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段仲宇

段仲宇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840 更新时间:2024/1/20 0:14:24

段仲宇(1914—2010),河北蠡县人。,1931年5月南京中央军校第九期、陆军大学第十七期毕业。中共地下党员。1948年11月任国民政府上海港口司令部副司令兼上海铁道西路守备司令和上海市政府政务委员,上海解放前夕,段仲宇利用与中国国民党上层要员的关系,为新中国解放作出了富有成效的贡献:机智地保护了万名参加求生存罢工的铁路工人,出色地完成了上级党组织交给的既保护工人安全又不暴露身份的双重任务;党的领导人出入火车站,经过他妥善安排,免去了国民党特务的检查;到汤恩伯司令部去刺探情报,得到重要军情,早作安排,避免我方损失;上海解放前夕,国民党欲把大量物资运往台湾,段仲宇利用职务之便,巧妙地拖延时间,为新中国保存了大量急需物资,光奇缺的通信器材就调拨四百吨运往解放区。为此,蒋介石称段氏兄弟毁了他东南半壁江山。

基本资料

中文名:段仲宇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河北蠡县

出生日期:1904年

逝世日期:2010年

职业:军人、特工

毕业院校:陆军大学

信仰:共产主义

潜伏工作

上海解放前,段仲宇利用与国民党上层要员的关系,为新中国解放作出了富有成效的贡献:机智地保护了万名参加求生存罢工的铁路工人,出色地完成了上级党组织交给的既保护工人安全又不暴露身

份的双重任务;党的领导人出入火车站,经过他妥善安排,免去了国民党特务的检查;到汤恩伯司令部去刺探情报,得到重要军情,早作安排,避免我方损失;上海解放前夕,国民党欲把大量物资运往台湾,他利用职务之便,巧妙地拖延时间,为新中国保存了大量急需物资,光奇缺的通信器材就调拨400吨运往解放区……为此,蒋介石去台湾之前,大骂是段氏两兄弟毁了他东南半壁江山。在《蒋介石总统府里的红色高参》一书中,专门介绍了段老两兄弟的传奇经历。

功勋卓著

全国解放后,段仲宇先后担任军械学校副校长、后勤工程学校训练部副部长等职,1982年,段老从部队离休。1984年4月,南京黄埔同学会成立,德高望重的段老担任副会长兼秘书长。19年来,他认真学习中央对台政策,结合形势撰写材料,光专题写了近200个。段老说,他相信,不久的将来,台湾一定会回到祖国的怀抱,任何人都不可能将台湾分裂出去。

家人介绍

段仲宇的哥哥段伯宇1904年出生于河北省蠡县的一个军人世家。其父段云峰早年追随孙中山,是同盟会会员,在保定姚村速成武备学堂时与蒋介石是同学。辛亥革命后,在“整军经武、救亡图存”的号召下,考入陆军大学第四期,与李济深、徐永昌是同学,毕业后在保定军校任教,因此在国民党军中,有不少人出其门下。少年时期的段伯宇受其父亲影响,思想激进,1919年,正在天津读中学的他参加了五四运动。1923年,他考入了保定的河北大学就读医科。但是,学医并不是他的心愿,他从小就立志要做一名军人。当他从报纸上得知黄埔军校第一期招生的消息后,立即跃跃欲试,要去报考,可身为军人的父亲却坚决反对,认为在这个动荡的年代去参军是条绝路,还不如学医实际些。在河北大学就读期间,他广泛阅读了《资本论》、《国家与革命》、《共产党宣言》等马列主义书籍,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熏陶和蒙,并因多次参加学生运动被学校开除。抗战爆发以后,他曾到太行山寻找八路军未果,后随国民党第三十二军南下。1938年春,他只身奔赴延安,参加抗大学习,面聆了毛泽东所作的《论持久战》的报告。8月初,他返回原部队,由中共秘密党员王兴纲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沙大火”后,他被八路军南昌办事处派往重庆,和周恩来的秘书周怡单线联系,并通过他父亲的关系,进入李济深领导的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战地党政委员会当了一名视察员。1939年,他在重庆受到周恩来的接见,周恩来要他做好长期在国民党军队中潜伏的思想准备,并指示他:在国民党统治区工作遇到的困难多,在困难的情况下,要争取有利的一面,并努力使之转变为现实。此后不久,由于周怡被敌人逮捕杀害,他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

为了更好地在国民党军队内开展工作,1943年10月,段伯宇考入陆军大学第七期特别班。当时陆军大学流行同学会、同乡会、联谊会、聚餐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段伯宇利用这些活动结交了一批对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对官僚腐朽、贪污腐败现象不满的人,如贾亦斌、刘农畯、宋健人、宋光烈等。贾亦斌29岁即是少将军衔,虽不是黄埔嫡系,但在抗日战争初期担任团长,率部积极作战。刘农畯是杜聿明的部下,曾任远征军中校通讯营长,在缅甸作战过,因其善于研究缅甸地形、气候,而使部队减员很少,保证了远征军司令部作战的需要。他出身于国民党装甲汽车部队,熟悉战车、汽车、通讯等现代作战技术手段。他对国民党特别是四大家族瓜分和垄断国家经济很不满,民主观念很浓,抗日比较坚决。宋光烈在保定第二师范读书时就与共产党有联系,参加过冯玉祥在察北领导的抗日联军。宋健人少将对民族复兴、国家前途和命运也颇为关心。段伯宇经常与他们谈学习、谈政治,建立了感情,打下了以后策反工作的基础。

经过两年多的学习,到了1946年春天,段伯宇和特别班的学员就要正式毕业了。在这个何去何从的人生转折时期,他的二弟段仲宇的一个建议对他此后的人生道路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段仲宇比段伯宇小10岁,1930年11月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九期学习,1934年毕业,1939年考入陆军大学第十七期,1942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官,1944年随远征军入印度,任驻印度总指挥部军务处科长、处长,同年回国,进入蒋介石的侍从室任上校参谋。

革命历程

有一次,兄弟俩促膝相谈,段仲宇问大哥毕业后的去向,段伯宇提出想回河北老家,人地两熟,便于开展工作。段仲宇则建议他到总统府侍从室,因为那是国民党最高军事机关,有很多优越的条件,可以用其所长,开展工作。考虑到如果能争取到这个有利的岗位,可以更好地为党工作,段伯宇便同意了弟弟的建议。

1946年初,段仲宇利用他调任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军事参谋团中国代表团的机会,向侍卫长俞济时推荐,由段伯宇替补他离任后的遗缺。他说:“我大哥段伯宇适合这一工作,他是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七期学员,成绩在一百三十多名学员中名列第七,是上校军衔,即将毕业,又是一位老大学生,外语、汉语文字工作能力和组织才干都好。”当时俞济时正在陆军大学将官班学习,听段仲宇如此一说,对段伯宇的出身、学历、成绩等各方面都非常满意,于是把段伯宇的情况上报给了蒋介石。

当年3月10日,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七期在重庆举行毕业典礼,蒋介石以校长名义,带领国防部长何应钦、军令部长徐永昌及在重庆的高级将领亲临学校主持典礼。讲话之后,蒋介石一一检阅了特别班第七期的每个学员。当他走到段伯宇的跟前时,很仔细地打量了一番。典礼结束,立即有人传话,说校长蒋介石召见段伯宇。

蒋介石在自己的学生面前表现得一向很大度,很有长者的风范。他亲切有加,仔细询问了段伯宇的姓名、年龄、籍贯、学习情况,讲了一大堆勉励的话,强调要效忠党国,服从校长。他还特意问了一声“令尊早年何处求学”,当他听到“可能是保定姚村速成武备学堂”时,很高兴地站起来,以指扣额,说“好!好!好!你们父子三人同是陆大出身,难得,难得。”

受蒋介石召见不久,段伯宇就接到通知,到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报到。蒋介石怎么也没有想到,他亲自挑选的侍从参谋竟是共产党员。

标签: 段仲宇

更多文章

  • 罗常培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罗常培

    罗常培(1899-1958),字莘田,号恬庵,笔名贾尹耕,斋名未济斋。北京人。满族,萨克达氏,正黄旗人。北京大学毕业。语言学家、语言教育家。历任西北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教授,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所长。新中国建立后,筹建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并任第一任所长,中国文字改

  • 花冈一郎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花冈一郎

    花冈一郎(1908年-1930年),台湾雾社的泰雅族原住民,日据时期蕃童教育所巡查。1930年,雾社事件发生後,因不愿意镇压同族族民,全家自杀。中文名:达奇斯·喏敏别名:花冈一郎国籍:中国民族:泰雅族出生地:中国台湾出生日期:1908逝世日期:1930花冈一郎原名为拉奇斯,诺敏,花冈一郎为日语名。1

  • 水梓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水梓

    水梓(1884-1973)甘肃兰州人,原籍浙江,字楚琴,清末贡生,甘肃文科高等学堂,北京法政学堂毕业。甘肃著名教育家,桃李满天下,擅书法精诗文。为政治法律、佛学、诗文、书法为一体的奇才,在兰州有陇上第一名流之誉。中文名:水梓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兰州出生日期:1884逝世日期:1973职业:教

  • 筱兰英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筱兰英

    筱兰英(1878年-1954年),女,上海人,原名金水英,戏剧演员。她曾任江苏省戏剧家协会理事、常州市沪剧团副团长、主要演员,代表作有《四进士》、《九更天》、《南天门》、《连环套》等。中文名:筱兰英别名:姚佩兰国籍:中国出生地:天津出生日期:1878年逝世日期:1954年职业:戏剧演员代表作品:《四

  • 冯景兰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冯景兰

    冯景兰(1898.3.9——1976.9.29),地质教育家、矿床学家、地貌学家。从事地质教育50多年,培育了几代地质人才。在两广地质、川康滇铜矿地质、豫西砂矿地质、黄河及黑龙江流域新构造运动、工程地质学等方面进行过大量开创性工作。而对矿床共生、成矿控制及成矿规律等研究上贡献尤大,提出了“封闭成矿学

  • 吴小如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吴小如

    吴小如(1922.9.8~2014.5.11),原名吴同宝,曾用笔名少若,安徽泾县人,著名书法家、诗人吴玉如先生的长子,历史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吴小如先后就读于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并于1949年从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曾受业于朱经畲、朱自清、沈从文、废名、游国恩、周祖谟、林庚等著名学者,是俞平伯先生的

  • 路翎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路翎

    路翎(1923-1994),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原籍安徽省无为县,生于江苏苏州。在路翎二岁时,父亲赵振寰因故自杀身亡,不久徐氏举家迁南京,其母改嫁。原名徐嗣兴。汉族。路翎是七月派中作品最多,成就最高的作家。中文名:路翎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中国出生日期:1923年逝世日期:1994年职业:作家代

  • 王朝闻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王朝闻

    王朝闻,别名王昭文,后取《论语·里仁》中“朝闻道,夕死可矣”语义,更名王朝闻。笔名汶石、廖化、席斯珂,雕塑家、文艺理论家、美学家。卓越的文艺理论家、美学家、雕塑家,艺术教育家,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美学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中文名:王朝闻别名:王昭文,笔名汶石、廖化、席斯珂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

  • 饶毓泰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饶毓泰

    饶毓泰(1891年12月1日-1968年10月16日),名俭如,字树人,江西临川钟岭人;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之一,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研究了气体导电过程,对低压汞弧放电机理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倒斯塔克效应、分子光谱等方面取得很有意义的研究成果;先生毕生致力于中国物理学教学和科研事业,创办南开大学

  • 任应秋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任应秋

    任应秋,当代著名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出生于四川省江津县(今重庆市江津区),4岁即就读私塾,及长,入江津县国医专修馆攻读经学,其间曾求学于经学大师廖季平。当时廖季平已年逾七旬,甚喜其聪敏好学,故悉心指点,并传授治学之法,使任应秋在治经学、训诂学、考据、目录等方面打下扎实基础,为以后研究中医学奠定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