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季康子

季康子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880 更新时间:2023/12/20 17:22:53

季康子,即季孙肥,春秋时期鲁国的正卿。姬姓,季氏,名肥。谥康,史称“季康子”。季平子生季桓子,季桓子生季康子。季康子,事鲁哀公,此时鲁国公室衰弱,以季氏为首的三桓强盛,季氏宗主季康子位高权重,是当时鲁国的权臣。

基本资料

本名:季孙肥

别名:季康子

所处时代:春秋时期

民族族群:鲁国

出生日期:未知

逝世日期:公元前468年

主要成就:正卿

历史事迹

鲁定公十五年,公薨,立哀公蒋。此时,季桓子为首的三桓强盛。

哀公二年,季桓子卒,立子肥,是为季康子。

当时的鲁国,在齐国、吴国这两个大国的夹缝里生存,处境不是很好。而三桓之间的关系也不是很融洽,季康子的专权,让叔孙氏、孟氏很不满。

哀公七年,吴国无礼,强逼鲁国贡献“百牢”,鲁国被迫贡献;继而吴国太宰嚭召季康子来朝见他,虽然国不如人,康子却还是拒绝了,似乎很有气节,实则他觉得吴国不成气候,最终是无法称霸的,用不着怕他。哀公十一年,齐国入侵鲁国,叔孙氏、孟氏怨季氏专权,不肯听季康子的号令将齐人拦在国土之外。季康子任用孔子的弟子冉有,击退了齐人,接着会同吴国在艾陵大败齐人,史称艾陵之战。然而此战之后,季康子却加紧战备,以防齐国再来。

哀公十一年,季康子使公华、公宾、公林以币迎孔子。至此,被三桓逐出鲁国的孔子终于得以回国,并完成他晚年修书的事业,给我们留下了诸如《春秋》《论语》《诗三百》等儒家经典。可以说,季康子的行为间接地成全了孔老夫子作为圣人的事业。

哀公十二年,季康子“用田赋”,改革税赋,进一步加速礼崩乐坏的过程,这虽然是孔子不愿意看到的,却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需要,有其积极一面。

哀公十六年,孔子卒。

哀公二十七年,季康子卒。

轶事典故

夺位

据《左传》记载,哀公三年,季桓子病重,而他的妻子南孺子当时正怀孕,看样子快要生了。

桓子对心腹大臣正常(人名)说:“老正啊,我死了,你别跟着来(当时有以活人殉葬的恶习),我有事要你去办。听好了,我老婆南孺子看样子就要生了,要是生下来的是男孩,那你就通知国君,立这个孩子为季氏的家主;如果是女的,那就让我的儿子子肥当季氏的家吧。”(这个遗言还真有趣,莫非老季迷信,以为这个时候生下来的是自己转世投胎?)

桓子死了,季孙肥成为实际上的家主。桓子快要下葬的时候,南孺子生了个男孩。这个时候,季孙肥正在朝堂上跟哀公等人聊天呢,老正就抱着孩子来了,整一个二愣子的模样,说:“当初,家主说要是生了个男孩,就请告诉国君您,立那孩子为季氏的家主。”这样一来,季孙肥就很尴尬,只好对哀公说:“既然是家父的遗命,那就请您让我卸下季氏家主的重担吧。”哀公就派大臣共刘去查查这件事,看是不是属实什么的。结果没想到,那个男婴被人杀死了(史书没记载谁干的,但是八九不离十,应该是季孙肥害死的,他不用动手,他的手下自然就会做得妥妥帖帖)。当时男婴死了,老正一看苗头不对啊,立马逃出鲁国,到卫国去了。这事情自然不了了之了。季孙肥就顺顺当当地成为季氏的头了,他死后,谥号是康,于是历史上人们就称他季康子。

拒吴

当时,吴国国力强盛,想要称霸中原,于是先试探中原诸侯。哀公七年,“公会吴于鄫”。当时,吴国就所要百牢,说:“人家宋国都已经献了百牢,而你们鲁国以前也献过十牢给晋国的大夫,现在我们大王不过是要你们贡献区区百牢,给还是不给啊?”鲁国大夫景伯说:“当初,晋国以其强盛的力量吓唬我们,索取不合礼法的贡献。如果贵国以礼相待,那么就按照常数给您,如果贵国学晋国那样威胁我们,那只好给百牢之多咯。所谓周之王也,制礼,上物不过十二;本该按礼法办事,但是您若是坚持要的话,那我们小小的鲁国也不敢不给。”

吴国得到鲁国贡献的百牢,自信心爆棚,吴国的太宰嚭就想让鲁国的权臣季康子到他跟前来献媚一下。季康子觉得这蛮夷之国肯定不能称霸,就不甩他,让子贡去推了这事。太宰嚭很不爽,“所谓国君大于道路,你们鲁公都在这儿,你说你们季孙肥做臣子的,怎么就不舍得走几段路过来呢?这是不是于礼法不合啊?”

子贡就说:“岂以为礼?畏大国也。大国不以礼命於诸侯,苟不以礼,岂可量也?寡君既共命焉,其老岂敢弃其国?大伯端委以治周礼,仲雍嗣之,断发文身,裸以为饰,岂礼也哉?有由然也。”子贡说得就很铿锵了:怎么敢为礼啊,某个大国(你们吴国)都不依礼法办事,我们自然要跟着学了。再说了,我们国君都在这里了,那作为国家重臣,我的家主季孙肥怎么敢轻易离开鲁国呢?(那会让国家空虚而无防守)再说了,您吴国老祖宗太伯用周礼治蛮夷,但是他弟弟(你们吴国的直系祖宗)却学了蛮夷的那一套,什么纹身啦断发啦,还裸露身子,也敢说依照礼法做事?”

归孔

哀公十一年,齐国公族国氏、高氏率兵攻鲁。鲁国上下,见大国伐我,几乎都没斗志,昭公子务人说:“徭役繁重而赋税多,如今上位者不能够有拒敌的计谋对策,下面的士又不能够以死报国,这怎么来对抗强敌?”鲁国当时唯有三桓治军:季氏有左师,孟氏有右师。季康子以冉有统帅左师,孟氏以宗主的儿子孟孙彘统帅右师。颜羽、邴洩与孟氏一起作战。作为孔子的弟子,冉有并没让老师失望,他带着管周父、樊迟,积极备战,派武城的三百人守住宫门,驻扎南面的城门雩门外面。但是本该一同作战的右师却姗姗来迟,五天后才出现。

终于要决战了,樊迟与右师的将领越好三刻之内左师将跨沟而来。战事开始了,颜羽请战,而主帅孟孙彘不想作战,只好沉默,反倒是邴洩大声说我们逃吧。结果右师溃不成军,齐人追着来打。但是左师主帅冉有勇猛非常,身先士卒,带樊迟等将士砍了齐师八十人,一时之间,齐人阵脚不稳,没办法获胜。夜里,齐师偷偷地撤退了。冉有请求追击,而季康子不让。其后,吴国出兵,与鲁人一同攻打齐人,在艾陵获胜。

虽然在这次战事中,鲁国获胜,随后与吴国又打败了齐人一次,但是季康子很担心,“小胜大,祸也。齐至无日矣”,命令鲁人修理战备武器,以防齐国再来侵犯。

这一战,孔子的弟子冉有、樊迟表现出众,颇有功劳。孔子知道弟子冉有奋勇入敌阵,赞他“义也。”

季康子想起孔子当年执政,不战而屈人之兵,不费一兵一卒而从齐国手中夺回失地,如今孔子的弟子又助鲁国击退强敌,看来这老夫子的学说也不是没有用处。

冉有也趁机请季氏让孔子回国。

于是,季康子派公华、公宾、公林带着重礼,迎回当年被三桓赶出鲁国的孔子。于是,孔子归国。

问政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回答说:“政就是正的意思。您本人带头走正路,那么还有谁敢不走正道呢?”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翻译: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治理政事,说:“如果杀掉无道的人来成全有道的人,怎么样?”孔子说:“您治理政事,哪里用得着杀戮的手段呢?您只要想行善,老百姓也会跟着行善。在位者的品德好比风,在下的人的品德好比草,风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着倒。”(孔子反对杀人,主张“德政”。在上位的人只要善理政事,百姓就不会犯上作乱。这里讲的人治,是有仁德者的所为。那些暴虐的统治者滥行无道,必然会引起百姓的反对。)

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翻译:季康子苦于盗贼太多,向孔子求教。孔子答道:“如果你自己不贪求财货,即使你奖励偷盗,他们也不会去偷。”

评价

季康子作为鲁国权臣,凌驾于公室之上,专权而失三桓之心,可谓不足。

然则,康子一能观吴之国运,二能用冉有之才,三能归夫子孔丘,四能应时用田赋,不可谓不智。

相关信息

总体而言,季康子是有大局观的权臣,虽然恋栈权位、霸占国政,但是能够分辨局势,让鲁国在吴、齐等强国的夹缝中顺利生存,而用冉有改革田赋,更是他人生中的一大亮点。

电影信息

胡玫执导,片名《孔子》。陆毅在片中饰演季康子

电视剧《孔子春秋》

李佑伟饰演季康子

标签: 季康子

更多文章

  • 季桓子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季桓子

    季桓子(?-前492年),即季孙斯,姬姓,季氏,名斯,谥桓,史称季桓子,季孙意如(季平子)之子,鲁国三桓之季孙氏宗主兼鲁国执政。前505年,季孙意如病逝,其家臣阳虎趁新家主季孙斯年幼而将其囚禁,从而代替季孙斯执鲁政达三年之久。阳虎之乱平定后,季孙斯任用孔子帮助三桓打击当权的家臣。前498年,孔子堕三

  • 阳虎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阳虎

    阳虎(生卒年不详),姬姓,阳氏,名虎。春秋后期鲁国人。阳虎原为鲁国季孙氏(季平子、季桓子)家臣,通过控制季孙氏把持了鲁国的朝政。而后在和鲁国三桓的斗争中遭遇失败,逃往齐国后又遭到迫害,辗转逃到晋国,受到了赵鞅的重用。阳虎倾心辅佐赵鞅,几乎使其成为春秋时的霸主。本名:阳虎所处时代:春秋时期民族族群:华

  • 释迦牟尼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佛教创始人。姓乔答摩(也译作乔达摩),名悉达多。“释迦牟尼”(Śākyamuni)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释迦,种族名,意为“能”;牟尼,亦译为“文”,是尊称,意为“仁”、“儒”、“忍”、“寂”。合为“能仁”、“能儒”、“能忍”、“能寂”等,意即释迦族的“圣人”。本名:乔达摩·悉达多别名:释迦

  • 耶稣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耶稣

    耶稣,基督教的崇拜对象。按照《圣经》记载,童贞女马利亚受圣灵感孕,在伯利恒生下耶稣。他三十岁开始传教,宣扬福音。后被犹太祭司该亚法控告,经犹太行省的罗马总督本丢·彼拉多审判,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三天后复活,然后升天。基督徒相信耶稣还要再来,使信徒得到永生。“耶稣”的中文译音是由希腊语Ίησους(可转

  • 阿那克西曼德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阿那克西曼德

    阿那克西曼德(希腊文Ἀναξίμανδρος,英文Anaximander,约前610—前545),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据传是“哲学史第一人”泰勒斯的学生。阿那克西曼德是帕西亚德斯(Praxiades)之子,出生于米利都。据说他曾率领使节团到斯巴达,在那里对斯巴达人提出两项他的伟大发明——日晷与世界

  • 赫拉克利特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赫拉克利特

    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约前544-前483年):古希腊哲学家。爱菲斯学派的创始人。认为万物都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持对立统一观念,列宁称其为辩证法的奠基人。他出生在伊奥尼亚地区的爱菲斯城邦(一译:以弗所。在今土耳其伊兹密尔附近)的王族家庭里。他本来应该继承王位,但是他将王位让给了他的兄弟,

  • 巴门尼德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巴门尼德

    巴门尼德(希腊语:ΠαρμενίδηςὁἘλεάτης,英语ParmenidesofElea,约公元前515年~前5世纪中叶以后),是一位诞生在爱利亚(南部意大利沿岸的希腊城市)的古希腊哲学家。他是前苏格拉底哲学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是爱利亚学派的实际创始人和主要代表者。他是色诺芬尼的学生,同

  • 普罗提诺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普罗提诺

    普罗提诺(公元205-270年),又译作柏罗丁、普洛丁,新柏拉图主义奠基人。生于埃及,233年拜亚历山大城的安漠尼乌斯为师学习哲学,曾参加罗马远征军,其目的是前往印度研习东方哲学。此后定居罗马,从事教学与写作。其学说融汇了毕达哥拉斯和柏拉图的思想以及东方神秘主义,视太一为万物之源,人生的最高目的就是

  • 安瑟尔谟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安瑟尔谟

    安瑟尔谟(Anselmus,又译安瑟伦,约1033~1109),欧洲中世纪经院哲学家、神学家,极端的实在论者,被称为"最后一名教父和第一个经院哲学家"。生于意大利皮埃蒙特的奥斯塔城一贵族家庭。少年时在法国毕尔冈底就学。后加入本笃会柏克隐修院,不久升任副院长及院长,1093年被任命为英国坎特伯雷大主教

  • 龙树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龙树

    龙树(人名)菩萨名。旧称,那伽曷树那,那伽阿周陀那N&amacron;g&amacron;rjuna,生于阿周陀那下,故名阿周陀那。以龙成道,故字曰龙。新称,那伽阏剌树那。译为龙猛。佛灭后七百年出世于南天竺(摩诃摩耶经下),马鸣弟子迦毗摩罗尊者之弟子,提婆菩萨之师也(付法藏传五)。入龙宫赍楞严经,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