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张赤男

张赤男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54 更新时间:2024/1/16 12:34:19

张赤男,(1906-1932)又名张希、张用心,字尚书。福建长汀人。北伐战争时曾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七军政治部宣传员。1927年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参加广州起义。后回家乡开展革命活动,历任中共长汀县委委员、闽西特委委员、闽西工农红军第三路军总指挥、第十二军第二纵队司令、第四军第三纵队政委、第一方面军第十二师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第十一师政委。后在赣南新城阻击国民党军队的战斗中牺牲。

基本资料

名:张赤男

别名:张希尧、张用心

国籍:中国

出生地:福建

出生日期:1906年6月

逝世日期:1932年2月

职业:军事军人

毕业院校:长汀省立七中

信仰:共产党

主要成就:参加广州起义

参加第一、二、三次反“围剿”

性别:男

人物生平

张赤男,又名希尧,字尚书,1906年6月出生于福建长汀县一户贫苦农民家里。

1926年参加国民革命军,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被选送到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他参加过广州起义,也曾在海陆丰与彭湃领导的农民武装并肩作战。1928年2月以后,回家乡组织革命斗争。

1929年3月,红4军首次入闽,占长汀城,张赤男领导长汀农民暴动。1930年后,任红12军第2纵队队长、红4军第3纵队政委、红12师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1931年11月初,红12师改为红11师,张赤男仍任政委,由兴国回石城,攻打反动堡垒红石寨。他们发明了“云梯攻寨法”,大获全胜,解除了对中央苏区安全的威胁。

后任中共闽西特委委员、闽西红军游击支队支队长,独立第5团团长兼政委、第3路军总指挥。参加了创建闽西根据地的游击战争。

1932年2月,红11师奉命攻取大余新城,掩护彭德怀率红3军团攻打赣州。为完成阻击增援之敌的任务,15日上午与敌恶战,张赤男与师长良赶到32团指挥所,与团长向玉成和政委杨成武一道指挥战斗。敌人密集的子弹打在他们四周,封锁住前面一片开阔地和两个鱼塘之间的唯一一条通道。这时,战士们已在向前运动,一连又倒下了几个战士。突然一个战士又爬起来跃进。张赤男正在指挥部队改变进攻路线,看见这个战士暴露在敌人密集的火力之下十分危险,便不顾个人安危,猛站起来疾呼:“卧倒,卧倒!”战士听到他的呼唤卧倒脱险了,但一颗子弹从敌阵地飞来,打中了张赤男的头部,当场壮烈牺牲,时年26岁。

泽东曾赞扬说过:“张赤男是个非常好的同志!”朱德也评价“张赤男是个很实在、扎扎实实的好政委。

革命之路

1920年秋以优异成绩考入省立长汀第七中学。思想追求进步,发起成立长汀县学生联合会,被推选为负责人。

1925年参与领导响应上海五卅运动的千余人游行示威,带领学生开展抵制日货和募捐活动。

1926年秋高中毕业,10月参加国民革命军,在第十七军政治部任宣传员,参加北伐战争。

1927年1月被派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政治大队学习。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5月参加粉碎夏斗寅部叛乱的作战。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随军校改编为第四军教导团南下广东。同年12月参加广州起义。加入工农革命军第四师,参加割据海陆丰的武装斗争。

1928年2月在战斗中负伤返回长汀。不久到第七中学任教员,进行秘密革命宣传和组织活动。6月回乡组织农民协会,发动农民参加闽西农民武装起义。

1929年3月任中共长汀县委委员。不久出席红四军前委扩大会议,组织成立长汀县亦卫队领导农民暴动。7月被选为中共闽西特委委员,同年12月出席红四军古田会议。

1930年春任闽西红军第三路军总指挥。5月所部编为闽西红十二军第二纵队,任纵队长。6月下旬率纵队编入红四军,为第三纵队,任纵队政治委员,从此在毛泽东、朱德直接指挥下率部转战闽赣湘地区。不久参加文家市、第二次长沙战役和攻占吉安的战斗。10月纵队改称师,任红四军第十二师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

1931年9月,率部参加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二、三次反“围剿”作战,曾在龙岗、富田、黄陂等战斗中取得重要战果。10月红十二师合编入红十一师,仍任师政治委员。

1932年初与师长王良指挥全师攻克石城红石寨,歼灭反动地方武装,俘敌1300余人,缴枪1300余支。2月奉命率部参加赣州战役,担负阻击国民党军增援部队。2月15日在新城指挥部队进攻战斗中不幸中弹,壮烈牺牲。

1932年11月10日,宣成区苏维埃政府隆重召开追悼大会,并将宣成区改为赤男区。

1959年建立张赤男烈士纪念碑。

1981年萧克到长汀视察,为纪念碑题写碑文。

红四军主要领导人朱德、罗荣桓等都盛赞他是好同志、好政委。毛泽东曾对杨成武说:“你们闽西老百姓真好,张赤男是个非常好的同志。”

牺牲经过

1932年2月,张赤男、王良奉命率部攻取赣南新城,掩护彭德怀率三军团攻打赣州。为了完成阻击增援之敌的任务,2月15日上午(农历正月初十),张赤男和王良指挥红十一师和敌人一场恶战。敌人火力密集,封锁住了前面的一片开阔地和两个鱼塘之间唯一的通道。为了指挥方便,张赤男和王良来到这里,卧在三十二团团长向玉成和政委杨成武身边,研究进攻的对策。子弹时时在周围落下,情况十分危急。这时,向前运动的战士又倒下几个。突然一个战士跃起,张赤男看见这个战士暴露在敌人火力之下,十分危险,便不顾个人安危,猛地站起来大声疾呼:“卧倒!卧倒!”战士安全脱险了,而他却头部中弹,壮烈牺牲,年仅26岁!

标签: 张赤男

更多文章

  • 陆更夫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陆更夫

    陆更夫(1906-1932)原名陆承楠,号梗夫,化名张清泉。四川叙永人。生于教师家庭,自幼随父读书。陆更夫是黄埔军官学校第四期政治科学员,参加过广州起义,参与创办文艺刊物《心波》及《红涛周刊》,宣传新思想。中文名:陆更夫别名:张清泉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四川叙永出生日期:1906年逝世日期:1

  • 张朝忠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张朝忠

    张朝忠,男,汉族,1920年3月5日生,山东省庆云县尚堂镇东郎坞村人。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第115师冀鲁边游击31支队2大队副官,津浦支队第2营7连政治指导员,山东纵队特务2团2营副政治教导员、副营长,八路军第115师1旅3团连长,鲁南军区第3团2营营长。参加了泗水城、津县、滕县、邱县等战斗。因

  • 林修明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林修明

    林修明(1885—1911),出生于广东蕉岭,1911年参加由黄兴领导的广州黄花岗起义,不幸中弹身亡,时年26岁,遗体葬黄花岗烈士陵园,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中文名:林修明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广东蕉岭出生日期:1885年逝世日期:1911年4月27日职业:革命家毕业院校:上海中国公学信仰:

  • 胡根天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胡根天

    胡根天(1892年9月—1985年6月),男,汉族,别名胡持秋,号抒秋、志抒,别署天山一叟,广东省开平人,民盟成员,大学毕业。他是第四届广州市政协常委,第五届、六届广州市政协副主席。胡根天历任广州市文史研究馆馆长、民盟广州市委副主委、中国美协广东分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等职。中文名:胡根天

  • 余际唐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余际唐

    余际唐(1888—1964),四川荣昌人。先后毕业于日本海军水雷学校、日本海军炮术学校、日本海军工机学校。1907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11月任江苏都督府海军司长,1912年8月任四川讨袁军川江水师司令,1915年12月任护国军四川招讨使署军需处长兼参谋长,1917年12月任四川靖国军总司令部

  • 高恬波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高恬波

    高恬波,1898年生于广东省惠阳县。17岁考入广州妇孺产科学校。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与青年团广东区委书记阮啸仙结婚。1924年春,高恬波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广东省第一个女党员。中文名:高恬波别名:原名慕德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广东惠阳县淡水镇三角村出生日期:1898年逝世日

  • 王剑岳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王剑岳

    王剑岳(1906—1944),湖南澧县人。1925年冬,王剑岳愤于军阀专横,列强侵略,渐生立志救国救民之愿。以后,他得知孙中山先生办军官学校的消息,毅然投笔从戎,辗转来到广州,考入黄埔军校第五期工兵科。在军校,王剑岳攻读理论,钻研兵法,成绩名列前茅。毕业后,王剑岳被分配到陆军第1军第12师,历任见习

  • 关振东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关振东

    关振东(1928~2009),笔名江南月、石央。1949年冬参加革命,《南方周末》首任主编,广州市政协副秘书长兼《共鸣》杂志总编辑,《炎黄世界》杂志社执行社长。从事诗歌、散文、杂文、小说、文艺评论、传记文学、楹联、书法等文艺创作活动。1984年参加中国作协。曾任广东省文联委员、广东作协理事、广东书协

  • 叶镛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叶镛

    叶镛(1899—1928.6)四川乐至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历任武汉中央独立师和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学生军连长、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教导团第一营营长。1927年参加广州起义,不久率部撤至花县,组成工农革命军第四师,任师长,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指挥部队在东江坚持游击战争,于海丰白木洋被俘牺牲。中文名

  • 刘元栋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元栋

    刘元栋(1884—1911),字钟群,福建闽县人。幼年家贫,故仅读几年私塾。为人性格豪爽,嫉恶如仇,身材魁梧,善长拳术。他目睹清政府吏治腐败、丧权辱国,十分不满。1900年,参加反革命会党组织复明山堂,与林斯琛等人结为挚友。1902年底,加入共和山堂,成为骨干分子。1904年,参加共和山堂领导人设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