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陈自明

陈自明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439 更新时间:2023/12/25 23:18:08

陈自明,南医学家。字良甫,临川(今属江西)人。三世业医,曾任建康府明医书院医谕。因认为前代妇科诸书过于简略,曾遍行东南各地,访求医学献。采集各家学说之长,附以家传经验,辑成《妇人大全良方》,于妇科证治方法,收集较为详备。另着有《外科精要》等。

基本资料

本名:陈自明

字号:良甫

药隐老人

所处时代:南宋

出生地:抚州临川(今属江西)

出生时间:1190年

去世时间:1270年

主要作品:《外科精要》、《妇人大全良方》

主要成就:辑成《外科精要》、《妇人大全良方》

擅长:外科、妇科

人物简介

陈自明(1190—1270年),南宋医学家,字良甫,一作良父,晚年自号药隐老人,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汉族江右民系。陈自明出身于中医世家,从小随父学医。14岁即已通晓《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医学著作,并将名家医论与祖传经验相结合,在临床实践中加以应用。与崔嘉彦、严用和、危亦林、龚廷贤、梴、龚居中、喻昌、黄宫绣、谢星焕并列为江西历史上十大名医。著有《管见大全良方》、《妇人大全良方》、《外科精要》等。

主要经历

他于嘉熙年间(1237—1240)任建康(今南京)明道书院医学教授之职时,我国中医妇产科尚不完备,也没有专著。医书《大方脉》虽有涉及,但内容简略,或有论无方,或有方无论,医家难以为据。他认为“医之术难,医妇人尤难,医产中数症,则又险而难”,因此,潜心钻研中医妇产科,遍览医籍,博采众长,结合家传验方进行整理,于嘉熙元年(1237)编成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妇产科专著《妇人大全良方》24卷。

陈自明还精通外科,于1263年著有《外科精要》3卷传于世。该书对治疗痈疽极有创见,认为“外科疮疡”不是单纯的局部病变,而是人体脏腑气血寒热虚实方面盛衰变化的后果,在治疗上不能满足局部攻毒,而应着眼于内外结合,服敷结合,治标与治本结合。

学术内容

陈氏对妇女的生理特点,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以及治疗均进行了总结,可见其学术思想的概况。他强调了妇女月经的先天来源,突出了冲任、天癸与月经的关系,同时亦不忽视后天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在月经产生方面的重要作用。此外,他还将妇女的生理发育和病理变化分为三个类别,即室女、已婚和七七天癸尽数之后,即青春未婚期、已婚期、绝经期三个阶段,来归纳分析不同的病证。即室女期,由于青春期的变化,思虑积想等情志变化为多,故其病多在心脾。而对于绝经之后的胞宫出血,则多考虑肝肾虚热。至于一般的月经失调,则认为多与冲、任、肝、脾有关。对于妇科诸病的病机,陈氏抓住主要病理变化,注重气血逆乱,经脉逆行,五脏功能失常,生化告竭等方面,可谓治病求本。

陈氏论述外科,强调火热为病变之主体,将痈疽的病因总结为“一天行,二瘦弱气滞,三怒气,四肾气虚,五饮酒,食炙煿,服丹药。”即对痈疽的病因从正气与邪气两方面加以归纳,或责之人体虚弱、肾气不足,房劳损伤,或由于七情郁滞,膏梁厚味,外感六淫,这些认识颇为深刻。对于痈疽的辨证,既强调从五脏分证,又注重表里内外,阴阳浅深缓急,同时还注意辨别善恶顺逆,吉凶死生。他所提出的“辨五善七恶”,多为后世医家效法,即“饮食如常,一善也;实热而大小便涩,二善也;内外病相应,三善也;肌肉好恶分明,四善也;用药如所料,五善也。渴而发喘,眼角鼻,大小便反滑,一恶也;气绵绵而脉涩,与病相反,二恶也;目不了了,睛明内陷,三恶也;未溃肉黑而陷,四恶也;已溃青黑,腐筋骨黑,五恶也;发痰,六恶也;呕吐,七恶也。”并认为五善见三则瘥,七恶则四则危。

临床应用

对于妇科病证的治疗,陈氏具有自己独特的思路。如对于情志所伤而致的经闭,他反对盲目滥用凉血行血之剂,主张患者必须改易心志,同时用药扶持,可用柏子仁丸(柏子仁、牛膝、卷柏、泽兰叶)、泽兰汤(泽兰叶、当归、芍药、甘草)等制虚火,益阴血;对于风冷客于胞络,而月经不利者,主张以牛膝散(牛膝、桂心、炒赤芍药、桃仁、玄胡索、当归、牡丹皮、木香);经行腹痛者,宜温经汤(当归、川芎、芍药、桂心、牡丹皮、莪术、人参、甘草、牛膝)、桂枝桃仁汤(桂枝、芍药、生地黄、桃仁、甘草)。对于妊娠诸病,陈氏又根据其特点去治疗,如妊娠小腹痛者,用紫苏饮(紫苏、当归、灸甘草、大腹皮、人参、川芎、橘皮、炒白芍药、姜、葱)、八珍汤(当归、川芎、白芍药、熟地、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妊娠心腹胀满,用下气汤(羌活、炒赤芍药、炙甘草、摈榔、青皮、大腹皮、陈皮、赤茯苓、姜半夏、炒桑白皮、桂心、紫苏梗)等。虽然治疗的方法多种,但陈氏在治疗时有一个基本论点,是以血为本,因此妇人病证治疗当注意血分。

对于痈疽的治疗,陈氏强调内外合治,注重脾胃。他认为在外科治疗中,应当十分重视患者脾胃的盛衰,而不是仅仅局限于针对局部,仅仅运用清热解毒,而是从整体考虑,全身治疗。对于痈疽发病过程中的一些临床证型,总结出不少有益的经验。诸如,症见发病大渴,是毒气炽盛,主张急用神仙追毒丸(即玉枢丹,由山慈姑、文蛤、千金子、红芽大戟、麝香等组成)以解毒热,若疮口冷涩难合,其肉白而脓少者,属气血俱虚,可用艾叶煎汤热洗,及烧松香烟熏之,更以神异膏(蜂房、玄参、蛇蜕、黄丹、麻油、杏仁、乱发)贴之,以扶正排脓。若在痈疽发作之时,“须脏腑坚而不秘,通而不泄,则真气不耗,邪无所留,如秘结,神效麻仁丸(火麻仁、煨大黄、人参、煨诃子肉)。”均属临床经验之谈,很有实用价值。

轶事典故

相传当时有一乡妇怀孕得病,一到中午就痛苦不堪,泪流不止,很多医生束手无策。陈自明知道后遣人告诉其家属:这是内脏燥热引起的,应用大枣汤治。病人家属不信,请人查证医书,正如陈自明所说,用此方一剂病就好了。成年后,医术精进,名扬四方。

人物评价

陈自明的医疗思想非常积极,他认为“世无难治之病,有不善治之医;药无难代之品,有不善代之人”。他的医德非常高尚,治病不论贫富,一视同仁,随到随诊,对特殊困难者,不取分文。对于一些贪人钱财的庸医,斥为“用心不良”。当时有的医生得到一两个验方,便秘不外传,有的还将常用的验方改头换面当做祖传秘方,予以炫耀。陈自明十分反对这样做,将自已家传的许多验方揉合于上述两书中,公之于世,因而深为人们所称道。他在《外科精要》自序中说:“仆三世学医,家藏医书若干卷,既又遍行东南,所至必尽索方书以观,暇时闭关静室,翻阅涵泳,究及末合”。于医学理论加以深刻探讨,对中医妇科与外科进行了精深的研究和全面的总结,著有《管见大全良方》(已佚,仅在《医方类聚》一书中存有散在内容)、《妇人大全良方》、《外科精要》等。是我国医学史上一位杰出的妇产科专家。

后世影响

陈自明总结了宋以前妇科学的研究成果,并结合自已的临床实践,阐发了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颇具特色,对后世妇科学的发展很有影响。明代肯堂著《女科准绳》、武之望著《济阴纲目》均受其不少的影响。对于外科痈疽的治疗,他从病因、病机、辨证、治疗到预后,均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其中,强调整体治疗,注重阴阳分证,注意保护脾胃,主张内外合治,是其主要成就,颇受后世医家的赞赏。如机著《外科理例》,王肯堂著《疡医准绳》,均大量采录陈氏之说,可见其影响之大。

标签: 陈自明

更多文章

  • 许叔微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许叔微

    许叔微(1079~1154年),字知可,宋真州(今江苏仪征市)白沙人,南宋医学家。曾为翰林学士,成年后发愤钻研医学,活人甚众。所著《普济本事方》又名《类证普济本事方》,书中共收录方剂三百余首,按病种分为二十五门。该书是许氏数十年医疗经验的结晶,采方简要,理论清晰,有较高的实用价值。著《伤寒百证歌》、

  • 石介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石介

    石介(1005-1045)字守道,一字公操。兖州奉符(今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桥沟村)人。北宋初学者,思想家。宋理学先驱。曾创建泰山书院、徂徕书院,以《易》、《春秋》教授诸生,“重义理,不由注疏之说”,开宋明理学之先声。世称徂徕先生。“泰山学派”创始人。关于“理”、“气”、“道统”、“文道”等论对

  • 夏竦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夏竦

    夏竦(985年-1051年),字子乔,江州德安县(今江西九江市德安县车桥镇)人。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世称夏文庄公、夏英公、夏郑公。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夏竦因父亲夏承皓死忠之事,被录官丹阳主簿。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选为国史编修官,与王旦等同修《起居注》,又参与编写《册府元龟》。天禧

  • 王怀隐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王怀隐

    王怀隐,古代医家名。睢阳(今河南商丘)人,其初曾为道士,居京师津隆观,并以医术知名。后宋太宗于太平兴国初诏其为官,初任尚药奉御,后迁翰林医官使,并尝治愈吴越王之子钱惟浚之疾,深受赏识。时太宗留心医药,尝以所藏之方千首出示,并命翰林医官院搜集各种方剂达万余首,由王怀隐会同副使王祐、郑奇并医官陈昭遇等人

  • 窦材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窦材

    窦材(约生于公元1076~1146年),宋代医家。真定(今河北正定)人,曾任官职,著有《扁鹊心书》,书中所录麻醉方药,为我国麻醉学。本名:窦材所处时代:南宋出生地:真定(今河北正定)出生时间:约1076年去世时间:约1146年主要作品:《扁鹊心书》主要成就:著成《扁鹊心书》窦材,南宋人,生卒年代不详

  • 叶适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叶适

    叶适(1150年5月26日~1223年2月21日),字正则,号水心居士。温州永嘉(今浙江省温州市)人,南宋思想家、文学家、政论家、官员。生于瑞安,后居于永嘉水心村,世称水心先生。淳熙五年(1178年),叶适中榜眼。历仕孝宗、光宗、宁宗三朝,历官平江府观察推官、太学博士、尚书左选郎、国子司业、知泉州、

  • 孙复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孙复

    孙复(992-1057年),字明复,号富春,晋州平阳(今山西临汾)人,北宋理学家、教育家。孙武第四十九代孙。孙复幼年家庭贫寒,父亲早亡,但学习不辍,饱读六经,贯穿义理。四次到汴京参加科举进都落第,未能任官。32岁后退居泰山,专心于讲学授徒近20年,虽贫穷不堪,又得不到权要资助,但孙复不以生计为意,安

  • 李秉常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秉常

    李秉常(1061年—1086年8月21日),即夏惠宗,西夏第三位皇帝。西夏毅宗李谅祚之子,母亲大梁太后为汉族。拱化五年(1067年),毅宗突然病死,李秉常继位,年7岁,由其母梁太后执政,梁乙埋为国相。大安二年(1076年),李秉常16岁,开始亲政。大安六年(1080年),梁太后和梁乙埋又将李秉常囚禁

  • 石延年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石延年

    石延年(公元994年~公元1041年),北宋文学家、书法家。字曼卿,一字安仁,南京应天府(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人。[1-2]石延年早年屡试不中,宋真宗年间以右班殿直,改太常寺太祝,累迁大理寺丞,官至秘阁校理、太子中允。北宋文学家石介以石延年之诗,欧阳修之文,杜默之歌称为“三豪”。宋仁宗康定二年(1

  • 昭简文穆皇后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昭简文穆皇后

    昭简文穆皇后梁氏(1059—1099年),西夏皇后,出身于汉人大族,凉州人,是夏毅宗第二任皇后梁皇后的亲侄女、夏惠宗皇后,夏崇宗生母,公元1083年立为皇后,1086年尊为皇太后临朝听制。1099年因对辽使不逊,辽道宗遣使将其毒杀。外戚梁氏家族专权西夏30余年的局面结束。昭简文穆皇后梁氏掌控西夏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