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袁宗道

袁宗道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165 更新时间:2023/12/31 12:17:34

袁宗道(1560年3月12日—1600年12月9日),字伯修,号玉蟠、又号石浦,湖北公安人,明代文学家、官员。万历十四年(1586)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官至太子右庶子。“公安派”的发起者和领袖之一,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并称“公安三袁”,反对复古拟古,主张“从学生理,从理生文”。其诗文创作不事模拟,率真自然。著有《白苏斋集》22卷行世。

基本资料

本名:袁宗道

字号:字伯修

号玉蟠、又号石浦

所处时代:明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湖北公安

出生时间:1560年3月12日

去世时间:1600年12月9日

主要作品:《白苏斋集》

主要成就:“公安派”的发起者和领袖之一,与弟宏道、中道并称“三袁”

官职:翰林院修撰、太子右庶子

追赠:礼部右侍郎

人物生平

明世宗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二月十六日,袁宗道生于湖广公安县长安里(今湖北荆州市公安县)。

明神宗万历十四年(1586)礼部会试第一,殿试中二甲第一名进士(传胪),次年任翰林院编修,授庶吉士,在复古派极盛一时的情况下,他独推白居易苏轼,成为公安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八月,以翰林院修撰充东宫讲官,“鸡鸣而入,寒暑不辍”。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三袁共同发起,在北京西郊崇国寺组织“蒲桃社”,吟诗撰文,抨击“七子”。

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十一月四日,在北京“竟以惫极而卒”。终年四十岁。明光宗继位,赠礼部右侍郎。为人神清气秀,稳健平和。居官15年,“省交游,简应酬”,“不妄取人一钱”,身为东宫讲官,死后竟仅余囊中数金,几至不能归葬。

著有《白苏斋集》22卷行世。他的诗文创作无人云亦云之作,多是有感而发、率真自然之作。代表作有《戒坛山一》、《上方山》、《小西天一》等,但他的创作如袁宏道一样存在着内容贫乏的缺点,这也是由他的创作思想导致的。

袁宗道钦慕白居易、苏轼,书斋取名为“白苏斋”。明万历年间,王世贞、李攀龙为代表的拟古文风仍有较大影响,袁宗道极力反对,与其弟袁宏道、袁中道志同道合,人称公安派。他认为文章要旨在于辞达。古文遗达,学古应学其达,“学其意,不必泥其字句”。而文章欲辞达,须先有“理”(思想学问),“从学生理,从理生文”,如先秦及汉唐宋诸名家,“皆理充于腹而文随之”。其次要有真情实感,“心中本无可喜事而欲强笑,亦无可哀事而欲强哭,其势不得不假借模拟耳”(以上均见《论文》)。从这种观点出发,他的诗文创作不事模拟,率真自然。游记散文如《戒坛山一》、《上方山一》、《小西天一》等;简牍散文如《答同社二》、《寄三弟之二》、《答友人》等,都情运笔端,真切感人。论说文如《读大学》、《读论语》中某些章节,浅显通达,警辟有味。但他的多数散文以士大夫的闲情逸兴、说理谈禅为主要内容,社会意义不大。诗歌创作又逊于散文,少有佳作。

在袁氏三兄弟中,对“公安派”文学理论的形成,各自都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在反复的理论斗争中,三袁组成了一个有序的梯队。最先反对复古的先锋当数袁宗道。正如文学评论家钱谦益在《列朝诗集小品》中所说:“公安一派”实自伯修(袁宗道字)发之。”袁宗道很早就推崇白居易和苏轼,他把自己的书斋就命名为“白苏”,其义就是提倡通俗的、接近口语的文字,做到作品明白易懂。

文学主张

文学主张主要是:

(1)反对承袭,主张通变。公安派诸人猛烈抨击前后七子的句拟字摹、食古不化倾向,他们对文坛“剽窃成风,众口一响”的现象提出尖锐的批评,袁宗道还一针见血地指出复古派的病源“不在模拟,而在无识”(《论文》)。

(2)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所谓“性灵”就是作家的个性表现和真情发露,接近于李贽的“童心说”。

(3)推重民歌小说,提倡通俗文学。公安派重视从民间文学中汲取营养,这是和他们的文学发展观与创新论相联系的,对提高那一时期民间文学和通俗文学的社会地位有一定作用。

人物特点

他极力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主义,与弟弟袁宏道、袁中道志同道合,人公安三袁。他反对贵古贱今、模拟古人,强调作家要有思想修养,文章要有思想内容,而绝不是在形式上模秦仿汉。他说心中本无可喜之事而欲强笑,亦无可哀之事而欲强哭,气势不得不假借模拟耳(《论文》),就是说,文章要有真情实感。他的诗文创作实践了他的理论,率真自然,不事模拟。游记散文如《戒坛山一》、《上方山一》、《小西天一》等,简牍散文如《答同社二》、《寄三弟之二》等,真切感人。他的散文缺点是社会意义不大。诗歌创作上,少有佳作。著有《白苏斋类集》。

二十七岁时会试第一,官翰林院庶吉士、编修,曾向焦及李贽弟子僧深有问学。万历十七年(1589年)归里,钻研学术,以禅宗思想研究儒学,著《海蠡篇》(今佚)。九年后复入京,官右庶子,任东宫讲席。

他的多数散文以士大夫的闲情逸兴、说理谈禅为主要内容。诗歌创作又逊于散文,少有佳作。著有《白苏斋类集》22卷。另著有杂剧两种及词若干,已佚。

标签: 袁宗道

更多文章

  • 袁中道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袁中道

    袁中道(1570年6月10日—1623年10月19日),字小修、一字少修,湖北公安人,明代文学家、官员。“公安派”领袖之一,与兄长袁宗道、袁宏道称“三袁”。少即能文,长愈豪迈六岁中秀才,以豪杰自命,性格豪爽,喜交游,好读老庄及佛家之书。成年后科场考试,几经落第,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中进士

  • 高棅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高棅

    高棅(bǐng)(1350—1423)字彦恢,后改名廷礼,号漫士,福建长乐人,闽中十才子之一。永乐初以布衣征为翰林待诏,迁典籍。论诗主唐音,所著《唐诗品汇》为明初诗歌复古的里程碑,也是中国文学的重要评论著作。他的复古理论直接影响了前后七子。本名:高棅别名:漫士所处时代:明代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长乐

  • 贺贻孙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贺贻孙

    贺贻孙(1605-1688),字子翼,9岁能文,称神童。江西永新人。明末清初文学家。贺贻孙无书不读,经史百家诗词歌赋,都笺注成书。他著书50年,于经有传,于史有论,于诗文有集。留下的精神产品,有《水田居文集》、《激书》、《诗筏》、《浮玉馆藏稿》、《水田居典故》等,文章逾千篇,诗词800余首。其中有的

  • 瞿式耜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瞿式耜

    瞿式耜(1590年-1650年),字起田,号稼轩、耘野,又号伯略,汉族,南直隶苏州府常熟县人,明末诗人、官员、民族英雄。瞿式耜早年拜钱谦益为师,1616年中进士,后授江西永丰知县,颇有政绩。1623年丁父忧返里,与西洋教士艾儒略(JulesAleni)往还,后受洗入教,取名多默(Thomas),曾为

  • 饶介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饶介

    饶介(1300-1367)字介之,号芥叟,自号醉樵、醒樵、醒翁、醉翁、华盖山樵、华盖山著书者、华盖浮丘先生童子、紫玄洞樵。江西临川(今抚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书法家。书迹有《杂诗帖》《琴珍帖》《仿四家书》《兰亭帖》等。中文名:饶介字:介之作品:《杂诗帖》《琴珍帖》等时间:1300-1367活动于

  • 周亮工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周亮工

    周亮工(1612年—1672年),字元亮,又有陶庵、减斋、缄斋、适园、栎园等别号,学者称栎园先生、栎下先生。河南祥符(今河南开封祥符区)人,明末清初官员、文学家、篆刻家、收藏家。周亮工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进士及第,曾任山东潍县知县,迁浙江道监察御史。入清后,任两淮盐法道、淮扬兵备道、福建布政

  • 周嫩予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周嫩予

    一作览予、懒予。明末清初棋手。名嘉锡,嘉兴(今属浙江)人。中文名:周嫩予出生日期:不详逝世日期:不详性别:男

  • 周天球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周天球

    周天球(1514—1595),字公瑕,号幻海,又号六止居士、群玉山人、侠香亭长。南直隶太仓(今属江苏)人。明书画家。随父迁居苏州吴县,从文徵明游,得承其书法,闻名吴中。尤擅大小篆、古隶、行楷,一时丰碑大碣,皆出其手。善画兰,写兰草法,自赵孟頫后失传,复於公瑕仅见,尤得郑思肖法。间作花卉亦佳。自具风格

  • 周之冕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周之冕

    周之冕(1521—?)明代杰出画家,字服卿,号少谷,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卒年不详,活跃于万历年间。擅花鸟,注重观察体会花鸟形貌神情,及禽鸟的饮啄、飞止等种种动态。善用勾勒法画花,以水墨点染叶子,画法兼工带写,人称勾花点叶法。所作花鸟,形象真实,意态生动,颇有影响。写意花鸟,最有神韵。设色亦鲜雅,家

  • 刘国轩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国轩

    刘国轩(1629年-1693年),字观光,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四都镇溪口村人,明郑时期重要的军事将领。刘国轩早年即以智略闻名乡里。清军入关后,战争波及刘国轩的家乡,乡民结寨自保,刘国轩曾献伏兵计,并亲自指挥乡民大破扰民之敌,略申其将兵之才,此时他年仅15岁。1654年(永历八年、顺治十一年),投到郑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