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终军

终军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016 更新时间:2024/1/13 10:35:57

终军(约前133~前112),字子云,西汉济南人。西汉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少好学。18岁被选为博士弟子,受到汉武帝赏识,封“谒者给事中”,后擢升谏大夫。他曾先后成功出使匈奴、南越。战前“请缨”的典故就是出自他出使南越的故事。元鼎五年,年仅二十余岁的终军被南越相吕嘉杀害,时人称为“终童”。据《济南府志》载,终军死后归葬济南。

基本资料

中文名:终军

国籍:中国(西汉)

民族:汉族

出生地:济南历城(今山东济南历城区)

出生日期:前133年

逝世日期:前112年

职业:政治家、外交家

主要成就:请缨报国,北出匈奴,南使南越

代表作品:《终军书》等

人物简介

终军是西汉的少年外交家、爱国英雄,华夏志士。少年时代刻苦好学,以博闻强记、能言善辩、文笔优美闻名于郡中。18岁被举荐为博士弟子,赴京师。过函谷关时,守关吏卒交给他一件帛制的“繻”。终军初不识此为何物,当得知这是一个返回过关的凭证时,慨然掷之于地,自信地说:“大丈夫西游,终不复还。”守关吏卒为之瞠目。到长安后,终军以上书称旨官拜谒者给事中,奉命巡视东方郡国。他手持朝廷符节,骑高头大马,再过函谷关,守关人员认出此人正是前次弃繻的青年,叹服其志远才高。有一次,朝廷需要遣使赴匈奴,终军上书自荐,博得汉武帝赏识,升他为谏大夫。

武帝时,南越(今广东、广西及越南北部)割据政权尚未归附,他又自请出使南越,表示“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请缨”一词即典出于此)。至南越后,他说服南越王臣服汉朝,但南越丞相吕嘉极力反对,发兵攻杀南越王及汉使者,终军亦被杀。死时年仅20余岁,世人称之为“终童”。

终军死后归葬何处,史书说法不一。今济南南部仲宫即终军出生地。

生平事迹

终军“少好学,以辩博能属文闻于郡中”。18岁选为博士弟子。到长安后,他上书武帝,谈自己对治理国家的建议,武帝非常赏识他的文章,拜他为谒者给事中。有一次跟随武帝到雍去祭祀五峙,随从人员捕获一只白麟,一角而五蹄;同时又见到一棵奇怪的树,树枝旁出,又回合覆盖于树上。武帝问群臣出现这两种异物,是什么征兆。终军回答说,这是国家统一、人民安泰的吉兆,“若此之应,殆将有解编发,削左衽,袭冠带,要衣裳,而蒙化者焉。”武帝听了很高兴,“由是改元为元狩。”恰好数月之后,越地及匈奴各王有率众来归降的,当时都认为终军言中了。其实,终军当时不过借武帝发问,而即兴称颂武帝的功绩而已。

终军支持汉武帝加强和巩固国家统一、削弱地方割据势力的措施,与破坏这些措施的人作坚决斗争。元鼎年间(公元前116—前111年),博士徐偃巡视外地,假借皇帝的命令,让胶东(今平度一带)、鲁国(今曲阜一带)煮盐、冶铁,这就破坏了国家盐铁专卖的政策。御史大夫张汤弹劾徐偃矫制当死,而徐偃却假借儒家经典《春秋》为自己辩解,一时使张汤无言答对,而武帝正在尊崇儒术,也不能作出决定,便让终军来诘问徐偃。终军指出古今时代不同,政策也有变化,不能用古代的经义来解说现行的政策。并指出,徐偃的行为,破坏了国家盐铁专卖的政令,应该按法予以追究治罪。于是,武帝便诏御史大夫,究治徐偃。

终军少有大志,决心为统一强大的汉帝国作一番事业。当他从济南赴长安的途中,进入函谷关时,关吏给他一种繻符,让他出关时带来,作为符信。他说:“大丈夫西游,终不复传还!”弃繻而去。他这种勇往直前、义无反顾的精神,在其几次出使活动中,得到充分的表现。

匈奴是汉北方强敌,有时入侵到长安附近,对汉帝国构成严重威胁。汉匈之间,打打和和,不断有使者来往。一次,汉委派使节去匈奴,终军自请往使:“边境时有风尘之警,臣宜被坚执锐,当矢石,前行。驽下不习金革之事,今闻将遣匈奴使者,臣愿尽精厉气,奉佐明使,画吉凶于单于之前。”凭辩说利害,使匈奴停止战争。武帝听了他对付匈奴的策略,很高兴,擢升他为谏议大夫,并答应了他出使的请求。

终军一生中,最重要的外交活动,是为国请缨,出使南越。南越秦时已置郡,而秦龙川令、真定(今属河北)人赵陀乘秦末战乱,自立为王。汉初,赵陀表示臣服;汉也以之比为诸侯国加以对待。而后,由于汉的政策有不当之处,赵陀宣布脱离汉,并自称皇帝,发兵攻略汉边地。文帝时,曾派陆贾出使南越,说服赵陀去帝号,恢复与汉的关系。武帝为加强与南越的关系,召南越王及王太后入朝,以绝边患。但在汉与南越关系不太稳定的情况下,出使是要冒很大风险的。但为了国家安定、统一,终军挺身而出,请求担当这一重任。表示:“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武帝答应了他的请求。从此,“请缨”便成为为国勇担重任的代用语,直至今天仍然沿用,说明终军请缨报国精神的深远影响。

汉书记载

《汉书-卷六十四下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第三十四上》

终军字子云,济南人也。少好学,以辩博能属文闻于郡中。年十八,选为博士弟子。至府受遣,太守闻其有异材,召见军。甚奇之,与交结。军揖太守而去,至长安上书言事。武帝异其文,拜军为谒者给事中。

从上幸雍祠五畤,获白麟,一角而五蹄。时又得奇木,其枝旁出,辄复合于木上。上异此二物,博谋群臣。军上对曰:

臣闻《诗》颂君德,《乐》舞后功,异经而同指,明盛德之所隆也。南越窜屏葭苇,与鸟鱼群,正朔不及其俗。有司临境,而东瓯内附,闽王伏辜,南越赖救。北胡随畜荐居,禽兽行,虎狼心,上古未能摄。大将军秉钺,单于奔幕;票骑抗旌,昆邪右衽。是泽南洽而威北畅也。若罚不阿近,举不遗远,设官俟贤,县赏待功,能者进以保禄,罢者退而劳力,刑于宇内矣。履众美而不足,怀圣明而不专,建三宫之文质,章厥职之所宜,封禅之君无闻焉。

夫天命初定,万事草创,及臻六合同风,九州共贯,必待明圣润色,祖业传于无穷。故周至成王,然后制定,而休征之应见。陛下盛日月之光,垂圣思于勒成,专神明之敬,奉燔瘗于郊官,献享之精交神,积和之气塞明,而异兽来获,宜矣。昔武王中流未济,白鱼入于王舟,俯取以燎,群公咸曰“休哉!”今郊祀未见于神祇,而获兽以馈,此天之所以示飨,而上通之符合也。宜因昭时令曰,改定告元,苴白茅于江、淮,发嘉号于营丘,以应缉熙,使著事者有纪焉。

盖六鶂退飞,逆也;白鱼登舟,顺也。夫明暗之征,上乱飞鸟,下动渊鱼,各以类推。今野兽并角,明同本也;众支内附,示无外也。若此之应,殆将有解编发、削左衽、袭冠带、要衣裳而蒙化者焉。斯拱而俟之耳!

对奏,上甚异之,由是改元为元狩。后数月,越地及匈奴名王有率众来降者,时皆以军言为中。

元鼎中,博士徐偃使行风俗。偃矫制,使胶东、鲁国鼓铸盐铁,还,奏事,徙为太常丞。御史大夫张汤劾偃矫制大害,法至死。偃以为《春秋》之义,大夫出疆,有可以安社稷,存万民,颛之可也。汤以致其法,不能诎其义,有诏下军问状,军诘偃曰:“古者诸侯国异俗分,百里不通,时有聘会之事,安危之势,呼吸成变,故有不受辞造命颛己之宜;今天下为一,万里同风,故《春秋》‘王者无外’。偃巡封域之中,称以出疆何也?且盐铁,郡有余臧,正二国废,国家不足以为利害,而以安社稷存万民为辞,何也?”又诘偃:“胶东南近琅邪,北接北海,鲁国西枕泰山,东有东海,受其盐铁。偃度四郡口数、田地,率其用器食盐,不足以并给二郡邪?将势宜有余,而吏不能也?何以言之?偃矫制而鼓铸者,俗及春耕种赡民器也。今鲁国之鼓,当先具其备,至秋乃能举火。此言与实反者非?偃已前三奏,无诏,不惟所为不许,而直矫作威福,以从民望,干名采誉,此明圣所必加诛也。‘枉尺直寻’,孟子称其不可;今所犯罪重,所就者小,偃自予必死而为之邪?将幸诛不加,欲以采名也?”偃穷诎,服罪当死。军奏“偃矫制颛行,非奉使体,请下御史征偃即罪。”奏可。上善其诘,有诏示御史大夫。

初,军从济南当诣博士,步入关,关吏予军繻。军问:“以此何为?”吏曰:“为复传,还当以合符。”军曰:“大丈夫西游,终不复传还。”弃繻而去。军为谒者,使行郡国,建节东出关,关吏识之,曰:“此使者乃前弃繻生也。”军行郡国,所见便宜以闻。还奏事,上甚说。

当发使匈奴,军自请曰:“军无横草之功,得列宿卫,食禄五年。边境时有风尘之警,臣宜被坚执锐,当矢石,启前行。驽下不匀金革之事,今闻将遣匈奴使者,臣愿尽精厉气,奉佐明使,画吉凶于单于之前。臣年少材下,孤于外官,不足以亢一方之任,窃不胜愤懑。”诏问画吉凶之状,上奇军对,擢为谏大夫。

南越与汉和亲,乃遣军使南越,说其王,欲令入朝,比内诸侯。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军遂往说越王,越王听许,请举国内属。天子大说,赐南越大臣印绶,一用汉法,以新改其俗,令使者留填抚之。越相吕嘉不欲内属,发兵攻杀其王及汉使者,皆死。语在《南越传》。军死时年二十余,故世谓之“终童”。

人物典故

《汉书·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终军字子云,济南人也。少好学,以辩博能属文闻于郡中。年十八,选为博士弟子。至府受遣,太守闻其有异材,召见军,甚奇之,与交结。军揖太守而去,至长安上书言事。武帝异其文,拜军为谒者给事中。

从上幸雍祠五畤,获白麟,一角而五蹄。时又得奇木,其枝旁出,辄复合于木上。上异此二物,博谋群臣。军上对曰:“臣闻《诗》颂君德,《乐》舞后功,异经而同指,明盛德之所也。南越窜屏葭苇,与鸟鱼群,正朔不及其俗。有司临境,而东瓯内附,闽王伏辜,南越赖救,北胡随畜荐居,禽兽行,虎狼心,上古未能摄。大将军秉钺,单于奔幕;票骑抗旌,昆邪右衽。是泽南洽而威北畅也。若罚不阿近,举不遗远,设官竢贤,县赏待功,能者以保禄,罢者退而劳力,形于宇内矣。履众美而不足,怀圣明而不专,建三宫之文质,章厥职之所宜,封禅之君无闻焉。……

后人引用

著作:主要有《终军书》等。

后人援引此典故,如

《滕王阁序》: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意思是说,自己(王勃)和终军年龄相同,却没有请缨报国的机会。请缨,请求皇帝赐给长缨(长绳)。《汉书·终军传》记载,汉武帝想让南越(今广东、广西一带)王归顺,派终军前往劝说,终军请求给他长缨,必缚住南越王,带回到皇宫门前(意思是一定完成使命)。后来用“请缨”指投军报国。

龚自珍《己亥杂诗》

终贾华年气不平,官书许读兴纵横。荷衣便识西华路,至竟虫鱼了一生。

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知识青年从军歌》

个人作品

终军著述,见于《汉书》本传的有《白麟奇木对》。《汉书·艺文志》著录8篇,已佚。清人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有4篇。虽其如此,终军赤心报国的精神,却千古为人称颂。

标签: 终军

更多文章

  • 李季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季

    李季(1922——1980年),男,1922年8月16日出生,河南唐河县祁仪镇人。原名李振鹏,笔名里计、于一帆等。现代著名诗人。中文名:李季别名:李振鹏,里计,于一帆国籍:中国出生地:河南唐河县祁仪镇出生日期:1922年8月16日逝世日期:1980年3月8日笔名:里计性别:男1938年在延安抗日军政

  • 韩干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韩干

    韩干(约706年-783年),唐代画家,以画马著称,蓝田(今陕西蓝田)人。韩干少年时只是一名酒店的雇工,后来被诗人王维赏识,资助他学画,学成后被召为宫廷画师,初师曹霸,后自独善。官至太府寺丞。画艺较全面,善画人物画像,尤善画马,重视写生,皇帝命他拜当时画马名家陈闳为师,他不听命,说:“臣自有师,陛下

  • 习凿齿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习凿齿

    习凿齿(328~412)字彦威,襄阳人,是东晋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是魏晋精神的一个重要代表人物,世代为荆楚豪族,东汉襄阳侯习郁之后人。经考证:习凿齿生于东晋成和三年(328),殁于义熙八年(412),葬于江西分宜枣木山。曾被权臣桓温辟为从事、西曹主簿,因忤桓温图谋篡逆的旨意,旋降为户曹参军,后任荥阳

  • 谢家麟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谢家麟

    谢家麟,1920年8月8日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加速器物理及技术专家、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原副所长,被誉为“中国粒子加速器之父”。194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物理系。1951年,获美国斯坦福大学物理系博士学位。1960年,成功研

  • 严范孙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严范孙

    严范孙(1860.4.12—1929.3.14),名严修,字范孙,号梦扶,别号偍屚生,原籍浙江慈溪(今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1860年出生于天津,汉族,是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学者,与华世奎、赵元礼、孟广慧并称近代天津四大书法家。也是革新封建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先驱。严范孙早年入翰林,后出任贵州学政

  • 马祖光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马祖光

    马祖光(1928.4.11-2003.7.15),光电子技术专家,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出生于北京。1950年毕业于青岛山东大学物理系,1953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物理系研究生毕业。长期从事激光介质光谱、新型可调谐激光和非线性光学及应用研究。在二聚物准分子、固态三原子准分子、四原子分子准分子、真空紫外波段

  • 姜立夫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姜立夫

    姜立夫(1890—1978),数学家,数学教育家。南开大学数学系的创始人。曾任中央研究院数学所所长。对中国现代数学教学与研究的发展有重要贡献。从事圆素和球素几何学的研究。创建了一所学校——双灵小学,位于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龙港镇麟头村。中文名:姜立夫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浙江省平阳县出生日期:1

  • 赵萝蕤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赵萝蕤

    赵萝蕤(1912-1998),汉族,赵紫宸之女,陈梦家夫人。浙江德清人。著名翻译家和比较文学家。1932年毕业于燕京大学英语系。1935年毕业于国立清华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1946年和1948年先后获美国芝加哥大学文学硕士、哲学博士学位。曾任云南大学讲师。1949年后,历任燕京大学教授、西方语言文学

  • 程千帆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程千帆

    程千帆(1913—2000),男,汉族,九三学社社员、中国著名古代文史学家、教育家,是公认的国学大师,在校雠学、历史学、古代文学、古代文学批评领域均有杰出成就。程千帆原名逢会,改名会昌,字伯昊,四十以后,别号闲堂。千帆是其曾用过的许多笔名之一,后来就通用此名。祖籍湖南宁乡,老家在宁乡土蛟湖竹山湾(现

  • 梅志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梅志

    梅志(1914—2004.10.8),女,祖籍江苏武进,出生于江西南昌,本名屠玘华,又名屠琪(或屠棘),是中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和传记作家,胡风的夫人。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梅志童话诗集》、《梅志童话》,童话长诗《小面人求仙记》、《小红帽脱险记》、《小青蛙苦斗记》,儿童文学《少年胡风》,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