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王钟声

王钟声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203 更新时间:2024/1/4 23:54:16

钟声(1881—1911),浙江上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话剧创始人。早年临笔,书法遒秀,尤功油画。1898年赴德国留学,回国后任广西法政学堂监督及洋务局总办。不久,因不满满清政府腐败,愤而辞职。1903年参与组织中国新剧剧团春阳社,编演进步话剧。为扩大新剧影响,奔走苏杭,进行演出。一度东渡日本,1907年回国,创办文艺新剧场,串演新戏,编排《秋瑾》、《徐锡麟》、《爱国血》、《共和万岁》等一批宣传革命、颂扬革命志士的新话剧,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王钟声参加光复上海,之后又前往天津策划运动军界,以为内应,与革命党人酝酿起义,不幸事泄,1911年12月3日被满清政府逮捕杀害。

基本资料

中文名:王钟声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浙江上虞

出生日期:1881年

逝世日期:1911年

职业:革命家、戏剧家

信仰:三民主义

主要成就:参加辛亥革命

早年经历

王钟声(1881—1911),浙江上虞人,出生于浙江上虞一户富足的官宦家庭。在国内教会学校学习外语,再赴海外留学,以博取更为光明的前程,这在晚清殷实富户中,成为一种时尚。在留洋风潮的推动下,少年时代的王钟声先赴上海教会学堂学习德语、法语。1898年,前往德国得来伯西大学留学,学习法政。1906年,学成归国的王钟声先在广西巡抚处当幕僚,之后又任职于官办的广西法政讲习所和广西洋务局。有优越的家世,有留洋的背景,有体面的职业,在时人眼中,这样的优质男人无论如何也不至于沦落到“戏子”的地步。但是,1907年的一天,王钟声突然对家人宣布:要到上海,组织剧团,学习演戏。这番告白显然让这个观念保守的封建家庭炸开了锅。在等级观念森严的封建社会,作为“三教九流”中的末业,“戏子”是受人歧视,遭人白眼的“下等人”。王家在当地是望族,父亲和哥哥都是朝廷命官。以家人的老眼光来看,作为家族的男性后代,他理应不负家长厚望,步前辈后尘,在仕途上有所作为,以兴家望族;实在不行,他还可以选择经商,以为家族积聚财力;他怎么可以选择当“戏子”,让家族蒙羞?面对家人一片嘘声的质疑和苦口婆心的劝阻,他“狠心”地选择了坚持,给家人留下一种遗憾,而这种遗憾却成就了中国戏剧史和革命史的一段辉煌。

投身话剧

逆家族意愿而动的“狠心”背后,自有“难言之隐”。1905年,孙中山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随着国内民众反清呼声的高涨和革命形势的蓬勃发展,中国同盟会在广西的组织建立,并在学校等革命空气相对浓厚的地方发展会员。目睹国家积弱和政府腐败,在广西法政讲习所任教期间的王钟声秘密加入了中国同盟会。晚清政府对革命党人的镇压是不遗余力的,家族连坐法的厉害也让革命志士基于安全和保护家人的考虑隐瞒自己的身份。王钟声留洋所学的专业是法政,戏剧和其所学专业风马牛不相及,况且革命方式有很多种,他为什么偏偏钟情于戏剧呢?原来,广西法政讲习所设官、坤两班,王钟声曾经负责过坤班的管理。在与戏剧的短暂接触过程中,他意识到,高雅的戏剧是一种教育方式,是一种唤醒民智的高尚艺术。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用高雅的戏剧这轮明月,为在清政府黑暗统治森林中踌躇徘徊的国人指出一条通向全新社会的路,不也是一种很好的革命方式吗?

有革命斗志和爱国情怀的鼓舞,王钟声将演戏这门离所学专业十万八千里的事业,干得有声有色。1907年,王钟声赴上海,在马相伯等名士的赞助下,创建了中国国内第一个专演新剧的团体——春阳社;同年,王钟声亲任主演,组织春阳社在上海公演根据美国斯托夫人小说改编的话剧——《黑奴呼天吁》,开中国人在国内首次演出话剧之先河;在春阳社的历次演出活动中,王钟声将西方话剧演出形式和中国传统剧种演出形式相比较,用分幕方法编剧,用灯光做布景,成为国内舞台布景的第一人;1908年,王钟声和同为艺人的任天知,为扩大新生话剧的阵营,在上海创办了中国第一所以培养戏剧专门人才为宗旨的“通鉴学校”。如此多具有开创意义的第一,无疑为他赢取了“中国话剧先驱”的历史声誉,也为春阳社赢得了足够的票房,来自全国各地的邀请函像雪片一样飞来。

应时而动是商界的生存之道。1909年9月,建于清光绪年间的天津大观园,经过重新装修后,改名为大观新舞台(又称大新舞台)。为顺应民心思变的形势,吸引更多观众以增加营业收入,大观新舞台的股东宋则久、经理张少甫等决议改变原有经营方针,走文明新戏路线。在合作伙伴的选择上,王钟声所统率的“春阳社”成为首选。在江浙沪一带,“春阳社”的表演早就以其嘲笑讥讽时弊、提倡移风易俗、呼吁社会改良的特征而广受赞誉了,这种表演风格被时人昵称为——文明新戏。

收到大观园表演邀请函之后,王钟声欣然应允。独特的政治和经济地位,使得天津这片土地向来受到各派力量的青睐。即便这里戒备森严,但对像王钟声一样充满爱国情怀的革命者来说,值得冒死一试。更何况,可观的出场费,怎能不让急需筹集革命经费的他怦然心动。

辛亥革命

中国要富强,必须革命;革命要靠宣传。宣传的办法,一是办报,二是改良戏剧。这是王钟声关于戏剧之于辛亥革命作用的真情宣言。在天津组织演出期间,他用行动争取着这种作用实效的发挥。春阳社的表演果然给力。来到天津后,剧团毫无保留地推出了若干经典剧目。演员们用《孽海花》、《宦海潮》、《官场现形记》、《张文祥刺马》、《热血》、《鸣不平》等剧目来揭露清王朝统治者的黑暗腐败;用《新茶花》、《秋瑾》、《徐锡麟》、《缘外缘》等剧目来歌颂爱国志士。这些剧目在天津民众中引起了激烈的反响。对于王钟声,天津这片舞台是他的阵地,文明戏是他的武器,文明戏中所蕴含的新思想则是他的子弹,他正是用这颗子弹,击中了天津民众内心深处那颗因不满社会现状而希望变革的心,从而达到了宣传革命思想,迪民众爱国情绪的作用。

在朝廷眼皮底下宣传革命,要想过得舒服是不可能的。1911年7月,满清政府寻找借口,拘捕王钟声,将其押解回浙江原籍。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后,身为上海革命军政府参谋长的王钟声不顾安危,再次来到天津,利用其在这里的人脉和人气,召集同行故旧,积极酝酿北方起义。

然而,长期以来从事文艺工作的经历,使这位革命猛将身上性情中人的率真多过政治家的机敏和谨慎。1911年11月底,由于保密工作做得不到位,王钟声召集革命党人在天津奥租界刘子良寓所聚会的消息被清廷密探侦破,12月3日晚间,王钟声等人被满清政府秘密逮捕并当场搜获革命文件、信函若干。这一次,王钟声知道在劫难逃了。面对审讯,王钟声直言不讳,坦然承认自己是革命党人,来天津就是为开展革命活动;面对恫吓,王钟声据理力争,称“九月初九上谕,大开党禁,非据法律不得擅以嫌疑逮捕,我就算是革命党,你们又能拿我怎么样!”负责处理此事的天津镇总兵张怀芝理屈词穷,只好在请示上级后,胡乱给王钟声加了个“行营拿获奸细”的罪名,处以死刑。牺牲前,王钟声再度表现出革命者的尊严,他提出革命党人不怕死,但斩首太野蛮,请改用枪击的形式处决。面对刽子手的枪口王钟声高呼革命的口号,壮烈牺牲。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王钟声牺牲的经过就像他戏里演的英雄人物一样,他的人生为辛亥革命的壮烈篇章书写了重要的一节。

标签: 王钟声

更多文章

  • 董申保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董申保

    董申保(1917.9.17~2010.2.19),著名地质学家,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文名:董申保国籍:中国出生地:常州出生日期:1917年9月17日逝世日期:2010年2月19日职业:地质学家毕业院校:北京大学姓名:董申保所在大学:北京大学所在城市:北京所在院系:地球与

  • 张伟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张伟

    张伟,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秋渠一中校长。2014年3月17日晚,张伟在工作岗位上因过度劳累引起突发脑干出血,经全力抢救无效,不幸去世,年仅42岁。张伟同志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20年如一日辛勤工作在农村教育第一线,心系师生,艰苦创业,教书育人,无私奉献,被广大师生和群众誉为“践行焦裕禄精神的好校长”。2

  • 董每戡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董每戡

    董每戡(1907-1980),中国著名戏剧家、戏曲史研究专家。1907年生于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潘桥乡,他于1953年任中山大学教授,仅仅5年以后,他在那场著名的政治运动中受挫,随即携家迁居湖南长沙,过了20年近乎流放的生活。1979年落实政策后,他又回到中山大学,但不到一年,便溘然长逝;如今的中大学

  • 顾锡东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顾锡东

    顾锡东(1924—2003),戏剧作家。浙江嘉善人。浙江剧作界的领军人物。他一生创作上演了60余部剧目、5部电影以及各类戏剧曲艺理论文章200余篇。他的作品深受观众喜爱,在全国乃至海外都有较大影响,推动了浙江戏剧的发展和繁荣。作品多次获国家级奖项。同时,顾锡东还为扶持浙江越剧“小百花”,培养中青年戏

  • 孙永生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孙永生

    孙永生,男,河北省沧州人,生于1929年1月22日,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著名数学家、教育家。曾任《逼近论及其应用》、《EasternJournalofApproximation》、《东北数学》、《数学季刊》、《数学研究》的编委,并任河北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宁夏大学的兼职教授。2006年3月2

  • 方宗熙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方宗熙

    方宗熙(1912~1985),又名方少青,生物学家。福建云霄人。1936年毕业于厦门大学,获学士学位,留校任生物系助教。1937年夏回原籍云霄中学任生物学教师。1976年主持研究海带单倍体遗传育种在国内首次获得成功。著有《普通遗传学》、《达尔文主义》等。中文名:方宗熙别名:方少青国籍:中国出生地:福

  • 孙健初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孙健初

    孙健初,石油地质学家。早年从事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发表了《绥远及察哈尔西南部地质志》等著作。是第一个跨越祁连山的中国地质学家,探明并开发了玉门油矿,建成中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是中国石油地质的奠基人。培养了中国第一批石油地质人才,对中国石油事业的筹划亦有很多贡献。中文名:孙健初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

  • 庄棫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庄棫

    庄棫(1830——1878),字中白,一字利叔,清代词人,学者,号东庄,又号蒿庵。丹徒人,生于道光十年(1830)。光绪四年(一八七八)卒。享年四十九岁。著有《蒿庵遗稿》,词甲、乙稿及补遗附焉。棫自序谓:“向从北宋溯五代十国,今复下求南宋得失离合之故”,足见其词学渊源所自。与谭献齐名。朱孝臧合题二家

  • 蔡金涛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蔡金涛

    蔡金涛(1908—1996),无线电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主要开拓者之一。早年从事电信、电磁计量等科技工作,参加并生产出我国第一批真空管,为我国获得了第一批“国际伏特”、“国际欧姆”的候选单位标准。50年代起从事导弹与航天技术工作,曾主持仿制成功液体近程弹道导弹的控制系统,并

  • 吕大钧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吕大钧

    吕大钧(1029-1080),字和叔,吕大忠二弟,陕西蓝田县人,北宋关中学派的代表人物。吕氏四贤之一吕大钧出身在一个宦官和书香门之家,他从小就胆识过人,文才兼备。吕大忠的二弟,自幼胆识过人,为张载弟子,曾书“天下为一家,中国为一人赋”。北宋嘉佑二年(1057年)进士,授秦州(今甘肃天水)司里参军,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