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窦仪

窦仪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245 更新时间:2024/1/4 5:15:51

窦仪(914年—966年),字可象,蓟州渔阳(今天津市蓟县)人,右谏议大夫窦禹钧长子。五代后期至北宋初年大臣、学者。后晋时期,窦仪登进士第,任景延广僚属。仕于后汉、后周两朝,历任右补阙、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等职。北宋建立后,官至工部尚书兼判大理寺事,后改任礼部尚书。乾德四年(966年)去世,年五十三。获赠右仆射。窦仪因学问优博、通晓典故而受宋太祖器重。曾奉命主撰《建隆重定刑统》(即《宋刑统》)三十卷、《建隆编敕》四卷。

基本资料

本名:窦仪

字号:字可象

所处时代:北宋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时间:914年

去世时间:966年

主要作品:《建隆重定刑统》《建隆编敕》

主要成就:主场修订宋朝律法

籍贯:蓟州渔阳

官职:礼部尚书

追赠:右仆射

人物生平

窦仪十五岁就能写文章,后晋天福(936年—944年)年间中进士。侍卫军主将景延广兼任夔州节度使,上表推荐他为记室。景延广后来历任滑、陕、孟、郓四州节度,窦仪一直任从事。

后晋开运年间,杨光远占据青州叛乱,当时契丹正南下侵犯,博州刺史周儒出城投降,杨光远及周儒派人引契丹轻骑在马家渡渡黄河。当时景延广掌管禁军,颜絗主持政事,派遣窦仪入朝上奏。窦仪对执政大臣说:“昨天我与颜絗讨论事势,有些考虑,所以乘驿车昼夜不停赶来。国家如果不派良将控制博州渡口,恐怕周儒一定会引契丹兵渡到东岸与光远会师,那样河南就危险了。”不久周儒果然引导契丹兵渡过黄河,增置栅栏。

石重贵驻军黄河上游,派遣李守贞等人率领一万多人,水陆并进,固守汶阳,占据要害。契丹兵果然攻来,李守贞部把他们打败,契丹撤军。后汉初期,召窦仪入朝任右补阙、礼部员外郎。

后周广顺初年(951年),改任仓部员外郎、知制诰。不久,授任翰林学士。郭威在南御庄宴射,席中赐给窦仪金紫朝服。历任驾部郎中、给事中,并充任别的职务。

刘温叟主持贡举,所录取的进士有人落选了,朝廷加任窦仪为礼部侍郎,暂代主持贡举。窦仪上言说:“希望依照后晋天福五年的旧制,废除明经、童子科。进士省卷,要交纳五篇作品以上,不得有神道碑志之类;帖、经、对、义,有三样通过为合格;再参加殿试。落第者分为五等:以词、理非常纰缪的为第五等,殿五举;其次为第四等,殿三举;以依次稍微可以的为第三、第二、第一等,允许他们都到次年赴考。学究科,请合并《周易》、《尚书》为一科,各回答三十道墨义题;《毛诗》依旧为一科,也回答六十道墨义题。录取后,一并减为七选集。各科举人,第一场考试得了十个否的,殿五举;第二、第三场得了十个否的,殿三举;三场内得有九个否的,殿一举。送考官予以治罪。进士请求任职,加试论策一篇,以五百字以上为准。”郭威采纳了这一意见。

不久因父亲有病,上表请求解除职务。世宗亲自慰抚他,亲手赏给金丹,让他转交他的父亲。他的父亲去世后,归葬洛阳。诏令赐给他三十万钱,米麦三百斛。守丧满期,召他入朝授任端明殿学士。

显德三年(956年),窦仪跟从柴荣进攻南唐,任判行在三司,柴荣因为他饷馈不继,打算治他的罪,宰相范质解救他才得以免罪。淮南平定后,任判河南府兼知西京留守事。

显德六年(959年),柴荣驾崩,柴宗训即帝位,迁窦仪任兵部侍郎,充任别职。不久出使南唐,到了南唐,即将宣示诏命,正好下雪,李景请求在廊檐下拜受,窦仪说:“我接受国家使命,不敢违背旧礼。如果以朝服受淋失容,请等到日后再拜。”李景就在庭中拜受诏命。

建隆元年(960)秋天,升任工部尚书,罢去学士职务,兼任判大理寺。奉诏重新修定《刑统》,成了三十卷。正好翰林学士王著因酒醉失态被贬官。赵匡胤对宰相说:“深严之地,应当由宿旧儒臣居住。”范质等人回答说:“窦仪清介重厚,但已经从翰林选任端明殿学士了。”赵匡胤说“:非这个人不能居禁中,你当去表明我的心意,勉令他就职。”当天再次进入翰林任学士。

乾德二年(964年),范质、王溥、魏仁浦等三位宰相都被罢免。过了三天,才任命赵普为平章事。诏令既成,赵匡胤问翰林学士说:“范质等人已被罢免,赵普的任命敕令哪位官员当署名。”翰林学士承旨陶谷当时任尚书,于是建议相位不可以久虚,现在尚书是南省六官之长,可以署敕。窦仪说:“陶谷的陈请并非天下承平时的制度,皇弟开封尹、同平章事,这是宰相的职务。”赵匡胤说:“窦仪的话正确。”就命令赵光义署敕赐给赵普。不久加任窦仪为礼部尚书。

当时御史台建议,想以左右仆射合为表首,太常礼院以东宫三师为表首。窦仪援引典故,以仆射合为表首者有六次,而以三师为表首者没有根据。朝廷舆论赞同他的观点。

乾德四年(966年)秋天,主持贡举。这年冬天去世,终年五十三岁,追赠右仆射。窦仪去世后,赵匡胤叹息着对身边大臣说:“天为什么这样快就夺走我的窦仪啊。”因为可惜尚未重用他。

人物评价

范质:窦仪清介重厚。

赵匡胤:①非斯人不可处禁中。②天何夺我窦仪之速耶!

脱脱:窦氏弟昆以儒学进,并驰时望。仪之刚方清介,有应务之才,将试大用而遽沦亡。……数贤虽当创业之始,而进退之际,蔼然承平多士之风焉,宜宋治之日进于盛也。

王夫之:王朴、窦仪起自燕、赵,简质有余,而讲习不夙,隔幕望日,固北方学士之恒也。

主要著作

建隆三年(962年),窦仪等人奏请朝廷建议修订法律,得到朝廷同意后,由窦仪等人主持其事。次年,编成《宋刑统》三十卷。同年八月谟印颁行。

《宋刑统》在内容上沿袭唐律疏议但在律下分213门,律后附唐中期到宋初的敕、令、格、式。在乾德元年(963年)同月谟印颁行,使其成为中国历史上首部刊版印行的法典。

轶事典故

郭威平定兖州时,打算杀尽胁从者。窦仪告诉冯道、范质,一起向郭威请求,这些人得以免死。显德年间,赵匡胤攻克滁州,柴荣派窦仪前去登记那里的府库财产。赵匡胤还命令亲吏拿府库中绢分给部下,窦仪说:“太尉刚刚攻下此城,即使把库藏全部分给军士,谁敢道论呢?现在既然库藏已经登记,就是国家财产了,没有诏令不能强取。”后来太祖多次对大臣们称赞窦仪有执守,想任他为相。赵普忌惮窦仪刚直,于是援引薛居正为参知政事。

学士王著在酒醉后犯罪,被免官。赵匡胤就对宰相范质说:“宫殿里是森严的地方,应当选择一个品行老成、学问弘博的人来才好。”范质说:“窦仪为人清介厚重,可当重任。”太祖说:“的确非那个人不可。”

有一天,赵匡胤召窦仪起草制书。窦仪到了宫门口,看见赵匡胤身着便服,露额赤脚坐着。窦仪就在宫门口立住,不肯进去。赵匡胤立刻叫人拿了冠带,穿着好了,窦仪才走进去。窦仪对赵匡胤说:“陛下是开国之君,应当用礼法昭示天下。”赵匡胤听了正敛神色,称谢他的建议,自此以后见近臣,不再随意着装。

宋太祖起初命令宰相选一个过去从未采用过的年号,替换当今所用的年号(建隆),宰相献上了“乾德”的年号。易经中有所谓“大哉乾元”,一诚不息天下动。乾德者,元德也。象征着北宋开国的新新意象。

乾德三年(965年)宋太祖灭掉后蜀后,后蜀有宫女被送入后宫。一天,宋太祖观赏她的镜匣,发现一副旧的铜镜,铜镜背面镌刻有“乾德四年铸”的字样。他大为惊奇,取镜子给宰相看,并问道:“现在怎么已有了(乾德)四年铸的铜镜?”宰相等都答不上来。于是,又召见学士陶谷、窦仪询问此事,窦仪说:“此镜一定是前蜀的东西,过去前蜀主王衍用过乾德这个年号,铜镜应是那时候铸造的。”宋太祖听了才恍然大悟,并由此感叹道:“宰相必须用读书人来当。”此后宋太祖更加重用读书人了。

窦仪学问渊博,治学严谨。其弟窦俨、窦侃、窦偁、窦僖,都相继考中进士。冯道与禹钧有旧情,曾经赠他诗,有这样一句:“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大臣们常吟诵这句诗,当时号称窦氏五龙,又称“五子登科”。《三字经》说:“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即是描写窦禹钧与窦仪五兄弟。

家族成员

曾祖:窦逊,玉田令。

祖父:窦思恭,妫州司马。

伯父:窦禹锡

父亲:窦禹钧,后周时以太常少卿、右谏议大夫致仕。

弟:窦俨、窦侃、窦偁、窦僖

窦諲、窦諹、窦诰,都登进士第。窦諲官至都官员外郎,窦諹官至秘书丞。

史书文载

《宋史·卷二百六十三·列传第二十二》

标签: 窦仪

更多文章

  • 种师中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种师中

    种师中(1059年—1126年),河南洛阳人,世居住陕西字端孺,北宋末年名将。其祖父种世衡、伯父种谔、兄长种师道皆为北宋名将。种师中长于军中,长期戍守西北边疆。金兵入侵,他率兵进入京勤王,后奉命救援太原,因友军失约未至,陷入重围,力战而亡。诏赠少师,谥曰庄愍。中文名:种师中别名:种端孺国籍:宋朝民族

  • 秦钜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秦钜

    秦钜(生年无记载~1221年),字子野,南宋的抗金名将,浙江临安(今浙江省杭州)人,奸臣秦桧养子秦熺后代。宋宁宗时,任蕲州通判。嘉定十四年,金军南侵,进攻蕲州。秦钜与郡守李诚之率众英勇抗敌,终因寡不敌众而失败。秦钜叱曰:「我为国死,汝辈可自求生。」掣衣就焚而死。次子秦浚先往四祖山,兵至亟还,与弟秦瀈

  • 萧菩萨哥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萧菩萨哥

    仁德皇后(983年—1032年),萧氏,小字菩萨哥,睿知皇后萧绰弟弟萧隗因之女,辽圣宗耶律隆绪第二任皇后。萧菩萨哥十二岁时入宫,统和十九年(1001年)被封为齐天皇后。萧菩萨哥深得辽圣宗的宠爱,为辽圣宗生下两子,但都夭折。开泰五年(1016年),辽太祖皇后述律平后代、北府宰相阿古只五世孙女萧耨斤生下

  • 章楶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章楶

    章楶(1027年-1102年),字质夫。建宁军浦城县(今属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人。北宋名将、诗人。章楶为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进士及第。历任陈留知县、京东转运判官、提点湖北刑狱、成都路转运使,在地方政绩卓著。后入朝拜考功、吏部、右司员外郎等官。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年),任环庆路经略安抚使。

  • 刘克庄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克庄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县(今福建省莆田市)人[1-2]。南宋豪放派词人,江湖诗派诗人。刘克庄于宋宁宗嘉定二年(1209年)因其父在朝中任职而荫补将仕郎,后历任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建阳县知县、帅司参议官、枢密院编修官。淳祐六年(1246年),

  • 包绶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包绶

    包绶,幼名包綖,生于北宋仁宗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享年四十八岁,北宋名臣包拯次子,生母是包公身旁侍妾媵孙氏,但未出世,生母孙氏便被包公打发回娘家,多亏大嫂崔氏知悉孙氏怀有身孕,便背着包公夫妇,私底下不断派人送钱财衣物等到孙家,孙氏生下一名男孩,崔氏又偷偷将男

  • 毛惜惜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毛惜惜

    毛惜惜,南宋时高邮名妓。江苏高邮人,出身仕宦之家,自幼学书学剑,多才多艺。幼年时金兵南犯,高邮沦落,父母双亡,与乳母李氏逃至扬州。因惜惜懂得琴棋书画、歌舞弹唱,很快在扬州城里有了名气。后被高邮总兵荣全强行纳为小妾。荣全叛乱,毛惜惜宴前斥责荣全,被碎割杀死。乱平后,宋理宗封毛惜惜为英烈夫人。《宋史》有

  • 蒨桃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蒨桃

    蒨桃,约生活于宋太祖建隆至宋真宗乾兴(960~1022)年间。北宋名相寇准的侍妾,淑灵能诗,以《呈寇公》诗闻名。中文名:蒨桃民族:汉族出生日期:公元960年逝世日期:公元1022年代表作品:《呈寇公》夫君:寇准所处朝代:宋朝蒨桃约生活于宋太祖建隆至宋真宗乾兴(960~1022)年间。北宋名相寇准的侍

  • 乐婉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乐婉

    乐婉,生卒年不详。宋代杭州妓,为施酒监所悦。施曾有词相赠别,乐乃和之。即今传世的《卜算子·答施》,收录于《花草粹编》卷二自《古今词话》。本名:乐婉所处时代:宋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杭州主要作品:《卜算子·答施》乐婉,生卒年不详。宋代杭州妓,为施酒监所悦。明·陈耀文《花草粹编》卷二,引宋杨湜《古今词

  • 聂胜琼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聂胜琼

    聂胜琼,北宋都下名妓,生卒年不详。与李之问情笃。李归家分别后五日,她以《鹧鸪天》词寄之。李妻见词而喜,助夫娶回为妾。《全宋词》存其词一首,即《鹧鸪天》。中文名:聂胜琼国籍:中国出生日期:北宋时期职业:名妓代表作品:《鹧鸪天》作品来源:《词林纪事》名妓聂胜琼,资性慧黠。李之问诣京师,见而悦之,遂与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