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陈宗坤

陈宗坤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463 更新时间:2024/1/1 17:47:09

陈宗坤(1915--1982)四川旺苍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毕业于军事学院。参加了川陕苏区反“围攻”、长征山城堡战斗。后历任副军长,解放军体育学院院长,广州军区副参谋长、司令部顾问。1955年被授少将军衔。曾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基本资料

名:陈宗坤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四川旺苍

出生日期:1915年

逝世日期:1982年

职业:军事家

主要成就:曾获三级八一勋章

二级独立自由勋章

一级解放勋章

政党:中国共产党

重要事件:川陕苏区反“围攻”长山城堡战斗

生平

1915年出生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六岁时,家贫负债累累,父亲又病死,在姐姐的帮助下,读过几年私塾。

1933年秋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在红四方面军红4军11师32团当战士。

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就参加了长征。在长征中,先后升任班长、排长、连长。

1935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1946年,陈宗坤担任晋察冀军区第7军分区司令员时,率2个团驻守北县。

1948年2月,调任冀热辽军区独立第七师师长。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82年在广州逝世,终年67岁。

任职情况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一军团四师十二团排长。

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抗日义勇队队长,营长,第十团参谋长,第一军分区二十团团长,冀察军区第十三军分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军区第十九军分区司令员,冀热辽军区独立第七师师长,第四野战军四十六军一五九师师长,湖南军区长沙军分区司令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长沙军分区司令员,湖南军区军政干校校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四文化速成中学校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副军长,解放军体育学院院长,广州军区副参谋长,广州军区司令部顾问。

评价

陈宗坤身居重要领导岗位上,依旧象战争年代那样,以极大的革命热情和献身精神尽职尽责,勤勤恳恳,自觉地为党和人民的革命事业,为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有益的贡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陈宗坤坚决拥护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一系列方针、政策。虽然退居二线,但他始终不忘记自己是一名老战士、老党员,一如既往地关心国家大事,关心军队建设。

将军逸事

开始革命生涯

陈宗坤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六岁时,家贫负债累累,父亲为了还债,四处辛劳奔波,结果积劳成疾,不治

而死。从此,家中的顶梁柱倒了,生活更加窘迫。母亲虽然能干,但无论如也挑不起六口之家的重担,只好把陈宗坤送到他姐姐家。姐夫家的日子也并不好过。好在,陈宗坤已能够帮着大人做些洗衣、打柴、放牛一类的事,这才勉强站住了脚。这样过了六个年头,陈宗坤已是十多岁的少年了,个子虽然比较瘦小,但却硬朗,有力气,干起活来能顶半个大人。为了让陈宗坤能识字不受骗,姐姐千方百计让弟弟去村里私塾读书。年幼的陈宗坤也变得老成懂事,他天天早晚放牛,上午和下午读书,中午做农活。苦熬了三年,因姐姐家生活压力更重,他只好被迫弃学。1932年12月中下旬,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来到川北,赶跑了军阀田颂的军队,创建了川陕革命根据地。1933年6月,陈宗坤的家乡解放了,穷苦老百姓有了出头的日子。在红军工作队的帮助下,建立了县、区、乡、村的苏维埃政权。同时,农会、赤卫军、少先队、童子团等组织也很快就建立起来了。陈宗坤参加了童子团,并当上了小队长,开始了革命生涯。

1933年秋天,红军在根据地大量扩军,陈宗坤怀着对红军的热爱和保卫土地革命的信念,正式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从此,他坚定地踏上了为人民解放事业而奋斗的征途。1935年4月,红四方面军撤离川陕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陈宗坤所在的红四军第十一师三十二团,经过短短十多天的整训和准备,就随大部队一起渡过嘉陵江,开始了漫漫的长途行军。长征途中,陈宗坤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陈宗坤,一个有非凡毅力的人一个有非凡毅力的人,是不怕任何困难的,陈宗坤是这种人。他从小身体素质差,再加上队伍日夜兼程,既要过天险要道,又要忍饥挨饿跟敌人作战,在快过完草地时,他染上了伤寒病。开头两天,发烧头痛,四股无力,他还强忍着,到第三天却不行了,没走几步就晕倒在路旁……。也不知道过了多久,陈宗坤迷迷糊糊听见有人在说:"他没死,抬他走一段吧!"陈宗坤难受极了。在那种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怎么好拖累别人呢?他硬是挣扎着从担架上爬下来。又挺了几天,也没吃药,病却奇迹般地好了。后来,他竟然又两次顺利走过草地。经过长征的考验,经过生与死的炼狱,陈宗坤迅速地成长起来了。长征刚结束,他当上了班长。不久,又升任排长。抗日战争时期,在那震撼中外的平型关战斗中,他带领全排战士,与日本鬼子厮杀了一天一夜。到后来,子弹打完了,枪托打断了,刺刀也拼弯了,许多战士用鲜血和尸体填平了通顺利的道路。在那场惊心动魄的生死博斗中,他侥幸地被弹片轻轻地擦掉了腿子上的一小块皮O由于他作战英勇顽强,战斗胜利后,他被升任连长,继之,调任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第二十团团长,冀察军区第十三军分区司令员兼参谋长。

任冀察军区第十九军分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陈宗坤任冀察军区第十九军分区司令员。1948年2月,调任冀热辽军区独立第七师师长。这个师是新组建的,用当时的话来说,"握成拳头就要打人",该师刚组建,上级就命令他们夺取察北重镇一一多伦县城。这是一场极其艰苦的攻坚战。多伦县城位于长城外广阔的草原上,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敌人为控制方圆数百里草原,分割我东北、冀察晋两大解放区,在这里驻有重兵把守。陈宗坤毫不犹豫地接受了任务,立即派人侦察敌情,组织各团进行紧急动员,广泛发动民兵、群众参战支前,加紧思想、战术和物资的准备工作,亲自组织部队攻城。经过激战,全歼守敌,解放了县城。后来,他又指挥这个师接连打了十多次大胜仗,先后攻克了延庆、平安堡、崇礼等县城,攻克了孤台寺、郑各庄、陈各庄、赵川堡等重镇据点,还在平古路和平绥路上打了不少阻击战。连续的浴血征战,使这个新编的独立师不断成长壮大,并形成了吃苦耐劳、连续作战、英勇顽强、能攻善守的战斗作风,战斗力越来越强。就在这年年底,陈宗坤带领部队在冀热察地区进行最后的土林阻击战后,独立师改编为第四野战军第四十六军一五九师,陈宗坤任师长,随即就随主力兵团参加了平津战役和南下解放全国的战斗。

标签: 陈宗坤

更多文章

  • 张赤男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张赤男

    张赤男,(1906-1932)又名张希尧、张用心,字尚书。福建长汀人。北伐战争时曾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七军政治部宣传员。1927年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参加广州起义。后回家乡开展革命活动,历任中共长汀县委委员、闽西特委委员、闽西工农红军第三路军总指挥、第十二军第二纵

  • 陆更夫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陆更夫

    陆更夫(1906-1932)原名陆承楠,号梗夫,化名张清泉。四川叙永人。生于教师家庭,自幼随父读书。陆更夫是黄埔军官学校第四期政治科学员,参加过广州起义,参与创办文艺刊物《心波》及《红涛周刊》,宣传新思想。中文名:陆更夫别名:张清泉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四川叙永出生日期:1906年逝世日期:1

  • 张朝忠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张朝忠

    张朝忠,男,汉族,1920年3月5日生,山东省庆云县尚堂镇东郎坞村人。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第115师冀鲁边游击31支队2大队副官,津浦支队第2营7连政治指导员,山东纵队特务2团2营副政治教导员、副营长,八路军第115师1旅3团连长,鲁南军区第3团2营营长。参加了泗水城、津县、滕县、邱县等战斗。因

  • 林修明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林修明

    林修明(1885—1911),出生于广东蕉岭,1911年参加由黄兴领导的广州黄花岗起义,不幸中弹身亡,时年26岁,遗体葬黄花岗烈士陵园,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中文名:林修明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广东蕉岭出生日期:1885年逝世日期:1911年4月27日职业:革命家毕业院校:上海中国公学信仰:

  • 胡根天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胡根天

    胡根天(1892年9月—1985年6月),男,汉族,别名胡持秋,号抒秋、志抒,别署天山一叟,广东省开平人,民盟成员,大学毕业。他是第四届广州市政协常委,第五届、六届广州市政协副主席。胡根天历任广州市文史研究馆馆长、民盟广州市委副主委、中国美协广东分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等职。中文名:胡根天

  • 余际唐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余际唐

    余际唐(1888—1964),四川荣昌人。先后毕业于日本海军水雷学校、日本海军炮术学校、日本海军工机学校。1907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11月任江苏都督府海军司长,1912年8月任四川讨袁军川江水师司令,1915年12月任护国军四川招讨使署军需处长兼参谋长,1917年12月任四川靖国军总司令部

  • 高恬波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高恬波

    高恬波,1898年生于广东省惠阳县。17岁考入广州妇孺产科学校。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与青年团广东区委书记阮啸仙结婚。1924年春,高恬波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广东省第一个女党员。中文名:高恬波别名:原名慕德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广东惠阳县淡水镇三角村出生日期:1898年逝世日

  • 王剑岳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王剑岳

    王剑岳(1906—1944),湖南澧县人。1925年冬,王剑岳愤于军阀专横,列强侵略,渐生立志救国救民之愿。以后,他得知孙中山先生办军官学校的消息,毅然投笔从戎,辗转来到广州,考入黄埔军校第五期工兵科。在军校,王剑岳攻读理论,钻研兵法,成绩名列前茅。毕业后,王剑岳被分配到陆军第1军第12师,历任见习

  • 关振东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关振东

    关振东(1928~2009),笔名江南月、石央。1949年冬参加革命,《南方周末》首任主编,广州市政协副秘书长兼《共鸣》杂志总编辑,《炎黄世界》杂志社执行社长。从事诗歌、散文、杂文、小说、文艺评论、传记文学、楹联、书法等文艺创作活动。1984年参加中国作协。曾任广东省文联委员、广东作协理事、广东书协

  • 叶镛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叶镛

    叶镛(1899—1928.6)四川乐至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历任武汉中央独立师和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学生军连长、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教导团第一营营长。1927年参加广州起义,不久率部撤至花县,组成工农革命军第四师,任师长,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指挥部队在东江坚持游击战争,于海丰白木洋被俘牺牲。中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