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纵(?—前117),河东郡(今山西省晋南地区)人。西汉中期的著名“酷吏”。凭借姐姐义妁有幸于王太后,经王太后推荐,得任中郎、补上党郡中县令,治政严酷,县中无逃亡事。历迁长陵令、长安令、河内都尉和南阳太守、定襄太守,依法办事,不避权贵,娴于杀戮,以严厉手段打击豪强地主纵少为盗。进入定襄后,一次报杀400余人,郡中吏民皆不寒而栗,累迁左内史。元狩六年(前117),因破坏告缗法,坐罪被杀。
基本资料
本名:义纵
所处时代:西汉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西汉河东郡(今山西省晋南地区)
逝世日期:汉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
主要成就:依法办事,不避权贵,娴于杀戮
人物生平
为政威厉
义纵少年时,曾伙同他人抢劫为盗。汉武帝即位后,他的姐姐义妁,因医术高明,得幸于王太后。依赖这种关系,义纵被拜为中郎,任汉武帝侍从。在皇帝身边不久,他被派住上党郡任——县令。
任县令期间,他敢作政为,《汉书》说他“治敢往,少温籍,县无逋事”,意思是说,他敢于施行暴政,从不对任何人容情,使得县境之内没有盗贼容身之地。在考察政绩时,被举为当时第—。随后,他又先后被迁升为长陵令和长安令。
长陵与长安多贵族权贵,他们的子弟门客,依权仗势,违禁乱法之事不断。义纵到任后,“直法行治,不避贵戚”,对违反法令者一律严惩。
王太后外孙名仲,身为皇亲,有恃无恐,横行京师。义纵查知后,派人捕获,绳之以法。他的勇敢举动,得到汉武帝赞赏,认为有治民能力,提升他为河内郡都尉。
河内郡豪强地主较多,气焰凶炽,义纵到郡,立即把郡内穰氏等豪强举族诛杀。河内郡迅速稳定,“道不拾遗”。义纵旋被提升为南阳郡太守。
【原文;义纵者,河东人也。为少年时,尝与张次公俱攻剽为群盗。纵有姊姁,以医幸王太后。王太后问:“有子兄弟为官者乎?”姊曰:“有弟无行,不可。”太后乃告上,拜义妁弟纵为中郎,补上党郡中令。治敢行,少蕴藉,县无逋事,举为第一。迁为长陵及长安令,直法行治,不避贵戚。】
(《史记·酷吏列传》)
汉武帝时,重用敢于镇压豪强地主的官员,出现丁不少有名的“酷吏”。关都尉宁成是当时颇负盛名的酷吏之一,但他非常富有,有陂田千余顷,尽数租佃给贫民,共有雇农数千家。他被罢官居家时,“其使民,威重于郡守”。因此,宁成是一个本质上实属豪强的酷吏。即使这样,他也为义纵担任南阳太守而感到胆寒,当义纵出关赴任时,宁成极为惊恐,对义纵毕恭毕敬,亲迎亲送。义纵洞悉宁成用意,却不为所动,决心予以打击。他抵达南阳上任后,马上着手查办宁成家族劣迹,不仅“破碎其家”,而且追恨究底,将宁成治罪。南阳还有孔氏、暴氏等豪强,见义纵对宁成都不留情面,吓得举家逃匿它郡。南阳郡吏民皆畏服义纵。
治理定襄
时汉朝己对匈奴大规模反击,大军远征,多次由定襄郡出塞。而定襄郡吏治败坏,境内秩序混乱,直接影响到反击匈奴的军事行动。为保证对匈奴战争的胜利,汉武帝特调义纵任定襄郡太守。义纵到郡,以杀立威,先把狱中重罪者200余人定为死罪,又把私自探狱的囚犯亲属200余人抓起,逼迫他们供认为死罪囚犯解脱桎梏,也定成死罪,最后把这400余人同日斩杀。全郡人闻讯吓得胆战心惊,不寒而栗,定襄郡很快得到治理。
【原文:军数出定襄,定襄吏民乱败,於是徙纵为定襄太守。纵至,掩定襄狱中重罪轻系二百馀人,及宾客昆弟私入相视亦二百馀人。纵一捕鞠,曰“为死罪解脱”。是日皆报杀四百馀人。其後郡中不寒而栗,猾民佐吏为治。】
(《史记·酷吏列传》)
获罪被诛
汉武帝变更币值,将铸币权由私人手中收归中央后,各地盗铸五株钱者甚多,京师地区,盗铸者尤其猖獗。为刹住盗铸之风,保护汉政府财政收入,在元狩四年(前119年),汉武帝又把义纵与另一个酷吏王温舒调回京师,义纵任右内史,王温舒为中尉,督察京畿地区。
由于这时社会阶级矛盾激化,盗铸者成分复杂,因此尽管义纵到任后大加捕杀,却不能彻底遏止盗祷之风,盗铸之事仍时有发生。
汉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汉武帝由鼎湖至甘泉宫,见沿途驰道久未修整,有所损坏,开始对义纵不满。这年冬季,大臣杨可奉旨主持告缗事务,义纵认为这会扰乱民生民心,未请示汉武帝,便派人把杨可的部下抓起一批。此事传到汉武帝那里,汉武帝大怒,命令逮捕义纵,并遣大臣杜式严查,最终定义纵为破坏执行诏令之罪,将其诛杀。
历史评价
义纵为官多年,在汉武帝的支持下,曾枉杀了不少无辜百姓,应受遣责,但他卓有成效地“以鹰击毛挚为治”,沉重打击了豪强地主的嚣张气焰,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封建秩序,维护了封建国家的根本利益。故司马迁充分肯定了他和郅都等“酷吏’的政绩,并誉他们为“虽惨酷,斯称其位”者。
人际关系
姐姐:义妁
背景介绍
酷吏是君主专制政治的产物,也是其牺牲品,皇帝用酷吏,是为了维护专制政治之威;杀酷吏,也是为了维护专制政治。
酷吏的好处:首先,酷吏专门和豪强做对,用今天的词就是热衷“打黑”。第二,酷吏的政绩大都相当突出,尤其是善于强化治安。第三,酷吏不仅“能干”,而且大多相当清廉。因为替主子出头卖命,酷吏的官运一般都相当好,经常越级升迁,深得皇帝喜爱。说白了,就是一种政治投机罢了。不过,酷吏投机,这条路也不是那么好走的,虽然他们在官场常能平步青云,但最终的结局往往很悲惨。皇帝主子经常要把他们抛掉,来假装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