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镇元大仙

镇元大仙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331 更新时间:2024/1/24 6:44:32

镇元大仙,是《西游记》中的人物,是地仙之祖,道号镇元子,住在西牛贺洲万寿山五庄观上,道术深厚精深,连观世音菩萨也让他三分。他种的人参果,九千年成熟一次,闻一闻神奇的人参果,就能活三百六十岁;吃一颗,就能活四万七千年。镇元大仙三绺美髯,貌似童颜,手无兵器,只有一只玉尘麈。

基本资料

中文名:镇元大仙

其他名称:镇元子

登场作品:《西游记》

性别:男

身份:地仙之祖

信仰:道教

绝技:袖里乾坤

居住地:万寿山五庄观

结义兄弟:孙悟空

人物故事

唐僧一行路经时,镇元子正好应玉清元始天尊之邀,到上清天弥罗宫去讲“混元道果”。去时,带去了四十六位弟子,对留守的清风、明月二弟子特意交待:“不日有一个故人从此经过,却莫怠慢了他。可将我人参果打两个与他吃,权表旧日之情”。二弟子得知师父故人是往西天拜佛求经的和尚,说:“孔子云:“道不同,不相为谋。’我等是太乙玄门,怎么与那和尚做甚相识!”镇元子解释说:“那和尚乃金蝉子转生,西方圣老如来第二个徒弟。五百年前,我与他在‘兰盆会’上相识。他曾亲手传茶,佛子敬我,故此是为故人也”。还交待:“须要防备他手下人罗唣”。

自以为见多识广的孙悟空,到了五庄观,听了清风、明月对镇元大仙的介绍后“笑得打跌”,忍不住喝道:“你这个臊道童,你在那个面前捣鬼,扯什么空心架子!那弥罗宫有谁是太乙天仙?请你这泼牛蹄子去讲什么!”偷食人参果,推倒果树,不认错道歉,师徒一行就悄悄开溜;被镇元大仙追上询问,又以谎言搪塞。镇元大仙施手段,连人带马捉去,又特意安排与马草料,以“唐三藏做大不尊”之名,欲用皮鞭打之。并解释:“这和尚是出家人,不可用刀枪……”。孙悟空见状,急承担责任,要求替打,大仙笑道:“这泼猴倒言语膂烈。这等便先打他”。打完,又要打唐僧,孙悟空又求替打,大仙笑道:“这泼猴,虽是狡猾奸顽,却倒有些孝意。既这等,还打他罢。”当夜孙悟空作法,以柳树之根替身,使一行人逃脱。次日早,大仙得知,夸奖道:“孙行者,真是一个好猴王!”又说:“你走了便也罢,却怎么绑些柳树在此,冒名顶替?”遂又追上将四人一马捉拿回观。

二次捉住唐僧一行,镇元大仙命人支起油锅,要炸孙悟空。孙悟空施法捣了锅灶。大仙再起锅灶,要炸唐僧,孙悟空赶快站出来:“我来下油锅了。”镇元子见好就收,一把搀住孙悟空,表扬夸赞了一番后,对孙悟空说只要把树医活,就与孙悟空八拜为交,结为兄弟。孙悟空也见识了镇元大仙的手段,不敢狂作非为,赶紧到三岛求取医树之方。

孙悟空访三岛求方医树,听到各路神仙对镇元子的高度评价;到了观世音处,又挨了一顿责骂,更了解到镇元子是非凡之仙。观世音随孙悟空到了五庄观,镇元子恭敬有礼:“小可的勾当,怎么敢劳菩萨下降?”观世音也显示君子之风:“唐僧乃我之弟子,孙悟空冲撞了先生,理当赔偿宝树”。

人参果树医活后,镇元大仙急令敲下十个人参果,请菩萨唐僧师徒等做了“人参果会”。送走观世音,大仙又安排蔬酒,与孙悟空结为兄弟。分别时,两人依依不舍,颇有相见恨晚之意。

人物简介

镇元子,混名与天同君,道场设在西牛贺洲万寿山五庄观。在《西游记》林林总总的神仙中,镇元子应该是最有风度的一位。唐僧师徒取经路过五庄观,远见“松篁一簇,楼阁数层”,连孙悟空也一时看不出是观宇还是寺院。到了近前,才“看不尽那巍巍道德之风,果然漠漠神仙之宅”。虽说孙悟空曾作过齐天大圣,但对镇元大仙却一无所知。镇元子的五庄观,有一棵天开地辟的灵根人参果树,万年一收获,只得三十个果子。那果子,“闻一闻,就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就活四万七千年。”大仙地位显赫,他的弟子解释:“三清是家师的朋友,四帝是家师的故人,九曜是家师的晚辈,元辰是家师的下宾。”镇元子只将“天地”二字侍奉香火,为此其弟子还说:“这两个字,上头的礼上还当;下边的还受不了我们的香火。是家师诌佞出来的。”镇元子是地仙之祖,所以敬天“礼上还当”,敬“天地”可能取其和谐。他在道家的位置与玉清、上清、太清平列,或者在“三清候补”之级。从他门下出去的散仙不计其数,身边尚有四十八个徒弟,都是得道的全真。他的观内有花园、菜园,孙悟空偷人参果看到菜园,不无讥笑之意说:“他也是个自种自吃的道士”。

性格特点

镇元大仙三绺美髯,貌似童颜,手无兵器,只有一只玉尘麈。在与齐天大圣孙悟空打斗中,一只玉麈抵得住千钧之力的金箍棒,只两三个回合,他施展袖里乾坤的法术,把唐僧师徒连人带马装进袖子里,本领着实厉害。但大仙心胸开阔,气度不凡,当孙悟空请来菩萨救活人参果树后,他不记前嫌,与孙悟空结拜为兄弟,并且慷慨举办人参果会,用珍贵的人参果宴众仙和唐僧师徒,颇有大仙气度。《西游记》中,佛道勾心斗角,少有和谐场景。五庄观发生的这件事,精彩地体现了道家静虚高远的境界。镇元大仙表现出的高超的道法和宽容忍让精神,对孙悟空忠诚品质与手段功夫的认可,确实为道家争得了彩头,展现了真正的道家大仙的风度。

人物法力

镇元大仙,身为“地仙之祖”,却为人低调,孙猴子虽说自称“齐天大圣”,对这位大仙却从未听说,对他身份、地位的描述,也全由旁人之口得知。书中称:三清是他的朋友,四帝是他的故人,九曜是他的晚辈,元辰是他的下宾。与三清四帝能平起平坐的,西游记里也不过寥寥几人。

再说说教育方面,镇元大仙身为五庄观观主,“从他门下出去的散仙不计其数,身边尚有四十八个徒弟,都是得道的全真。”再看看与他同辈的三清,《封神演义》中有明确记载,元始天尊所创立的阐教,得道的也只有玉虚十二门人,姜子牙申公豹还要通过封神才能得道,可见传功授业,镇元大仙的本事比元始天尊还要高些。

最后说说法力方面,书中描写镇元大仙两次将师徒四人一锅端,第一次“那行者没高没低的,棍子乱打。大仙把玉麈左遮右挡,奈了他两三回合,使一个袖里乾坤的手段,在云端里把袍袖迎风轻轻的一展,刷地前来,把四僧连马一袖子笼住。”第二次“他兄弟三众,各举神兵,一齐攻打,那大仙只把蝇帚儿演架。那里有半个时辰,他将袍袖一展,依然将四僧一马并行李,一袖笼去,返云头,又到观里。”书中说他对战悟空、八戒、沙僧三人是“件神兵施猛烈,一根麈尾自飘然”。可见他在对战之时是很轻松自如的,后来又对悟空说“纵有腾那,脱不得我手”,可见他胸有成竹,蓬莱三老说:“你这猴儿,全不识人。那镇元子乃地仙之祖,我等乃神仙之宗。你虽得了天仙,还是太乙散数,未入真流,你怎么脱得他手?”连观音菩萨都称:“你这泼猴,不知好歹!他那人参果树,乃天开地辟的灵根。镇元子乃地仙之祖,我也让他三分,你怎么就打伤他树!”可见镇元大仙法力之高,在《西游记》书中,也是排的上号的。

教育意义

镇元大仙为什么升不上去?

镇元大仙是个老同志,但一直升不上去,他的道友如太上老君等都混得风生水起,他还在人间当什么地仙。

镇元大仙有一个宝贝,比天上的蟠桃宝贵多了。“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三千年才得熟,短头一万年方得吃。似这万年,只结得三十个果子。果子的模样,就如三朝未满的小孩相似,四肢俱全,五官咸备。人若有缘,得那果子闻了一闻,就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就活四万七千年。”一万年,在天上也相当于三十多年,如此宝贵,拿这种东西送礼实在是再好没有了。

镇元大仙对取经团队也想做个感情投资,因此让他手下最小的两个弟子去接待唐僧,给两个人参果吃。以他的身份,当然是只结交领导唐僧,这么宝贵的人参果给了几个手下吃他觉得不值得,所以吩咐那两个弟子不能让唐僧手下知道。可惜那两个弟子白活了一千多年,把这事办得一团糟。

他们犯的错也不能全怪他们,唐僧见识太少以为是小孩不肯吃也太出乎他们意料了。人参果拿出来,那些神仙们都恨不得从喉咙里伸出手来,这个师父的故人却如此少见多怪,确实让他们没有想到。他们犯的最大错误就是保密工作没做好,让猪给听见了。猪撺掇猴哥去偷了几个来吃,这个确实是猴哥不对。不过那两个弟子也太没有处理这种突发事件的能力了。“两个出了园门,径来殿上,指着唐僧,秃前秃后,秽语污言不绝口的乱骂;贼头鼠脑,臭短臊长,没好气的胡嚷。”你师父让你们给唐僧两个人参果吃,就是要结交他,你们这么骂,为了几个人参果,把取经团队得罪了,不是因小失大么?唐僧在处理这个问题上还是比较成熟。他说:“纵有钱没处买呵,常言道,仁义值千金。教他陪你个礼,便罢了。也还不知是他不是他哩。”唐僧已经把这个意思给点出来了,这两个活了一千多年的老家伙就愣没领会。猴哥已经承认错误了,对于闹了天宫的猴哥来说已经很不容易了,那两个傻弟子还要争他们偷了4个还是3个的问题,实在是白活这把年纪了。你争赢了有什么好处?他承认偷3个还是4个有什么意义,反正是少了4个了。惹得猴哥大怒,把人参果树推倒,惊动了天上各路神仙,把一个好事变成了一场危机。

假设这两个弟子稍微沉住气,对唐僧这么说,本来应该给你的徒弟们一人一个的,还没来得及,他们就急着去拿了,是我们动作不及时,请恕罪。说点软话,本来就理亏的猴哥们肯定会给承认错误,大家一团和气,这个朋友就交下来了。虽然损失了四个人参果,但结交唐僧的目的还是达到了。最后这四个人参果的损失猴哥他们心里过意不去,肯定在别的方面会想办法补偿。镇元大仙回来最多也只能怪他们没有做好保密工作,这么处理已经是不错了。

不过他们的错误也让我们可以看看唐僧命价几何。镇元大仙回来后,听说他的树没了,当然大怒了。“镇元大仙靠什么和王母娘娘等天上神仙联络感情,靠什么结识唐僧这些后起之秀?靠的就是这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过三千年才成熟的人参果。过去等九千年,还能等到三十个人参果,现在连树都没有了,镇元大仙真的是寡妇死了儿子,没指望了,怎么能不恼羞成怒呢?”(摘自《品西游-解读职场潜规则》)他绑架了唐僧,又绑又打甚至拿猴哥下油锅,大搞法西斯酷刑。最后拿唐僧的命要挟猴哥去医树。唐僧在西游记里能耐不大,惹的麻烦却不小。因为他的肉吃了能长生不老,因此引来了不少的妖怪。但去掉了肉的长生价值,唐僧到底命值多少钱呢?在这里,我们得以略知一二。吴思先生在《血酬定律》里说:“掏钱赎票者并不是人质本人,而是他的亲属、代理人或其他利益相关者。这些利益相关者对人质的性命的估价,对人质生死与自身利害关系的预测,直接决定着掏不掏钱,掏多少钱。”对于镇元大仙来说,唐僧的一万条命也抵不上他的人参果树,但从他愿意给唐僧两个人参果吃来看,大概唐僧的价值应该在两个人参果之上,其实我看如果镇元大仙不是因为树倒了的话,单吃他六个人参果,他应该还不至于如那两个傻弟子般翻脸。对于猴哥来说,唐僧是救他出来的恩人,又是自己进入体制的希望,因此从猴哥角度看,价值远高于人参果树和自己去求人的尊严。对于观音来说,唐僧肯定不能死,否则她主管的这个工程就完全失败了,因此她必须医活这棵树。于是在这个基础上,成交了。

然而,归根结底,镇元大仙还是亏大了。“镇元大仙原来因为不舍得让猴哥等人吃人参果,结果被别人吃了十几个人参果,碍于面子,甚至让福寿禄等对自己一点价值都没有的人也吃了三个。”(摘自《品西游-解读职场潜规则》)这就是把招待工作如此重要的工作交给两个傻弟子的后果。招待所长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当的。

吴思先生在《潜规则》里提到:“伺候上官及讨好过客,这些都是官场必需的应酬,其实质是搜刮百姓之后的利益再分配,是民脂民膏的分肥。官场宦游,谁知道明天谁富谁贵?培植关系本来就是正常的投资,不得罪人更是必要的保险。陪着转转,一起吃两顿,送点土特产,照顾点路费,怎么就把人家说成吸血的蚊虫?再说,吴县刮来了民脂民膏别人沾点光,别人刮来了他袁宏道也可以去沾光。这是一张人人都要承担责任和义务的官场关系网。”如此重要的关系网的重要节点的招待工作,让两个傻弟子干,镇元大仙为什么一直升不上去的原因我们也就略知一二了。?这件事情过去后,虽然镇元大仙极力弥补,但为时已晚,和西天第三梯队交好的机会一去不复返了。猴哥和他结拜,但后来出了事从来不找这个兄弟帮忙,河水不犯井水。观音等虽然吃了他的人参果,但只会认为是帮他忙应该的。镇元大仙损失了十多个人参果,什么也没捞到。从镇元大仙这边来看,总结经验教训,首先要选拔一个得力的招待所长。其次要搞好情报工作,对于过客的身份、喜好等要有全面的了解,才能对症下药,皆大欢喜。

标签: 镇元大仙

更多文章

  • 太阴星君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太阴星君

    太阴星君,中国道教神话中的月神,俗称太阴娘娘、月姑等。全称为“上清月府黄华素曜元精圣后太阴皇君”(见《道法会元》)、“月宫黄华素曜元精圣后太阴元君”(见《道门定制》),或称“太阴元君孝道明王灵宝净明黄素天尊”(见《太上灵宝净明飞仙度人经法》)。中国人民对月亮的崇拜习俗,最早见于史料记载的是《尚书·尧

  • 黎山老母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黎山老母

    黎山老母是神话传说中的女仙名,亦称作“骊山老母”,武当山道教称其道号为玉清圣祖紫元君。传说骊山老母居于骊山,在中国民间信仰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很多道观中都供奉有她的圣像。传说中骊山老母横跨多个时代,具有极为强大的法力,并教出各个时代中的英雄女将,如齐宣王的妻子钟无艳、薛丁山的妻子樊梨花、高君保的妻子

  • 金蝉子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金蝉子

    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中,去西天取经的“唐僧”原是释迦牟尼如来佛的二徒弟“金蝉子”(又称金蝉长老)转世,唐三藏由金蝉子真灵转世为东土大唐高僧,喻有“金蝉脱壳”之意,所以人们将脱壳变身的蝉作为长生、再生的象征,因此在《西游记》中也有了吃“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的说法。中文名:金蝉子别名:唐僧、

  • 阎王爷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阎王爷

    阎王爷,亦称“阎王”,旧时中国民间信仰神祇。流行于南北各地。阎王原为佛家语。来源于佛教的掌管地狱的主神,掌管着十八层地狱。中国古代原本没有关于阎王的观念,佛教从古代印度传入中国后,阎王作为地狱主神的信仰才开始在中国流行开来。中文“阎王”是从梵语中音译过来的词汇阎魔罗阇的简称,本意是“捆绑”,具体意思

  • 刘伯钦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刘伯钦

    刘伯钦,《西游记》中的人物,绰号镇山太保。家住双叉岭和两界山交界处,和妻子、母亲,一家三口打猎为生。一日进山打猎,正好遇到老虎要吃西天取经的唐三藏。刘伯钦救下唐僧,并把他带回家中休息,原来次日就是刘伯钦父亲的忌日,刘伯钦的母亲求唐僧给超度一下,唐僧欣然应允,刘伯钦的父亲夜晚托梦给家人,说经高僧超度,

  • 太上老君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太上老君

    太上老君为道教“三清”尊神之一的道德天尊,全称“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并不等同于老子,老子为其化身。中文名:太上老君别名:道德天尊住所:大罗天上太清仙境全称:太清道德天尊按《史记》记载,老子为周代史官,构建了独特的道论,创建了诸子百家之一的道家,被后世奉为道祖。这是历史上的老子。老子《道德经》中,

  • 东海龙王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东海龙王

    东海龙王名敖广,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龙族之王,为“四海龙王”之首,亦为所有水族龙王之首。统治东海之洋,主宰着雨水、雷鸣、洪灾、海潮、海啸等。曾下陷东京、水淹陈塘关(影视设定)。在中国以东方为尊位,按周易来说东为阳,故此东海龙王排第一便是理所应当。常记载于《西游记》、《封神演义》、《三教搜神大全》等

  • 木吒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木吒

    木吒又称“木叉”、“木咤”,人物原型是观音的大弟子木叉,在元代《西游记平话》里成为托塔天王太子,是中国古代民间传说里的神话人物。其形象为环眉大眼的少年,姓李,传说为托塔天王李靖(原为陈塘关总兵修道成仙)和殷夫人的次子,长兄金吒,三弟哪吒,妹妹为李贞英,义妹为地涌夫人。多出现于《西游记》《封神演义》《

  • 乌巢禅师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乌巢禅师

    乌巢禅师,古典名著《西游记》中的原创人物,其中的“乌巢”其实是鸟巢。相关情节见《西游记》原著第十九回“云栈洞悟空收八戒,浮屠山玄奘受心经”。乌巢禅师出现地点在高老庄和黄风岭之间,曾向唐僧授予心经。中文名:乌巢禅师别名:鸟巢禅师国籍:乌斯藏国职业:禅师主要成就:传授唐僧《多心经》一卷代表作品:摩诃般若

  • 哪吒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哪吒

    哪吒(nézhā),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仙,佛教及道教护法神。兴盛于道教与民间信仰,在道教头衔为中坛元帅、通天太师、威灵显赫大将军、三坛海会大神等;尊称太子爷、三太子、善胜童子。主要记载源于元代宗教神话典籍《三教搜神大全》,活跃于明代神魔系列小说名著《封神演义》、《西游记》、《南游记》等多部古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