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窦材

窦材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265 更新时间:2023/12/6 20:37:15

窦材(约生于公元1076~1146年),宋代医家。真定(今河北正定)人,曾任官职,著有《扁鹊心书》,书中所录麻醉方药,为我国麻醉学。

基本资料

本名:窦材

所处时代:南宋

出生地:真定(今河北正定)

出生时间:约1076年

去世时间:约1146年

主要作品:《扁鹊心书》

主要成就:著成《扁鹊心书》

人物简介

窦材,南宋人,生卒年代不详。据《扁鹊心书》窦氏绍兴十六年自序“苦志五十余年,悟得救人秘法,已十余年矣”,窦氏大约生于公元1070年。祖籍真定(今河北正定)。《中国医籍提要》及《中医大辞典》均载其祖籍为山阴(今浙江绍兴)。考光绪十年《畿辅通志》卷一百三十五《艺文略》三:“窦材,真定人”,又《扁鹊心书·进医书表》:“臣河朔真定之寒士”,据此窦氏祖籍当为真定。窦氏早年曾任开州巡检,后迁武翼郎,一说曾任太医。

著作

《扁鹊心书》3卷,附“神方”1卷。

学术内容

窦材受道家思想影响,积数十年经验,著成《扁鹊心书》3卷,附“神方”1卷。窦氏主张扶阳以灸法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常从肾脾入手注重灸法,并创造睡圣散以减轻艾灸时的痛苦。他非常强调阳气在人体生理、病理中的重要作用,认为阳气的盛衰是人体生长衰老的根本,阳气的有无是人体生死存亡的关键。

临床应用

道家以消尽阴翳,炼就纯阳,方得转凡成圣,霞举飞升。故云:“阳精若壮千年寿,阴气如强必毙伤。”又云:“阴气未消终是死,阳精若在必长生。”故为医者,要知保扶阳气为本。人至晚年阳气衰,故手足不暖,下元虚惫,动作艰难。盖人有一息气在则不死,气者阳所生也,故阳气尽必死。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关、中脘,更服保元丹、保命延寿丹,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今人只是爱趋死路,动云:我有火病,难服热药。所延之医,悉皆趋承附和,不言上焦有火,即云中、下积热,及至委顿,亦不知变迁。或遇明眼之医,略扶阳之论,不觉彼此摇头,左右顾盼,不待书方,而已有不服之意矣。生今之世,思欲展抱负,施姜附尚且难入,而丹药、灼艾之说,断乎其不可行也。)

绍兴间刘武军中步卒王超者,本太原人,后入重湖为盗,曾遇异人,授以黄白住世之法,年至九十,精彩腴润。辛卯年间,岳阳民家,多受其害,能日淫十女不衰。后被擒,临刑,监官问曰:汝有异术,信乎?曰:无也,唯火力耳。每夏秋之交,即灼关元千炷,久久不畏寒暑,累日不饥。至今脐下一块,如火之暖。岂不闻土成砖,木成炭,千年不朽,皆火之力也。死后,刑官令剖其腹之暖处,得一块非肉非骨,凝然如石,即艾火之效耳。故《素问》云:年四十,阳气衰,而起居乏;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六十阳气大衰,阴痿,九窍不利,上实下虚,涕泣皆出矣。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人至三十,可三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五十,可二年一灸脐下三百壮;六十,可一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令人长生不老。余五十时,常灸关元五百壮,即服保命丹、延寿丹,渐至身体轻健,羡进饮食。六十三时,因忧怒,忽见死脉于左手寸部,十九动而一止,乃灸关元、命门各五百壮。五十日后,死脉不复见矣。每年常如此灸,遂得老年康健。乃为歌曰:一年辛苦唯三百,灸取关元功力多,健体轻身无病患,彭寿算更如何。(先生三法实为保命之要诀,然上策人多畏惧而不肯行;中策古今痛扫,视为险途;若下策用之早而得其当,亦可十救其五。予遵行历年,不无有效、有否。效则人云偶中,否则谗谤蜂起,此非姜附之过,乃予热肠之所招也。吾徒不可以此而退缩不前,视人之将死可救而莫之救也。)

轶事典故

余治一伤寒,亦昏睡谵语,六脉弦大,余曰:脉大而昏睡,定非实热,乃脉随气奔也。强为治之,用烈火灸关元穴。初灸病人觉痛,至七十壮,遂昏睡不疼,灸至三鼓,病人开眼思饮食,令服姜附汤,至三日后,方得元气来复,大汗而解。余思前证,少阴病也。发昏谵语,全似阳证,若时投以承气,岂得不死。故耳聋不呻吟,身生赤里靥,十指冷至脚面,身重如山,口多痰唾,时发燥热,皆少阴证也。

人物评价

在源远流长的中医历史以及灿若繁星的歧黄医家中,南宋的窦材还算不得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名医,其个性的学术思想与独特的医疗方法至今未被中医界所广泛理解或运用。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无名小卒”,却没把张仲景孙思邈王叔和等名家放在眼里,认为其“各以己见自成一家之技,治小疾则可,治大病不效矣”(《扁鹊心书·序》),并以“三世扁鹊”自命,且成为了中国史上第一个医学学派(扁鹊学派)的最后一位传人。窦材自恃“得黄帝心法”,但托扁鹊之名,结合“四十余稔之所治验”,于晚年成就《扁鹊心书》(成书于1164年),书中断然提出并应用“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的保命心法。自古“狂傲之人必有过人之处”,窦氏保命三法值得研究。

标签: 窦材

更多文章

  • 叶适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叶适

    叶适(1150年5月26日~1223年2月21日),字正则,号水心居士。温州永嘉(今浙江省温州市)人,南宋思想家、文学家、政论家、官员。生于瑞安,后居于永嘉水心村,世称水心先生。淳熙五年(1178年),叶适中榜眼。历仕孝宗、光宗、宁宗三朝,历官平江府观察推官、太学博士、尚书左选郎、国子司业、知泉州、

  • 孙复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孙复

    孙复(992-1057年),字明复,号富春,晋州平阳(今山西临汾)人,北宋理学家、教育家。孙武第四十九代孙。孙复幼年家庭贫寒,父亲早亡,但学习不辍,饱读六经,贯穿义理。四次到汴京参加科举进都落第,未能任官。32岁后退居泰山,专心于讲学授徒近20年,虽贫穷不堪,又得不到权要资助,但孙复不以生计为意,安

  • 李秉常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秉常

    李秉常(1061年—1086年8月21日),即夏惠宗,西夏第三位皇帝。西夏毅宗李谅祚之子,母亲大梁太后为汉族。拱化五年(1067年),毅宗突然病死,李秉常继位,年7岁,由其母梁太后执政,梁乙埋为国相。大安二年(1076年),李秉常16岁,开始亲政。大安六年(1080年),梁太后和梁乙埋又将李秉常囚禁

  • 石延年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石延年

    石延年(公元994年~公元1041年),北宋文学家、书法家。字曼卿,一字安仁,南京应天府(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人。[1-2]石延年早年屡试不中,宋真宗年间以右班殿直,改太常寺太祝,累迁大理寺丞,官至秘阁校理、太子中允。北宋文学家石介以石延年之诗,欧阳修之文,杜默之歌称为“三豪”。宋仁宗康定二年(1

  • 昭简文穆皇后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昭简文穆皇后

    昭简文穆皇后梁氏(1059—1099年),西夏皇后,出身于汉人大族,凉州人,是夏毅宗第二任皇后梁皇后的亲侄女、夏惠宗皇后,夏崇宗生母,公元1083年立为皇后,1086年尊为皇太后临朝听制。1099年因对辽使不逊,辽道宗遣使将其毒杀。外戚梁氏家族专权西夏30余年的局面结束。昭简文穆皇后梁氏掌控西夏政权

  • 梁太后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梁太后

    梁皇后(1044年~1085年),安定乌氏(今甘肃省平凉市)人,汉族。西夏时期皇后,夏毅宗李谅祚第二任皇后。早年嫁给权臣没藏讹庞,有染于太子李谅祚。奲都五年,册立为皇后,生下儿子李秉常。夏惠宗即位,临朝听政,梁氏以太后身份掌控西夏政权达18年之久。大安十一年(1085年),病死,追谥"恭肃章宪皇后"

  • 胡安国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胡安国

    胡安国(1074年-1138年),又名胡迪,字康侯,号青山,谥号文定,学者称武夷先生,后世称胡文定公。建宁崇安(今福建省武夷山市)人,北宋学者。北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丁丑科赵昌言榜进士第三人。[1-2]为太学博士,旋提举湖南学事,后迁居衡阳南岳。提倡修身为学,主张经世致用,重教化,讲名节,轻利

  • 没藏讹庞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没藏讹庞

    没藏讹庞(?—1061年),夏景宗李元昊宠妃没藏氏之兄,西夏权臣之一。西夏自李元昊死,三大将各拥强兵,讹庞犹知顾忌。此时独揽朝政,手握兵权,也不把年幼的谅祚放在心上。李谅祚即位时,年纪实在太小,西夏的大权掌握在他的生母没藏太后和舅舅没藏讹庞的手里。没藏讹庞掌权后派兵侵占了宋朝麟州西北屈野河(今陕西境

  • 鲁宗道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鲁宗道

    鲁宗道(966年—1029年),字贯之。亳州人。北宋著名谏臣。少年孤贫,生活于外祖父家。举进士后,为濠州定远尉,继任海盐县令,后改任歙州军事判官,迁秘书丞。天禧元年(1017年)为右正言谏章。官至吏部侍郎、参知政事,世称“鱼头参政”。天圣七年(1029年)卒,年六十三,赠兵部尚书,谥号“肃简”。中文

  • 完颜银术可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完颜银术可

    完颜银术可(1073年—1140年),金朝开国大将。女真族,姓完颜,名又作银术哥、银术割。完颜阿骨打嗣位,奉命与习古乃使辽,还;以辽帝荒于政,上下解体等政事人情告阿骨打,力促伐辽。在攻辽过程中颇有战功,参与了擒获天祚帝的作战。后来攻宋时于太原之战功劳甚著。天会十年,为燕京留守。天会十三年,致仕,加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