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刘福通

刘福通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617 更新时间:2023/12/14 22:38:50

刘福通(?—1366),元颍州(今安徽阜阳)人。至正十一年(1351)五月,与韩山童以白莲教组织起义,事泄,韩山童被杀。后举兵占颍州。继克朱皋、罗山、上蔡、真阳(今正阳)、确山、汝宁(今河南汝南)、光州(今潢川)、息州(今息县)等地。部众以红巾为号,称红巾军。十五年,迎山童子韩林儿至亳州(今属安徽),立为小明王,国号大宋,年号龙凤。自为平章,不久任丞相,进封太保,掌握军政大权。当年十二月,亳州失守,迁至安丰(今安徽寿县)。次年,遣李武、崔德攻陕西,毛贵取山东。十七年夏,遣关先生、破头潘等趋晋、冀,白不信、大刀敖等趋关中,毛贵由山东北上。十八年五月,率兵克汴梁(今河南开封),以为都城。次年八月,汴梁为元军攻破,退回安丰。二十三年,张士诚部将吕珍围攻安丰,他与韩林儿被朱元璋救出,安置滁州(今属安徽)。二十六年,被朱元璋部将廖永忠沉溺于瓜洲(在今江苏扬州南)江中。一说二十三年在安丰阵亡。

基本资料

中文名:刘福通

民族:汉族

逝世日期:1366年

职业:红巾军首领

主要成就:起义反元,攻占河南许多州县

拥立韩林儿为帝,建立政权

出生地:颍州

信仰:白莲教

结局:为张士诚所围,力战而死

人物生平

刘福通,男,汉族,出生于今安徽省界首市境刘兴镇(今属颍南办事处)的一个巨富之家。刘福通自幼性情豪爽,聪明过人,素怀大志。青年时任朱皋镇巡检,正直仗义,进值元末残暴统治,豫南皖北百姓涂炭,怨声载道,民族矛盾空前尖锐。在此社会背景下,元王朝钦差贾鲁以修河为名,假公济私(因勒索刘家珍兽白鹿未逞),改河道,毁刘宅。刘福通于国仇家恨,遂决心造反灭元。

刘福通与韩山童为起义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在组织上建立白莲教,在舆论上把斗争矛头集中对准异族统治者。至正十一年(1351年)四月,韩山童、刘福通等在阜阳颍上县聚会。杀白马黑牛,誓告天地,决定起义。不料消息走漏,遭官军突袭围捕,韩山童被捕遇难,刘福通逃回颍州。同年五月,刘福通在颍州率众起义,迅速攻克颍州城,点燃了元末农民大起义的烽火。

刘福通率红巾军首破颍州,随即进军河南,占朱皋,据仓栗,连破罗山、真阳、确山,又克舞阳、叶县等地,横断豫南。同年九月,刘福通挥兵南进,相继攻占汝宁府、光州、息州,义军胜利壮大,队伍扩充20万众。

至正十二年(1352年),刘福通率红巾军先后大败元军主将赫斯虎赤,斩元大将巩卜班,击败帖木儿30万精锐之师,屡战屡胜,威震元廷。此时,汉人地主李思齐勾结元军,从背后偷袭义军,刘福通从汝宁退守亳州,至正十三年(1353年),二月,刘福通与八秃会战,杀八秃,败元军,其后引军各南,攻占安丰,进围庐州(今合肥)。

至正十五年(1355年)二月,红巾军刘福通等人自砀山夹河迎接了韩林儿,将他立为皇帝,号称小明王,建都亳州,国号宋,改元“龙凤”,红巾军起义再次进入高潮,汴梁(今河南开封)以南的邓、许、嵩、洛诸府州皆为红巾军所占有。

至正十六年(1356年)九月,刘福通派遣李武、崔德等为西路军,攻破了潼关,进而攻克陕州(今河南三门峡西)、虢州(今河南灵宝东北),扼制崤、函。元朝河南行省平章政事答失八都鲁命察罕帖木儿、李思齐前往那里围剿,察罕帖木儿率军西行,乘夜攻取了崤陵(今河南渑池西),再去攻打陕州,然而城池坚固不可攻破,转而攻打灵宝城(虢州),攻破了那里。李武、崔德渡河逃入山西,接连攻克平陆、安邑,察罕帖木儿穷追不舍。李武、崔德回军攻下了阳津,与元军相峙数月,终因不敌退走。

至正十七年(1357年)年初,李武、崔德又占领了商州(今陕西商县),攻武关。二月,夺取了七盘,进据蓝田,前锋直抵灞上,进逼陕西行省首府奉元路(今陕西西安),分兵攻同州(今陕西大荔)、华州(今陕西华县)。陕西省台连连告急。元廷急令察罕帖木儿、李思齐、刘哈剌不花等由陕州、潼关前去援救。红巾军遇到察罕帖木儿再次遭到杀戮,余部溃散,越过了南山,转攻兴元(今陕西汉中)。朝廷对察罕帖木儿大加嘉奖,授资善大夫、陕西行省左丞。闰九月,刘福通增派白不信、大刀敖、李喜喜等由四川北上,克秦州(今甘肃天水)、陇州(今陕西陇县),进据巩昌(今甘肃陇西),攻凤翔(今属陕西)。察罕帖木儿先分兵入守凤翔城,然后诱红巾军围凤翔。红巾军不知是计,发重兵来围城,察罕帖木儿亲自率领铁骑,昼夜急驰200里赴凤翔城外,分左右两翼包抄,城中元军开门而出,形成内外合击。红巾军大溃,自相践蹂,被杀者数以万计,伏尸百余里。西路红巾军从此一蹶不振,李喜喜南下川蜀,李武、崔德转入宁夏。

至正十八年(1358年)二月,山东的红巾军首领毛贵开始挥师北伐,进逼京师。元廷惶恐不安,急征四方兵入卫,命察罕帖木儿屯兵涿州(今属河北)。察罕帖木儿留兵戍清湫(今陕西眉县东南)、义谷(今陕西蓝田西南),屯潼关、塞南山口,以防陕西起义军再起,然后亲自率领精骑急赴河北。

当时关先生、破头潘等所率中路红巾军越过太行山,破上党,攻掠晋宁(今临汾)、冀宁(今太原),陷云中(今大同)、代州(今代县),又派遣军队南下。察罕帖木儿派他的大将关保、虎林赤守上党,关先生等克辽州(今左权),很快被虎林赤击退,关先生等又占领冀宁。

为遏制红巾军南下之势,察罕帖木儿遣兵埋伏于太行山南山的关隘,而亲自率领重兵屯驻在闻喜、绛阳。红巾军果然南下经过南山,遭到了元军的伏击,损失惨重。察罕帖木儿分兵屯泽州(今晋城),塞硫子城(今晋城南),屯驻在上党,塞吾儿谷(今黎城东);屯冀宁,塞井陉口(今平定东),以杜塞太行山通道,致使中路红巾军在山西无法活动,离开山西北上,转攻河北,进军上都。

至正十八年(1358年)五月,刘福通攻破了汴梁,宋政权迁都于此。北方红巾军虽未攻克大都,但东自山东,西至甘肃,北达辽阳,南方江淮、荆楚、巴蜀,所在兵起,势相联结,宋政权势力出现鼎盛局面。

红巾军接连攻城略地,内部出现了骄傲自满情绪,对于近处的危险没有察觉。刘福通将遇到他一生中最大的敌人——察罕帖木儿。察罕帖木儿收缩兵力,于晋、豫交界一带,北塞太行,南守巩、洛,亲自率领中军驻守渑池。当时刘福通的大将周全攻打洛阳,察罕帖木儿从宜阳出动,率精兵自新安全力救援。周全久攻不下退走。元廷进封察罕帖木儿为陕西行省平章政事,仍兼同知行枢密院的事务。

北伐的三路大军因各自为战,互难支援,相继失利。

至正十九年(1359年)初,宋政权各路红巾军出击未达到预期目的,逐渐由盛转衰。当时关先生等中路军攻破了上都,转攻辽阳,后来居然错误的打到了高丽;山东毛贵为来投奔的淮安赵君用(赵均用)所杀,山东红巾军自相屠杀;西路军李武、崔德一支进宁夏路(今银川)。于是宋政权都城汴梁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五月,察罕帖木儿开始调兵遣将进攻汴梁,亲自率领大军到达了虎牢关,派遣兵马南道出汴南,攻打归、亳、陈、蔡诸州;北道出汴东,征发战船沿着黄河,水陆并下,攻打曹州(今山东菏泽)以南的地方,据守黄陵(今河南兰考东)。又调陕西的兵马,出函谷关,越过虎牢关;山西的兵马越过太行山和黄河,会师于汴梁城下,夺取汴梁的外城。察罕帖木儿亲自驻扎在杏花营(在汴梁城西),指挥各路军环绕着汴梁城修筑营垒,把汴梁围得水泄不通。

刘福通起义军屡次出战皆败,外无援军,内无粮草,形势十分危急。八月,城中粮草殆尽,察罕帖木儿与阎思孝、李克彝、虎林赤、关保等大将分门而攻。入夜,元军登城,破关而入,刘福通与数百骑护送宋主韩林儿自东门夺围而遁,元军俘获宋政权的“皇后”及起义军家属数万,宋政权官员五千余人。元军夺取汴梁后,起义军失去河南。

刘福通孤军无援,拥韩林儿败走安丰。刘福通在极艰难的形势下坚守安丰,时间达四年又九个月。

随着察罕帖木儿横扫中原,令各路红巾军大为震动,江南的朱元璋为了打破腹背受敌的不利格局,便在至正二十一年(公元1361年)夏派人去汴梁,修好乃至“结援”于察罕帖木儿,察罕帖木儿也致书答复,表达善意,但同时察罕帖木儿扣下了朱元璋的使者,所以朱元璋并未立刻接受察罕帖木儿的招安。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元军围攻山东益都数月不下。田丰在益都刺杀察罕帖木儿。察罕帖木儿遇刺,朱元璋闻讯叹道:“天下无人矣!”接着拒绝接受元朝的招安。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二月,张士诚派部将吕珍突袭安丰,刘福通与韩林儿被朱元璋接往滁州宗阳宫。后来,朱元璋遣左丞廖永忠用船接刘福通、韩林儿,沉没溺死于瓜步(一说在安丰阵亡)。

历史争议

关于刘福通的死亡年份,有两种说法: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龙凤九年)安丰围城之际被吕珍所杀,《明太祖实录》等史料持此说;

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龙凤十二年)朱元璋接小明王韩林儿渡江时与小明王一起溺死,《庚申外史》等史料持此说。

有观点认为,刘福通与韩林儿一样,亦死于至正二十六年廖永忠的瓜步沉舟,而《明太祖实录》中的说法则系明初统治者的作伪。

影视形象

2016年电视剧《乞丐皇帝与大脚皇后传奇》:李八鸿饰演刘福通

标签: 刘福通

更多文章

  • 察罕帖木儿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察罕帖木儿

    察罕帖木儿(Chaqan-temür,1328年—1362年),字廷瑞,乃蛮氏人,元末将领。祖籍北庭(今新疆吉木萨尔北,即元之别失八里)。祖父是乃蛮台、父亲是阿鲁温,都居住在颖州,所以变为颖州沈丘(今安徽临泉,非今河南沈丘)人,汉姓李氏。察罕帖木儿自幼攻读儒书,曾应进士举,名闻乡里。至正十一年(13

  • 郭守敬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郭守敬

    郭守敬(1231年-1316年),字若思。邢州邢台县(今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人。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工程专家。早年师从刘秉忠、张文谦,官至太史令、昭文馆大学士、知太史院事,世称“郭太史”。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年),郭守敬逝世,享年八十六岁。著有《推步》、《立成》等十四种天文历法著作。

  • 王恂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王恂

    王恂(1235年—1281年),字敬甫,中山唐县(今河北唐县)人,元代数学家。跟刘秉忠学习数学、天文、后与郭守敬一道从刘秉忠学习数学和天文历法,精通历算之学,王恂任太史令期间,分掌天文观测和推算方面的工作,遍考历书四十余家。他在《授时历》的编制工作中,其贡献与郭守敬齐名。王恂死后,他创造的历律计算法

  • 不忽木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不忽木

    不忽木(1255年-1300年),元朝政治人物,康里人。又名时用,字用臣。元世祖侍从燕真之子,不忽木跟王恂、许衡学习儒学,历仕元世祖、元成宗两朝,官居中书平章政事、昭文馆大学士。后为平章军国事,行御史中丞,后病亡。他汉化较深,主张兴建学校,重视儒学,反对任用敛财之臣阿合马、桑哥等。不忽木曾在至元二十

  • 完颜珣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完颜珣

    完颜珣(1163年4月18日-1224年1月14日),本名完颜吾睹补,大兴府大兴县(今北京市)人。金世宗完颜雍庶长孙,金显宗完颜允恭的庶长子,金章宗完颜璟异母兄,母为昭华刘氏。金朝第八位皇帝(1213年9月22日-1224年1月14日)。初封温国公,授特进之职,后赐名珣。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

  • 孛儿只斤·拙赤合撒儿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孛儿只斤·拙赤合撒儿

    拙赤合撒儿(西里尔蒙文:ЖочиХасар,1164年—1214年到1219年之间)又作槊只合撒儿、合撒儿(Qasar)、搠只哈撒儿、哈布图哈萨尔(西里尔蒙文:ХавтХасар),本名原来是拙赤,合撒儿是称号,据拉施特《史集》是猛兽的意思。也速该次子,成吉思汗同胞弟。他从少年时代起跟随成吉思汗,为

  • 范文虎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范文虎

    范文虎(?—公元1302年),江西丰城人,南宋降元将领,南宋殿前副都指挥使。公元1302年去世。与其妻陈氏的合葬墓于今安徽省安庆市棋盘山,1956年考古发掘确认(有争议)。本名:范文虎别名:常败将军所处时代:宋末元初民族族群:汉族逝世日期:1302年主要成就:征日本籍贯:江西丰城官职:南宋殿前副都指

  • 元好问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朝末年至大蒙古国时期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自幼聪慧,有“神童”之誉。金宣宗兴定五年(1221年),元好问进士及第。正大元年(1224年),又以宏词科登第后,授权国史院编修,官

  • 朴不花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朴不花

    朴不花(朝鲜语:박불화),是高丽人,又名王不花。是元顺帝最为宠幸的一名太监。朴不花生于元文宗时代,7岁时被送到元朝的宫廷内成为一名小太监。后来,朴不花的好朋友,同样来自高丽的小宫女奇承娘得到皇子妥欢帖木尔的宠幸,收入自己的府第。不久,妥欢帖木尔登基,即元顺帝,封奇洛为第二皇后,居住兴圣宫,并生下太子

  • 黄公望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黄公望

    黄公望(1269年—1354年?),元代画家。自称浙东平阳人。陶宗仪《辍耕录》称其“本姓陆”,出继温州平阳黄氏为义子,因改姓黄,名公望,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等。[1-2]黄公望曾为中台察院掾吏,一度入狱;后入全真教,往来杭州、松江等地卖卜。工书法,通音律,善诗词散曲。尤擅画山水,得赵孟頫指授,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