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泯(1906年-1975年2月),戏剧、电影教育家。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县人。1929年毕业于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戏剧系。1931年当选为左翼剧联执委和编导部主任,是中国左翼话剧舞台的奠基人之一,江青30年代情人之一。解放后,任中央电影局艺委主任、北京电影学院副院长、院长、党委书记。
基本资料
中文名:章泯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四川省乐山市峨眉
出生日期:1906年(丙午年)
逝世日期:1975年(乙卯年)2月4日
职业:戏剧、电影教育家
毕业院校: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戏剧系
代表作品:生路》、《家破人亡》、《钢表》、《夜》
原名:谢兴
演艺经历
章泯(1906-1975)原名谢兴,四川省峨眉山市人。著名的戏剧、电影导演和电影艺术教育家。1975年2月4日逝世。
入成都第一中学堂。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在成都“青柳剧社”演出进步戏剧。
经萧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毕业于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戏剧系,开始从事戏剧导演工作。
在上海加入“左翼戏剧家联盟”,任执委。淞沪战争爆发后,创作《东北之家》、《黄浦江边》、《生路》等话剧,激发了广大群众的爱国义愤。为上海业余剧人协会导演了世界名剧《娜拉》、《钦差大臣》、《大雷雨》等,轰动上海剧坛。
撰写了《悲剧论》、《喜剧论》等专著,系统地阐述了悲剧和喜剧的起源、发展及其不同的形态特征。
5月,与葛一虹等创办《新演剧》杂志,宣传革命现实主义理论。积极从事抗日救亡运动。
在重庆创作《敢死队》和《黑暗的笑声》,撰写了《论战时戏剧宣传》,翻译苏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论文等。
到香港组织“旅港剧人协会”。导演的话剧《马门教授》,轰动了香港,特别受到外国朋友的赞扬,适应了反法西斯斗争形势的需要。
回四川,一边教书一边翻译戏剧理论,章泯的代表作《我们的故乡》表现了东北人民从流亡到觉醒,奋起收复国土的抗日精神。
开始参与电影导演活动,第一部导演的影片是夏衍改编的《结亲》。
任文化部电影局艺术委员会副主任。
赴苏联考察电影教育工作。曾任中国文联委员、中国影协理事。
北京电影学院成立,他历任副院长和院长等职。
婚外恋
1935年,蓝苹21岁时参加业余剧人协会主演易卜生的名剧《娜拉》。郁风写道,其实蓝苹是在一年以后在《大雷雨》中饰演卡特琳娜这个角色以后才比较出名,才有联华公司的名导演蔡楚生找她拍电影《王老五》,饰演王老五(王次龙)的妻子缝穷姑娘。
业余剧人协会演出《武则天》后,就排《大雷雨》。章泯导演,蓝苹全心投入去排戏,饰演女主角卡特琳娜。
郁风还说,在业余剧人协会我见过章泯多次,中等身材、一套旧西装,显得苍老,不大说话,很深沉。和那个高高的、风度翩翩、对人和气的唐纳完全不同。章泯的名气也没有蔡楚生、史东山等叫得响,但在话剧界行家中公认他对戏剧的修养和导演的才能一流。
《大雷雨》的公演已是1937年初。
渐渐圈内人传出蓝苹和章泯秘密同居的消息。唐纳又发生第二次第三次自杀。章泯是众所周知早已结婚并有个八九岁的儿子,蓝苹当然也知道。于是各种流言蜚语又成为报屁股的好材料.甚至恶俗刻毒的论者说:有的女演员不惜以上床的代价勾引导演以换取上台当主角的机会。当然这样的例子不能说没有,无论是在上海还是在好莱坞,但是据较知情人的了解,章泯从最初主动找蓝苹饰演娜拉时就已赏识她,两年以后又排《大雷雨》,两次合作中的默契产生爱情也是很自然的事。当然,破坏家庭造成悲剧是两人都有责任的。终于,章泯紧接着排完赵丹和俞佩珊演的《罗米欧与朱丽叶》之后,没等上演,就悄悄离开上海。不久蓝苹也去了延安。后来章泯到了重庆又和妻子复婚。而“文革”中所有与当年蓝苹有关的朋友全部都遭殃,连帮她工作很久的女佣秦桂珍都不能幸免,惟独章泯竟然无事。
主要作品
1936-1949年间章泯还创作了独幕剧《生路》、《家破人亡》、《钢表》、《夜》、《战斗》以及多幕剧《黑暗的笑声》和《我们的故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