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张慎言

张慎言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492 更新时间:2024/1/10 1:39:20

张慎言(1577年—1644年),字金铭,号藐山,人称藐山先生。山西泽州阳城(今山西阳城)人。明代思想家、诗人,他官至南京吏部尚书,加太子太保,为一品重臣。在书法上与董其昌齐名,明有“南董北藐”之称,著有《洎水斋文钞》《洎水斋诗钞》。

基本资料

本名:张慎言

别称:藐山先生

字号:字金铭,号藐山

所处时代:明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山西阳城

出生时间:1576年

去世时间:1644年

主要作品:《洎水斋文钞》、《洎水斋诗钞》

主要成就:思想家、诗人

人物生平

祖父张升做过河南布政司左参政,早孤,由祖母抚养。自幼颖悟,万历三十八年庚戌(1610年)进士,任寿张知县。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为陕西道御史。

明朝天初(公元1621年),张慎言受任往督畿辅屯田。天津、静海(今天津郊区)、兴济之间,有沃野万顷,但却无人开垦。只有同知卢观象垦田三千余亩,在田的沟渠水边、房前屋后,均有种植。张慎言提出“可仿而行”,并在此实施了上官种、佃种、民种、军种、屯种五法。以后,广宁失守,辽人转徙入关者甚多,张慎言也把他们招集到津门(今天津),让这些无家可归的人去开垦这里的荒地,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东林党的领导之一赵南星,原是张慎言推荐。由于他在推荐赵南星时,上疏弹劾了冯铨,所以冯铨对他怀恨在心。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当张慎言请假回家时,冯铨便买通曹钦程,指使曹钦程假造情况,诬告张慎言盗曹县库银三千两,致使张慎言因此而被贬谪肃州(今甘肃酒泉肃州区)。直到崇祯元年(1628年),起用故官,打击魏忠贤阉党,张慎言才被昭雪,并提升为太仆少卿、太常卿、刑部右侍郎。以后,由左侍郎迁南京户部尚书、吏部尚书,掌右都御史事。

明朝崇祯十七年三月(公元1644年4月),明都京师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陷。五月,福王又立于南京,并任张慎言理部事。但不久,张慎言身患背疽,拒绝医治,以表殉国,终年六十九岁。

明史记载

张慎言,字金铭,阳城人。祖升,河南参政。慎言举万历三十八年进士。除寿张知县,有能声。调繁曹县,出库银籴粟备振,连值荒岁,民赖以济。泰昌时,擢御史。逾月,熹宗即位。时方会议三案,慎言言:“皇祖召谕百工,不究张差党与,所以全父子之情;然必摘发奸谋,所以明君臣之义。至先皇践阼,蛊惑之计方行,药饵之奸旋发。崔文升投凉剂于积惫之余,李可灼进红丸于大渐之际,法当骈首,恩反赐金。谁秉国成,一至此极!若夫鼎湖再泣,宗庙之鼎鬯为重,则先帝之簪履为轻。虽神庙郑妃且先徙以为望,选侍不即移宫,计将安待。”无何,贾继春以请安选侍被谴,慎言抗疏救之。帝怒,夺俸二年。

天启元年出督畿辅屯田,言:“天津、静海、兴济间,沃野万顷,可垦为田。近同知卢观象垦田三千余亩,其沟洫庐舍之制,种植疏浚之方,犁然具备,可仿而行。”因列上官种、佃种、民种、军种、屯种五法。又言:“广宁失守,辽人转徙入关者不下百万。宜招集津门,以无家之众,垦不耕之田便。”诏从之。尝疏荐赵南星,劾冯铨,铨大恨。五年三月,慎言假归,铨属曹钦程论劾,诬盗曹县库银三千,遂下抚按征脏,编戍肃州。

庄烈帝即位赦免,起故官。会当京察,请先治媚珰者附逆之罪,其他始付考功,报可。旋擢太仆少卿,历太常卿、刑部右侍郎。谳耿如杞狱,不称旨,并尚书韩继思下吏,寻落职归。久之,召为工部右侍郎。国用不支,廷议开采、鼓铸、屯田、盐法诸事。慎言屡疏陈奏,悉根本计。大学士杨嗣昌议改府州县佐为练备、练总,慎言以更制事大,历陈八议,其后卒不能行。由左侍郎迁南京户部尚书,七疏引疾,不允。就改吏部尚书,掌右都御史事。主

十七年三月,京师陷。五月,福王即位南京,命慎言理部事。上中兴十议:曰节镇,曰亲籓,曰开屯,曰叛逆,曰伪命,曰褒恤,曰功赏,曰起废,曰惩贪,曰漕税。皆嘉纳。时大起废籍,慎言荐吴甡、郑三俊。命甡陛见,三俊不许,大学士高弘图所拟也。勋臣刘孔昭,赵之龙等一日朝罢,群诟于廷,指慎言及甡为奸邪,叱咤彻殿陛。给事中罗万象言:“慎言平生具在,甡素有清望,安得指为奸邪?”孔昭等伏地痛哭,谓慎言举用文臣,不及武臣,嚣争不已。又疏劾慎言,极诋三俊。且谓::“慎言当迎立时,阻难怀二心。乞寝牲陛见命,且议慎言欺蔽罪。”慎言疏辨,因乞休。万象又言:“首膺封爵者,四镇也。新改京营,又加二镇衔,何尝不用武。年来封疆之法,先帝多宽武臣,武臣报先帝者安在?祖制以票拟归阁臣,参驳归言官,不闻委勋臣以纠劾也。使勋臣得兼纠劾,文臣可胜逐哉!”史可法奏:“慎言疏荐无不当。诸臣痛哭喧呼,灭绝法纪,恐骄弁悍卒益轻朝廷。”御史王孙蕃言:“用人,吏部职掌。奈何廷辱冢宰。”弘图等亦以不能戢和文武,各疏乞休,不允。知

甡既不出,慎言乞休得请,加太子太保,廕一子。山西尽陷于贼,慎言无家可归,流寓芜湖、宣城间。国亡后,疽发于背,戒勿药,卒,年六十九。斋

慎言少丧二亲,鞠于祖母。及为御史,讣闻,引义乞归,执丧三年以报。主

子履子履旋,举崇祯十五年乡试。贼陷阳城,投崖死。事闻,赠御史。

的三案

第一案指的是,神宗在位时,愿想废太子朱常洛(后来的光宗)而改立郑贵妃所生的儿子为太子。顾宪成等认为这将产生宦官外戚之祸,极力反对。神宗只好取消原来打算。但顾宪成却受到拥立郑贵妃的宦官魏忠贤一伙的排挤,被赶回故乡。顾宪成在故乡无锡,修整了南宋学者杨时的东林书院,约学生友月前来讲学,评议时政,后被称为东林党。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五月,有人手持木棍闯入东宫,谋害太子朱常洛。经查,此人名张差,与郑贵妃有关,但很快被宦官阉党以疯子为名,把张差处死了。此为“挺击案”。

第二案指的是,万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神宗死,光宗(即太子朱常洛)继位才几十天,因身体不佳,大学士、宦官、阉党成员方从哲便指使鸿胪寺宫李可灼向光宗进红丸(即以汞炼成的丹)。光宗初服一丸稍好,再服一丸即死。此即为“红丸案”。

第三案是指,光宗死后,光宗妃李选侍与郑贵妃勾结,仍据正宫,东林党左光斗等人极力反对,逼使李选侍不得不移出乾清宫。此即“移宫案”。

东林党与宦官阉党的“三案一争”,实质上是东林党反对宦官阉党的专权。对于此事,张慎言认为,不必再去追究张差的党羽,为的是“全父子之情”,然而必须搞清楚为此而玩弄权术的人,以“明君臣之义”。

标签: 张慎言

更多文章

  • 周道登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周道登

    周道登苏州吴江人今江苏吴江,为宋朝理学的鼻祖周敦颐的后裔,明末大臣崇祯朝内阁首辅,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进入翰林院供职,天启元年升至礼部左侍郎旋即致仕崇祯初年复起,任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上书房总师傅、国史馆正总裁。本名:周道登所处时代:明末民族族群:汉人出生地:苏州吴江主

  • 侯峒曾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侯峒曾

    侯峒曾(1591年10月1日—1645年8月24日),字豫瞻,号广成,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今上海市闵行区)人,祖籍苏州府嘉定县(今上海市嘉定区),雅好诗文,能书法,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经元,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进士,授南京武选主事。为政有声,刚正不阿。与徐石麒、陈洪谧称“南都三清”,官至

  • 钱肃乐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钱肃乐

    钱肃乐(1606-1648),明末官员、抗清英雄。字希声,一字虞孙,号止亭,汉族,浙江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人。崇祯十年进士,历官太仓知州、刑部员外郎,寻以忧归,清兵下杭州,倡议起兵,应者数万人,遣使请鲁王监国,任右佥都御史、进东阁大学士,卒于舟中。有《正气堂集》。本名:钱肃乐所处时代:明末南明民族

  • 倪元璐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倪元璐

    倪元璐(1594年-1644年),字汝玉,一作玉汝,号鸿宝,浙江绍兴府上虞(今绍兴市上虞区)人。明末官员、书法家。天启二年(1622年),倪元璐中进士,以庶吉士授编修,后出主江西乡试。崇祯八年(1635年)任国子祭酒,因被控“妾冒妻封”而落职。南归后居绍兴城中。崇祯十五年(1642年)起用为兵部右侍

  • 袁可立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袁可立

    袁可立,字礼卿(1562年4月25日~1633年11月12日),号节寰,河南睢州(今河南省睢县)人。曾任苏州府推官、巡城御史、左通政、登莱巡抚、兵部侍郎、兵部尚书等职。明朝万历十七年进士,初任苏州府推官。二十三年升山西道监察御史,五月初九日因直谏罚岁俸。二十四年正月初十被罢官回籍。泰昌元年八月十七日

  • 高攀龙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高攀龙

    高攀龙(1562年-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南直隶无锡(今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万历二十年(1592年)被任命为行人司行人。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高

  • 殷正茂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殷正茂

    殷正茂(1513年7月6日~1593年1月17日),字养实,号石汀,南直隶徽州府歙(今安徽歙县)人。宋南渡秉常公十五世孙,明代官员。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与张居正同榜,授行人。历官兵科给事中。迁江西按察使。殷正茂有军事才干,隆庆四年(1570年),征诸路汉土官兵十四万人,代替李迁镇压古田僮

  • 聂豹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聂豹

    聂豹(1487年——1563年),字文慰,号双江。晚年号白水老农,东皋居士。江西省永丰县(今江西永丰)人。明朝著名廉吏,正德十二年(1517年)进士,授华亭县令,升御史,历官苏州、平阳知府、陕西副使、福建道监察御吏、后又巡按福建、进兵部右侍郎、改左侍郎。嘉靖三十一年任兵部尚书,后加太子太保,赐祭九坛

  • 张景岳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张景岳

    张景岳(1563年-1640年),本名介宾,字会卿,号景岳,别号通一子,因善用熟地黄,人称“张熟地”,浙江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代杰出医学家,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也是实际的创始者。幼随其父游京城,十四岁时从京华名医金英学医,尽得其传。中年从军,曾到过燕、冀、鲁等地,后回乡致力于医学。于医之外

  • 戴思恭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戴思恭

    戴思恭(1324年-1405年),字原礼,号肃斋,浙江省诸暨市马剑镇马剑村人,明代著名医学家。其父戴士尧为名医,幼承父业,继向朱丹溪学习医术二十余年,潜心医学理论,洞悉诸家奥旨。朱丹溪弟子甚多,惟戴思恭得其真传。治疾多获神效,由是以医术名世。明洪武年间,戴思恭被征为正八品御医,授迪功郎,由于他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