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陈璘

陈璘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630 更新时间:2023/12/24 19:23:03

陈璘(1532年3月3日—1607年6月2日),字朝爵,号龙崖,韶州翁源县(今广东省韶关市翁源县)人,明代名将、抗倭英雄。陈璘先于嘉靖末年屡平广东贼兵,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陈璘出征朝鲜,于露梁海战中痛击日军,大败石曼子(岛津义弘),立下援朝第一功。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参与播州之役,先击破杨栋梁军,后歼灭四牌、七牌贼军,攻破青龙囤,致使杨应龙自焚。晚年又平定苗民,为边境治安立下功勋。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去世,赠太子太保,子孙世袭指挥使,再荫封二子分别为百户、指挥使。

基本资料

本名:陈璘

字号:字朝爵

号龙崖

所处时代:明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韶州翁源县(今广东韶关翁源县)

出生时间:1532年3月3日

去世时间:1607年6月2日

主要成就:抗倭援朝、屡破贼兵

追赠:太子太保

人物生平

嘉靖十一年(1532年)正月二十七日,陈璘生于生于韶州翁源县龙田铺盘龙围(即今翁源县周陂镇龙田村)。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潮州、英德等地数万平民起义,陈璘平乱有功,任指挥佥事,后升任广东守备,接着剿灭了土匪赖元爵和岭东残寇。

万历初年,陈璘又先后平定高要邓胜龙叛军和揭阳山贼钟月泉,因此升任署都指挥佥事,佥书广东都司。万历二年(1574年)三月,因张元勋部将李诚立攻打潮州府贼寇诸良宝战败,总督殷正茂临时授予陈璘参将职,让陈璘统帅一支部队,平定诸良宝后陈璘被授予肇庆游击将军,调任高州参将。

万历四年(1576年)十一月,陈璘因跟随总督凌云翼征伐罗旁山瑶民有功,升为副总兵,代理东安参将事宜,不久后贼匪余孽杀死官民,陈璘奉命平定。这时东安刚刚安定,陈璘大兴土木,营建寺庙,役使他的部下,并且勒索他们出钱。士兵们都被激怒了,于是发生暴乱,抢劫州县,被巡抚御史罗应鹤上奏朝廷,朝廷下诏剥夺了陈璘的官职。不久暴乱平定,陈璘改任狼山副总兵,不久再次被罢官。陈璘罢官后,虽然朝廷中很多人爱惜他的才干,却不敢举荐他。

万历二十年(1592年),日军侵犯朝鲜,因为陈璘熟悉倭寇战法,提为神机七营参将,没多久,提拔代理都督佥事,充任副总兵官,协同防守蓟镇。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正月,又被命统领蓟镇、辽阳、保定、山东各军去抵抗倭寇、保卫海防,被钦命为南澳镇副总兵,越载二月离任。当时朝廷准备和日本和谈,于是陈璘被派去协助防守漳州、潮州,陈璘贿赂兵部尚书石星被石星揭发,又被罢官。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明、日和谈失败,陈璘重新被用,统帅五千广东兵支援朝鲜。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陈璘升御倭总兵官,跟麻贵、刘綎一起统帅部队,其部下驻扎在山海关时大闹,陈璘受到谴责。不久命令他提督水军,跟麻贵、刘綎以及董一元分路前进,领士兵一万三千多人,战舰数百艘,分布在忠清、全罗、庆尚各海口,陈璘水军成功震慑到倭寇,使日军不敢于海上行军。

时丰臣秀吉病逝,日军大撤退,陈璘令部下邓子龙和朝鲜将领李舜臣于丰道上截击敌人,结果二人双双死亡,陈璘又派陈蚕、季金率军支援,痛击倭寇,日军大败。这时刘綎才攻打小西行长军队,行长军退守顺天城,陈璘挥师西进,毁倭船百艘,斩溺倭兵百余人,将倭寇首领石曼子击败,生擒倭帅平正成、平正秀并处死,并与陆路明军夹攻顺天日军,取得了露梁海战的彻底胜利。

日军撤退到锦山防守,明军挑战,日军不出战,不久,日军渡海躲藏到乙山,乙山悬崖深邃,道路险恶,明朝陆军不敢前进。于是陈璘率部队在晚上偷偷地摸进去,包围了岩洞。等到天亮,发炮,倭寇惊慌之下,逃往后山,陈璘军恶战日军,日军败退,陈璘分兵追击,将敌人一网打尽。后论功行赏,陈璘第一,刘綎第二,麻贵第三。于是提升陈璘为都督同知,世代荫封指挥佥事。

陈璘撤回明朝境内,正好碰上征伐播州,于是朝廷任命陈璘为湖广总兵官,由偏桥进军并指挥由龙泉进军的陈良玭部。

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二月,陈璘军和播州叛乱首领杨应龙子杨朝栋交战,贼军受挫,逃到龙溪山会和其余贼军抵抗明军,陈璘安抚苗民后,进军龙溪,侦察得知敌人有埋伏,命令游击陈策用火器攻打,贼军居高临下,陈璘悍不畏死,首先登山,杀死后退的小校示众,众将士奋勇而战,敌军大败而逃,陈璘的二个副将追击,中贼军埋伏战死。于是陈璘招募敢死队跟随把总吴应龙等人猛攻,贼军逃到山顶,晚上又逃到袁家渡,次日又被陈璘军击败,至此,四牌的匪徒全部被消灭。

三月十五日,陈璘得知贼首张佑、谢朝俸、石胜俸等人在七牌野猪山安营,于是连夜行军抵达苦练坪,前后夹击之下,敌军逃入深山老林之中,陈璘于是进入苦菜关,听闻童元镇在乌江战败,心生恐惧,请求撤退被总督李化龙否定,陈璘于是进军楠木桥,驻扎湄潭。时匪徒全都聚集在青蛇、长坎、玛瑙、保子四座囤子里,地势都很险要,陈璘于是先攻击三囤,然后进攻青蛇囤。后陈良笿部也来会师,陈璘让他到囤后埋伏,另外派一支部队把守板角关,防止敌人逃跑,经三天苦战,攻占三囤,又用重金收买不怕死的人从玛瑙后面爬着树藤到山后放炮,于是贼军大乱,明军奋战之下,全歼了七牌的匪徒。

陈璘接着分兵六路,攻克大小三渡关,乘胜直达海龙囤下。各将都攻击海龙囤前面,唯独安疆臣在后面攻击,战局四十多天相持不下,安疆臣的部下还接受匪徒的重礼贿赂,偷偷地把火药送给匪徒,陈璘知晓后,令安疆臣后撤三十里。陈璘也把部队转移到别处,并在距离囤子一丈多远的地方安置一百多个铁牌,使匪徒强劲的弓箭失去了作用。陈璘又用竹子削成箭板安放在栅栏前面,匪徒每天晚上出来作乱,被竹箭板钉伤,于是不敢再出。杨应龙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和部下在一起哭泣,李化龙当初下令,让各将分开时间轮番进攻。

六月六日,陈璘和吴广进攻海龙囤,陈璘在晚上四更时分让士兵含竹木片上山,趁匪徒熟睡之际,杀死守关的匪徒,树起白旗,鸣放大炮,匪徒惊慌逃窜,贼首杨应龙自焚而死,至此,播州之乱平定。

陈璘转移军队征讨皮林,时吴国佐作乱湖广、贵州交界,抢劫了七十多个屯堡,焚烧了五开南城,攻陷永从县城,包围了中潮所,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江铎令陈璘率领副将李遇文等人分七路进军,陈璘抓获苗民首领银贡等人,众将士各有所获,吴国佐逃到天浦四十八寨,又进入古州毛洞,陈璘军队追获了他。不久,贼首石纂太被指挥徐时达诱捕,叛党杨永禄被沈弘猷等人活捉,乱军平定。

后兵部尚书田乐推举陈璘镇守贵州,给事中洪赡祖遂弹劾陈璘投机钻营,万历皇帝因为陈璘东征西讨屡立战功,最终同意了田乐的建议。时苗民有叛乱的苗头,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冬,巡抚郭子章向朝廷请求出兵,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四月,陈璘率部一万人攻打水硍,攻克水硍,又移师到新添,独攻东路,又攻克,于是苗民安定。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五月,改派镇守广东,同月八日去世。先因为平定播州有功,加封左都督,世袭指挥使,后又因平定苗民有功,赠太子太保,后荫封一子为百户、一子为指挥使。赐予“祭葬”(国葬的一种),葬于广东省云浮市云安县六都镇莲花山。万历皇帝还恩准在陈璘的故乡广东翁源龙田村建造“龙田城”,城内设“太保祖祠”和“太保祠”。

人物成就

陈璘一生主要有三大功绩:

一是平定两广的匪患,并落籍粤西云安县(时称东安县),为当地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起到了开拓者的作用;

二是统领水师抗倭援朝,尤其是露梁大捷一仗,明军大败日军,成为亚洲海战史上著名战役之一,让日本此后二百年不敢觊觎中华;

三是平定播州叛乱,促进我国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陈璘亲自指挥的露梁海战是一场以切断敌人海上退路为目的的规模巨大的海上歼灭战,被认为是亚洲海战史上之一。这次海战给侵朝日军以重大打击,对战后朝鲜和平局面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经此大捷之后,200多年,日本不敢萌生侵略中国之念,而朝鲜亦得复国。

个人作品

陈璘作诗一首:

幼习干戈未学诗,三公何必苦留题?

绝发结绳拉战马,拆袍抽线补军旗。

江南美景君曾志,塞北风寒我独知。

胡夷百万临城下,为何不去吟首诗?

人物评价

《明史》:璘有谋略,善将兵,然所至贪黩。

《明史》:播州之役,诸将用命,合八道师,历时五月,仅乃克之,可谓劳矣。

李昖:大人鬓发尽皓,形容尽变,殊异于曩日接见之时,必用虑于战功之故。

明神宗:辟土开疆历经天纬地之功功盖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有黼国黻家之才才兼文武世无。

余汉谋:专征伐以讨倭夷,辽海建奇功,民族英雄名不朽;闻鼓鼙而思将相,国人崇祀典,大明太保庙长兴。

人物轶事

征伐播州时,陈璘派使者到李化龙家行贿。正好碰到刘綎的使者被李化龙的父亲赶出来了。陈璘的使者赶快跑掉了。李化龙向朝廷上疏,刘綎获罪,陈璘无罪。

万历皇帝下诏赐建“龙田城”于广东省翁源县龙田铺陈璘祖居地,并赠联一副,关于万历皇帝赐联有二种传说翁源传说为“辟土开疆功盖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英德县板铺村清代陈氏族谱记载为:“辟土开疆历经天纬地之功功盖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有黼国黻家之才才兼文武世无双”。

后世纪念

在三罗地区,流传大量有关陈璘的民间传说。许多传说结合当地的地名、民俗风物,充分展示了陈璘从善除恶、大智大勇的形象。其中有不少民间故事广为流传,比如官场斗诗、火烧茅棚、献蚊求帐、智歼余倭王等等,一些地名山名、风俗风味也和陈璘有关,比如马岗山、官渡、旧所的由来,铁杆舞、太保庙炮会、禁打五更、擂茶粥、天所茶等等。“陈璘传说”也被列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信宜的贵子、怀乡客家人建有太保庙敬陈璘,传陈璘在罗旁战争时是先锋官,后明朝在设贵子为函关哨所,在怀乡设西宁巡检司。

陈公祠虽然老旧灰暗,门内却是香火鼎盛,门外鞭纸飘飞,门口树立着一块陈璘的战功碑,由韩都督第十五代孙炯锡与其他后裔捐建,碑文详细记载了“露梁海战”的壮观场景。门栏书有一联:“恢复三罗功一等,劳勋两月响千秋”,对联旁边悬挂着“陈璘传说”的市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牌匾。陈公祠内墙上挂着的陈璘肖像图,名为《陈璘受降图》。当年陈璘的练兵场,残垣断壁依稀可见,练兵操戈之声仿佛穿过时空隧道,回响耳际。

孙子:陈懋修

明朝对璘的祖辈、家眷以及子孙均作了封赠。其子孙多遍布于罗定、云浮、郁南、信宜等地,并有迁播于广西、四川者,其中一孙陈泳素,于明末迁至朝鲜皇朝里。云安六都有3000多后裔繁衍到了第19代,朝鲜住着2000多陈氏子民,现已繁衍至第17代。

朝鲜人民为纪念璘在抗倭援朝时立下的功勋,在璘灭倭寇的皇朝里(今德松时)建造了“陈璘别庙”,城内设“太保祖祠”和“太保祠”,钦赐祠联曰:“辟土开疆,功盖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

日军侵华期间,日军将翁源县城翁城夷为平地,而在打响第一次粤北战役前夕,国民党十二集团军总司令余汉谋为鼓舞抗日士气,亲来龙田祭祀陈太保祠,并奉祭联:专征伐以讨倭夷辽海建奇功民族英雄名不朽,闻鼓鼙而思将相国人崇祀典大明太保庙长兴。

万历二十一年(1603年),陈璘任南澳镇副总兵期间带头绿化海岛,所作碑刻位于南澳天后宫门口,保护完好,碑呈长方形,高2.25米,阔0.96米,刻文较长,达755字,标题《南澳山种树记》六大字。

影视形象

2004年韩国电视剧《不灭的李舜臣》由金河均〔김하균〕饰演陈璘。

标签: 陈璘

更多文章

  • 满桂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满桂

    满桂(1594年—1630年),汉族,宣府(今河北宣化)人(也有说是从关外来的蒙古人),祖籍山东兖州府峄县(今枣庄市),明末抵抗后金的著名将领。满桂从小练习骑射,入伍后以军功先后任总旗、百户、守备。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后,逐渐崭露头角,历任游击、参将等职,天启四年(1624年)署总兵衔,是宁远

  • 魏藻德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魏藻德

    魏藻德(1605—1644),字师令,一作恩令,号清躬,直隶通州(今北京市通州区)人。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状元,授修撰。十六年以疏陈兵事召对称旨,骤擢东阁大学士,入阁辅政。居位一无建白,仅倡议令百官捐助。次年,诏加兵部尚书兼工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为北明最后一任内阁首辅。李自成破京师,被执,

  • 常茂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常茂

    常茂(约1356-1391),明朝开国名将常遇春的长子,其荫父功,继承郑国公爵位。据《明宋文宪公濂奉敕撰开平王神道碑并序》中说道:妻定远蓝氏,封开平王夫人。子男三人,曰茂、曰升、曰森,皆朱元璋所赐名。因为常茂与冯胜为子婿关系,在军营常茂多不受约束。当时纳哈出投降,在酒宴时,因得知纳哈出欲逃跑,常茂上

  • 张璁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张璁

    张璁(1475年12月27日-1539年2月24日),字秉用,号罗峰。后为避御讳,明世宗赐名“孚敬”,字茂恭。浙江温州府永嘉县(今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人,祖籍福建莆田。明朝中期重臣,“大礼议”事件中重要人物。张璁为正德十六年(1521年)进士,在明世宗初年三度位居首辅,史称“终嘉靖之世,语相业者,迄

  • 伦文叙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伦文叙

    伦文叙(1467年-1513年),字伯畴,号迂冈。明朝南海县黎涌(今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石湾镇街道黎涌村)人。明孝宗弘治十二年(1499年)己未连中会试第一,殿试第一,考中状元,后授翰林院修撰。明武宗正德八年(1513年)去世,享年47岁。著有《迂冈集》《白沙集》。(概述图伦文叙参考资料来源:广东伦氏

  • 王徵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王徵

    王徵(1571~1644)明代科学家。字良甫,号葵心,又号了一道人,了一子、支离叟,明西安府泾阳县鲁桥镇温丰乡盈村里尖担堡人。天启、崇祯年间,任直隶广平府推官、南直隶扬州府推官及山东按察司佥事等职。从政后留心经世致用之学,后以经算教授乡里,致力于传授西方学术,为最早的陕籍天主教徒之一。王徵对明末西方

  • 邢云路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邢云路

    邢云路是中国明代天文学家。他写成《戊申立春考证》一卷,著《古今律历考》七十二卷。他在《古今律历考》中指出:“星、月之往来皆太阳一气之牵系也。”这是一种朴素的行星运动受太阳吸引力支配的思想。在邢云路活动的年代,中国古典天文学正面临一个新的发展高潮。他曾参加两次改历运动(1595年和1610年),是明末

  • 茅元仪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茅元仪

    茅元仪(1594年9月17日-1640年),字止生,号石民,又署东海波臣、梦阁主人、半石址山公,归安(今浙江吴兴)人,文学家茅坤之孙。自幼喜读兵农之道,成年熟悉用兵方略、九边关塞,曾任经略辽东的兵部右侍郎杨镐幕僚,后为兵部尚书孙承宗所重用。崇祯二年因战功升任副总兵,治舟师戍守觉华岛,获罪遣戍漳浦,忧

  • 方以智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方以智

    方以智(1611年-1671年11月9日),字密之,号曼公,又号鹿起,别号龙眠愚者,出家后改名大智,字无可,别号弘智,人称药地和尚。南直隶安庆府桐城(今安徽桐城)人。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文人方学渐之曾孙,明末四公子(复社四公子、金陵四公子)之一。方以智一生正当明清交替之际,时局动荡,政权

  • 袁珙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袁珙

    袁珙(1335年~1410年),元末明初人。字廷玉,号柳庄居士,鄞(今浙江宁波)人,明朝相术奇人。元末举家十七人皆死于兵祸,游海外洛伽山时遇异僧别古崖,授以相人术。其法以夜中燃两炬视人形状气色,而参以所生年月,百无一谬。著有《柳庄相法》,为今相术重要工具书。永乐八年卒,年七十有六。赐祭葬,赠太常少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