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曾宝荪

曾宝荪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183 更新时间:2023/12/20 15:50:17

曾宝荪(1893—1978),字平芳,别名浩如,一生以教育为业,终身未婚。其父亲曾重伯(广钧)是光绪十五年进士,祖父曾纪鸿是清末著名数学家。其曾祖父即曾国藩

基本资料

中文名:曾宝荪

别名:浩如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湖南省湘乡县荷塘乡

出生日期:1893年

逝世日期:1978年

职业:教育家

毕业院校:伦敦大学

字:平芳

相关人物:曾纪鸿之孙

简介

曾宝荪(1893-1978)教育家。湖南省湘乡县荷塘乡(今属双峰县)人。女。字平芳,别号浩如。1893年(清光绪十九年)生。父亲曾广钧,是曾国藩孙辈中最年长的一个,她又是曾孙辈中最年长的一个。幼时从祖母郭氏(馆名艺芳,曾纪鸿夫人)学,也请塾师。不缠足。稍长,入上海晏摩氏女校,继入务本女学校,再入浙江公立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后,入浙江冯氏高等女学校(英国圣公会所办),成绩优异,成为以后一大转折点。1911年(清宣统三年)在该校加入基督教。1912年(民国元年)春,去英国留学,先入瓦津私塾礼堂学校(中学女校性质),专心学英文,又进黑山高级女子中学,她相信科学救国,攻读理科课程,后因考试合格,进入伦敦大学的西田书院(中学性质)。1916年夏,考得伦敦大学理科学士学位。后去剑桥、牛津大学读研究项目,次年又读师范科。回国后,得亲友及社会人士赞助,于1917年9月在长沙创办一所“艺芳”女子学校。自任校长。先在西园开学,计有英文、算学专修生及大学预科两科,后迁曾国藩祠,实行六年中学一贯制(湖南和平解放后改为长沙市第十四中学)。

生平

清光绪十九年正月二十一日(1893年3月9日),曾宝荪生于北京,适与屈原同日生,故字平芳,读孟子养气章有感而号浩如。父亲曾重伯(广钧),为光绪十五年进士(曾家出了两个进士,另一个就是曾国藩),是一个具有维新觉悟的人,他给了曾宝荪一生三次大帮助,一是不许缠足,二是不为她幼时定婚,三是准她入基督教和出洋留学。祖父曾纪鸿,是曾国藩次子,精通算学,但屡试不第,抑郁中英年早逝,死时仅33岁。曾宝荪自幼受教于祖母郭氏"艺芳老人",4岁入富厚堂家塾。曾府家塾的学生年龄大小不一,程度不齐,各上各的课,各读各的书,那上课的情景煞是热闹:“一阵乌鸦噪晚风,诸生齐趁好喉咙。赵钱孙李周吴郑,天地玄黄宇宙洪。杂字读完翻幼学,百家念毕诵神童。座中更有超群者,每日三行读大中。”曾宝荪资性颖悟,很受祖母喜爱,也很顽皮,常带弟弟攀树爬到"芳记"书楼看杂书,小说、星卜占相之类的书都有,到了吃饭的时候又悄悄地爬出来。一旦被管书楼的家仆发现后去告发,少不了受祖母一顿责骂。14岁就读于上海,先后入晏摩、务本女校,旋考入杭州省立女师。一年后,改入英国圣公会所办的一所教会学校--冯氏高等女校,校长是英国人巴路义女士。巴女士很器重曾宝荪,视其为之最得意的门生。在巴女士的影响下,她受洗礼皈依基督教。1912年,巴路义女士回国度假,带曾宝荪到英国留学,第二年考入伦敦大学西田学院学理科,1916年获理科学士学位后转剑桥大学专门学习生物学,次年又回伦敦大学学习师范教育,立定志向,回国后以从事女子教育为终身职业。

1918年初,经上海回到长沙,巴路义女士不顾年事已高,也随曾宝荪一道到中国办女校。安顿好巴女士后,回荷叶富厚堂省亲,在农历年底又返回长沙,紧锣密鼓地筹办私立艺芳女子学校,为纪念祖母"舌聿之教",取其斋名为校名,自任校长,堂弟曾约农襄理校务,巴路义女士执教英文。首次招英、算专修科5人,大学预科生4名,后一度改称大学部。而主要是办中学,高中、初中,还有附小。从1918年至1949年,历时30多年,由于时局动荡,艺芳女校三度停办,三度复校。据《曾宝荪回忆录》载,共办了初中26个班,高中19个班。大约培养了1000多名学生,是湖南省教育界一所颇负盛名的女子学校。在办艺芳女校期间,还两次兼任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即稻田女师,后改名第二女子中学)校长。春风化雨,桃李盈庭。曾宝荪办女学,着重女子完全人格的培养,倡行荣誉制,凡学生寝室门、房门、衣柜均不落锁;图书馆不设出纳,学生自行登记借还书,管理人员只负整理之责;考试不用监考,学生不带夹袋,不交头接耳,考场秩序井然;设学生自治委员会,自己管理自己。这一系列措施,使学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抗日战争爆发后,长沙遭敌机轰炸,曾宝荪、曾约农避居香港,1942年他们又回到家乡,办家塾,课教曾氏子弟。抗战胜利后,回到长沙,收回原曾文正公祠--浩园,恢复艺芳女校,国难日艰,筚路蓝缕,实属不易。1947年,曾宝荪在湘乡竞选国大代表,由于曾氏宗亲的奔走活动,终于压倒国民党中央内定的张默君而获胜。1949年,她和曾约农先生去了香港,走后,要师爷把曾国藩、曾国荃、曾纪泽、曾广钧等人的日记及其他重要手稿装了四大铁箱带到了香港,1951年初,曾宝荪姊弟又去了台湾,日记、手稿等又被运到了台湾,1971年,曾氏姊弟已届耄耋,决计将这批珍贵历史文献寄存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富厚堂及其他在荷叶的曾氏府第所存手稿及藏书后来由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交湖南图书馆保存至今,完好无损。曾宝荪、曾约农姊弟均终身未婚,相依为命。曾约农任过设在台中的东海大学校长,长期在台湾大学任教。曾宝荪去台后,未再直接从事教育工作,除了传教布道外,也参加了一些政治活动。1978年7月27日在台北溘然仙逝。

成就

对曾宝荪一生影响最大的人有三个:祖母、父亲和英国人巴路义女士,而最终促成她事业的却是冯氏女校校长英国人巴路义女士。曾宝荪与巴校长的交情开始于她的一次反叛行为,因为曾宝荪对学校的许多做法表示愤怒,就自办了一张报纸专讲学校不平之事,巴路义校长看了不仅未有开除之意和惩罚之心,还和曾宝荪促膝交谈,从此两人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1912年,巴路义女士有回国一年的假期,她非常欣赏曾宝荪的学识和人品,决定带她到英国留学深造。她写信征求曾宝荪父亲和祖母的意见,父亲完全同意,但祖母要求在巴师(曾宝荪这样称呼她)回国之时将孙女一同带回,方才答应。

1912年4月初,她们从中国出发。到英国后,为升大学,她于1912年9月入英国有名的黑山高级女子中学学习英文,并选修生物学和化学,将来准备学医,科学救国。1913年9月,她以优异成绩考入伦敦大学的西田书院。在西田书院,她选的是理科,课程有生物、化学和数学。

当曾宝荪不负恩师厚望,考上伦敦大学西田书院时,巴师的归期已到,曾宝荪该怎么办?是放弃学业回国?还是不守当初对祖母的承诺独自留在英国?但如果巴师不回中国再为教会服务五年,她将失去退休金。经过一夜的痛苦抉择,巴师决定继续留在英国陪伴曾宝荪完成学业。曾宝荪说:“那你岂不是为了我牺牲了自己的退休金么?”这位爱才的女士说:“上帝会安排的。”

1916年,她以优异成绩获伦敦大学理科学士,这是中国女子所得的第一个理科学位,她就成了中国女子中的第一个理科学士。这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还是第一遭。毕业后的她在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继续读研究科目。为了将来办学,1917年,她又在伦敦学了一年师范科,并与巴师在英国筹措资金筹划回国办学事宜。1917年10月30日,她们得到西田书院校长和各界人士的捐款资助,决定带着基金回国办学。

回到中国的曾宝荪,决定与巴师在湖南长沙办一所全新的女子学校,既不同于外国人的教会女校,也不同于中国人办的女子学校,而是将中西最好的东西兼容并蓄,办一所自己理想中的学校。1918年9月,艺芳学校正式开办,一办就是32年。曾宝荪任校长兼英语和生物教员,巴师作英文教员,曾宝荪的弟弟曾约农任教务主任兼英、算及理化教师,又请了一些国文、体育、音乐和手工教员。

艺芳学校是一个既民主又严肃的学校,是初中高中六年一贯制度。学校管理采取民主制,学校大小事由学友会成员投票决议,所有学生和教员都是学友会成员。学校所有账目公开,任何学生都可以查账。学校从不开除学生,不记过,不当堂训斥学生,有什么问题私下谈话解决。

曾宝荪一生未婚,但她并不寂寞,她把自己的爱心献给了每一个学生和教育事业。她不仅是艺芳学校的校长,还兼任省立第二女子中学校长、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校长。她常常被邀请演讲,有一次在12个省市演讲,时间长达半年。1938年冬,她曾应邀出席英国伊顿学校的演讲,题目为《中国抗战必胜》,是东方女性在这里演讲的第一人。她曾四次出席国际会议,包括在日本和中国召开的太平洋国际学会。由于她对教育事业的贡献,受到人民的尊敬。

标签: 曾宝荪

更多文章

  • 台静农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台静农

    台静农(1902年-1990年),本姓澹台,字伯简,原名传严,改名静农,安徽霍邱(今六安市叶集区)人。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书法家。早年系“未名社”成员,与鲁迅有过交往。曾先后执教于辅仁、齐鲁、山东、厦门诸大学及四川江津女子师范学院,后为台湾大学教授。其书法广泛涉猎金文、刻石、碑版和各家墨迹,篆、隶

  • 叶楚伧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叶楚伧

    叶楚伧(1887—1946),著名的南社诗人,国民党官僚,政治活动家。原名单叶、宗源、宗庆,以字行,字卓书,另有叶叶、小凤、湘君、老凤、春凤、之子、单公、龙公、屑屑、琳琅生、箫引楼主等名号。江苏吴县人(今昆山市周庄镇)。叶祖籍吴江县北厍叶家埭(今苏州市吴江区北厍叶周村),生于周庄镇(现属昆山市),后

  • 俞鸿钧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俞鸿钧

    俞鸿钧(1898年—1960年),广东省新会县人,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国民政府高级官员,财经专家。北伐时出任上海市财政局代理局长而迈入政坛,以具备杰出英语能力和财政专长而知名。中文名:俞鸿钧外文名:O.K.Yui国籍:中国出生地:广东新会出生日期:1899逝世日期:1960毕业院校:上海圣约翰大学主

  • 叶至诚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叶至诚

    叶至诚(1926年-1992年),江苏吴县人,叶圣陶次子,1988年曾获中国作家协会颁发的全国老编辑荣誉奖,中文名:叶至诚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江苏苏州人出生日期:1926年逝世日期:1992年职业:作家信仰:中国共产党主要成就:全国老编辑荣誉奖代表作品:《没有完的赛跑》、《花萼》(合集)、《三

  • 张孝骞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张孝骞

    张孝骞(1897-1987),男,内科专家、医学教育家、中国消化病学的奠基人。毕生致力于临床医学、医学科学研究和医学教育工作。对人体血容量、胃分泌功能、消化系溃疡、腹腔结核、阿米巴痢疾和溃疡性结肠炎等有较深入的研究。在医学教育方面有他独到的见解,培养了骨干人才。中文名:张孝骞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生

  • 孙幼军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孙幼军

    孙幼军(1933年5月——2015年8月6日),男,出生于哈尔滨。1954年考入北京俄专二部,1955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60年毕业分配到外交学院执教。孙幼军被誉为“一代童话大师”,是著名童话作家、中国首位安徒生奖提名者、《小布头奇遇记》作者。2015年8月6日10时41分,孙幼军在北京清华长庚

  • 落雪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落雪

    落雪,原名:郑振铎,是我国现代的爱国主义者和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一个爱国的热血青年,又是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翻译家和艺术史家,也是国内外闻名的收藏家。原籍福建省长乐县,1898.12.19生在浙江省永嘉县(今温州市),1958年10月17日率领中国文化代表团出国访问,翌日因飞机失事遇难殉职

  • 陈衡哲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陈衡哲

    陈衡哲(1890—1976),笔名莎菲(SophiaH.Z.Chen),祖籍湖南衡山,1914年考取清华留美学额后赴美,先后在美国沙瓦女子大学、芝加哥大学学习西洋史、西洋文学,分获学士、硕士学位。1920年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讲授西洋史;1920年9月27日与任鸿隽结婚;后任职于商务印书馆、国立东南

  • 吴汝纶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吴汝纶

    吴汝纶(1840-1903),字挚甫,一字挚父,安徽省桐城县(今枞阳县会宫镇老桥村吴牛庄)人,晚清文学家、教育家。同治四年进士,授内阁中书。曾先后任曾国藩、李鸿章幕僚及深州、冀州知州,长期主讲莲池书院,晚年被任命为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并创办桐城学堂。与马其昶同为桐城派后期主要代表作家。其主要著作有《吴

  • 华益慰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益慰

    华益慰,湖北省浠水县关口镇华咀村人,1933年3月出生于天津的一个医学世家,著名医学专家、北京军区总医院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常务委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长为普通外科:胃肠道、乳腺、甲状腺疾病的外科诊断治疗。北京军区总医院原外一科主任、退休干部华益慰同志,从医56年,始终如一地像白求恩那样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