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太阴星君

太阴星君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142 更新时间:2024/1/3 0:40:28

太阴星君,中国道教神话中的月神,俗称太阴娘娘、月姑等。全称为“上清月府黄华素曜元精圣后太阴皇君”(见《道法会元》)、“月宫黄华素曜元精圣后太阴元君”(见《道门定制》),或称“太阴元君孝道明王灵宝净明黄素天尊”(见《太上灵宝净明飞仙度人经法》)。中国人民对月亮的崇拜习俗,最早见于史料记载的是《尚书·典》,文称:日、月、星辰为天宗,岱、河、海为地宗;天宗,地宗合为六宗。王逸注《楚辞·九章·惜诵》时云:“六神,谓六宗之神也。”可见月亮在此之前早就被人们视为神而加以崇拜了。其实中国人民祭祀月亮时,往往是辅助于太阳而行的。且祭日于东,祭月于西,以别内外,以端其位。足以见古代“祭日为主,祭月为辅”的现象。

基本资料

中文名:太阴星君

别名:黄华素曜元精圣后太阴元君、月神

神话体系:中国神话体系

所属:道教神话

居所:月宫

司掌:月亮

象征:太阴之精、皇后大臣

简介

太阴星君:又叫月光娘娘、太阴星主、月姑等。崇拜太阴星君,在中国由来已久,在世界各国也是普遍现象,这是源于原始信仰中的天体崇拜。中国民间一些传说中,有时也把太阴星君与恒娥仙子合并为一个神,认为其是一位绝色美人,所以人人都欣赏她,也因为这个缘故,八月十五日的太阴星君诞辰祭,都在入夜以后,面对当空的皓月家家户外围院,排设香案点上一对红烛,供上四色鲜果,焚香膜拜,气氛十分虔诚,而又带有几分闲情逸致之感。在黑夜中,月亮给人带来了光亮;月色朦胧,又会使人产生许多遐想,许多美丽动人的故事因此产生,“嫦娥奔月”就是其中著名的一个。中国民间传说嫦娥是后羿的妻子,后羿因射九日,得罪了天帝,把他们贬在人间,后来,后羿得了西王母的长生不老药,嫦娥服药后升天而去,住于广寒宫,就成了月宫中的一位女神。《归藏》、《搜神记》等古籍中都记有此事。

此后,太阴星君就较普遍地为中国民间供奉。中国古代男女热恋时在月下盟誓定情,拜祷太阴星君。有些分离的恋人也拜求太阴星君祈求团圆。元代大戏剧家关汉卿就写过一出《拜月亭》。《西厢记》里的崔莺莺也虔诚地对太阴星君倾诉希望遇到意中人的情怀。清人丁耀亢所著的《续金瓶梅》第十八回中,一对痴男怨女郑玉卿和银瓶私尝禁果后,推开窗户,双双跪倒,对着月亮说:“就两人有一人负心的,就死于千刀万剑之下。”有趣的是,有些单相思的男女也要请太阴星君评理,或诉衷肠。

我国有许多少数民族也盛行拜月的风俗。如苗族就有“跳月”的活动,青年男女在“跳月”中,寻求心上人,倾吐爱慕之情,永结同心。关于月亮的神话由来已久。

记载

据《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月女子方浴月。帝俊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文中说帝俊之妻常羲生下了十二个月亮。其实更多的则是关于嫦娥(恒娥)、蟾蜍、白兔、吴刚、桂树的传说。《归藏》曰:昔恒我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淮南子·览冥训》曰:“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羿妻)窃之奔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又据《五经通义》说:“月中有兔与蟾蜍何?月,阴也;蟾蜍阳也,而与兔并,明阴系于阳也。”除了蟾蜍外,又有一兔。据《拟天问》曰:“月中何有?白兔捣药。”可见月中月兔已为当时人们达成共识。后来唐代大诗人李白在《把酒问月》中就曾吟道:“白兔捣药秋复春,妲娥孤栖与谁邻?”说妲娥与玉兔共栖于月中。到了唐代,又有吴刚伐桂之说。段成式《酉阳杂俎·天咫》曰:“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于是月亮在人们的心目中已为神仙境界,中有雄伟的月宫,美丽的嫦娥,可爱的白兔,高大的桂树,砍树的吴刚。后来道教吸收了这些信仰,另创造出一位月神,将月亮与太阳、金星、木星、火星、土星等并为“十一曜”,称其神为“十一太曜星君”。称其号为“月府素曜太阴皇君”,俗称“太阴星君”。

文献记载

太阴皇君诰

至心皈命礼。大罗天上,七宝苑中。秉金水之精华,姿容绰约;本坤仪之柔顺,瑞相端严。开玉烛之神光,家沾清泽;鍊紫房之灵药,人锡长年。虽朓朒而真体罔亏,任满盈而明辉不溢。考核诸仙之升降,秉正无私;主持司禄之权衡,锡恩靡忒。命玉妃而滋甘露,催开万谷春容;咨青女而降玄霜,收敛千仓秋实。恩敷三界,化被天人;大悲大愿,大圣大慈。月府太阴,结璘皇君,宝光幽照如来,妙果素月天尊。

至心皈命礼。广寒至圣,紫光上真。主北极之阴阙,掌人生之魄体。明分长短,致吉凶有缺有圆;显示灾祥,降祸福无差无忒。巡游不住,玉兔周游于九道;辉照无穷,素魄全击于行方。凡承运照,实荷生成。大悲大愿,大圣大慈。月府素曜太阴皇君,慧光朗照天尊。

三光照耀万物生,天和地合得安宁。敬畏长存心恭敬,涤荡乾坤日月明。

至心称念妙果素月天尊,不可思议功德。

《太上洞真五星秘授经》

太阴真君,主肃静八荒,明明辉盛,如世人运炁逢遇,多有惨惨之忧,宜弘善以迎之。其真君,戴星冠,蹑朱履,衣素纱之衣,手执玉简,悬七星金剑,垂白玉环佩。宜图形供养,以异花珍果,浄水名香,灯烛清醴,虔心瞻敬,至心而咒曰:

太阴真君,常弘正道。阴德不愆,福我亿兆。

《洞渊集卷七》

月者,太阴之精,皇后大臣之象。月中帝君、仙官、神吏,万众皆修结璘奔月之道。月为广寒洞阴之宫,自然化生,青华紫桂之林,亦曰绛林。枝叶红兰,神仙采食华实,寿同日月,升入玉清。魄精之黑,化生玉兔。一月一周天,月宫太阴帝君,下管五岳、四渎、五湖、四海、十二溪水府,并邓都罗山。百司常以三元日,冥官僚佐皆谒月宫,校定世人生死罪福之目,呈进上帝,谓之阴宫死籍。月魄常泛十华之彩,光莹万国,月名结璘。

标签: 太阴星君

更多文章

  • 黎山老母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黎山老母

    黎山老母是神话传说中的女仙名,亦称作“骊山老母”,武当山道教称其道号为玉清圣祖紫元君。传说骊山老母居于骊山,在中国民间信仰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很多道观中都供奉有她的圣像。传说中骊山老母横跨多个时代,具有极为强大的法力,并教出各个时代中的英雄女将,如齐宣王的妻子钟无艳、薛丁山的妻子樊梨花、高君保的妻子

  • 金蝉子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金蝉子

    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中,去西天取经的“唐僧”原是释迦牟尼如来佛的二徒弟“金蝉子”(又称金蝉长老)转世,唐三藏由金蝉子真灵转世为东土大唐高僧,喻有“金蝉脱壳”之意,所以人们将脱壳变身的蝉作为长生、再生的象征,因此在《西游记》中也有了吃“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的说法。中文名:金蝉子别名:唐僧、

  • 阎王爷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阎王爷

    阎王爷,亦称“阎王”,旧时中国民间信仰神祇。流行于南北各地。阎王原为佛家语。来源于佛教的掌管地狱的主神,掌管着十八层地狱。中国古代原本没有关于阎王的观念,佛教从古代印度传入中国后,阎王作为地狱主神的信仰才开始在中国流行开来。中文“阎王”是从梵语中音译过来的词汇阎魔罗阇的简称,本意是“捆绑”,具体意思

  • 刘伯钦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刘伯钦

    刘伯钦,《西游记》中的人物,绰号镇山太保。家住双叉岭和两界山交界处,和妻子、母亲,一家三口打猎为生。一日进山打猎,正好遇到老虎要吃西天取经的唐三藏。刘伯钦救下唐僧,并把他带回家中休息,原来次日就是刘伯钦父亲的忌日,刘伯钦的母亲求唐僧给超度一下,唐僧欣然应允,刘伯钦的父亲夜晚托梦给家人,说经高僧超度,

  • 太上老君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太上老君

    太上老君为道教“三清”尊神之一的道德天尊,全称“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并不等同于老子,老子为其化身。中文名:太上老君别名:道德天尊住所:大罗天上太清仙境全称:太清道德天尊按《史记》记载,老子为周代史官,构建了独特的道论,创建了诸子百家之一的道家,被后世奉为道祖。这是历史上的老子。老子《道德经》中,

  • 东海龙王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东海龙王

    东海龙王名敖广,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龙族之王,为“四海龙王”之首,亦为所有水族龙王之首。统治东海之洋,主宰着雨水、雷鸣、洪灾、海潮、海啸等。曾下陷东京、水淹陈塘关(影视设定)。在中国以东方为尊位,按周易来说东为阳,故此东海龙王排第一便是理所应当。常记载于《西游记》、《封神演义》、《三教搜神大全》等

  • 木吒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木吒

    木吒又称“木叉”、“木咤”,人物原型是观音的大弟子木叉,在元代《西游记平话》里成为托塔天王太子,是中国古代民间传说里的神话人物。其形象为环眉大眼的少年,姓李,传说为托塔天王李靖(原为陈塘关总兵修道成仙)和殷夫人的次子,长兄金吒,三弟哪吒,妹妹为李贞英,义妹为地涌夫人。多出现于《西游记》《封神演义》《

  • 乌巢禅师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乌巢禅师

    乌巢禅师,古典名著《西游记》中的原创人物,其中的“乌巢”其实是鸟巢。相关情节见《西游记》原著第十九回“云栈洞悟空收八戒,浮屠山玄奘受心经”。乌巢禅师出现地点在高老庄和黄风岭之间,曾向唐僧授予心经。中文名:乌巢禅师别名:鸟巢禅师国籍:乌斯藏国职业:禅师主要成就:传授唐僧《多心经》一卷代表作品:摩诃般若

  • 哪吒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哪吒

    哪吒(nézhā),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仙,佛教及道教护法神。兴盛于道教与民间信仰,在道教头衔为中坛元帅、通天太师、威灵显赫大将军、三坛海会大神等;尊称太子爷、三太子、善胜童子。主要记载源于元代宗教神话典籍《三教搜神大全》,活跃于明代神魔系列小说名著《封神演义》、《西游记》、《南游记》等多部古典文

  • 西海龙王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西海龙王

    西海龙王是四海龙王之一,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四灵之一。作为中国民间的重要信仰,各地建有龙王庙来供拜龙王。庙内多设坐像,通常只立有一位龙王。因为传说龙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象征祥瑞,所以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全国各地的一种习俗。《太上洞渊神咒经》中有“龙王品”,列有以方位为区分的“五帝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