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闵珪

闵珪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13 更新时间:2023/12/16 14:31:07

闵珪(1430年—1511年),字朝瑛,湖州府乌程县(今浙江省湖州市)人。明朝中期名臣。天顺八年(1464年),闵珪成进士,授御史,出京巡按河南。成化六年(1470年),擢拔为江西副使,再改为广东按察使。后又以右佥都御史巡抚江西。弘治五年(1492年)为两广总督,与总兵官毛锐出兵镇压古田僮族。弘治七年(1494年),以功迁南京刑部尚书,不久召为左都御史。弘治十一年(1498年),加太子少保。弘治十三年(1501年)升任刑部尚书。明武宗即位,两次上疏请辞,最终以少保致仕。正德六年(1511年),闵珪去世,年八十二。获赠太保,谥号“庄懿”。著有《闵珪文集》。(概述内图片来源)

基本资料

本名:闵珪

字号:字朝瑛

所处时代:明代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乌程

出生时间:1430年

去世时间:1511年

主要作品:《闵庄懿集》

主要成就:平定叛乱

官职:两广总督,刑部尚书,太子少保等

谥号:庄懿

追赠:太保

人物生平

闵珪为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湖州府乌程县(今浙江湖州)人,于明英宗天顺八年(1464年)成进士,与李东阳等同年。及第后授官御史,出京巡按河南,以行事果决著称。

成化六年(1470年),闵珪擢拔为江西按察副使,再升为广东按察使。许久之后,以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江西。江西各府盗患严重,多有强宗家仆为盗的情况。闵珪请求抓获盗贼后,连坐其主人,法司今要听从。但贰臣尹直等联同宠臣李孜省,取来明宪宗中旨,责备闵珪不能平昔盗乱,将其贬为广西按察使。

明孝宗即位后,闵珪升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顺天府。入朝拜刑部右侍郎。进右都御史。

弘治五年(1492年),闵珪升任都察院右都御史、两广总督,与总兵官毛锐出兵镇压古田僮族起事。副总兵马俊、参议马铉自临桂(今属广西桂林)深入,兵败战死,官军撤退。孝宗下诏停止俸给,命闵珪等平叛赎罪。闵珪重新进兵,连破七寨,余党全部就擒。

弘治七年(1504年),改任南京刑部尚书,不久再度入朝,任都察院左都御史。

弘治十一年(1498年),皇太子朱厚照出阁,闵珪加官太子少保。

弘治十三年(1501年),闵珪接替白昂任刑部尚书,再加太子太保。他与都御史戴珊奏陈有关时政的八条建议,又奏议关于刑狱的四条建议,大多得到孝宗允准。

闵珪久在法司供职,于执法议狱时情理兼顾,以仁恕为务:

宣府有一位“妖人”李道明聚众烧香,而宣府巡抚刘聪听信千户黄珍的诬言,株连数十户人家,并称李道明企图引诱鞑靼入侵宣府。但在法司审讯时,并未证实罪状,闵珪于是仅处置李道明一人,其余人户均被释放,同时处决黄珍之罪,刘聪也被下狱贬官;

孝宗亲审大理寺少卿吴一贯案时,准备将其处以极刑,闵珪认为此案罪状,初以徒刑即可。孝宗不允,闵珪坚持前议。孝宗震怒,幸得戴珊劝解,才消减怒气,命闵珪重新拟议。闵珪仍以原拟呈上,孝宗心中不悦,经刘大夏开解,这才同意按照徒刑处置。

正德元年(1506年)六月,闵珪因年过七旬,上疏请求致仕,明武宗不许。待到宦官刘瑾掌权后,罢斥九卿,吏部尚书韩文等均遭贬谪。闵珪见状,再度请辞,最终于正德二年(1507年)二月以少保致仕,并获赐驰传归家。

正德六年(1511年)十月,闵珪逝世,享年八十二岁。获赠太保,谥号“庄懿”。

主要作品

闵珪著有《闵珪文集》十卷。

历史评价

朱祐樘:朕亦知珪老成不易得,但此事(指吴一贯案)太执耳。

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当是时,冰鉴则有王恕、彭韶;练达则有马文升、刘大夏;老成则有刘健、谢迁;文章则有王鏊、丘濬;刑宪则有闵珪、戴珊。

亲属成员

次女:闵氏,嫁潘夔,生潘季驯

闵氏一门官运亨通,闵珪的从孙闵如霖,官至南京礼部尚书;闵如霖曾孙曾孙闵洪学,官至吏部尚书;闵洪学从弟闵梦得,兵部戎政尚书。

标签: 闵珪

更多文章

  • 倪岳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倪岳

    倪岳(1444年—1501年),字舜咨,应天府上元(今江苏南京)人,祖籍钱塘(今浙江杭州)。明代名臣。倪谦之子。好学能文,通晓经世之务。天顺八年(1464年)进士,授编修。成化中,累迁为礼部右侍郎。弘治中,官礼部尚书,历南京吏、兵二部尚书,还为吏部尚书,弘治十四年(1501年)十月,倪岳去世,享年五

  • 史可法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史可法

    史可法(1602年—1645年5月20日),字宪之,号道邻,祥符人,祖籍大兴,明末抗清名将、民族英雄[2-3]。他为官清廉,坚贞不屈,是明末著名的政治家。崇祯元年(1628年)进士,任西安府推官。后转平各地叛乱。北京城被攻陷后,史可法拥立福王朱由崧(弘光帝)为帝,继续与清军作战。官至督师、建极殿大学

  • 王恕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王恕

    王恕(1416年-1508年),字宗贯,号介庵,又号石渠。三原(今属陕西)人。明朝中期名臣。正统十三年(1448年),王恕登进士第,选庶吉士。后为大理寺左评事,迁左寺副,又历任扬州知府、江西布政使、河南巡抚、南京刑部左侍郎、左副都御史、南京兵部尚书兼左副都御史、吏部尚书加太子太保,官至少傅兼太子太傅

  • 杨士奇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杨士奇

    杨士奇(1366年2月3日-1444年4月2日),本名杨寓,字士奇,号东里,吉安府泰和县(今江西省泰和县澄江镇)人。明朝初年重臣、学者。杨士奇自少丧父,游学四方,至建文帝时方才受召修撰《明太祖实录》,授翰林院编修。明成祖即位,迁太子侍讲,辅佐明仁宗,迁礼部侍郎、少师、华盖殿大学士,兼任兵部尚书。他先

  • 周经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周经

    周经(1440—1510年),字伯常,号松露,天顺四年(1460年),考中进士。为庶吉士,授检讨职。成化年间,历任侍读、中允等官职,侍奉东宫太子即后来的孝宗,弘治二年(1489年),提升礼部右侍郎,正德三年(1508年)任礼部尚书。正德五年(1510年)三月去世,终年七十一岁。赠太保,赐谥号文端。本

  • 袁宗道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袁宗道

    袁宗道(1560年3月12日—1600年12月9日),字伯修,号玉蟠、又号石浦,湖北公安人,明代文学家、官员。万历十四年(1586)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官至太子右庶子。“公安派”的发起者和领袖之一,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并称“公安三袁”,反对复古拟古,主张“从学生理,从理生文”。其诗文创作不事模拟,

  • 袁中道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袁中道

    袁中道(1570年6月10日—1623年10月19日),字小修、一字少修,湖北公安人,明代文学家、官员。“公安派”领袖之一,与兄长袁宗道、袁宏道称“三袁”。少即能文,长愈豪迈六岁中秀才,以豪杰自命,性格豪爽,喜交游,好读老庄及佛家之书。成年后科场考试,几经落第,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中进士

  • 高棅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高棅

    高棅(bǐng)(1350—1423)字彦恢,后改名廷礼,号漫士,福建长乐人,闽中十才子之一。永乐初以布衣征为翰林待诏,迁典籍。论诗主唐音,所著《唐诗品汇》为明初诗歌复古的里程碑,也是中国文学的重要评论著作。他的复古理论直接影响了前后七子。本名:高棅别名:漫士所处时代:明代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长乐

  • 贺贻孙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贺贻孙

    贺贻孙(1605-1688),字子翼,9岁能文,称神童。江西永新人。明末清初文学家。贺贻孙无书不读,经史百家诗词歌赋,都笺注成书。他著书50年,于经有传,于史有论,于诗文有集。留下的精神产品,有《水田居文集》、《激书》、《诗筏》、《浮玉馆藏稿》、《水田居典故》等,文章逾千篇,诗词800余首。其中有的

  • 瞿式耜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瞿式耜

    瞿式耜(1590年-1650年),字起田,号稼轩、耘野,又号伯略,汉族,南直隶苏州府常熟县人,明末诗人、官员、民族英雄。瞿式耜早年拜钱谦益为师,1616年中进士,后授江西永丰知县,颇有政绩。1623年丁父忧返里,与西洋教士艾儒略(JulesAleni)往还,后受洗入教,取名多默(Thomas),曾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