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欧阳珣

欧阳珣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067 更新时间:2024/1/16 12:49:44

欧阳珣(?—1126年),字全美,庐陵县永和(今吉安县永和镇)人。北宋末年抗金民族英雄。

基本资料

本名:欧阳珣

字:全美

所处时代:北宋→南宋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庐陵永和人

逝世日期:1126年

主要作品:踏莎行

主要成就:抗金

人物简介

欧阳珣,庐陵县永和人,北宋末年抗金民族英雄。

欧阳珣之父欧阳粲,字景文,北宋嘉祐八年(公元1063年)进士,仕至朝散郎、潭州通判。欧阳珣在北宋崇宁五年(公元1106年)中进士,调忠州教授、南安军司录,知盐官县。北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以荐上京师,遇国难。金人犯京师,朝议割河北绛、磁、深三镇地讲和。珣率其友九人上书说:“割地敌亦来,不割亦来,特迟速有间。今日之策唯有战耳!”极言“祖宗之地,尺寸不可以与人”。及事急,会群臣议,珣复抗论:“当与力战,战败而失其地,他日取之,直;不战而割其地,他日取之,曲。”宰相怒,欲杀珣,乃加珣将作监丞,遣珣奉使割深州。珣至深州城下,不顾朝命,大声痛哭,对守城军民说:“朝廷为奸臣所误至此,吾已办一死来矣,汝等宜勉为忠义报国!”金人怒,执送燕,焚死之。深州人收其骨,葬南郭外。

南宋嘉熙二年(公元1238年),爱国名臣、吉州知州江万里为其建祠于永和,欧阳守道为撰《欧阳监丞祠堂记》,云:“当其慷慨城下,痛哭以勉守者,但见有吾心,不见有使命也。此时宰之命,非君父之命;此君父之命,非宗庙社稷之命也。臣受命于君,君受命于宗庙社稷。”对他忠于国家和民族的崇高精神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文天祥出生130年前的靖康元年,金兵南下,胁迫宋朝割地求和。宋钦宗召集百官商议割地给金国,官位不高的庐陵永和人欧阳珣,联合9人上书反对,并提出抗敌之策。宋皇不听忠谏,竟派欧阳珣任监丞,同金国使者去深州办理割地手续。欧阳珣知道是权奸借刀杀人,明知此行无生还可能,他毅然前往。到了深州,他竟然违抗君命,拒办手续,金人强逼,他不屈从。金人没得到深州城,便捆绑欧阳珣行刑,浇油脂在欧阳珣身上,将其活活烧死。欧阳珣以小官行大义,奉使宁违朝命,城存身死,功在社稷。

欧阳姓氏在庐陵,是一个影响深远的姓氏。

唐代,欧阳询欧阳通父子的若干代孙欧阳琮,迁居江西萍乡,考取了进士。天宝年间(742年-756年)欧阳琮任吉州刺史,把家眷陆续都带到庐陵来了。从此,庐陵有了欧阳姓氏。

欧阳琮遂为庐陵所有欧阳的祖宗。其第七代,出了三兄弟:彪、彤、万。

最早给庐陵带来文化火种的,是欧阳氏。较颜真卿任“吉州司马”早至少九年的时候(唐天宝年间),欧阳琮任吉州刺史。在庐陵,这个还是一片蛮荒之地的地方,可以想象,这位进士出身的欧阳琮所带来的,不仅仅是朝廷的授命,更多的还有礼仪、文化,以及崇文尚义的风气。庐陵也就出现了第一缕文化的曙光。

庐陵欧阳的万公派在永丰县传了几代有了欧阳修,在永和镇传了几代有了欧阳珣,到了南宋永和镇又出了个名儒欧阳守道,做过白鹭书院的山长,是文天祥的老师,也是有宋一代为数不多的名士。文天祥的夫人欧阳氏正是欧阳守道的侄女。

吉安府儒学左边建有“九贤祠”,专门祭祀宋代庐陵的九位乡贤。这九名乡贤中,竟有三名姓欧阳。他们是:欧阳修、欧阳珣、欧阳守道。

为旌表欧阳氏骄人的学习成就,早在南唐时期庐陵官府就专门在城中竖起了巍峨壮观的“欧阳进士坊”。

“欧阳”对庐陵文化之贡献、在庐陵文化中之地位,可以相见。

诗作

踏莎行

雁字成行,角声悲送。无端又作长安梦。

青衫小帽这回来,安仁两鬓秋霜重。

孤馆灯残,小楼钟动。马蹄踏破前村冻。

平生牵系为浮名,名垂万古知何用。

标签: 欧阳珣

更多文章

  • 黄潜善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黄潜善

    黄潜善(1078年—1130年2月9日),字茂和,邵武(今福建邵武)人,南宋初年宰相,奸臣,官至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符三年(1100年)黄潜善考中进士,历任左司郎、户部侍郎、河间知府等职,靖康初年(1126年),康王赵构开大元帅府,黄潜善任副元帅,南宋建立之后官至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在相位时杀太学生陈

  • 汪伯彦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汪伯彦

    汪伯彦(1069年―1141年),字廷俊,徽州祁门(今安徽祁门)人,南宋初年宰相、著名奸臣。奸相秦桧的老师,主和派重要人物。汪伯彦在公元1103年(崇宁二年)考中进士,初授成安主簿,之后历任中奉大夫、开府司仪曹事、军器少监等职,并在任职期间先后受到宋徽宗、宋钦宗两任皇帝的召见。他将自己撰写的《河北边

  • 朱胜非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胜非

    朱胜非(1082年—1144年12月24日),字藏一,蔡州(今河南上蔡)人。南宋初年宰相。朱胜非于崇宁二年(1103年)进士及第。北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任东道副总管、兼管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劝宋高宗赵构继位。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除尚书右丞,迁中书侍郎、尚书右仆射等职。苗刘之变

  • 吕颐浩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吕颐浩

    吕颐浩(1071年-1139年4月30日),字元直。齐州(今山东济南)人,祖籍沧州乐陵县(今山东德州)。南宋初年宰相。吕颐浩为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年)进士,初任密州司户参军。以李清臣荐为玢州教授。历官至河北都转运使。宋高宗南渡,起知扬州,改江东安抚制置使兼知扬州。两入政府,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

  • 杜充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杜充

    杜充(?-1141年),字公美,相州(今河南安阳)人,两宋之际大臣、南宋初年宰相、叛臣。哲宗绍圣间进士。靖康初年,知沧州。建炎二年,代为东京留守。但杜充害怕和金军打仗,先是全部放弃了抗金起义不断的河北各地,以致河北所有起义都被金军镇压,由此彻底丢掉了北宋末年被金国侵占的三分之一多的土地。建炎三年,南

  • 范宗尹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范宗尹

    范宗尹(1100年-1136年),字觉民,襄阳邓城(今湖北襄阳西北)人,南宋宰相。范宗尹是宣和三年进士,在北宋末年累升至侍御史、右谏议大夫。建炎元年(1127年),出京担任舒州知县,因反对李纲为相,又被劾曾受张邦昌伪命,责鄂州(今湖北武昌)安置。建炎三年(1129年),吕颐浩任相。范宗尹被召回,历任

  • 赵鼎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赵鼎

    赵鼎(1085年-1147年),字元镇,号得全居士。解州闻喜县(今山西省闻喜县礼元镇阜底村)人。南宋初年政治家、文学家、宰相。赵鼎早孤,由母亲樊氏抚养成人。崇宁五年(1106年)登进士第,累官洛阳令。宋高宗即位,除权户部员外郎。建炎三年(1129年),拜御史中丞,次年任签书枢密院事,不久出知建康、洪

  • 张浚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张浚

    张浚(1097年8月11日~1164年8月28日夜),字德远,世称紫岩先生。汉州绵竹县(今四川省绵竹市)人。北宋至南宋初年名臣、学者。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年),张浚登进士第,历枢密院编修官、侍御史等职。苗刘之变时,约吕颐浩、张俊、韩世忠等勤王复辟有功,除知枢密院事。建炎四年(1130年),提出经

  • 万俟卨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万俟卨

    万俟卨[mòqíXiè](1083年—1157年),字元忠(一作元中),开封阳武县(今河南原阳)人,南宋初年宰相,奸臣。政和二年(1112年),考中举人,初任湖北提点刑狱,依附秦桧,任监察御史、右正言。绍兴十一年(1141年),秉承秦桧之意打击主战派,主治岳飞之狱,诬陷岳飞虚报军情及逗留淮西等罪,致

  • 陈康伯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陈康伯

    陈康伯(1097年-1165年4月10日),字长卿,一字安侯。信州弋阳(今江西省弋阳县南港口乡南山)人。南宋名臣、诗人。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陈康伯登进士第,授长洲主簿。宋高宗即位后,历任敕令所删定官、太常博士、枢密院计议官、军器监及知泉、汉二州。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升任参知政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