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陆文夫

陆文夫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857 更新时间:2023/12/6 19:04:58

夫(1928-3-23-2005-7-9),江苏泰兴人,曾任苏州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等。在50年文学生涯中,陆文夫在小说、散文、文艺评论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以《献身》、《小贩世家》、《围墙》、《清高》、《美食家》等优秀作品和《小说门外谈》等文论集饮誉文坛,深受中外读者的喜爱。

基本资料

中文名:陆文夫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江苏泰兴

出生日期:1928年3月23日

逝世日期:2005年7月9日

职业:作家

毕业院校:苏北盐城华中大学

主要成就:小说、散文

代表作品:《献身》、《小贩世家》、《围墙》、《清高》、《美食家》

星座:白羊座

成名作品:美食家

人物生平

江苏泰兴七圩人(今属泰兴虹桥镇),毕业于苏州中学。1949年毕业于苏北盐城华中大学。同年赴苏北解放区参加革命。1949年渡江回到苏州,任新华社苏州支社采访员、《新苏州报》记者八年。1955年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1956年发表短篇小说《小巷深处》一举成名,1957年调江苏省文联从事专业创作,因参加筹办《探索者》同人刊物,被打成右派,长期下放农村、工厂劳动改造,直至1978年才返苏州从事专业创作,并在此后主编了《苏州杂志》。自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历任新华社苏州支社采访员,《苏州日报》记者、工业组组长,江苏省文联专业作家,苏州市创作室专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全国第六、七、八届人大代表,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席、苏州市文联副主席等。1955年开始发表作品。在五十年文学生涯中,陆文夫在小说、散文、文艺评论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以《献身》、《小贩世家》、《美食家》、《井》、《围墙》、《清高》、《人之窝》等优秀作品和《小说门外谈》等文论集,饮誉文坛。作品还被翻译成英、法、日等语言,畅销海外。

中篇小说《美食家》,使陆文夫“会吃”的名声远播文坛内外。自那以后,陆文夫每到一家饭店用餐,厨师闻知陆文夫来吃饭,便有些惶惶然,大有美食家面前班门弄斧之感,倘若做坏了一道菜,会坏了自己的名声。

陆文夫对各地富有特色的民间小吃,很有兴趣,走到哪吃到哪,总有品不足、尝不够的感觉。他是真正做到了“行万里路,尝百口鲜”。“对于陆文夫,茶,必不可少,朋友们都知道他爱茶之切,每有好茶,总要给他留着,“因为只有陆文夫才不致委屈了好茶”。他喝茶不是单纯为了消渴,滋味深长的闲饮,可以助谈,且带有几分雅意。他以和、清、静寂为茶之三味,如芝兰蕙萱、松菊竹梅可喻人品,可言心志,令人神融心醉。陆文夫爱酒在作家中是出了名的,他酒龄长、酒量大,故有人送他个“酒仙”的雅号,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可以列入酒仙的行列”。

个人作品

他的作品大都描写江南市民的生活,幽默、诙谐,使人在笑中感到一种苦涩和深沉,令人深思。小说《献生》、《小贩世家》、《围墙》先后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井》获《中篇小说选刊》优秀中篇小说奖。

作品名

作品类型

出版年代

《荣誉》

短篇小说集

1956

《二遇周泰

短篇小说集

1964

《小巷深处》

短篇小说集

1980

《有人敲门》原名《起航》

中篇小说

1980

《特别法庭》

短篇小说集

1982

《小说门外谈》

理论

1982

《美食家》

中篇小说

1983

《小巷人物志》

短篇小说

1984

《围墙》

短篇小说集

1984

《陆文夫选集》

1—4卷,短篇小说,中篇小说、散文、杂文

1986

《陆文夫集》

中篇小说

1986

《陆文夫代表作》

中、短篇小说集

1987

《艺海入潜记》

理论

1987

《陆文夫小说选》

小说集

1988

以上资料来源于中国现当代作家辞典

创作特色

陆文夫小说的创作特色首先在于针砭时弊的准确与深刻。他善于从历史的变迁角度考察生活,小中见大,反映出深广的社会历史内涵和思想意蕴。其次,他的作品具有浓郁的幽默感。陆文夫自称为“糖醋现实主义”。他善于从普通人带喜剧色彩的日常生活中挖掘深层的悲剧因素,轻松中见锋芒,笑声中有反省。显示出一种机智幽默的风格。再次,陆文夫的小说中有着深厚的文化地域特色。他不仅着力于苏州的地方风物的描摹,更关注这一地域居民的情感态度与生存境况。他的小说创作,准确传达了变化中的苏州的文化情境,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地域文化小说。在苏州韵味的背后,始终有一个宏阔的历史的大背景存在。前景是吴越美食,是市井小巷,但因为深厚历史背景的存在,使得他的作品有一种独特的穿透力,在他作品轻松幽默的背后,有一种‘重’的力量。陆文夫写出了吴文化的骨。

陆文夫的根扎在苏州,而枝叶却在不断外伸展。他从苏州出发,用纯正地道、智慧优雅的汉语,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充满细节的鲜活的中国的形象。从《小巷深处》、《美食家》、《围墙》到《人之窝》、《小巷人物志》,在陆文夫的作品背后,始终有一个永恒而巨大的背景和依靠,那就是———中国。有许多国外的读者,正是从他的小说开始了解中国,爱上中国的。他的小说在欧洲的影响之大,出乎许多出版商和翻译者的意料,尤其是他的《美食家》,巴黎的餐馆老板都十分熟悉。小说通过对于“吃”的讲述,总结了那个历史阶段的人的生存状态,他用饮食行业的兴衰变化,告诉世人一段中国的历史。

社会评价

苏州作协副主席范小青:“陆文夫是一个从内到外都十分端正的人,从他的走路姿势,从他的举止眼神,都能感受到这一点。他是‘即之也温’的君子,也有不怒自威的气度。他的为人生,为写作,都有雄强、方正的内核。他有清淡如茶的一面,也有沉郁似酒的一面。”

作家邓友梅:“陆文夫写出了苏州的民风民俗,为我们民族留下了珍贵的历史镜头;他谦虚厚道、淡泊名利的人品风格,是中国作家的财富。我知道他可写、能写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他的去世是文学界的损失和遗憾。”

作家冯:“陆文夫的作品功力扎实,是老一代文人的代表。他关注苏州小巷的平民生活,同时作品中又充满智慧,这是不容易兼得的事。他是属于有境界的作家,这样的作家的一生没白活。”

文学评论家葛红兵:“他的文风是优雅的、闲适的、恬淡的、追求生活情调的。他所写的主题永远都游离在革命传统以外,他注重的是市民社会,讲究的是日常生活。这也就是为什么文革以后,《美食家》刚刚写出来就能引起轰动的原因。人们在陆文夫的文字当中,又看到了生活本来的样子。他们很熟悉这个生活的味道,在十年文革的隔膜之后,他们对此感受到强烈的亲切感。而中国文学,也因此重新走回到‘人学’的大方向上来。”

作家刘心武得知陆文夫去世后,悲痛之不由心生惋惜:“陆先生是个温和忠厚的长者,他为人诚恳、热情,我们在一起特别谈得来。一次聚餐,我们热烈地谈论着,走出餐馆好远才想起没付款。”刘心武认为,陆文夫早年创作的小说《美食家》、《小巷深处》等作品清新淡雅、情趣盎然,字里行间流淌着浓郁的姑苏风情,是同类文章所不可比拟的。”

在纽约国际笔会第48届年会上,有人问中国作家陆文夫对性文学是怎么看的。陆文夫幽默地答道:“西方朋友接受一盒礼品时,往往当着别人的面就打开来看。而中国人恰恰相反,一般都要等客人离开以后才打开盒子。”与会者发出会心的笑声,接着是雷鸣般的掌声。

陆文夫在苏州度过了60多年的时光,在许多作家和读者的心目中,“苏州”和“陆文夫”几乎是同义语。从水道到小巷,从评弹到吴语,从饮食到民风……苏州的点点滴滴已经化入他的骨血。和陆文夫有过长期交往的作家范小青说:“苏州只是他观察世界的窗口,只是他通向更广大境界的出发地。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金炳华说:“苏州是陆文夫一生热爱的地方,他为苏州倾注了毕生的感情。”他主持创刊的《苏州杂志》,到2005年6月份已经100期了,每期杂志他从组稿、看稿甚至校对都亲力亲为,这样的工作一直到他病重住院时才不得不停止。”

主要成就

陆文夫的作品,常写闾巷中的凡人小事,却又深蕴着时代和历史的内涵,不仅主题积极,艺术精湛,且以清隽秀逸、含蓄幽深、淳朴自然著称,具有浓郁的姑苏地方色彩和深厚的文化品格,在我国当代文坛独具风骨。

文革前陆文夫著有《荣誉》、《二遇周泰》两个短篇小说集,反映了建国初期人们在社会生活和精神面貌上的巨大变迁。1956年的短篇小说《小巷深处》,则通过妓女徐文霞在新社会中的新生历程与复杂的心理状态,大胆地拓新了题材的表现领域,受到好评。但这一时期的作品从整体上没有突破十七年文学的局限。

文革后陆文夫复出文坛的第一篇小说《献身》反击了知识分子在历次运动受到的摧残,提出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重大问题,发人深省。可贵的是,作者没有将笔触停留在对伤痕的控诉上,而是以知识分子神圣的献身精神催人奋进,显示了作者不入流俗的艺术眼光。《崔大成小记》对创作中造假的流弊作了深节的反省。崔大成写稿的秘密就是“悉心研究报纸上的各种报道”,随着形势的风云变幻而任意捏造事实,他竟凭借炮制假报道的功夫成了一时炙手可热的人物。作者借崔大成现象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社会例题。这两篇作品是陆文夫创作前后期的过渡性作品。

从《小贩世家》、《特别法庭》开始,陆文夫的创作有了明显的变化。他注重将广阔的社会背景与深邃的历史感结合起来,“宏观着眼,微观落笔”,力图挖掘历史文化的深层底蕴,对半个多世纪以来的社会现实进行深刻反思。作品不仅提示了“左”的顽症对一个普通小贩的摧残,还独特地揭示出悲剧的根源存在于每个人心中过分厚重的传统观念的雾障。从而形象地发人们:改革不仅是表层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变动,而且是深层民族精神的蜕变。

《特别法庭》通过对师兄弟昌平和许立言不同的处世态度及不同遭遇的审视,表达了囿于传统社会心理的积淀的悲哀,和摆脱传统束缚获得自由的愿望。

《美食家》是陆文夫小说创作的一个高峰。小说通过对一位嗜吃如命的吃客朱自冶的描绘,艺术地概括了建国以来几个历史阶段的经验教训,具有深广的历史内涵与社会内容。作家在《美食家》和其他作品中也精致描摹了古城苏州的风土人情,园林风景、吴越遗迹、风味小吃、吴侬软语、石板小巷、小桥流水……无不栩栩如生。这些苏州特有的文化与风俗,成为他小说中的重要的情节要素,具有独特的文化地域魅力,使其小说赢得了“小巷文学”和“苏州文学”的美称。

1985年发表的《井》,是继《美食家》之后的又一次创作高峰。陆文夫试图从民族文化心理多种角度考察社会生活。《毕业了》也反映了类似的主题。陆文夫通过揭露长期形成的习惯势力和心理惰性对人性的压抑与束缚,折射出其考察生活的新视角。

2005年7月9日,我国当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陆文夫因病医治无效,在苏州逝世,享年77岁。

标签: 陆文夫

更多文章

  • 梁斌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梁斌

    梁斌(1914~1996),是中国作家,蠡县梁家庄人,毕业于保定第二师范学校,原名梁维周。其是以《红旗谱》等长篇巨著而闻名中外的小说家。中文名:梁维周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河北蠡县出生日期:1914年阴历三月初三逝世日期:1996年6月职业:作家毕业院校:保定第二师范学校代表作品:《红旗谱》、

  • 许崇清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许崇清

    许崇清(1888—1969),出生于广州,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教育家,许崇智堂弟。早年留学日本,加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参加起草《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历任国民政府广州市教育局局长、广东省教育厅厅长,中山大学校长。1949年后,许崇清历任广东省副省长、中山大

  • 张效祥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张效祥

    张效祥,中国计算机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18年6月26日生于浙江海宁。1943年武汉大学电机系毕业,1956~1958年在苏联科学院精密机械及计算技术研究所进修。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有关研究所工程师、副所长、所长、研究员,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长等职。是中国第一台仿苏电子计算机制造的主持人,中

  • 终军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终军

    终军(约前133~前112),字子云,西汉济南人。西汉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少好学。18岁被选为博士弟子,受到汉武帝赏识,封“谒者给事中”,后擢升谏大夫。他曾先后成功出使匈奴、南越。战前“请缨”的典故就是出自他出使南越的故事。元鼎五年,年仅二十余岁的终军被南越相吕嘉杀害,时人称为“终童”。据《济南府

  • 李季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季

    李季(1922——1980年),男,1922年8月16日出生,河南唐河县祁仪镇人。原名李振鹏,笔名里计、于一帆等。现代著名诗人。中文名:李季别名:李振鹏,里计,于一帆国籍:中国出生地:河南唐河县祁仪镇出生日期:1922年8月16日逝世日期:1980年3月8日笔名:里计性别:男1938年在延安抗日军政

  • 韩干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韩干

    韩干(约706年-783年),唐代画家,以画马著称,蓝田(今陕西蓝田)人。韩干少年时只是一名酒店的雇工,后来被诗人王维赏识,资助他学画,学成后被召为宫廷画师,初师曹霸,后自独善。官至太府寺丞。画艺较全面,善画人物画像,尤善画马,重视写生,皇帝命他拜当时画马名家陈闳为师,他不听命,说:“臣自有师,陛下

  • 习凿齿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习凿齿

    习凿齿(328~412)字彦威,襄阳人,是东晋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是魏晋精神的一个重要代表人物,世代为荆楚豪族,东汉襄阳侯习郁之后人。经考证:习凿齿生于东晋成和三年(328),殁于义熙八年(412),葬于江西分宜枣木山。曾被权臣桓温辟为从事、西曹主簿,因忤桓温图谋篡逆的旨意,旋降为户曹参军,后任荥阳

  • 谢家麟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谢家麟

    谢家麟,1920年8月8日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加速器物理及技术专家、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原副所长,被誉为“中国粒子加速器之父”。194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物理系。1951年,获美国斯坦福大学物理系博士学位。1960年,成功研

  • 严范孙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严范孙

    严范孙(1860.4.12—1929.3.14),名严修,字范孙,号梦扶,别号偍屚生,原籍浙江慈溪(今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1860年出生于天津,汉族,是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学者,与华世奎、赵元礼、孟广慧并称近代天津四大书法家。也是革新封建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先驱。严范孙早年入翰林,后出任贵州学政

  • 马祖光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马祖光

    马祖光(1928.4.11-2003.7.15),光电子技术专家,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出生于北京。1950年毕业于青岛山东大学物理系,1953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物理系研究生毕业。长期从事激光介质光谱、新型可调谐激光和非线性光学及应用研究。在二聚物准分子、固态三原子准分子、四原子分子准分子、真空紫外波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