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邢云路

邢云路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457 更新时间:2023/12/9 22:37:20

邢云路是中国明代天学家。他写成《戊申立春考证》一卷,著《古今律历考》七十二卷。他在《古今律历考》中指出:“星、月之往来皆太阳一气之牵系也。”这是一种朴素的行星运动受太阳吸引力支配的思想。在邢云路活动的年代,中国古典天文学正面临一个新的发展高潮。他曾参加两次改历运动(1595年和1610年),是明末复兴天文学的重要人物。

基本资料

本名:邢云路

所处时代:明代

出生地:安肃

主要作品:《戊申立春考证》

字号:字士登

职业:天文学家

人物简介

邢云路是中国明代天文学家。字士登,安肃(今河北省徐水县)人。由墓志中“二十八举于乡,又四年,庚辰成进士”推断,生于嘉靖二十九年(1549)左右,卒于天年间(天启元年仍在主持工作,天启六年已经去世)。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任河南佥事时,发现《大统历》与天象实测不合,因而奏请改历。他的奏疏受到钦天监官员的攻击。礼部侍郎范谦推举他主持改历,也无结果。万历三十六年戊申,他在兰州时曾立六丈高表(见圭表)以测日影,算得这一年立春时刻与钦天监所推不同,写成《戊申立春考证》一卷。书中提出一回归年长度为365.242190日,同现代理论计算值只差2.3秒。万历三十八年被召入京,参加改历工作。万历四十四年献《七政真数》,叙述推算历法的方法。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以古今交食数例,指出《授时历》(见郭守敬)的不足。著《古今律历考》七十二卷,指陈历代历法得失。

在邢云路活动的年代,中国古典天文学正面临一个新的发展高潮。他曾参加两次改历运动(1595年和1610年),是明末复兴天文学的重要人物。他在《古今律历考》中指出:“星、月之往来皆太阳一气之牵系也。”这是一种朴素的行星运动受太阳吸引力支配的思想。

人物经历

邢云路,明安肃(今徐水县)龙山人(《畿辅通志》有传)。5岁时诵读诗书,过目不忘。明万历四年(公元1576年),乡试中举,万历八年中进士。初任陕西临汾县令,时逢大旱,百姓饥寒交迫,奔走他乡,云路拨银赈济安抚灾民并绘制河图,率众开凿,引水灌田数十里,旱情渐解。曾主持兵部武选,改革考场弊病,时人誉为“镜中曹郎”。升中州(今河南一带)佥事、陕西按察司副使。邢云路精通天文、地理、历法,任职期间,上书修改沿袭近300年的旧历法,其志未竟辞官告归。回乡后继续研究历法,深推古今,旁征博采,著有《古今律历考》72卷,创有精辟独特的见解,校正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之误谬,成为一代全书。还著有《戊申立春考证》、《庚物冬至正讹》、《太一书》、《历元元》、《七政真数》有关天文著作,为后人留下宝贵资料。另有《泽宇集》。邢云路著《古今律历考》,对上自古四分历,下至授时历的历法作了全面的评述。邢云路还在兰州立六丈高表,进行了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冬至时刻的实测工作,进而算得回归年长度值为365.24219日的新值,与理论值之差仅约2秒,是为中国古代、亦为当时世界上的最佳值,这是在传统历法经过长期停滞之后,再度辉煌的开端。

历法探析

《古今律历考》72卷,其主要内容是对古代经籍中的历法知识以及各部正史律历志或者历志中的问题进行总结和评议。邢云路在奏请改历遭受挫折以后,不断从回顾历法发展过程的角度来阐发自己主张进行历法改革的重要性。他借用《周易》中《革》卦的《象》辞所言“泽中有火,革,君子以治历明时”来论述历法改革的缘由:君子观革之象,知天地乃革之大者也,所以治历明时。邢云路对春秋以后历法的发展描述,意在阐述历法应该不断进行改革的思想。至于他所认为的“天运难齐,人力未至”,则因为古历采用的计算方法是利用有限观测数据拟合计算公式以预报天象,所以在一定的时期有一定的精度,一般不能长期很好地与天象吻合,所以古历应经常修正,“不容不改作也”。

中国古代历家在描述天体运行规律时,逐渐形成了“先以密测,继以数推”的治历指导思想。邢云路则结合《授时历》和《大统历》中存在的问题,对此思想进行了阐述。邢云路所说《授时历》月亮、五星计算常数“俱仍旧贯”,是指《授时历》沿用了金《重修大明历》中的数据。邢云路是最早指出《授时历》五星运行周期“止录旧章”者,对历法的修正具有重要意义。

邢云路在对正史中的各部历法进行考证以后,进而阐述了明代的历法状况以及对《授时历》的立法原理进行恢复的重要性,邢云路说明元顺帝以后《授时历》历术失传,到明代则只有部分余法流传下来,而历法的本源则已经失传。邢云路当指的是明代编纂的《元史·历志》中只记载了《授时历经》和《授时历议》两个部分,而对其“本源”即《授时历》的立法原理部分则未予收录的情况。他对明初元统对《授时历》的改编不满,认为其“溷乱其术”,所以造成了明代“畴人布算,多所舛错”的局面。邢云路所说的“历理”与嘉靖年间的周述学在《神道大编历宗通议》中的“历理”是相通的,主要是指对日、月、五星和四余中有关历法计算中若干要素的含义和计算方法进行讨论和解释。他赞同郭守敬的治历思想,将其概括为“随时观象,依法推测;合则从,变则改。邢云路还对五代北周朴钦天历牵附律吕黄钟之数的做法进行了否定。邢云路不但将太阳置于宇宙的中心地位,而且更进一步提出了行星的往来周期运动是因为受到太阳之“气”的牵引。

标签: 邢云路

更多文章

  • 茅元仪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茅元仪

    茅元仪(1594年9月17日-1640年),字止生,号石民,又署东海波臣、梦阁主人、半石址山公,归安(今浙江吴兴)人,文学家茅坤之孙。自幼喜读兵农之道,成年熟悉用兵方略、九边关塞,曾任经略辽东的兵部右侍郎杨镐幕僚,后为兵部尚书孙承宗所重用。崇祯二年因战功升任副总兵,治舟师戍守觉华岛,获罪遣戍漳浦,忧

  • 方以智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方以智

    方以智(1611年-1671年11月9日),字密之,号曼公,又号鹿起,别号龙眠愚者,出家后改名大智,字无可,别号弘智,人称药地和尚。南直隶安庆府桐城(今安徽桐城)人。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文人方学渐之曾孙,明末四公子(复社四公子、金陵四公子)之一。方以智一生正当明清交替之际,时局动荡,政权

  • 袁珙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袁珙

    袁珙(1335年~1410年),元末明初人。字廷玉,号柳庄居士,鄞(今浙江宁波)人,明朝相术奇人。元末举家十七人皆死于兵祸,游海外洛伽山时遇异僧别古崖,授以相人术。其法以夜中燃两炬视人形状气色,而参以所生年月,百无一谬。著有《柳庄相法》,为今相术重要工具书。永乐八年卒,年七十有六。赐祭葬,赠太常少卿

  • 昙阳子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昙阳子

    王焘贞名桂,字焘贞,是嘉靖年间翰林学士王锡爵的次女,太仓(古名娄东)人。本名:王焘贞字号:焘贞出生地:太仓出生时间:不详去世时间:不详性别:女

  • 毛伯温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毛伯温

    毛伯温(1482年-1545年),字汝厉,号东塘,江西吉水(吉水县八都镇圳上毛家村人)人,祖籍浙江三衢,明朝兵部尚书,将领。正德三年(1508年)进士,嘉靖初年,升为大理寺丞,误判李福达重罪被革职。嘉靖十五年(1536年),因明世宗欲图征讨安南,毛伯温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嘉靖十九年(1540年),毛伯

  • 王铎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王铎

    王铎(1592—1652年),字觉斯(之),号十樵、嵩樵、痴庵、痴仙道人、烟潭渔叟,平阳府洪洞县(今山西省洪洞县)人。明末清初大臣、书画家,王本仁的儿子。正如李志敏所评价:“王铎的草书纵逸,放而不流,纵横郁勃,骨气深厚”。明朝万历二十年(1592年),生于河南孟津县。天启二年(1622年),考中进士

  • 曹鼐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曹鼐

    曹鼐(1402年-1449年9月1日),字万钟,号恒山。北直隶宁晋(今河北宁晋)人。明朝初年名臣。曹鼐自少为人豪爽,有大志,博览群书。宣德元年(1426年),中乡试第二,任代州训导,改派江西泰和县典史。明宣宗宣德八年(1433年)成癸丑科一甲第一名进士(状元),初授翰林院修撰。正统元年(1436年)

  • 徐鸿儒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徐鸿儒

    徐鸿儒,男,山东钜野人。自明万历二十九年前后,他与王森、王好贤父子联手,利用"闻香教"组织农民,秘密活动20余年。(1622年6月19日),率众在巨野西部、郓城南部和范县、催阳起义,自称中兴福烈帝,年号大乘兴胜,当地农民“多携持妇子、牵牛架车、裹粮橐饭,争趋赴之,竞以为上西天云”,用红中为标志,义军

  • 高桂英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高桂英

    高桂英,米脂县城北壶芦山(俗称壶芦旦)人,高一功之姐,李自成夫人。本名:高桂英别名:高皇后所处时代:明末清初民族族群:汉人出生地:米脂县城北壶芦山主要成就:成为大顺皇后诰封:节孝贞义一品夫人高桂英,米脂县城北壶芦山(俗称壶芦旦)人,高一功之姐,李自成夫人。李自成兵败后,高夫人带李过、李通、李来亨及贺

  • 叶小鸾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叶小鸾

    叶小鸾(1616~1632)明末才女。字琼章,一字瑶期,吴江(今属江苏苏州)人,文学家叶绍袁、沈宜修幼女。貌姣好,工诗,善围棋及琴,又能画,绘山水及落花飞蝶,皆有韵致,将嫁而卒,有集名《返生香》。中文名:叶小鸾出生日期:1616年逝世日期:1632年出生地:江苏吴江北厍镇叶家埭(今叶周村)字:琼章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