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魏良辅

魏良辅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908 更新时间:2023/12/29 17:45:44

魏良辅(1489-1566),字师召,号此斋,晚年号尚泉、上泉,又号玉峰,新建(今江西南昌)人,嘉靖五年(1526)进士,历官工部、户部主事、刑部员外郎、广西按察司副使。嘉靖三十一年(1552)擢山东左布政使,三年后致仕,流寓于江苏太仓。为嘉靖年间杰出的戏曲音乐家、戏曲革新家,昆曲(南曲)始祖。对昆山腔的艺术发展有突出贡献,被后人奉为“昆曲之祖”、在曲艺界更有“曲圣”之称。

基本资料

名:魏良辅

别名:师召,此斋,尚泉,玉峰,曲圣

国籍:明

民族:汉

出生日期:1489年

逝世日期:1566年

主要成就:开创昆曲艺术

出生地:新建(今江西南昌)

代表作品:《曲律》

性别:男

生平

魏良辅熟悉音律,初习北曲,因不及北人友山,乃钻研南曲。他的家乡盛行弋阳腔,而他却厌鄙弋阳,为改变所处的艺术环境,于嘉靖年间(1522——1565年)来到了当时南戏北曲十分活跃的太仓,居住在太仓南码头(现太仓市南郊镇)。

在当地驻军中,有很多人通晓音律,魏良辅常与他们切磋技艺和商讨乐理。这时,他结识了驻地的一位南曲专家、太仓卫百户过云适,常他请教,每次度曲都要等到过认为满意了方肯罢休。他还请教从安徽寿州(今寿县)发配至太仓的善弦索、北曲的戏剧家张野塘。当时张正在军中服役,对魏的求教欣然应允,两人结为挚友。后来魏良辅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张野塘。

以后,魏良辅在过云适、张野塘等人的协助下,吸收了当时流行的海盐腔、姚腔以及江南民歌小调的某些特点,对流传于太仓昆山一带的戏曲唱腔进行加工整理,将南北曲融合为一体,既可使南曲“收音纯细”,又可命名北曲“转无北气”,从而改变了以往那种平直无意韵的呆板唱腔,形成了一种格调新颖、唱法细腻、舒徐委婉的“水磨腔”(昆腔)。它以清唱的形式出现,终于使昆腔在无大锣大鼓烘托的气氛下能够清丽悠远,旋律更加优美。

同时,魏良辅对伴奏乐器也进行了改革。原来南曲伴奏以箫、管为主要乐器,为了使昆腔的演唱更富有感染力,他将笛、管、笙、琴、琵琶、弦子等乐器集合于一堂,用来伴奏昆腔的演唱,获得成功。魏良辅从此名声大振,被誉为“国工”、“曲圣”,乃至昆腔(南曲)“鼻祖”。

著有《曲律》(一名《南词引正》)一书,是论述昆腔唱法及南北曲流派的重要著作。

立昆之宗

水磨腔的诞生过程

魏良辅有着较高的文学词曲修养,不但嗓音优美,而且娴通音律,酷爱唱曲艺术。他在熟谙南北曲的基础上,于嘉靖年间(1522—1566)来到经济发达、市镇繁华、歌舞场众多、南戏演出频繁的江苏太仓南码头(今南郊镇),长期苦心钻研流传于昆山一带的传统戏曲唱腔。

他不满足于南戏原有的声腔,联合了苏州洞箫名手张梅谷、昆山著名笛师谢林泉,在南曲专家过云适、北曲戏剧家张野塘等人的协助下,吸收了当时流行的海盐腔、余姚腔以及江南民歌小调的某些特点,对老昆(山)腔的传统戏曲唱法进行加工整理,把南北曲融为一体,一改以往那种腔调平直又欠意趣韵味的呆板唱腔,创造了一种格调新颖、委婉舒畅的崭新唱腔。

这种唱腔要求“口轻圆、收音纯细”,讲究“转喉押调”、“字正腔圆”,唱出了“曲情理趣”,细腻得宛如苏州巧匠用木贼草蘸水研磨红木家具一样,故时人称之为“水磨腔”,又称“昆剧”、“昆曲”。

同时,魏良辅对伴奏乐器也进行了大胆改革,在原来单调的弦索、彭板伴奏中,加入了笛、箫、笙和琵琶等乐器,丰富了音色,使昆曲音乐更加瑰丽多彩,更富感染力,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自此,昆曲迅速流传开来,并被士大夫带入京城,成为宫中大戏,不但赢得了“官腔”之美称,还形成了“四方歌者皆宗吴门”的盛势,成为压倒其他戏曲声腔的剧种。从此,魏良辅名振曲坛,被誉为“立昆之宗”、“昆曲鼻祖”,艺坛尊之为“国工”、“圣曲”。魏良辅晚年,潜心将多年积累的心得札记整理成文,曰《南词引正》,又名《曲律》,逐条简要阐述了昆曲在字、腔、板、眼等各方面的练唱技术以及南北曲唱法的区别,是论述昆曲唱法及南北曲流派的重要著作。

古老的昆曲有着中国戏曲“活化石”之誉,它继承了元以来的中华戏曲遗产,创造了中国古代最完整的民族戏曲表演体系,对京剧、川剧、湘剧、晋剧、赣剧、桂剧、闽剧、越剧等许多剧种的形成和发展都有过直接的影响,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戏曲之母”。

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将昆曲命名为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这是对昆曲在人类文化传承中的特殊地位、贡献和价值的高度认同。

2004年6月28日,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在苏州召开。为纪念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昆曲之鼻祖魏良辅,江苏太仓双凤少年邮局特于大会开幕日启用了一枚与“流动2”邮政日戳相连的纪念邮戳,纪念文字为“立昆之宗魏良辅”,图案为以画家马伯乐绘制的《魏良辅开创水磨腔》为蓝本创作而成的魏良辅唱曲半身像,旁边是正在吹笛伴奏的北曲戏剧家张野塘,生动地再现了当年演唱昆曲的动人场面。图案左上方为外圆内方相接的世界遗产标志,表示昆曲已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形式录入了世界遗产名录。

呕心沥血十年不下楼

关于魏良辅改革南曲之呕心沥血,还有一则典故可以说明。

福建莆田人余澹心在《寄畅园闻歌记》中说:“良辅初习北音,绌于北人王友山,退而镂心南曲,足迹不下楼十年。当是时,南曲率平直无意致,良辅转喉神调,度为新声。”

自从遇到张野塘以后,魏良辅就再没有出去卖唱或做走方郎中,专心致志和张野塘“镂心商曲”。一个红极一时的艺人突然间销声匿迹,歌台舞榭听不到他的歌声,看不到他的影子,形容他“足迹不下楼”也不为过。用“十年不下楼”来形容,更见魏良辅下工夫之深。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时候在他身边还聚集了善洞箫的苏州张梅谷,善笛子的昆山谢林泉,以及培养了优秀歌手张小泉、季敬坡、戴梅川、包郎郎等一批人,形成了一个志同道合的艺术沙龙。

就连魏良辅的弟子梁溪人、潘荆南等人也带动了流行风潮,“荆南游处必锴以箫管合曲,一时竞相传习,世谓度曲之工始于玉峰,盛于梁溪。”以至于当地有谚语说,“无锡莫开口,谓能歌者众也”。

晚年及逝世情况成谜

可以料想,魏良辅改革昆山腔全面成功而获得社会普遍承认和赞赏,但他却突然失去了下落和去向。他究竟去哪里了呢?后人苦苦寻找,只有《九宫正始》的编辑之一钮少雅在文中透露了一点消息:“弱冠时,闻娄东有魏良辅者,厌鄙海盐、四平等腔而自制新声。腔用水磨,拍捱板,每度一字,几尽一刻。飞鸟为之徘徊,壮士闻之悲泣,雅称当代。余特往谒之,期良辅已故矣!”

按照时间上溯,魏良辅也活到80来岁,逝世时间在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左右,他晚年及逝世时境况如何?没有具体记载只能成谜。

标签: 魏良辅

更多文章

  • 解缙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解缙

    解缙(1369年12月6日-1415年2月22日),字大绅,一字缙绅,号春雨、喜易,江西吉安府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明代大臣,文学家。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进士,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要事务。解缙因为才学高而好直言被忌惮,屡遭贬黜,最终以“无人臣礼”下狱,永乐十三年(1415年)冬

  • 杨慎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杨慎

    杨慎(1488年12月8日-1559年8月8日),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又号逸史氏、博南山人、洞天真逸、滇南戍史、金马碧鸡老兵等。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明代文学家、学者、官员,明代三才子之首,东阁大学士杨廷和之子。杨慎于明武宗正德六年(1511年)状元及第,授官翰林院修撰,参与编

  • 宋濂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濂

    宋濂(1310年11月4日-1381年6月20日),初名寿,字景濂,号潜溪,别号龙门子、玄真遁叟等,汉族。祖籍金华潜溪(今浙江义乌),后迁居金华浦江(今浙江浦江)。元末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章溢、刘基、叶琛并称为“浙东四先生”。被明太祖朱元

  • 高启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高启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明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

  • 彭翼南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彭翼南

    彭翼南,明永顺人。字永顺,号北江,明代时获“盖东南战功第一”称号。生于嘉靖十五年(1536)。三十三年,承袭永顺军民宣慰使职。中文名:彭翼南外文名:PengYina国籍:中国民族:土家族出生地:永顺朝代:明字:永顺

  • 吴承恩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吴承恩

    吴承恩(约1500—1583年,一说约1506—1580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明代文学家,南直隶淮安府山阳县河下(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一说安徽桐城人。祖籍安东(今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吴承恩自幼敏慧,博览群书,尤其喜爱神话故事。擅长绘画、书法,多才多艺。在科举中屡遭挫折,嘉靖中举为岁贡生。

  • 陈维崧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人(今属江苏)。明末清初词人、骈文作家,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

  • 朱纨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纨

    朱纨(1494年9月29日~1550年1月3日),明朝大臣、抗倭名将。字子纯,号秋崖,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苏州)人。正德十六年(1521年)进士,历官景州知州、开州知州、南京刑部员外郎、四川兵备前使、广东左布政使。嘉靖十五年(1536年),在四川兵备副使任上,配合副总兵何卿平息少数民族叛乱。嘉靖二十

  • 朱樉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樉

    朱樉(1356年12月3日-1395年4月9日),男,汉族,南直隶应天府上元县(今江苏省南京市)人,明太祖朱元璋第二子,母孝慈高皇后马氏,明代九大塞王之一。洪武三年(1370年),封秦王。洪武十一年(1378年),就藩于西安。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为宗人令。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因其在藩

  • 夏言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夏言

    夏言(1482年7月14日-1548年11月1日),字公谨,号桂洲,江西广信府贵溪县(今江西省贵溪市)人[1-2]。明朝中期政治家、文学家,赠少师夏鼎的儿子。正德十二年(1517年),进士及第,授行人司行人。迁兵科给事中,以正直敢言闻名。明世宗继位后,上疏奏陈先朝弊政,奉命裁汰冗员,清查皇族庄田,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