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李离

李离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625 更新时间:2023/12/20 19:11:39

离,春秋时期晋国理官,因为误听属下的话错杀了人,想以死抵罪。公认为责任在他的属下,而不是他的罪过。但李离执法严格,伏剑自杀。

基本资料

本名:李离

所处时代:春秋,晋国

主要成就:晋文公理官,李离伏剑

人物生平

《史记·循吏列传》:李离者,晋文公之理也⑤。过听杀人⑥,自拘当死⑦。文公曰:“官有贵贱,罚有轻重。下吏有过,非子之罪也。”李离曰:“臣居官为长⑧,不与吏让位;受禄为多,不与下分利。今过听杀人,傅其罪下吏⑨,非所闻也。”辞不受令。文公曰:“子则自以为有罪,寡人亦有罪邪?”李离曰:“理有法,失刑则刑⑩,失死则死(11)。公以臣能听微决疑(12),故使为理。今过听杀人,罪当死。”遂不受令,伏剑而死(13)。

注释

⑤理:法官。⑥过听杀人:听察案情有过失而错杀人命。⑦当:判罪。⑧居官为长:担任的官职是长官。长:首长。⑨傅:附着,此指把罪责推到别人身上。⑩失刑则刑:错定刑罚就自己受刑。(11)失死则死:错判死罪就自己以死偿命。(12)听微决疑:听察细微的隐情事理,决断疑难的案件。(13)伏剑:用剑自杀。伏:受到惩罪的意思。

译文

李离是晋文公的法官。他听察案情有误而枉杀人命,发觉后就把自己拘禁起来判以死罪。文公说:“官职贵贱不一,刑罚也轻重有别。这是你手下官吏有过失,不是你的罪责。”李离说:“臣担当的官职是长官,不把高位让给下属;我领取的官俸很多,也不曾把好处分给他们。如今我听察案情有误而枉杀人命,却要把罪责推诿(wěi)于下级,这种道理我没有听过。”他拒绝接受文公的命令。文公说:“你认定自己有罪,那么我也有罪吗?”李离说:“法官断案有法规,错判刑就要亲自受刑,错杀人就要以死偿命。您因为臣能听察细微隐情事理,决断疑难案件,才让我做法官。现在我听察案情有误而枉杀人命,应该判处死罪。”于是不接受晋文公的赦令,伏剑自刎而死。

存疑

李离或许是士离的误写,春秋时期晋国的理官几乎由士氏垄断,史载只有先蔑是非士氏的。晋文公时期士会已经崭露头角,一直到晋景公时期都还健在,则士离有可能是士会之父士缺及其他不得考证之人。

人物评价

《韩诗外传》引用《诗经》当中的一句诗来评价: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史记》则点评得更为精到:李离伏剑,为法而然。

标签: 李离

更多文章

  • 汲黯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汲黯

    汲黯(?-前112年),西汉名臣。字长孺,濮阳(今河南省濮阳市)人。汉景帝时因为父亲的原因任太子洗马。汉武帝时期,初为谒者,后来出京做官为东海太守,有政绩。被召为主爵都尉,列于九卿。汲黯为人耿直,好直谏廷诤,汉武帝刘彻称其为“社稷之臣”。主张与匈奴和亲。后犯小罪免官,居田园数年,召拜淮阳太守,卒于任

  • 郑当时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郑当时

    郑当时(?—?),西汉时期大臣,郑桓公二十二世孙,陈(今河南省开封市)人,荥阳郑氏先祖,任侠善交,在梁、楚扬名。汉景帝时,任太子舍人。汉武帝时,历任鲁中尉、济南郡太守、江都相、右内史,后来因在窦婴、田蚡争论中首鼠两端贬官为詹事,后来任大司农、丞相长史、汝南郡太守。本名:郑当时别名:郑庄字:庄所处时代

  • 申培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申培

    申培公,姓申名培,亦称申公,“公”乃尊称,西汉时鲁(郡治在今山东曲阜一带)人,其生卒年月已难详考,约当在公元前三至二世纪之间。西汉初期儒家学者,经学家,西汉今文《诗》学中“鲁诗学”之开创者。本名:申培别名:申公、申培公出生日期:约前219逝世日期:前135申培(约前219-前135)名培,亦称申公、

  • 韩婴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韩婴

    韩婴,男,西汉燕(今属河北)人。文帝时为博士,景帝时至常山王刘舜太傅。武帝时,与董仲舒辩论,不为所屈。治《诗》兼治《易》,西汉“韩诗学”的创始人,其诗语与齐、鲁大不相同,他推测《诗》之意,杂引《春秋》或古事,与经义不相比附,与周秦诸子相出入,皆引《诗》以证事,而非引事以明《诗》。燕、赵言《诗》皆本于

  • 伏生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伏生

    伏生(伏胜,字子贱),汉人,享年100岁。邹平人(今山东滨州市邹平市韩店镇苏家村人),曾为秦博士。秦时焚书,于壁中藏《尚书》。汉初,仅存二十八篇,以教齐鲁之间。文帝时求能治《尚书》者,以年九十余老不能行,乃使晁错往受之。今文《尚书》学者,皆出其门,世传的今文《尚书》皆出于他。初被载于司马迁《史记》。

  • 高堂生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高堂生

    高堂生,复姓高堂,名伯,生卒年不详。西汉鲁(山东新泰龙廷)人,专治古代礼制。《礼》经秦火,而书不传。汉兴,生传《士礼》十七篇,即今本《仪礼》,为当时今文礼学最早传授者。本名:高堂生别名:高堂伯所处时代:西汉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鲁(山东新泰龙廷)主要作品:《大、小戴礼》主要成就:今文礼学最早传授者后

  • 胡毋生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胡毋生

    胡毋生:一作“胡母生”。字子都,西汉齐(今山东临淄)人,生活于公元前2世纪左右。专治《公羊春秋》。汉景帝时博士,曾与董仲舒同业,仲舒著书称其德。受业于公羊高玄孙公羊寿,口传《公羊春秋》,使此学得以留传于后世。老年,返归齐地,从事教育活动,传授《公羊春秋》,公孙弘颇受其影响。其弟子兰陵褚大官至梁相,温

  • 宁成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宁成

    西汉酷吏。南阳郡穰县人。景帝时,先后任济南都尉、中尉。因贪暴残酷,宗室豪杰人人惴恐。武帝即位,徙为内史。后畏罪解脱归家,在家乡放高利贷,购陂田千余顷,役使贫民数千家,致产数千金,从骑数十。再起为关都尉,出入关者云:“宁见乳虎,无直宁成之怒。”惨绝人寰出自于此。本名:宁成所处时代:西汉民族族群:汉出生

  • 周阳由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周阳由

    周阳由,本姓赵,后其父以淮南厉王刘长舅父的身份而被封为周阳侯,遂改姓周阳氏。当官期间在治理郡国,打击豪强方面有些功绩。为政以严酷著称,好与同僚及上级官员争权,连汲黯、司马安若这样的官员与之同列时都要对他“礼让”三分。后因在河东郡做都尉时与太守申屠公争权,相互告发,而被治罪,处以弃市之刑。本名:周阳由

  • 赵禹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赵禹

    赵禹(?—约前100年),西汉司法官。斄县(今陕西武功西南)人。早年文笔犀利,曾任御史、太中大夫、中尉、少府等职,为人廉倨。和张汤编定《越宫律》、《朝律》和“见知故纵”等法律。后免官。复为廷尉,以清廉倨傲著称。任职期间,舍无食客,以绝知友宾客之请。晚年徙为燕相,后有罪免归,以寿卒于家。本名:赵禹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