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高志航

高志航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507 更新时间:2023/12/13 20:50:35

高志航(1907年5月14日—1937年11月21日),原名高铭久,字子恒,辽宁通化(今属吉林)人。中国空军王牌飞行员,民族英雄。1920年投笔从戎,考入东北陆军军官教育班,后到法国学习两年飞机驾驶,回国后在空军任职。抗日战争期间中国著名的空军抗日英雄、中国空军驱逐机部队司令兼第4航空大队大队长。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基本资料

中文名:高志航

外文名:Gaozhihang

别名:高铭久,子恒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辽宁通化(今属吉林)

出生日期:1907年5月14日

逝世日期:1937年11月21日

职业:中国空军驱逐机部队司令兼第4航空大队大队长

毕业院校:东北陆军军官教育班

信仰:天主教

主要成就:中国空军“四大天王”之一,淞沪会战为中国空军首次击落敌机

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军衔:空军少将

人物生平

高志航原名高铭久,1907年,出生在通化县三棵榆树镇三棵榆树村,为家中长子。

1924年,东北军扩建空军后,他改名高志航,报名赴法国学习飞行。

1926年,开始主修驱逐机专科,毕业后又授军士军衔前往南锡的法国陆军航空队第23驱逐团见习。

1927年1月,19岁的高志航以优异成绩学成回国,随后被张学良将军任命为东北航空处飞鹰队少校(陆军衔)驾驶员,旋转任东北航空教育班少校教官。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事变,占领沈阳。当晚高志航不顾家人劝阻,从皇姑屯车站南下寻求抗日出路。由北平奔南京航空署的朋友而去,来到军政部航空署所属的第四队,当了一名少校飞行员。

1935年,高志航奉命去意大利考察空中驱逐技术及购买飞机。

1937年8月13日,爆发了淞沪大战。因大雨中断联系多日的高志航,再也按捺不住焦躁的心情,强迫一架因雷雨迷航降落周家口的外国大福特运输机飞往南京,参加了空军高级将领会议,领受飞往杭州笕桥轰炸日军第三舰队的任务。

1937年8月14日14点50分,日本海军第三舰队司令长谷川清命令驻台北的18架“九六式”陆上攻击机于空袭杭州笕桥机场,企图摧毁中国空军力量和机场设备。高志航率领第四空军大队上空迎击,缔造6比0的战果,首开对日抗战空战全胜纪录,被誉为“空军战神”。

1937年11月21日,周家口机场接到报告,有11架日机向该机场飞来。他立即下令作战,然而此时日军战机已飞至机场上空,在日机的俯冲轰炸下高志航登上座机,刚进入机舱既被早有准备的日军战机投下的炮弹炸中而殉国,时年30岁。

人物轶事

张学良组建飞行大队,选拔学生到法国学习飞行技术。高志航因身高仅1.67米而落选,但他用法语给张学良写了一封信,并将名字“铭久”改成“志航”,表明决心。最终,他如愿前往法国牟拉纳航空学校和伊斯特陆军航空学校学习军事飞行。

1927年1月,19岁的高志航以优异成绩学成回国,随后被张学良将军任命为东北航空处飞鹰队少校(陆军衔)驾驶员,旋转任东北航空教育班少校教官。此间,由于他对技术精益求精,故每次演习均获得奖励。一次演习,他的右腿被弹出的操纵杆打断。经过两次手术,高志航的腿比原来短了一分。但他坚持要求重上蓝天,并提出试飞。当时的飞机简陋,飞行员没有玻璃罩子,整个身体露在外面。那张学良被高志航的精神打动,任命他为东北航空处飞鹰队队长。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由于南京国民政府“不抵抗”的命令,高志航誓死救国的壮志难酬。悲愤之下,他带着两个弟弟,躲在火车厕所里逃往关内。经同学介绍,他加入了南京航委会,获得空军第8队中尉分队长职位。之后,他通过自修,掌握了夜间不打灯起飞、倒飞和弧形飞等飞行绝技。当时掌握这些技术的人在国际飞行界凤毛麟角,在中国飞行员中更是独一无二,他因此晋升为空军教导总队少校总队副。

1935年,高志航奉命去意大利考察空中驱逐技术及购买飞机。他的特技表演征服了酷爱飞行的墨索里尼。墨索里尼希望以最高的酬金和最好的职位留下他。但是高志航回复:“我的职位在中国,我只愿做一名中国军人!”

回国后,国民政府随即组建5个飞行大队,高志航调至南昌任第四大队大队长,并晋升中校,任空军教导团总队总队副。辖21、22、23中队,协助总队长毛邦初工作,同时在杭州笕桥中央航校开始训练新招募的飞行员。高志航为人严肃、刚直、忠厚,深得部下的信赖和拥护。

培养出如刘粹刚、柳哲生、董明德、李桂丹、郑少愚、乐以琴、罗英德等空战英雄,如在武汉保卫战中英勇牺牲的李桂丹。他的另一学生刘善本1946年6月驾机飞抵延安,开创国民党空军驾机起义的先例,后为新中国空军的创建做出重大贡献。

1936年,高志航任空军第四驱逐大队大队长。他对部下除在飞行技术上严格要求外,还经常向部下揭露日军侵略中国的罪行,用以激励部下仇恨敌人,保卫祖国的斗志。他常说:“现在你们都是具有很强战斗力的飞行员,今后一定要击落敌机,保卫祖国,否则就不是忠实的战斗员。大家要记住为国争光、为民出力、勇敢杀敌,使我们第四驱逐大队能够留名千古。”

1936年10月31日蒋介石50华诞大庆。这天,航委会特别在南京举行了一次有英、德、意等国空军参加的空战技术和飞行特技表演。当时正留守杭州的高志航闻讯后,主动驾机前往参加。鹰三型战轰机为抗日战争初期,中国空军主力战机,又称霍克三(HawkIII)。第一次公开在国人面前是由第四大队大队长高志航少校率三十五架霍克三,在南京市明故宫机场上空编成“中正”二字的空中分列式,其间,他以自己的拿手好戏在空中尽情展示,博得场上各路嘉宾的阵阵喝彩,亦使几支欲争高下的外军特技队相形见绌。蒋介石观看后,询问表演的飞行员是谁。毛邦初说:“是高志航总队副在表演。”蒋介石立即命令召见。蒋介石对高志航说:“你的技术很高,赶超世界水平。”当即把自己的“天窗”号飞机奖给了高志航使用。很快,消息就通过国内外的各种媒体传了出去。从此,高志航的名字在军中几乎人人皆知。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日本海军第三舰队司令长谷川清计划空袭杭州、南昌、虹桥等几个中国机场,一举摧毁中国空军。当时,正值台风过境,中国空军决定主动进攻。8月13日,中国空军出动飞机76架次,分9批轰炸了日军司令部、弹药库、登陆码头等重要军事目标。

长谷川清命令驻台北的18架“九六式”陆上攻击机于8月14日14点50分出动,空袭杭州笕桥机场,企图摧毁中国空军力量和机场设备。

当天18时10分,杭州发出空袭警报。此时,中国空军第4大队第21、22、23中队已由河南周口起飞,经过恶劣气象条件的长途飞行,油料将尽,即将在笕桥机场降落。

由于没有通讯设备,雨中的高志航只能以喊话、手势等命令降落的战机再次起飞,利用最后一点余油拦截日机。而他也迅速跳上美制霍克-3型飞机,带领两架僚机冲上天空。不到30分钟的战斗,第4大队共击落日机3架,击伤1架,己方仅1架战机轻伤。

“八一四”空战告捷,打破了“日本空军不可战胜”的神话。8月15日,中日空军在南京、上海、杭州等地再次大规模空战。中国空军击落敌机17架,8月16日,再击落日机8架。为纪念首次空战胜利,南京国民政府将8月14日这一天定为“空军节”。

而中国的“空军战魂”高志航也被各国媒体竞相报道。之后,高志航又屡建功勋,被晋升为空军上校驱逐机部队司令,直辖3个驱逐大队,并兼任第4大队大队长,第4航空大队亦被命名为“志航大队”。

1937年11月21日,高志航奉命赴兰州接收苏联援华战机,转场至河南周口机场时,部队遭遇敌机空袭,伤亡惨重。高志航跨进座舱准备起飞迎战,但座机发动不了,战友们劝他暂时避一避。他说:“身为中国空军,怎么能让敌人的飞机飞在头上?”就在他们第3次开机之时,密集的炸弹从空中投下,高志航连同14架飞机消失在一片火海中。殉国时的高志航,双手还紧紧握着飞机的操纵杆,时年30岁。

个人生活

高志航从法国回来后,在内蒙古执行任务的时候,遇见白俄流亡贵族葛莉儿,育有两女,夫妻感情极好。1932年,高志航进入中央航空署,但当时中央航空署规定,空军军官不能与外籍女子通婚。在“救国”和“爱情”只能选其一的情况下,高志航和妻子痛苦别离,葛莉儿被驱逐出境,从此音信全无。因为打仗,高志航将4岁的大女儿高丽良留在家乡,之后再未谋面。

父亲:高景文

母亲:李氏

弟弟:高铭魁

妻子:邵文珍

妻子:嘉莉亚(白俄罗斯人,一说葛莉儿),育有两女:高丽良、高友良。

妻子:叶蓉然,育一男高耀汉、一女高忆春

人物纪念

高志航牺牲后,国民政府和军事委员会追授高志航少将军衔,准备将其灵柩由湖北宜昌经水路送往重庆厚葬。

1937年11月22日,高志航追悼会在汉口举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在汉口商务会大礼堂举行主持其追悼会,国民政府特追授其少将军衔。汉口上万群众自发上街致哀。

1938年初,由于时况敌机轰炸频繁,宜昌码头混乱,战事紧张,出于安全考虑,由宜昌二马路天主教堂神甫龚澔等人就地为高志航烈士举行安葬。

1946年8月14日,中共方面在延安举行了纪念“八一四”空战大捷座谈会,纪念高志航及其战友的英雄事迹。

1975年9月3日,台湾中华邮政在暨抗战胜利30周年之际,以抗日英烈张自忠、高志航、萨师俊、谢晋元、阎海文、戴安澜等6人遗像为图案,印制邮票一组。邮票编号为专116,版式为雕刻凹版,票幅为27mmX37mm,齿度12,每版100枚,发行量为200万套,中央印制厂印刷。2元,高志航,棕色,发行量500万。

1993年7月18日,张学良为高志航题词:“东北飞鹰、空军战魂”。

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志航基地

台湾省空军将位于台湾台东县的空军基地命名为志航基地。

志航小学

1999年,高志航曾经就读过的三棵榆树镇中心小学更名为三棵榆树镇志航小学。

高志航墓

1938年初,由于时况敌机轰炸频繁,宜昌码头混乱,战事紧张,出于安全考虑,由宜昌二马路天主教堂神甫龚澔等人就地为高志航烈士举行安葬。因为担心日军报复破坏墓葬,没有立碑。1980年代初,吉林通化市政协的王维良等人,在昆明调查时由高铭魁处得知高志航将军葬在宜昌,于是转道宜昌专程寻访,宜昌方面方才知晓,但无从查找具体地点。

2010年清明期间,宜昌民政部门发动群众寻找高志航墓地,经相关部门核实,确认高志航墓地位于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老医专)院内香樟树下。

衣冠冢

2006年,高志航的家乡通化为其建设了衣冠冢。

高志航塑像

2015年8月29日,三峡大学西校区(原医专)高志航路上,抗日英烈高志航塑像落成,塑像高4米,由3吨青铜浇铸而成,基座高1.7米,为25吨三峡原石。

高志航故居

2002年8月14日,“八·一四”空战大捷65周年纪念日,高志航烈士纪念馆(高志航故居)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通化市政府、北京航空联谊会等单位主持下开幕。

2012年2月12日,抗战空军英雄高志航纪念协会在台北宣布成立。

人物评价

蒋介石:高志航是中国空军领域的一柱擎天,因此悲伤不已,并给了这位传奇人物一句很经典的评价:“忧患生忍耐,忍耐生智慧。”他说,“我们宁愿损失一百架飞机,也不愿失去一个高志航”。飞机终于有了,可是“空中天神”却难以复生,可不痛哉。“高志航英雄殉国,死之伟大,生之有威,永垂千古”

周恩来:追悼会,高志航“是中华民族的英雄,为抗日牺牲的,为民族牺牲的。”

张学良:“东北飞鹰,空军战魂”。

标签: 高志航

更多文章

  • 陈绍宽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陈绍宽

    陈绍宽(1889年10月27日-1969年7月30日),字厚甫,汉族,1889年生于福建省闽县(今福州),曾任民国海军部部长、海军总司令,国民革命军陆军、海军一级上将。新中国成立后,曾任福建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副省长。是全国政协第1届委员、全国人大第1、2、3届代表、民革中央副主席。1969年7月30

  • 梅贻琦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梅贻琦

    梅贻琦(1889年12月29日-1962年5月19日),字月涵,祖籍江苏武进,祖先于明成祖时由江南迁居北京,后于天津落籍,为梅曾臣长子。第一批庚款留美学生,1914年,由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学成归国。历任清华学校教员、物理系教授、教务长等职,1931-1948年,任清华大学校长。1955年,在台湾新竹

  • 邓华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邓华

    邓华(1910.4.28—1980.7.3),湖南郴县人。192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生涯中,历任中国工农红军连党代表、团政治委员、师政治委员,八路军军分区司令员和政治委员、旅政治委员,东北保安副司令兼沈阳市卫戍司令、辽吉军区司令员、纵队司令员、军长、兵团司令员等职。参加了古田会议、长征、湘

  • 卢慕贞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卢慕贞

    卢慕贞(1867年—1952年),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原配夫人,广东香山县恭常都外坣村(今珠海市香洲区金鼎镇外沙村)人。卢慕贞虽然和孙中山先生离婚,但她心地善良、纯朴,十分理解孙中山先生。卢慕贞十七岁时与年方十八岁的孙中山结婚,并诞下三名子女:孙科、孙娫及孙婉。与国父孙中山先生离异后,卢慕贞夫人一直蛰

  • 王者兰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王者兰

    王者兰,江泽民继父江上青妻子。王者兰是江上青姑夫朱右村的外甥女,从小就和江上青相识,王者兰在扬州期间,就和江上青在朱右村处同窗共读。中文名:王者兰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上海出生日期:1911年(辛亥年)逝世日期:1941年(辛巳年)性别:女王者兰,前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继父江上青遗孀,生于191

  • 吴昌硕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吴昌硕

    吴昌硕(1844.8.1—1927.11.29),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多别号,常见者有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缶道人、石尊者等。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今湖州市安吉县)人。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与任伯年、蒲华、虚谷合称为

  • 张彻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张彻

    张彻(ZhāngChè,1924年-2002年6月22日),出生于杭州,成长于上海,导演、编剧。1940年,在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修读政治时参加文化运动委员会而得到张道藩的器重,担任文运会专员,参加中央文化运动委员会从事戏剧工作,后就任上海市文化运动委员会秘书。1948年与蒋经国结下友谊,为国防部

  • 江竹筠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江竹筠

    江竹筠(1920年8月20日——1949年11月14日),四川省自贡市大山铺镇江家湾人,中国共产党地下时期重庆地区组织的重要人物,为中国共产党追认的女烈士。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与彭咏梧结婚,婚后负责中共重庆市委地下刊物《挺进报》的组织发行工作。1948年,彭咏梧在中共川东临时委员会委

  • 高欢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高欢

    北齐高祖高欢(496年—547年),字贺六浑,原籍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出身于怀朔镇(今内蒙古固阳西南)兵户之家,东魏权臣,北齐王朝奠基人,史称齐神武帝。因祖父高谧犯法,移居怀朔镇,成为鲜卑化汉人。高欢早年参加杜洛周起义军,归顺葛荣,成为亲信都督。后叛降尔朱荣,并收编六镇余部,镇压青州流民起义,任

  • 马相伯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马相伯

    马相伯(1840年4月7日—1939年11月4日)原名马志德,圣名若瑟,又名钦善、建常、绍良,字斯藏,又字相伯、湘伯、芗伯,以字行,别署求在我者,晚号华封老人。祖籍江苏丹阳,生于丹阳马家村(今镇江市丹阳市),中国著名教育家、复旦大学创始人、震旦大学首任校长、爱国人士、耶稣会神学博士。杰出教育家蔡元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