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唐彦谦

唐彦谦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817 更新时间:2023/12/23 5:46:38

唐彦谦(?~893)字茂业,号鹿门先生,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咸通末年上京考试,结果十余年不中,一说咸通二年(861)中进士。乾符末年,兵乱,避地汉南。中和中期,王重荣镇守河中,聘为从事,累迁节度副使,晋、绛二州刺史。光三年(887),王重荣因兵变遇害,他被责贬汉中掾曹。杨守亮镇守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时,担任判官。官至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节度副使、阆州(今四川省阆中市)、壁州(今四川省通江县)刺史。晚年隐居鹿门山,专事著述。昭宗景福二年(893)卒于汉中。

基本资料

中文名:唐彦谦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

逝世日期:公元893年

职业:政治家

主要成就:《鹿门集》3卷,附拾遗1卷,续补遗1卷

代表作品:《葡萄》

号:鹿门先生

人物经历

唐彦谦,字茂业,号鹿门先生。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才高负气,以博学多艺闻名乡里。能作诗,《旧唐书·唐彦谦传》说他“尤能七言诗,少时师温庭筠,故文格类之”,杨亿称其“为诗纂慕玉溪,得其清峭感怆”。代表作有《采桑女》和《宿田家》。咸通末年上京考试,结果十余年不中。一说咸通二年(861)登第。乾符末年,兵乱,避地汉南。中和中期,王重荣镇守河中,聘为从事。光启末造,因事贬汉中掾曹。杨守亮镇守兴元(今陕西汉中市东)时,担任判官。著有《鹿门集》3卷,附拾遗1卷,续补遗1卷,并由吏部侍郎薛庭圭作序。

彦谦博学多艺,文词壮丽,至於书、画、音乐、博饮之技,无不出于辈流。《旧唐书·唐彦谦传》说他“尤能七言诗,少时师温庭筠,故文格类之”。宋人杨亿称其“为诗纂慕玉溪,得其清峭感怆”。但他的诗作中接近温庭筠、李商隐的主要是一部分近体诗。而其古诗如《感物二首》、《和陶渊明贫士诗七首》、《早行遇雪》、《舟中望紫岩》等,抒情写景,峻切明畅,有魏晋遗风。就是那些师法温、李的近体律绝,如《七夕》、《八月十六日夜月》、《无题十首》、《垂柳》,也比较清浅流转,不同于温诗的繁缛和李诗的深曲。其诗“用事精巧,对偶亲切”(《石林诗话》述杨亿、刘筠语),象“烟横博望乘槎水,日上文王避雨陵”(《蒲津河亭》)。这样的对仗,对北宋西昆体诗人颇有影响。集中多为羁旅、赠别、怀古之作,亦有少量反映民生疾苦的诗篇,如《采桑女》、《宿田家》。中和四年(884年)归仁泽撰唐王重荣德政碑,为其所书。

有《鹿门集》三卷传世。《全唐诗》收诗二卷又十一首,《全唐诗续拾》补诗一首,并由吏部侍郎薛庭珪作序。清代沈宗畸辑《晨风阁丛书》。《唐诗百名家全集》中也曾收录,题作《鹿门诗集》。事迹见《旧唐书》本传/《唐诗纪事》、《唐才子传》。

亲属成员

唐彦谦亲属成员

语音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第四代

第五代

第六代

唐防,工部员外郎

唐君侯

唐贞仪

唐贞休,鄜州刺史

唐诩,唐州司仓参军

唐诫

唐次,中书舍人

唐扶,福州刺史

唐嵩

唐持,检校户部尚书

唐彦谦,河中兴元节度副使

唐欢

唐款,侍御史

唐技,刑部郎中

唐欣

唐諲,国子监丞

唐戬,韶州刺史

唐逊,简州刺史

家族信息

《新唐书》记载:唐彦谦是帝后裔“唐氏三祖”唐谘脉系。

唐彦谦后裔主要有湖南“十甲唐”等家族,“十甲唐”已有二十万胞亲。“十甲唐”远祖唐世旻公,字昌图,敕封“仁泽尊王”,是唐彦谦之子,山西太原人,唐朝时徙家零陵。其曾孙唐冕公,宋朝初年,自零陵南乡以家于之东安龙溪。历宋朝、元朝至明朝,瓜瓞绵延,唐冕公派下十一世孙明甫、良甫、章甫、玉甫、荣甫、贤甫、东甫、德甫、吉甫、康甫、宗甫、世甫、清甫、兴甫、高甫等等,子孙繁衍,在分支派时,明、清时期后裔均将他们奉为立籍始祖,各自创修谱牒。明甫公,自龙溪迁大江口麻村,子孙繁衍至今已27代。

后人评价

鹿门先生唐彦谦,为诗纂慕玉溪,得其清峭感怆,盖其一体也,然警绝之句亦多有。(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五三)

山谷言,唐彦谦诗最善用事,其《过长陵诗》云:耳闻明主提三尺,眼见愚民盗一抔。千古腐儒骑瘦马,灞陵斜日重回头。又《题沟津河亭》云:“烟横博望乘槎水,月上文王避雨陵”皆佳句。(宋·洪刍《洪驹父诗话》

博学足艺,尤长于诗,亦其道古心雄,发言不苟,极能用事,如自己出。初师温庭筠,调度逼似,故多纤丽之词,后变淳雅,尊崇工部。唐人效甫者,惟彦谦一人而已。(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九)

唐彦谦绝句,用事隐僻,而讽谕悠远似李义山。如《奏捷西蜀题沱江驿》云“野客乘轺非所宜,况将儒服报戎机。锦江不识临邛酒,幸免相如渴病归。”即李义山“相如未是真消渴,犹放沱江过锦城”之意也。余如《登兴元城观烽火》云:“汉川城上角三呼,护跸防边列万夫。褒姒冢前烽火起,不知泉下破颜无。”《邓艾庙》云:“昭烈遗黎死尚羞,挥刀斫石恨谯周。如何千载留遗庙,血食巴山伴武侯。”此即唐人《题吴中范蠡庙》云“千年宗国无穷恨,只合江边祀子胥”之句也。《汉殿》云:“鸟去云飞意不通,夜坛斜月转桐风。君王寂虑无消息,却就真人觅钜公。”首首有酝藉,堪吟咏,比之贯休、胡曾辈天壤矣。考其世,盖僖宗时人也。(明杨慎·《升庵诗话》)

此君全法飞卿,时有玉溪之集,皆西昆所祖也。(清·殷元勋、宋邦绥《才调集补注》)

唐彦谦师温八叉,而颇得义山飞致,但稍弱耳。(清·翁方纲《石洲诗话》卷二)。

标签: 唐彦谦

更多文章

  • 李三才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三才

    李三才(1554-1623)明朝后期大臣。字道甫,号修吾,祖籍陕西临潼,世代为武功右卫的军官,落籍顺天府通州(今北京市通州)。万历二年进士。万历二十七年以右佥都御史总督漕运,巡抚凤阳诸府,裁抑矿税使,议罢嗾税。与顾宪成结交,臧否人物,议论时政,以治淮有大略,得民心,屡加至户部尚书,三十八年,时论欲以

  • 武元衡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武元衡

    武元衡(公元758年―公元815年),唐代诗人、政治家,字伯苍。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人。武则天曾侄孙。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顺宗立,罢为右庶子。宪宗即位,复前官,进户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

  • 马新贻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马新贻

    马新贻(1821~1870年)字谷山,号燕门,又号铁舫,回族,山东菏泽人。道光二十七年中进士,历任安徽建平知县、合肥知县、安徽按察使、布政使、浙江巡抚、两江总督兼通商事务大臣等职。1870年(清同治九年)七月二十六日,马新贻回署衙时遭刺客张汶祥行刺身亡,成为千古奇案“刺马案”。疑为死于湘军集团策划的

  • 杨景山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杨景山

    杨景山(1903年-1927年),清苑县大庄村人,考入高阳县高小后,因成绩优异,与同学王锡疆、王重民并称高阳学校“三杰”。中文名:杨景山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清苑县大庄村出生日期:1903年逝世日期:1927年职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北京市委书记主要成就:与同学王锡疆、王重民并称高阳学校“三杰

  • 程珌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程珌

    程珌(1164~1242),宋代人,字怀古,号洺水遗民,休宁(今属安徽)人。绍熙四年进士。授昌化主簿,调建康府教授,改知富阳县,迁主管官告院。历宗正寺主簿、枢密院编修官,权右司郎官、秘书监丞,江东转运判官。中文名:程珌别名:字怀古,号洺水遗民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休宁出生日期:1164逝世日期:

  • 于月仙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于月仙

    于月仙,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92班,天津人民艺术剧院演员。2002年,拍摄国产警匪剧《生命的祭坛》。2004年,拍摄乡村作品《走进石锁沟》。2006年,拍摄“乡村爱情”系列剧的第一部《乡村爱情》。2008年,长篇电视连续剧《青山绿水红日子》。2010年,凭借《乡村爱情》获得华鼎奖乡村题材类最佳女

  • 谌湛溪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谌湛溪

    中华矿学社成员谌湛溪(1882-1958),名祖恩。1882年生于平远州(今织金县)一著名书香世家,少有“神童”之誉,后考入贵阳贵山书院。民国初年,先后任湖南益阳板溪锑矿点总工程师、河北唐山煤矿局局长、井陉煤矿局局长、东南大学、北洋大学等校教授。民国十五至二十四年(1926~1935)任江西萍乡矿务

  • 王希仲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王希仲

    王希仲,字云碧,平远州牛场街上人。光绪十七年(1891)生。他出身在书香门第,有扎实的文学基础,15岁从师于省内名医李端柔。因学习勤奋,通读了历代诸多名家的著作和医案,在中医学的海洋里整整陶冶了5年。20岁学成,即在省城贵阳行医。先后到裕春、协济、同济等大药店挂牌。本名:王希仲字:云碧祖籍:平远州牛

  • 齐民友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齐民友

    齐民友(1930年2月—2021年8月8日),祖籍安徽,出生于安徽省芜湖市,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数学家、教育家,武汉大学原校长、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48年考入武汉大学数学系,194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毕业留校任教,国家恢复职称评定后,1979年晋升为教授,1981年

  • 茅坤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茅坤

    茅坤(1512年8月31日-1601年12月22日),字顺甫,号鹿门,浙江湖州府归安县(今浙江吴兴)人,明代散文家、藏书家。明末儒将茅元仪的祖父。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官广西兵备佥事时,曾领兵镇压广西瑶族农民起义。茅坤文武兼长,雅好书法,提倡学习唐宋古文,反对“文必秦汉”的观点,至于作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