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韩缜

韩缜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499 更新时间:2023/12/8 4:56:29

韩缜(1019~1097年),字玉汝,真定灵寿(今属河北灵寿县)人。北宋时期大臣,参知政事韩亿第之子、司空韩绛之弟。庆历二年,中进士,起家合肥知县,除太常博士,监修《三班院编敕》,对北宋礼制有所补正。迁侍御史、度支判官,出任两浙、淮南、河北转运使,奉命出使西夏。韩绛执政,出任盐铁副使,知秦州,为政暴酷,坐罪贬官。迁还天章阁待制、知瀛州。熙宁七年,会同辽国萧禧定议代北边界,累迁知开封府、龙图阁直学士。元丰五年,担任太中大夫、同知枢密院事。宋哲宗即位,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弹劾首相蔡确。后来,坐罪出知颍昌府,历任安武军和奉宁军节度使、西太一宫使,以太子太保致仕。绍圣四年(1097年),去世,时年七十九,获赠司空,谥号庄敏。

基本资料

本名:韩缜

所处时代:宋朝

民族族群:汉人

出生日期:天禧三年(1019年)

逝世日期:绍圣四年(1097年)

主要作品:凤箫吟·锁离愁

字号:字玉汝

人物生平

韩缜初以父韩亿任参知政事,补将作监主簿。庆历二年,摧进士第,除知庐州合肥、杭州钱塘县,改光禄寺丞、签书南京留守判官,寻除太常博士。当时宋仁宗以水灾令朝臣直言纳谏,韩镇上疏言事曰“今国本未立,无以系天下心,此阴盛阳微之应。”用词极为剀切,宋仁宗皆嘉纳之,刘沆、孙抃亦荐其材。

嘉枯三年(1058)二月命修《三班院编敕》,对北宋礼制有所补正。按北宋朝礼制,武臣不执亲丧。缜建言:“三年之服,古今通制;晋襄衰墨从戎,事出一时。”遂著令,自崇班以上听持服。为殿中侍御史。参知政事孙抃持禄充位;权陕西转运副使薛向赴阙,枢密院辄画旨除为真;刘永年以外戚除防御使;内侍史志聪私役皇城亲从:缜皆极论之。帝为罢抃,寝向与永年之命,而正志聪罪。迁侍御史、度支判官,出为两浙、淮南转运使,移河北。

西夏谅祚死后,儿子李秉常嗣,遣使求封册。朝廷方责夏人不修职贡,欲择人诘其使。韩缜适陛辞,神宗命之往。缜至驿问罪,使者引服,迨夜,奏上。帝喜,改使陕西。入知审官西院、直舍人院。以兄绛执政,改集贤殿修撰、盐铁副使,以天章阁待制知秦州。尝宴客夜归,指使傅勍被酒,误随入州宅,与侍妾遇,缜怒,令军校以铁裹杖棰杀之。勍妻持血衣,挝登闻鼓以诉,坐落职,分司南京。秦人语曰:“宁逢乳虎,莫逢玉汝。”其暴酷如此。久之,还待制、知瀛州。

熙宁七年,辽使萧禧来议代北地界。召缜馆客,遂报聘,令持图牒致辽主,不克见而还。知开封府,禧再至,复馆之。诏乘驿诣河东,与禧分画,以分水岭为界。复命,赐袭衣、金带,为枢密都承旨,还龙图阁直学士。元丰五年,官制行,易太中大夫、同知枢密,进知院事。

哲宗立,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首相蔡确与章惇谋诬东朝,及确为山陵使,缜暴其奸状,由是东朝及外廷悉知之。确使还,欲以其属高遵惠、张璡、韩宗文为美官。宣仁后以访缜,缜曰:“遵惠为太后从父;璡者,中书郎璪之弟;宗文,臣侄也。今擢用非次,则是君臣各私其亲,何以示天下?”乃止。

元祐元年,御史中丞刘挚、谏官孙觉、苏辙、王觌,论缜才鄙望轻,在先朝为奉使,割地六百里以遗契丹,边人怨之切骨,不可使居相位。章数十上,罢为观文殿大学士、知颍昌府。移永兴、河南,拜安武军节度使、知太原府,易节奉宁军。请老,为西太一宫使,以太子太保致仕。绍圣四年卒,年七十九。赠司空,谥曰庄敏。

韩缜外事庄重,所至以严称。虽出入将相而寂无功烈,厚自奉养,世以比晋何曾云。。

(本章参考资料:)

轶事典故

《乐府记闻》曰:元丰初,韩丞出使契丹,分隔地界。韩有姬与别,姬作《蝶恋花》云:“香作风光浓着露,正恁双栖,又遣分飞去。密诉东君应不许,泪波一洒奴衷素。”神宗知之,遣使送行。刘贡父赠以诗:“卷耳幸容留婉恋,皇华何啻有光辉。”莫测中旨何自而出,后知姬人别曲傅入内庭也。韩作芳草词别云:“锁离愁,连绵无际,来时陌上初熏。绣帏人念远,暗垂珠露,泣送征轮。长行长在眼,更重重、远水孤云。但望极楼高,尽日目断王孙。销魂。池塘别后,曾行处、绿妒轻裙。恁时携素手,乱花飞絮里,缓步香茵。朱颜空自改,向年年、芳意长新。遍绿野,喜游醉眼,莫负青春。”此凤箫吟咏芳草以留别,与兰陵王咏柳以叙别同意。後人竟以芳草为调名,则失凤箫吟原唱意矣。

元丰初,虏人来议地界。韩丞相,名缜,自枢密院都承旨出分画。玉汝有爱妾刘氏,将行,剧饮通夕,且作乐府词留别。翼日,神宗已密知,忽中批步军司遣兵为搬家追送之。玉汝初莫测所因,久之,方知其自乐府发也。盖上以恩泽待下,虽闺门之私,亦恤之如此,故中外士大夫无不乐尽其力。刘贡父,玉汝姻党,即作小诗寄之以戏云:“嫖姚不复顾家为,谁谓东山久不归?卷耳幸容携婉娈,皇华何啻有光辉。”玉汝之词,由此亦遂盛传于天下。

个人作品

凤箫吟·锁离愁

锁离愁,连绵无际,来时陌上初熏。绣帏人念远,暗垂珠露,泣送征轮。长行长在眼,更重重、远水孤云。但望极楼高,尽日目断王孙。销魂。池塘别后,曾行处、绿妒轻裙。恁时携素手,乱花飞絮里,缓步香茵。朱颜空自改,向年年、芳意长新。遍绿野,喜游醉眼,莫负青春。

标签: 韩缜

更多文章

  • 吕公著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吕公著

    吕公著(1018年-1089年3月17日),字晦叔。寿州(今安徽省寿县)人。北宋中期官员、学者,太尉吕夷简第三子。吕公著出身东莱吕氏。早年因恩荫补任奉礼郎,并进士及第,召试馆职,未赴任。出为颍州通判,累官龙图阁直学士。濮议时,因谏阻英宗贬谪谏官吕诲出京未果,出知蔡州。宋神宗即位,召为翰林学士、知通进

  • 吕大防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吕大防

    吕大防(1027年—1097年),字微仲,京兆府蓝田(今陕西蓝田)人,北宋时期政治家、书法家。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任冯翊主簿、永寿县令,县无井,饮水困难,大防将泉水引入县,县民名之曰“吕公泉”。英宗即位,改太常博士、监察御史里行。因参与濮议而被贬黜。哲宗时,召为翰林学士,发遣开封府。元祐

  • 刘挚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挚

    刘挚(公元1030——1098年),字莘老,永静东光人。嘉祐四年中进士甲科,能力出众,政绩卓越。因刘挚一生刚直不阿,正气森严,忠贞爱国,宋哲宗死后,韩忠彦为右丞相,为刘挚翻案,并给予“忠肃”称号,后被追赠为“元祐忠贤”。刘挚平生酷爱学习,治学严谨,才华横溢,他撰写的《忠肃集》曾被后人广为流传。本名:

  • 苏颂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苏颂

    苏颂(1020年12月10日-1101年6月18日),字子容,原籍福建泉州府同安县(今属厦门市同安区),后徙居润州丹阳。北宋中期官员,杰出的天文学家、天文机械制造家、药物学家。苏颂出身闽南望族,于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登进士第,长年在馆阁任职,遍历地方长官,并两次出使辽国。累官至刑部尚书、吏部

  • 章惇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章惇

    章惇(1035年—1106年1月2日),字子厚,号大涤翁,建宁军浦城(今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人。北宋中期政治家、改革家,银青光禄大夫章俞之子。出身世族,博学善文,相貌俊美,高傲自负。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及第,任职地方,政绩显著。经略南北江,平定湖北,大规模开发湖南,设立州县,开拓西南,统一内

  • 曾布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曾布

    曾布(1036年11月3日—1107年8月21日),字子宣,太常博士曾易占之子,中书舍人曾巩之弟,北宋中期宰相,王安石变法的重要支持者,在北宋王安石变法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王安石变法期间曾同时担任集贤校理、判司农寺、检正中书五房、起居注、知制诰、翰林学士、三司使等职。十三岁时,父亲曾易占去世,跟随兄

  • 赵挺之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赵挺之

    赵挺之(1040~1107年),字正夫,密州诸城县(今山东省诸城市)人。北宋宰相,李清照公公。熙宁三年(1070年),考中进士,出任登棣二州教授、德州通判。宋哲宗即位,担任秘阁校理,历任监察御史、中书舍人、给事中。宋徽宗即位,担任吏部侍郎、御史中丞。力主绍述之说,排击元祐党人。崇宁元年(1102年)

  • 何执中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何执中

    何执中(1044年—1117年12月7日),字伯通,处州龙泉(今浙江省龙泉市)人。宋神宗熙宁六年进士甲科。历任工部、吏部尚书兼侍读,徽宗朝宰相。本名:何执中别名:何伯通字:伯通所处时代:北宋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处州龙泉出生日期:1044年逝世日期:1117年12月7日谥号:正献何执中(1044~1

  • 张商英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张商英

    张商英(1043-1121),北宋后期书法家,北宋后期官僚,四川蜀州新津人。字天觉,号无尽居士,宋徽宗朝官至右相(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作品有文集100卷已佚(《宋史·艺文志》),《友松阁遗稿》一卷(《两宋名贤小集》辑)。《宋史》卷三五一、《东都事略》卷一〇二有传。本名:张商英字号:字天觉号无尽居

  • 刘正夫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正夫

    刘正夫(1062—1117年),字德初,衢州西安县(今浙江省衢州市)人。北宋大臣、书法家。元丰八年,考中进士,授太常博士,累迁中书舍人、礼部侍郎、工部尚书。宋徽宗政和六年,特进少宰、开府仪同三司,册封康国公。政和七年,去世,时年五十六岁,谥号文宪,累赠太傅,与时人范致虚、吴材、江屿号称“四俊”。本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