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朱亮祖

朱亮祖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072 更新时间:2024/1/19 4:41:15

朱亮祖(?-1380年),庐州六安(今安徽省六安市)人。明朝开国将领。早年效力于元朝,屡败朱元璋。兵败归降后,参与灭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明夏政权的战役,平定两广地区。洪武三年(1370年),赐“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荣禄大夫、柱国,册封永嘉侯,出镇北平,祭祀南海。镇守广东期间,勾结当地豪强,为非作歹,诱使朱元璋冤杀番禺县令道同,勾结宰相胡惟庸。洪武十三年(1380年),坐罪赐死,削除爵位。

基本资料

本名:朱亮祖

字号:从亮

所处时代:元末明初

民族族群:汉人

出生地:六安

出生时间:不详

去世时间:1380年10月1日

主要成就:平定浙闽、两广

爵位:永嘉侯

人物生平

朱亮祖早年曾召聚乡兵,保御乡里,因战绩出众,被元廷授为义兵元帅。后因形势所迫,率军南下江东,驻守于宁国府(治今安徽宣城)。

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攻克宁国,俘获朱亮祖,因其骁勇善战,仍让他担任原职。但朱亮祖在朱元璋麾下仅效力几个月,便叛归元朝,而后数次击败朱元璋的军队,再次占据宁国。朱元璋当时正攻打金陵,也无暇分兵征讨。

至正十七年(1357年),朱元璋命徐达率军围攻宁国,征讨朱亮祖。朱亮祖拼死突围,勇不可挡,还击伤猛将常遇春,诸将都不敢上前阻挡。朱元璋亲自到前线督战,这才擒获朱亮祖。朱亮祖被绑到朱元璋面前,对朱元璋道:“要杀就杀,您若不杀我,我就为您效死力。”朱元璋遂将他释放,留于麾下。后来,朱亮祖累功至枢密院判。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朱亮祖随朱元璋征讨陈友谅,攻克南昌、九江,并参与鄱阳湖之战。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亮祖随军夺取武昌,灭亡陈汉政权,升任广信卫指挥使。

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李文忠在新城大败东吴将领李伯升。朱亮祖趁胜追击,连烧吴军营盘数十座,俘虏同佥、元帅等将校六百余人,缴获辎重无数。李伯升仅率数骑而逃。不久,朱亮祖又配合处州守将胡深,攻打福建军阀陈友定。他自铅山出兵,进军浦城,攻克崇安、建阳。

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朱亮祖随军攻破桐庐、余杭,升任浙江行省参政,协助李文忠镇守杭州。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亮祖率数万军队讨伐方国珍,攻破天台、台州,打得方国珍之弟方国瑛大败而逃。他追击至黄岩,降服守将哈儿鲁,夺取仙居等县。而后,朱亮祖又连破温州、瑞安、盘屿,两次击败方国珍部将方明善,一直追到楚门。最终,方国瑛、方明善都投降朱亮祖。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史称明太祖。朱亮祖被授为征南副将军,随廖永忠由海路攻打广东,招降广东军阀何真。他随后进兵广西,攻克梧州,杀死元朝尚书普贤帖木儿,平定郁林、浔县、贵县等地。不久,朱亮祖与平章杨璟会师,攻克靖江(今广西桂林),又与廖永忠一同夺取南宁、象州,终于平定广西全境。

洪武三年(1370年),明太祖大封功臣。朱亮祖被授为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荣禄大夫、柱国,封永嘉侯,食禄一千五百石,获赐铁券,子孙世袭。当时,明太祖钦定功臣三十四位,其中朱亮祖名列第二十七。

洪武四年(1371年),汤和、傅友德率军伐蜀,分为水陆两路,征讨明夏政权,但都进展迟缓。明太祖便任命朱亮祖为征虏右副将军,让他增援伐蜀明军。但朱亮祖到达蜀地时,明军已经攻破成都,灭亡明夏。他只得去攻打尚未收复的州县。明军班师后,朱亮祖因擅杀军校,未获封赏。

洪武八年(1375年),朱亮祖随傅友德镇守北平,后又随李善长督理屯田,巡视海道。

洪武十年(1377年),明太祖派遣十八位公侯分祀岳镇海渎,其中朱亮祖祭祀南海。

洪武十二年(1379年),朱亮祖出镇广东,并征发军民三万,拓建广东北城。他出身武夫,在镇多有不法之举,与执法甚严的番禺知县道同矛盾很深。道同生性耿直,面对朱亮祖的威逼利诱,始终不为所动。

当时,番禺县(治今广东广州)有很多土豪欺行霸市,市民稍有不从,就被他们诬陷下狱。道同抓捕土豪首领,并将其带枷游街。土豪都争相贿赂朱亮祖,请他出面说情。朱亮祖遂设席宴请道同,席间向他提起此事。道同不为所动,厉声道:“您身为大臣,怎能受小人役使?”朱亮祖见道同不允,次日便让人砸开枷锁,将被抓的土豪放走,还找借口鞭笞道同。

道同又依法惩处倚势作恶的富民罗氏。朱亮祖因罗氏是自己爱妾的亲属,又将其抢走。道同再也不能忍受,遂将朱亮祖的不法之事奏报明太祖。但朱亮祖却抢先上奏,诬称道同对上司傲慢无礼。明太祖不知详情,便派使臣前去赐死道同。他随后得到道同的奏章,方知事情原委,忙再派使臣前去赦免。两名使臣同日抵达番禺,但当赦免的使臣到达时,道同已经遇害。

洪武十三年(1380年)九月,朱亮祖被明太祖召回南京,与儿子朱暹被一同鞭死。明太祖念其有功,仍命以侯礼安葬,还亲自为他撰写圹志。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明太祖颁布《昭示奸党录》。朱亮祖被追认为胡惟庸逆党,永嘉侯爵位被废除,次子朱昱连坐被杀。

主要成就

朱亮祖早年曾为元朝镇压农民起义,战功卓著,后占据宁国,多次击败朱元璋的军队,在宁国之战中击伤猛将常遇春,以勇悍著称。他归附朱元璋后,参与了明军攻灭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割据势力的战争,又随军平定广东、广西、四川等地,为明朝的建立、统一作出了贡献。

轶事典故

相传,朱亮祖镇守广州时,曾想在越秀山上营造府第,却在晚上做了个怪梦。他梦见山上飞起一条赤龙,对面海中(珠江)却飞起一条青龙,两条龙恶战一番,青龙不支潜入海中。次日,朱亮祖召集幕僚解梦,但众说纷纭。消息逐渐传开,最终传到朱元璋耳中。朱元璋让刘伯温解梦。刘伯温建议让朱亮祖在越秀山上建一四方塔以镇海妖。于是,朱亮祖便在山上建起五层楼,命名为望海楼,也就是后来的镇海楼。

据《汀州府志》记载,朱亮祖曾驻防汀州府(治今福建长汀),对当地名菜长汀豆腐干极为赞赏,餐桌上常有此菜。

人物评价

朱元璋:朕观天下鼎沸之秋,群雄未有所向,惟俊杰者乃能择主而依也。尔亮祖当朕渡江之后,同人款附,犹豫未决,抗我师旅,朕乃亲征,得尔于宁国。应对之际,言辞磊落,朕甚壮之,亲释其缚,即加升用,戍浙东者历年,参预行省政事。及取温台,由海道从征广之东西,至于海南,兵威所及,无不效顺,厥勋甚著。……昔尉迟恭归唐,立勋为多,尔可比之矣。(《永嘉侯铁券》)

董伦:亮祖性刚勇,善骑射,所至奋不顾身,故能成佐运功,然寡学术,所为多非礼,上念其功,故宽宥之,以全始终。

查继佐:叛将复归,迄无成绩。胡美甥康泰,究不能自见矣。朱永嘉之二宁国,徐常被创还,颇傲,乃以三简赦之。历茂绩封侯,究以道同一语,借胡党,呜呼!不借,皆可以不党者也。

张廷玉:亮祖以下诸人,既昧明哲保身之几,又违制节谨度之道,骈首就僇,亦其自取焉尔。

家庭成员

长子:朱暹,授府军卫指挥使,与朱亮祖一同被杀。

次子:朱昱,因坐胡惟庸案被杀。

史籍记载

《明史·卷一百三十二·列传第二十》

《高皇帝御制文集·卷第十六》

《明太祖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三》

《罪惟录·卷八·运诸臣列传中》

《国朝献徵录·卷八》

《明史纪事本末·卷四·太祖平吴》

《明史纪事本末·卷五·方国珍降》

《明史纪事本末·卷六·太祖平闽》

《明史纪事本末·卷七·平定两广》

《明史纪事本末·卷十一·太祖平夏》

后世纪念

洮州十八龙神

洮州地区(今甘肃临潭县)居民先辈多属明代将领及其裔麾下军士,后世为怀念祖上的开国定鼎勋业,将一些明代将领或皇室成员共十八位作为湫神(龙神)来供奉。其中,朱亮祖为南部总督黑池都大龙王,立庙于流顺乡上寨村。

广州镇海楼

镇海楼,原名望海楼,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山小蟠龙冈,是朱亮祖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修建的。该楼历史上曾五毁五建,1928年重修时由木构架改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1929年成为广州市立博物馆(即后来的广州博物馆),是广州市标志性建筑之一,名列羊城八景,被誉为“岭南第一胜览”。2013年3月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镇海楼顶层正面高悬金色巨匾,两边有一副木刻楹联:“万千劫,危楼尚存,问谁摘斗摩星,目空今古;五百年,故侯安在,使我倚栏看剑,泪洒英雄!”楹联系清光绪年间赴粤筹办海防的彭玉麟授意其幕僚李棣华所作。联中的“故侯”即指朱亮祖。

关岭侯王庙

关岭侯王庙位于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新昌县两县交界处,祭祀永嘉侯朱亮祖、靖宁侯叶琛。元朝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亮祖率军攻打台州方国珍,命部将严德破关岭山寨以攻天台,后人遂在关岭建庙崇祀。庙中所立的《明关岭铺侯王庙重修碑记》对此曾有记载。

标签: 朱亮祖

更多文章

  • 朱中楣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中楣

    朱中楣,字懿则,,江西南昌人。明宗室辅国中尉议汶次女,吉水少司马李元鼎室,礼部尚书李振裕母。关于其生卒年,李振裕《显妣朱淑人行述》(以下简称《行述》)中有明确记载:“淑人生于天启壬戌(1622)年五月初二子时,殁于今康熙壬子(1672)年二月十九日未时,享年五十有一岁。”著有《随草诗馀》、《镜阁新声

  • 黄娥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黄娥

    黄峨(1498~1569),字秀眉,明代蜀中才女、文学家,四川遂宁(今遂宁市安居区西眉镇)人,南京工部尚书黄珂之女,著名文学家杨慎之妻,又称黄安人,与卓文君、薛涛、花蕊夫人并称蜀中四大才女。黄峨擅诗词,散曲尤有名,著有《陶情乐府》、《杨夫人乐府》等名曲,与杨慎的夫妻合编相混词语也闻名遐迩,流传有《杨

  • 邹普胜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邹普胜

    邹普胜,黄州府麻城县邹家岗(今属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七里坪镇)人。元末农民起义将领。少以炼铁为生。至正十一年(1351年),徐寿辉密谋抗元,携铁至他家,嘱代制锄锹等武器,普胜告之曰:“今天下尚须锄治耶?当为炼一剑赠君耳。”于是共谋大举,用红巾为号。徐寿辉称帝后,被封为太师。陈友谅挟持徐寿辉,自称汉王。

  • 堵胤锡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堵胤锡

    堵胤锡(1601年-1649年11月26日),又写允锡,又名锡君,原名灵授,字仲缄,一字牧子,号牧游。为明末大臣。生于明神宗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今宜兴市屺亭镇前亭村人。清军入关后任大明兵部尚书,封光化伯。在湖南、江西、贵州、广东、广西等地进行抗清活动。遭瞿式耜、李元胤的猜忌。堵胤锡等人主

  • 谭纶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谭纶

    谭纶(1520年—1577年),字子理,号二华,汉族,江西宜黄县谭坊人。江西宜黄县谭坊人。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戏曲家,与戚继光、俞大猷、李成梁齐名,又与戚继光并称“谭、戚”。嘉靖二十九年(1551年),谭纶受命任台州知府,以防御侵扰沿海的倭寇。谭纶在当地招募乡勇千人,练兵御倭,于嘉靖三十六年

  • 王化贞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王化贞

    王化贞(?~1632年),字肖乾,山东诸城人。明朝末年大臣。万历四十一年,进士及第,授户部主事,迁右参议,成为东林党重要成员、内阁首辅叶向高弟子。分兵驻守广宁,出任辽东巡抚,与总督熊廷弼不和。背叛东林党,投奔魏忠贤。广宁之战惨败后,论罪下狱。崇祯五年(1632年),坐罪处死。本名:王化贞所处时代:明

  • 刘宗周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宗周

    刘宗周(1578年-1645年),字起东,别号念台,汉族,浙江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因讲学于山阴蕺山,学者称蕺山先生。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进士,天启元年(1621年)为礼部主事,四年起右通政,参与东林党活动,曾因上疏弹劾魏忠贤而被停俸半年并削籍为民。崇祯元年(1628年)为顺天府尹、工部

  • 夏完淳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夏完淳

    夏完淳(1631年10月4日—1647年10月16日),乳名端哥,别名复,字存古,号小隐,又号灵首。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市松江区)人,祖籍浙江会稽。明末诗人、民族英雄。父亲夏允彝,江南名士。老师陈子龙,抗清将领。夏完淳幼聪慧,“五岁知五经,七岁能诗文”,14岁从军征战抗清。弘光元年其父江南领兵激战,

  • 龚鼎孳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龚鼎孳

    龚鼎孳(1616年1月5日—1673年10月12日),字孝升,因出生时庭院中紫芝正开,故号芝麓,安徽合肥人。明末清初诗人、文学家,与吴伟业、钱谦益并称为“江左三大家”。龚鼎孳于明崇祯七年(1634年)中进士,官兵科给事中。在明朝任职期间前后弹劾周延儒、陈演、王应熊、陈新甲、吕大器等权臣。崇祯十七年(

  • 归有光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归有光

    归有光(1507年1月6日-1571年2月7日),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世称“震川先生”。汉族,苏州府昆山县(今江苏省昆山市)宣化里人。明朝中期散文家、官员。嘉靖十九年(1540年),归有光中举人,之后参加会试,八次落第,遂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众多。嘉靖三十三年(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