌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将1997年11月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王淦昌星”。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天文台台长艾国祥在中国核学会第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将“王淦昌星”运行轨道图铜牌送给王淦昌之子王德基。

2007年6月18日,为纪念王淦昌先生诞辰100周年,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报告厅举行了纪念王淦昌院士百年诞辰系列报告。

2010年12月10日,在王淦昌逝世12周年纪念日,科学普及出版社暨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了《纪念核物理学家王淦昌文集》,收录了约150篇纪念文章和130幅图片,作为对王淦昌的永久纪念。

标签: 王淦昌

更多文章

  • 章伯钧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章伯钧

    章伯钧,1895年11月17日生,安徽桐城人(今枞阳县后方乡育才村)。中国政治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中国农工民主党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政务委员,中国民主同盟副主席,农工民主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长,《光明日报》社社长。是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一、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第

  • 高华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高华

    高华(1954.05~2011.12.26),男,江苏南京人,1978年考入南京大学历史学系,师从著名历史学家茅家琦,获历史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高华生前为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讲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兼职教授,台湾政治大学历史系客座教授,香

  • 韩练成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韩练成

    韩练成(1909—1984),宁夏固原县人,原国民党军高级将领。是中国共产党深入龙潭虎穴的四大传奇将军之一,是被蒋经国称为在“总统身边隐藏时间最长的隐形将军”。1948年,韩练成脱离国民党部队,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韩练成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

  • 罗炳辉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罗炳辉

    罗炳辉(1897.12-1946.6)出生在云南彝良一个汉族贫苦家庭。1915年入滇军当兵,因作战勇敢升至营长。1922年参加了讨袁护国战争、东征战争和北伐战争。1929年7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在江西吉安领导靖卫大队士兵起义,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团长、旅长、第六军第二纵队长、第十二军和

  • 容闳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容闳

    容闳(1828.11.17-1912.4.21)原名光照,族名达萌,号纯甫,英文名YungWing,广东香山县南屏村(今珠海市南屏镇)人,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外交家和社会活动家。容闳是第一个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的中国留学生,是中国留学生事业的先驱,被誉为“中国留学生之父”。在清末洋务运动中,他因促成

  • 郑一嫂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郑一嫂

    郑一嫂(1775-1844),原姓石,乳名香姑,系广东新会籍疍家女。其前夫姓郑,因排行而俗名郑一,新安(今深圳宝安)疍家人。郑氏夫妻生有两子。“失龙寡嫂”而言,大联盟顿成大陷阱——红旗帮面临或内讧或被他帮兼并的严重危机。中文名:郑一嫂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广东出生日期:1775年逝世日期:184

  • 申东靖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申东靖

    申东靖(1983年1月27日-2012年10月19日),本名李水清,出生于台湾,中国台湾男歌手、演员、主持人,毕业于启英高职电影电视科。2002年,加入“可米小子”组合;同年,随可米小子推出组合首张音乐专辑《HeyHah!可米小子》,从而正式出道。2004年,主演台湾偶像剧《爱在星光灿烂时》。200

  • 陈树湘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陈树湘

    陈树湘(1905—1934),1905年出生于湖南长沙。在毛泽东、何叔衡等影响下,投身革命。中国共产党党员。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陈树湘率领红三十四师担负全军后卫,掩护全军主力和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机关,同敌人追兵频繁作战。在惨烈的湘江之战中,他率领全师与十几倍于自己的敌人殊死激战四天五

  • 吴石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吴石

    吴石(1894—1950),原名萃文,字虞薰,福建省闽侯县螺洲乡人;1916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24年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师处长,后任北伐军总参谋部作战科科长;1929年赴日本留学,回国任参谋本部第二厅处长;抗战中任第四战区参谋长、军政部主任参谋兼部长;1948年参加民联,与中共华东局直接建立

  • 佘太君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佘太君

    佘太君(934~1010年),又称折太君,名赛花,云中(今山西大同)人,折德扆(yǐ)之女。宋代名将杨继业(杨业)之妻。曾祖父曾任后唐麟州(今陕西神木县北十里)刺史,隶属李克用;祖父折从阮,公元930年后唐明宗授他为府州(今陕西府谷县)刺史;父折德扆,后汉隐帝特任府州团练使。据清代兵部尚书毕沅《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