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朱常洵

朱常洵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胖次 访问量:3541 更新时间:2023/12/18 18:42:22

朱常洵(1586年2月22日-1641年3月2日),男,汉族,明朝宗室、藩王,明神宗朱翊钧第三子,明光宗朱常洛异母弟,明安宗(即弘光帝)朱由崧之父,母郑贵妃。万历十四年(1586年),出生于紫禁城。朱常洵颇受父亲明神宗喜爱,想将他立为太子,因百官阻挠而失败,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被册封为福王,万历四十二年就藩河南洛阳。崇祯十四年(1641年),闯王李自成攻陷洛阳,杀朱常洵,享年55岁。后朱常洵长子朱由崧成为皇帝,追尊朱常洵为帝,陵称熙陵。

基本资料

本名:朱常洵

别名:福忠王、福恭王、老福王、明恭宗

所处时代:明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北直隶顺天(今北京)

出生日期:1586年2月22日

逝世日期:1641年3月2日

庙号:恭宗

谥号:慕天敷道贞纯肃哲修文显武圣敬仁毅孝皇帝

爵位:福王

父亲:明神宗朱翊钧

母亲:郑贵妃

儿子:弘光帝朱由崧

陵墓:熙陵

人物生平

朱常洵是明神宗朱翊钧的第三子,于万历十四年出生于紫禁城,他母亲是明神宗最宠爱的妃子郑贵妃。而在此之前的万历十年八月(1582年),王恭妃生长子朱常洛。朱翊钧宠爱郑贵妃,想废长立幼,被众大臣极力反对,史称“国本之争”。

围绕这个问题,大臣们与皇帝斗了15年,期间发生很多事情。“国本之争”是万历朝最激烈复杂的政治事件,共逼退首辅四人,部级官员十余人、涉及中央及地方官员人数三百多位,其中一百多人被罢官、解职、发配。斗争之激烈可见一斑。神宗故意不上朝以示抗议。

为了平息皇储争议,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十月,皇帝立长子朱常洛为太子、三子朱常洵为福王、五子朱常浩为瑞王、六子朱常润为惠王、七子朱常瀛为桂王(次子和第四子未成年就去世了),争国本事件最终落下帷幕。这场万历年间最激烈复杂的政治事件,共逼退内阁首辅四人(申时行、王家屏、赵志皋、王锡爵),部级官员十余人、涉及中央及地方官员人数达三百多位,其中一百多人被罢官、解职、发配充军,整治另外“东林党”。

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有谣言说万历皇帝想要换太子,矛头指向郑皇贵妃,结果皇帝株连逮捕者甚众。到了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又有进言,说郑皇贵妃以及福王将要谋害皇太子,结果皇帝仅仅是让福王就藩,但被郑贵妃暗中阻止了。

崇祯帝(安宗即位后,追尊为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庙号思宗,后改为毅宗)在接到福王被杀的消息后辍朝三日,予祭葬从优,一切丧礼较其他藩王倍厚,赐谥忠王,崇祯十六年(1643年)正月初八日葬于邙山之原。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杀,福王世子朱由崧在南京被马士英、卢九德拥立为皇帝,定年号“弘光”。朱常洵被追谥为贞纯肃哲圣敬仁毅恭皇帝,陵曰熙陵。不久张元以恭字为逊帝之谥,议改为共皇帝,但最终改称贞纯肃哲圣敬仁懿孝皇帝。后来永历帝追封庙号恭宗,谥号慕天敷道贞纯肃哲修文显武圣敬仁毅孝皇帝。

轶事典故

1986年4月,孟津县文管会征集到明福王朱常洵圹志。明福王朱常洵圹志于1924年在孟津县麻屯乡庙槐村南约500米处出土,现收藏于孟津县龙马负图寺。志高、广各79厘米,厚10厘米,楷书,21行,满行25字。四边线刻飞龙纹,撰文者为福王朱常洵之子朱由崧,盖为盝顶,篆书“大明福忠王圹志”。

上面记载了李自成起义军攻克洛阳城的日期及处死福王朱常洵的经过:“大明崇祯十四年正月二十日,突有流贼数万攻陷府城……王独挺身抗节,指贼大骂,慷慨激烈,与城俱亡。”还有“刚肠浩气,虽死犹生”等美化福王的内容。

再看《明史》里的记载(列传八):福恭王常洵,神宗第三子。初,王皇后无子,王妃生长子,是为光宗。常洵次之,母郑贵妃最幸。帝久不立太子,中外疑贵妃谋立己子,交章言其事,窜谪相踵,而言者不止。帝深厌苦之。二十九年始立光宗为太子,而封常洵福王,婚费至三十万,营洛阳邸第至二十八万,十倍常制。廷臣请王之藩者数十百奏。不报。至四十二年,始令就藩。

先是,海内全盛,帝所遣税使、矿使遍天下,月有进奉,明珠异宝文毳锦绮山积,他搜括赢羡亿万计。至是多以资常洵。临行出宫门,召还数四,期以三岁一入朝。下诏赐庄田四万顷。所司力争,常洵亦奏辞,得减半。中州腴土不足,取山东、湖广田益之。又奏乞故大学士张居正所没产,及江都至太平沿江荻洲杂税,并四川盐井榷茶银以自益。伴读、承奉诸官,假履亩为名,乘传出入河南北、齐、楚间,所至骚动。又请淮盐千三百引,设店洛阳与民市。中使至淮、扬支盐,乾没要求輙数倍。而中州旧食河东盐,以改食淮盐故,禁非王肆所出不得鬻,河东引遏不行,边饷由此绌。廷臣请改给王盐于河东,且无与民市。弗听。帝深居久,群臣章奏率不省。独福藩使通籍中左门,一日数请,朝上夕报可。

及崇祯时,常洵地近属尊,朝廷尊礼之。常洵日闭阁饮醇酒,秦中流贼起,河南大旱蝗,人相食,民间藉藉,谓先帝耗天下以肥王,洛阳富于大内。援兵过洛者,喧言:“王府金钱百万,而令吾辈枵腹死贼手。”南京兵部尚书吕维祺方家居,闻之惧,以利害告常洵,不为意。十三年冬,李自成连陷永宁、宜阳。明年正月,参政王胤昌帅众警备,总兵官王绍禹,副将刘见义、罗泰各引兵至。常洵召三将入,赐宴加礼。越数日,贼大至,攻城。常洵出千金募勇士,缒而出,用矛入贼营,贼稍却。夜半,绍禹亲军从城上呼贼相笑语,挥刀杀守堞者,烧城楼,开北门纳贼。常洵缒城出,匿迎恩寺。翌日,贼迹而执之,遂遇害。两承奉伏尸哭,贼捽之去。承奉呼曰:“王死某不愿生,乞一棺收王骨,棆粉无所恨。”贼义而许之。桐棺一寸,载以断车,两人即其旁自缢死。王妃邹氏及世子由崧走怀庆。贼火王宫,三日不绝。事闻,帝震悼,辍朝三日,令河南有司改殡。

根据《明史》和《圹志》的记载,显然与朱常洵被活活煮成人肉汤的稗官野史不符,福王被义军杀害后,尸体仍存。也就是说,“福禄酒会”是杜撰的故事。

彭孙贻《流寇志》对此事有比较详细的记载:闯将围河南府,福王募死士,斩获颇多……闯贼迹福王所在,执之……王见自成,色怖乞生……贼置酒大会,脔王为俎,杂鹿肉食之,号福禄酒。尸王城下,承奉二人乞葬王而就死,自成许之。敛王于西关,遂自尽于侧。

通过以上记录可知全貌:福王朱常洵为义军所擒,苦苦乞活,李自成对他厌恶至极,遂将其带到宴会上,活生生割掉一大块肉剁碎跟鹿肉拌在一起当下酒菜,让他看着吃完(或许还逼他吃了点),之后处死,但没有继续吃掉尸体。两太监跑去哭祭,李自成准许他们办理福王的丧事,因此福王是有葬身地的。

福王虽然穷奢极欲又横征暴敛为人民痛恨,但也不是木头人,对危机有所察觉,大敌当前还是出重金招募敢死队抵抗了李自成。

亲属成员

父亲:明神宗朱翊钧

生母:郑贵妃

正妃:姚氏,弘光时追谥“孝诚端惠慈顺贞穆符天笃圣皇太后”

继妃:邹氏,弘光帝即位,上尊号“恪贞仁寿皇后”

明弘光帝朱由崧

颖冲王朱由渠

德怀王朱由桦

陵寝墓地

朱常洵死后,于崇祯十六年(1643)正月初八葬于邙山之原。朱常洵之子朱由崧于崇祯十七年(1644年)即位后追封朱常洵为贞纯肃哲圣敬仁毅恭皇帝(后改谥慕天敷道贞纯肃哲修文显武圣敬仁毅孝皇帝),立庙于南京,墓园称熙陵。但当时墓地所在的河南是战区,南明无力去当地建陵,故实际上仅有下葬时规模。

影视形象

2007年电视剧《明宫谜案》:史良(少年)、宗峰岩(青年)饰演朱常洵

2010年电视电影《大明嫔妃》:朱一龙饰演朱常洵

2000年电视剧(侠女闯天关):林健寰饰朱玉龙(原型为朱常洵)

标签: 朱常洵

更多文章

  • 朱由崧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朱由崧

    朱由崧(1607年9月5日-1646年7月1日),男,汉族,小字福八,北直隶顺天府大兴县(今北京市东城区)人,明神宗朱翊钧之孙,福忠王朱常洵之子,南明开国皇帝(1644年6月19日-1645年6月15日)。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生于福王府(京邸),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封为福王世子。崇祯

  • 徐阶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徐阶

    徐阶(1503年10月20日-1583年6月7日),字子升,号少湖,一号存斋。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市松江区)人。明代中期名臣,嘉靖后期至隆庆初年内阁首辅。嘉靖二年以探花及第,授翰林院编修。后因忤张孚敬,被斥为延平府推官,受此挫折,从此谨事上官。后又进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朝廷机要大事。徐阶曾

  • 牛金星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牛金星

    牛金星(1595?~1652?),字聚明,河南省宝丰县(今河南平顶山宝丰)人,父名垧,是鲁府纪善,“先世由岁贡仕至县博士与王府官者数人”,故幼有教养,二十余岁中秀才,天启七年(1627年)中举人。为人质朴,性喜读书,通晓天官、风角及孙、吴兵法。陂北里有田,平日设馆授徒,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为李自成制

  • 陈祖义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陈祖义

    陈祖义,是在明朝的一位海盗集团之首领,其祖籍广东潮州人,明朝洪武年间,全家到南洋。陈祖义盘踞在马六甲10多年为海盗,集团成员最鼎盛时超过万人。战船百艘。雄霸于日本、台湾、南海、印度洋等海面。劫掠过往船只达万艘,攻打50多座沿海镇城。明成祖悬红50万两白银捉拿陈祖义。永乐五年(1407年)9月郑和把陈

  • 王承恩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王承恩

    王承恩(1?-1644年4月25日),明末宦官,北直隶顺德府邢台县(今河北邢台)人,属太监曹化淳名下,官至司礼监秉笔太监,深得崇祯信任。甲申之变李自成攻入北京时,与崇祯皇帝自缢于煤山(景山)。南明弘光帝闻之,赐谥忠愍。本名:王承恩所处时代:明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北直隶邢台县(今河北邢台)逝世日期

  • 吕留良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吕留良

    吕留良(1629—1683),明末清初杰出的学者、思想家、诗人和时文评论家、出版家。又名光轮,一作光纶,字庄生,一字用晦,号晚村,别号耻翁、南阳布衣、吕医山人等,暮年为僧,名耐可,字不昧,号何求老人。浙江崇德县(今浙江省桐乡市崇福镇)人。顺治十年应试为诸生,后隐居不出。康熙间拒应满清的鸿博之征,后削

  • 夏原吉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夏原吉

    夏原吉(1366年~1430年),字维喆。湖广长沙府湘阴(今湖南省湘阴县)人,祖籍江西德兴。明朝初年重臣。夏原吉早年丧父,遂力学养母。于明太祖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中举人,以乡荐入太学,选入禁中书省制诰,以诚笃干济为太祖所重。建文帝时任户部右侍郎,后充采访使。任内政治清明,百姓皆悦服。明成祖即位

  • 黄子澄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黄子澄

    黄子澄(1350年-1402年),江西分宜县(今为大岗山乡大坑村)人,名湜,字子澄,以字行。明初官员,官至翰林学士。黄子澄于明太祖洪武十八年时考取了会试第一,历任编修、修撰、太常寺卿等职,伴读东宫。明惠帝即位后,兼翰林学士之职,与齐泰共同建议削藩。结果引发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建文四年(1402年)

  • 齐泰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齐泰

    齐泰(?—1402年),本名德,字尚礼,别号南塘。明太祖赐名泰,明南直隶溧水(现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人,明初名臣。洪武十七年(1384年)应天乡试解元,次年成进士。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被提拔为兵部左侍郎。明太祖临终,齐泰召授顾命辅佐皇太孙,建文帝登基后,命他与黄子澄同参国政,不久晋升为兵部尚书

  • 冯保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冯保

    冯保(?-1583年),字永亭,号双林,深州市赵家圈乡冯家村人。明代著名太监、政治家、音乐家、书法家。冯保于嘉靖年间入宫,嘉靖四十五年掌管东厂兼理御马监。隆庆六年历任司礼秉笔太监和司礼监掌印太监。明穆宗驾崩时成为顾命大臣。掌权后支持张居正推行的“一条鞭”法,使大明政权一度出现复苏局面,史称万历中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