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杨秀琼

杨秀琼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006 更新时间:2023/12/13 23:29:09

杨秀琼(1918~1982年),广东东莞人。1930年,香港举行全港游泳大赛。年仅12岁的杨秀琼初试身手,一举夺得50米和100米自由泳两项冠军。1931年,杨秀琼又参加了香港至九龙渡海比赛,再次夺冠。1933年10月,在第五届全国运动会上囊括全运女子游泳全部金牌,“美人鱼”的雅号不胫而走。在场观看的蒋介石夫人宋美龄认她为干女儿。1937年与“北国第一骑师”陶伯龄结婚,19岁被迫当了范绍增的第18房姨太太。她历尽沧桑,深感世态炎凉,不久便远渡重洋到加拿大温哥华侨居。1982年10月10日病逝。

基本资料

中文名:杨秀琼

别名:美人鱼

国籍:中国

出生地:广东东莞县(今东莞市)杨屋村

出生日期:1918年

逝世日期:1982年10月10日

职业:运动员、游泳选手

毕业院校:尊德女子学校

主要成就:女子游泳赛八项全能冠军

我往往溶于水的线条

“三·八”刚过,缅怀杨秀琼这样一个人,一个生于南国的“美人鱼”,一位富于传奇色彩的游泳健儿,一朵受宠于民国顶级风月场所的“交际花”,还有一段“非典型”的红颜薄命的故事,比起身边那些新女性的“身体写作”和“女权批评”,应该多上一些现实寓意和审美内涵。

现代史上的杨秀琼,名声很大,无论是(20世纪)30年代短暂而辉煌的运动生涯,还是80年代苍凉而寂寥的客死加拿大,都曾引起舆论的高度关注。所有的一切,并不能改变她在女性解放叙事中的尴尬角色,那就是的“男人的展品”。

当代传记文学大家萧关鸿先生在《百年追问》序言中曾对刘晓庆的《我的路——从女明星到亿万富婆》激赏不已,他认为这本书彰显了那个时代难得的自觉生存和自觉表达意识,其时代意义可比肩20世纪30年代冰心丁玲和谢冰莹的作品。

不过比书更出名的应该还是刘晓庆的“做女人难,做名女人更难”,现在看来,这句话可谓“一语成谶”。这位大明星正缠身诉讼,其性质之复杂,也不亚于阮玲玉所感叹的“人言可畏”。不过明星的塑造和产生,也端的赖于人言的制造。在麻烦抑或绯闻出现之前,“人言”还是有用的。

相对而言,运动员比演员更富于身体色彩,社会认同也更容易和直接。古希腊的奥林匹亚不允许女人上场,或许是出于对女人身体魅力的恐惧,因为当时是裸体参加比赛,而男人控制情欲的方式要比女人更笨拙更缺乏美感。尊重个体、亲近性情的希腊人尚且如此,更不用说性意识特别细腻的中国人了。一个鲜活的例子,就是国人在看到杨秀琼下水游泳时,直观的印象不是健美,也不是勇气,而是“大姑娘在我面前洗澡”。一种对裸露欲的替代型追求,一种大庭广众下的意淫,成全了当时的明星。

光是这种社会心理,也就是潜流奔涌罢了。最主流的叙事,还是“国家责任感”的浮出台面。杨秀琼作为香港选手,拿到全运会游泳冠军;再作为中国选手,拿到远东运动会冠军,立刻成为“国家形象”的代表。联想到当时的“弘扬国粹”,胡蝶、梅兰芳徐悲鸿纷纷作“艺术输出”,一个充满想像力的时代背景——心理尚未成熟的南方少女杨秀琼,就这样半推半就地站到了前台,过早过度地透支了她的青春。

1936年,德国柏林第11届奥运会上的失败,也告诉人们中国甚至整个亚洲在世界上的地位,但国人特有的褊狭心理却不能容忍,不能“捧杀”便要“棒杀”。回国后,以“鸭蛋”为主题的漫画铺天盖地,压得这些年轻人喘不过气来,也有人知难而上.后来终于走向世界。但杨秀琼不属此列,她那美丽曼妙的身姿慢慢淡出泳道。一个无奈的事实是,杨秀琼结束运动生涯时,只有19岁。

但她的“传奇”并没有结束。一段幸福而短暂的婚姻,被无所不在的政治因素所终止,做了在四川无人不知的“哈儿师长”范绍增的第18房姨太太。随着时间的流逝,已被舆论遗忘的杨秀琼则迁居温哥华,一直到1982年逝世。不知道暮年的她,看着西岸浩瀚的太平洋时,是否会想起故乡东莞的池塘、上海的游泳池。

杨秀琼的命运,让我想起明治时期日本下田的阿吉,一个同样悲情的女人。日本开国时,16岁的阿吉受政府安排,被迫离开自己的男友,到美国领事馆里做领事和参赞们的情妇,成为日本西化的“先驱”。但时代和个体都不同,受尽非议的阿吉在46岁时又离开了领事馆,48岁时投濑户内海自尽。

被海浪无休止地拍击的,不只是海岸和礁石,还有两个柔弱的灵魂和身影……

人物故事

广东东莞被誉为“游泳之乡”,运动健将就涌现过70多名,上世纪30年代的杨秀琼就是出类拔萃的一位。

杨秀琼生于1918年,广东东莞县杨屋村人。这里地处东江下游,河汊纵横,塘涌密布,屋前屋后,尽是池塘;另外,这里属亚热带,一年四季气候温和,所以春夏秋冬随时都可以跃进大江里游泳。杨秀琼就生在这样的环境里,她在刚刚学会走路的同时,父亲就教她在河涌里学游泳了。说也奇怪,据说她不到10天就学会游泳了,被誉为“游水神童”。

1928年,杨秀琼跟随父亲迁居香港。父亲杨柱南安排女儿到尊德女子学校读书,并利用在南华体育会从事游泳工作的便利条件,对子女进行比较正规而严格的训练?杨秀琼耐力好,爆发力强,动作准确,轻快敏捷。游泳、体操、田径都样样精通,还经常在刮10级台风时的海水里畅游,以锻炼意志。

1930年,香港举行全港游泳大赛。年仅12岁的杨秀琼初试身手,一举夺得50米和100米自由泳两项冠军。1931年,杨秀琼又参加了香港至九龙渡海比赛,再次夺冠。1932年,杨秀琼再度获得全港游泳比赛的50米和100米自由泳两项冠军后,她接到澳大利亚体育会的邀请,前往维多利亚参加游泳表演,成绩又有所提高。此后,她更加刻苦用功,严格训练,虽寒冬腊月,也绝不间断。

1933年10月,国民党主办的第五届全国运动会在南京中央体育场揭幕。这次运动会,第一次把女子五项游泳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各地女选手纷纷参赛。杨秀琼和姐姐杨秀珍一起,作为香港队选手参加了比赛。由于第一次有女子参赛,因此轰动一时,好些清末遗老遗少亦拄着手杖步入泳池,见到女子运动员穿着泳装出场,顿时想起“非礼勿近,非礼勿视”的古训,慌忙离座退场,喃喃自语:“罪孽!罪孽!女子洗澡,还招人来看,真是人间不知有羞耻事。”

杨秀琼先在50米自由泳中以“38秒2”力压群芳,接着在100米仰泳、100米自由泳、200米俯泳中又勇夺冠军,在女子200米接力赛中,她与刘桂珍、杨秀珍、陈焕琼、梁泳娴合作,取得第五块金牌。一个芳龄15岁的少女囊括全运女子游泳全部金牌,打破女子游泳全部全国纪录,确是空前绝后之举。从此,“美人鱼”的雅号不胫而走。

与此爆炸新闻的同时,更有一事使得杨秀琼名声大噪而轰动京华的,就是褚民谊亲自为她驾驶马车的事了。褚民谊乃当时国民党政府行政院秘书长,在这次全运会中担任总指挥。据说大会期间,他经常在游泳池边踱来踱去,在他亲自给杨秀琼颁发奖品后,还亲自给她驾驶马车,进入南京市直向官邸驶去。

1934年5月12日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的第10届远东运动会上,被誉为“中国游泳四女杰”的杨秀琼、刘桂珍、陈焕琼、粱泳娴都是广东人。在这次比赛中,杨秀琼获女子50米自由式、100米自由式、100米仰泳、200米接力赛团体冠军。

1934年8月1日杨秀琼到达南京,在南京运动会作游泳表演,受到当时行政院长汪精卫的接见。南京记者描写她:“风度雍容华贵,双眸明亮,性格爽朗。穿玉色衣服,赤足趿高跟拖鞋,身躯健壮,远望如希腊女战士,言谈和蔼,含南国风味,十分可亲。”

1935年10月,第六届运动会在上海举行。此时已出名的杨秀琼因耽于逸乐与交际,体力远不及以前。在50米自由泳决赛时,被广东队刘桂珍夺去。这是她成名后第一次的失败。不过又获得100米自由泳和100米仰泳两项冠军,并以1分23秒和1分37秒4的良好成绩,再破远东和全国纪录。这时杨秀琼仅仅17岁。

真正的失败还是1936年。这年8月,第11届奥运会在德国柏林召开,中国政府派出76名国手参加,杨秀琼作为唯一的中国游泳队女子选手参赛。经过17天的海上航行,杨秀琼体力不支,加上竞技状态江河日下。在选拔赛中她虽以1分21秒2和6分45秒2的成绩谱写了100米和400米的自由泳的全国新纪录,但与世界强手相去甚远,终没能进入决赛。

回国后,《时代漫画》刊登了漫画家鲁少飞的漫画《蛋的时髦》,画面上是杨秀琼坐在游泳池边捧着一只大鸭蛋在痴痴地出神。

当杨秀琼在第五届全国运动会中一举夺得五项冠军时,在场观看的蒋介石夫人宋美龄认她为干女儿,还特意送给她一辆美国紫竹牌小轿车。

1937年杨秀琼与“北国第一骑师”陶伯龄结婚。夫妻俩密定避孕,十年后才要孩子,以便专注于体育事业。但是,日本军队的炮声,打破了杨秀琼蜜月的美梦。

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迁都重庆,杨秀琼和丈夫被邀到重庆参加“全国游泳比赛”。在这次比赛中,“美人鱼”一洗奥运会的耻辱,夺得女子游泳赛八项全能冠军。也就是这次活动上,杨秀琼遭到范绍增的觊觎。

1937年范经过蒋介石的首肯,强占了杨秀琼,并强迫陶伯龄与杨“离婚”,并在次日《重庆日报》头版头条发布:“南国美人鱼杨秀琼与川军司令范绍增将军结婚”,小标题为:“杨秀琼与陶伯龄离婚”,旁边印着他们亲自签署的“离婚书约”。

杨秀琼被迫当了范绍增的第18房姨太太,那年,她才19岁。她像一颗耀眼的流星,闪亮于黑暗的天幕间,瞬间便悄然坠落了。杨秀琼从内地返回香港,她历尽沧桑,深感世态炎凉,不久便远渡重洋,漂泊异乡,到加拿大温哥华侨居。

不料,一别竟成永诀,杨秀琼没有来得及重返故乡,没有好好地看看故乡体育健儿的茁壮成长,便带着浓浓的乡愁,于1982年10月10日溘然病逝。消息传来,国内外报纸都有刊载。游泳界对她的逝世表示哀悼;对她过去对游泳事业所作的贡献表示怀念。

标签: 杨秀琼

更多文章

  • 李经梧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经梧

    一代太极宗师李经梧,1912年5月生于山东掖县(今莱州)过西村。1927年与孙枫秋在哈尔滨从刘子源学弥宗拳。三十年代初来京先后向赵铁庵、陈发科、杨禹廷三位太极拳大师学习吴式和陈式太极拳,向胡耀贞学习心意六合拳,向梁振蒲学习八卦掌,向张少三学习通背拳,向黄士海学习八极拳。1941年任北平太庙太极拳研究

  • 陈翰章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陈翰章

    陈翰章出生于1913年,吉林敦化人,满族。陈翰章14岁时以全县最小年龄考取了私塾教员考试的第四名。1927年陈翰章入敦化敖东中学读书,学生自治会负责人。陈翰章17岁时以全校第一的成绩毕业成为小学教员。1932年,19岁的陈翰章弃笔从戎加入了救国军,开始了与侵略者死战到底的铁血生涯。“九一八”事变后,

  • 陈大章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陈大章

    陈大章,1930年9月出生于北京书画世家,自幼酷爱丹青,被称为“中国画坛巨匠”。国画创作早期以人物为主,后以画山水、松、竹、梅著称于世,多幅作品被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军事博物馆、日本长崎现代美术馆、加拿大多伦多墨泉博物馆收藏,和作为国礼赠送德国、加拿大、泰国、意大利、韩国等国家元首。现为中国美术家协

  • 廖永忠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廖永忠

    廖永忠(1323一1375年),巢县(今安徽省巢湖)人,楚国公廖永安之弟,明初名将。廖永忠早年与汤和共讨方国珍,平定浙东;后俘陈友定,平定福建;与朱亮祖攻克广州,平定广东;攻克象州,平定广西;明灭夏之战中,充南路军右副将军职,取得夔州之战胜利,为最终消灭夏政权铺平道路。因鄱阳湖之战战功卓著,朱元璋以

  • 陈怀皑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陈怀皑

    陈怀皑(1920.9-1994.11),原名郑衍贤,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市,毕业于四川江安国立戏剧专科学校,中国内地导演。代表作有《平原作战》、《海霞》、《青春之歌》。中文名:陈怀皑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市出生日期:1920年9月逝世日期:1994年11月28日职业:导演毕业院

  • 冯至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冯至

    冯至(1905年-1993年),原名冯承植,直隶涿州人,冯家为天津著名盐商,盐引在直隶涿州,八国联军侵华后避难于涿州,故生于涿州。曾就读于北京四中。1923年加入林如稷的文学团体浅草社。1925年和杨晦、陈翔鹤、陈炜谟等成立沉钟社,出版《沉钟》周刊,半月刊和《沉钟丛刊》。1930年留学德国先后就读柏

  • 陈燊龄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陈燊龄

    陈燊龄(1924年8月9日—2017年2月9日),乳名四铁,号楫奇。1924年8月9日出生,直隶顺天(今北京市)人。中国国民党党员,空军官校第18期、空军参谋大学正规班第23期、三军联大正规班第15期、战争学院将官班毕业。1944年赴印度腊河的中国国民党航校进行中级飞行训练。1945年赴美国进行高级

  • 谢侠逊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谢侠逊

    谢侠逊,中国近代著名象棋大师。四岁初知象棋门经,六岁领悟棋理,九岁通晓棋谱,十岁全县称雄,十三岁与温州棋魁陈笙战成平手,名噪东瓯。1918年,在上海力挫群雄获全国象棋个人冠军;1928年被推为全国棋坛总司令,称“中国棋王”。1929年至1931年,三次国际象棋大赛中,斩关夺隘,势如破竹,连连夺冠。扬

  • 胡兰畦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胡兰畦

    胡兰畦(1901年—1994年),四川成都人,中共党员。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有影响的女革命战士。她是宋庆龄、何香凝、李济深和陈毅、吴玉章、廖承志、成仿吾等杰出人士的生前挚友。在整个民主革命的各个时期,她都做出了贡献。中文名:胡兰畦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四川成都出生日期:1901年逝世日期:199

  • 姜登选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姜登选

    姜登选(1880-1925),字超六,直隶省南宫县(今河北省南宫市)陈村人,奉系将领。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曾参加“同志会”、“中国同盟会”。回国后,在四川副都统朱庆澜手下任职,先后随朱入黑龙江、广东。后来归于奉系。1922年被张作霖任为东三省陆军整顿处副监。第二次直奉战争中,任镇威军第一军军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