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居正

居正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晴天 访问量:4280 更新时间:2023/12/4 13:09:15

居正(1876—1951年),原名之骏,字觉生,号梅川,别号梅川居士,湖北省广济县(今武穴市)人,民国时期“广济五杰”之一,中国当代著名民主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法学家。年轻时赴日学习加入中国同盟会,参与组织共进会,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指挥者之一,辛亥革命元勋。南京临时政府内政部次长,南京国民政府司法院院长。著有《辛亥亲历记》《为什么要重建中国法系》《辛亥礼记》等书。

基本资料

名:居正

别名:之骏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湖北武穴

出生日期:1876年

逝世日期:1951年11月23日

职业:革命家、政治家

毕业院校:日本法政大学、日本大学

信仰:三民主义

主要成就: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指挥者之一

代表作品:《辛亥亲历记》《为什么要重建中国法系》《辛亥礼记》

人物生平

少年时代,聪颖好学,有文采,为时人称颂。1900年中秀才。1905年就读日本法政大学预备部,加入中国同盟会。1907年在东京参与组织共进会,并亲手制订章程。同年秋入日本大学本科习法律。

1908年赴新加坡助田桐主持《中兴日报》,与保皇党《南洋总汇报》论战。后往缅甸仰光,主持《光华日报》,并组织中国同盟会支部。1910年与宋教仁等筹设中部同盟会,谋划在长江流域发动起义。1911年初来武汉与党人联系,策动起义。参与筹组湖北军政府和制定《都督府暂行组织条例》。7月任中部同盟会湖北分会负责人。1912年南京临时国民政府成立后,任内政部次长,参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定工作。

1913年“二次革命”率少数随从配合部分倾向革命的军队坚守吴凇炮台数日,失败后逃亡日本。1914年在日本加入中华革命党,任党务部部长兼《民国》杂志总理,成为孙中山的得力干将。1915年回国参加护国运动,任中华革命军东北军总司令,率部与北洋军鏖战胶东、三打济南,是一位出色的军事指挥家。1919年10月10日孙中山以总理身份批令委任为国民党总务主任。

1924年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任司法院院长。组织国民党元老“西山会议派”,反共反苏。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南京国民政府司法院院长。1929年因反对蒋介石而被囚禁两年。1931再次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委。

1932年起复任南京国民政府司法院院长兼任最高法院院长,同时兼任中华民国法学会理事长。是蒋介石反共清共政策的坚决执行者。

续任南京国民政府司法院院长,为国民党中央组织国防最高委员会委员之一,主持国民党武汉办事处的工作,为使废除外国在华的治外法权作出了努力。还兼任慰劳总会会长一职,亲率慰劳团赴滇、黔、桂、湘、粤、鄂、赣等前线,慰问将士,鼓舞士气。

续任南京国民政府司法院院长。1947年国民党开始进入宪政时期,遂卸任司法院院长职务(连续担任司法院院长前后近17年之久)。同年双十节时,作《齐天乐》诗6首,追记武昌首义。1948年参加总统竞选失败。1949年当选为国民党非常委员会委员。国民党兵败后,同年11月去台湾。

国民党败退台湾后,居正任国民党监察院监察委员、国民党评议员。生活俭朴,每逢外出,都以三轮车或公共汽车代步。晚年热心教育,任淡江英语专科学校董事长。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晚年潜心于佛经的研究。文采颇高,擅做诗写文,平时凡朋友去世或周年忌日,都作文哭之。

1951年11月23日写作至晚11时,照例洗足就寝,于洗足时坐化,终年75岁。

经历

制宪国民大会代表

(1946年11月-1947年)

参议会议员

中华革命党党务部部长

民国杂志经理

中华革命军东北军总司令(1916年5月-)

中国国民党本部总务部主任(1919年1月-)

国民政府委员(1927年9月17日-1947年)

(国民政府)内务部部长(1922年5月-)

(国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部长(1934年10月20日-1934年12月22日)

(国民政府)内务部次长(1911年1月-)

(国民政府)司法院(代理)院长(1932年1月7日-1932年5月10日)

(国民政府)最高法院院长(1932年1月-1935年7月22日)

(国民政府)司法院院长(1932年5月10日-1948年7月1日)

(国民政府)监察院监察委员

(国民政府)司法院副院长(1931年12月28日-1932年1月)

(国民政府)中央公务员惩戒委员会委员长(1932年5月3日-1933年1月7日)

(国民政府)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委员(1933年9月25日-1946年7月9日)

(国民政府)国父陵园管理委员会委员(1946年7月9日-1948年)

(国民政府)稽勋委员会委员(1941年)

(国民政府)西京筹备委员会委员(1932年)

人物著作

著有《辛亥亲历记》、《梅川日记》、《为什么要重建中国法系》、《辛亥礼记》、《居觉先生全集》、《张振武死义事》、《梅川谱偈》、《清党实录》等,遗著编为《居觉生先生全集》。

亲属成员

其子为淡江大学的前校长居浩然,女儿居瀛玖小时送给日本人做养女,后来嫁给台湾籍的张惊声当继室。1951年居正和女婿张惊声联手创办淡江英专,后来居正、张惊声相继去世,居瀛玖接任董事长、居浩然任校长。后淡大校长一职再由外孙张建邦、外曾孙女张家宜接任之。孙女居蜜现任美国国会图书馆亚洲部学术研究主任、哈佛大学历史学博士。

人物事迹

居正是西山会议派的骨干分子,反共清共是其一贯主张。1924年1月,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居正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并由第一次全体中央会议推为常务委员。但居正却逆孙中山之意,坚辞不就。原来虽积极配合廖仲恺等人主持的国民党改组工作,却坚决反对孙中山提出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认为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渗透在国民党中,是要篡夺革命领导权。居正自忖留在广州,已无多大作为,乃请命赴哈尔滨,发展东北地区的革命力量。但中间发生误会,赴哈之行告吹。居正甚感遗憾,乃离开广州,隐居在上海附近的宝山县扬行乡,以养蜂自娱,拒见一切访客,也拒不出席国民党第一届第二次全体中央委员会议。孙中山逝世后,居正兼程至北京,在灵前致哀痛之诚。居正顺便参加了北京的国民党中央委员举行的第三次全体会议,但因意见不合,中途退出,随宋庆龄南下上海。其时,留在北京办理孙中山丧事的右派中央委员邹鲁、林森、谢持等计划召开第四次中央委员会议,遂电邀居正出席。当时上海方面也分为两派:许崇智力劝居正参加,而张静江则不赞成,甚至对居正说:“如你北行,我即前往广东,与你作对!”居正也不示弱,气愤地说:“我本无成见,但是你老要作对,我定去北京!”恰在这时,邓家彦自北京函居正:“西山会议,内容复杂,可不必来。”至此,遂决定回扬行闲居,暂时避开纠纷。但许崇智却力促居正北上,并代购船票,代定舱位,居正不好驳许的面子,只好乘船北上。

西山会议派内部意见相左,各派相持不下,甚至发生了戴季陶被殴事件。居正抵京后协调各方,促使会议按预定的程序继续进行。1924年11月23日西山会议派召开了第一次会议。这次会议通过了3个重大决议案:开除国民党内共产党员的党籍;解除俄国顾问鲍罗廷的职务;弹劾汪精卫。在这次会议中居正被派为上海执行部委员。1926年月西山会议派在上海成立中央党部,与广东的中央党部相对抗,居正为中央常务委员之一。以汪精卫为首的广东中央党部即召开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以出席西山会议的中央委员不足法定人数,全部予以否认,对参加西山会议的中央委员,一律予以党纪处分。居正既出席西山会议,又被推为常务委员与上海执行部委员,且为上海中央党部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当然受到严厉的处分。1931年11月12日,即孙中山诞辰日,国民党在南京举行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居正以第一届中央委员的资格,出席会议,并被选为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在随后的全体中央委员会议上,居正被推为常务委员,并被选为司法院副院长。司法院院长伍朝枢辞不就职,居正乃代理其职务,仍兼任最高法院院长,“一.二八”事件后,国民党于3月初在洛阳举行四届第二次全体中央委员会议,决定准许伍朝枢辞职,由居正继任。自此居正一直担任司法院长,前后近17年之久。反共清共,是居正一贯最坚决的主张。在国共10年内战和抗战期间,居正是蒋介石反共清共政策的坚决执行者之一。

居正於1948年被中华民国国民大会代表连署提名为第一届中华民国总统候选人。另一位总统候选人蒋介石以得票数2430票击败居正的269票。

居正创办淡江大学的前身淡江英专,并以居正的女婿张惊声为校长。淡江大学一直到今日,即以居正的生日11月8日为校庆。

浠水人徐复观先生在广济籍的居正逝世后写道:“楚人任侠敢任,而常有守孤抱以轻天下之情,故历史上秉大义以发天下之大难者多为楚人。发大难而不计其功,有其功而亦不以其自拘自滞,自矜自恃者,亦多为楚人。盖楚人有性情之真,而少功名之念,此楚人之所以失,亦楚人之所以得”。

标签: 居正

更多文章

  • 曾中生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曾中生

    曾中生(1900—1935),原名曾钟圣,湖南省资兴市人,军事家。1926年6月,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前敌总指挥部组织科科长。1917年秋考入郴州第七联合中学(今郴州一中),1920年投笔从戎,1921年从学校毕业到县乐成高小任国文教员。1923年毅然离开军阀部队,接触革命理论。1925

  • 刘坤一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坤一

    刘坤一(1830年1月21日-1902年10月6日),晚清军事家,政治家,湘军宿将。字岘庄,湖南新宁人。廪生出身,1855年参加湘军楚勇与太平军作战。累擢直隶州知州,赏戴花翎。1862年,升广西布政使。1864年升江西巡抚。1874年,调署两江总督。1875年9月,授两广总督,次年兼南洋通商大臣。1

  • 章泯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章泯

    章泯(1906年-1975年2月),戏剧、电影教育家。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县人。1929年毕业于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戏剧系。1931年当选为左翼剧联执委和编导部主任,是中国左翼话剧舞台的奠基人之一,江青30年代情人之一。解放后,任中央电影局艺委主任、北京电影学院副院长、院长、党委书记。中文名:章泯国籍:

  • 林纾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林纾

    林纾(1852~1924年),近代文学家、翻译家。字琴南,号畏庐,别署冷红生,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晚称蠡叟、践卓翁、六桥补柳翁、春觉斋主人。室名春觉斋、烟云楼等。早年曾从同县薛锡极读欧阳修文及杜甫诗。后读同县李宗言家所藏书,不下三、四万卷,博学强记,能诗,能文,能画,有狂生的称号。光绪八年(18

  • 松本米子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松本米子

    松本米子(1905年-1986年5月23日),日本仙台市人。她是中国数学家苏步青的妻子,为苏步青在日本留学时的老师松本教授之女。1931年,随苏步青来到中国杭州。松本米子在1953年入中国国籍,改名苏松本,成为第一批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日本人。1986年5月23日,苏松本在上海病逝。中文名:松本

  • 任继愈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任继愈

    任继愈(1916.4.15-2009.7.11),字又之,山东平原人。著名哲学家、佛学家、历史学家、国家图书馆馆长、名誉馆长。师从汤用彤、贺麟。1942年至1964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先后讲授中国哲学史、宋明理学、中国哲学问题、朱子哲学、华严宗研究、隋唐佛教和逻辑学等课程.并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

  • 朱家骅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朱家骅

    朱家骅(1893年5月30日-1963年1月3日),字骝先,浙江省湖州府吴兴县(今湖州市吴兴区)人,中国近代教育家、科学家,政治家,中国近代地质学的奠基人、中国现代化的先驱。中国国民党内亲德国派人士。朱家骅曾任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总干事、代理院长,还曾任中华民国行政院及考试院副院长、教育部部长、交通部

  • 许继慎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许继慎

    许继慎(1901—1931),汉族,安徽省六安市人,中国工农红军早期杰出将领,军事家。先后参加黄埔军校两次东征,并历任工农红军叶挺独立团队长、营长和团参谋长,在任中国工农红军第1军军长、鄂豫皖特委委员、红11师长时在鄂豫皖根据地时期取得双桥镇大捷等一系列胜利。1931年11月在“白雀园大肃反”中被诬

  • 蒋梦麟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蒋梦麟

    蒋梦麟(1886年-1964年),原名梦熊,字兆贤,号孟邻,浙江余姚人,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1886年1月20日,蒋梦麟生于浙江余姚。曾参加科举考试并中秀才,1912年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育学本科毕业,随后赴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师从杜威,并获得哲学及教育学博士学位。曾任国民政府第一任教育部

  • 刘徽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徽

    刘徽(约公元225年—295年),汉族,山东滨州邹平县人,魏晋期间伟大的数学家,中国古典数学理论的奠基人之一。是中国数学史上一个非常伟大的数学家,他的杰作《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是中国最宝贵的数学遗产。刘徽思想敏捷,方法灵活,既提倡推理又主张直观。他是中国最早明确主张用逻辑推理的方式来论证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