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巨山

巨山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269 更新时间:2024/1/19 22:17:49

李峤(644~713),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少有才名。20岁时,擢进士第。举制策甲科。累官监察御史。邕、严二州僚族起义,他受命监军进讨,亲入僚洞劝降,罢兵而返。迁给事中。

基本资料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赵州赞皇(今属河北)

出生日期:644

逝世日期:713

职业:诗人,政治家

原名:李峤

字:巨山

性别:男

唐代诗人李峤

唐代诗人。原名李峤,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少有才名。20岁时,擢进士第。举制策甲科。累官监察御史。邕、严二州僚族起义,他受命监军进讨,亲入僚洞劝降,罢兵而返。迁给事中。武后、中宗朝,屡居相位,封赵国公。睿宗时,左迁怀州刺史。玄宗即位,贬滁州别驾,改庐州别驾。李峤的生卒年,新旧《唐书》均无记载,根据《通鉴》推断,生年应在贞观十九年(645),卒年在玄宗开元二年(714)。

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诸人死后,他成了文坛老宿,为时人所宗仰。其诗绝大部分为五言近体,风格近似苏味道而词采过之。唐代曾以汉代苏武李陵比苏味道、李峤,亦称“苏李”。明代胡震亨认为:“巨山五言,概多典丽,将味道难为苏”(《唐音癸签》)。他写有咏物诗120首,自风云月露,飞动植矿,乃至服章器用之类,无所不包。虽刻意描绘,以工致贴切见长,但略无兴寄。王夫之《夕堂永日绪论》说他“裁剪整齐,而生意索然”,切中其病。七言歌行现存《汾阴行》一首,咏汉武帝祀汾阴后土赋《秋风辞》事,写盛衰兴亡之感,最为当时传诵。据说唐玄宗于安史乱起逃离长安前,登花萼楼,听到歌者唱这首诗的结尾四句时,引起了情感上强烈的共鸣,悲慨多时,并赞叹作者是“真才子”。

宋代诗人方岳

方岳(1199~1262)字巨山,自号秋崖,祁门人,有“秋崖先生小稿”。南宋后期,他的诗名很大,差不多比得上刘克庄。看来他本来从江西派入手,后来很受杨万里、范成大的影响。他有把典故成语组织为新巧对偶的习惯,例如元明以来戏曲和小说里常见的“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这一联,就是他的诗。--钱钟书<宋诗选注>

风景名胜

巨山在睢宁北部边境,距县城35公里,海拔213米,山势雄伟、峻而不险。据说,亿万年前,巨山就是一块完整的石头,山石坚巨,四周是一片大海,整座山只是突兀于海面的一盘礁石。此山不但高耸秀丽,而且因山上的弥陀寺、康熙行宫和众多知名历史人物,给巨山留下瑰丽的诗篇,为其披上一层神秘的色彩,让巨山成为千古名山。

当你从西山脚下一进山门,上首扁额“葛峄山”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便映入你的眼帘,扁额两旁配以“山高”、“水长”字样;下方楹联写道:“一山横卧镇邳圉,双水并流润古州。”山门背面上额写:“日圆月朗”,两侧楹联为:“披一身晚霞,望月愁西天;沾一足晨露,观日出东海”。扁额、楹联内容一展山光水色之壮美,再现古州重镇之雄风。若从南门上山,矗立的山门便展现于游人眼前,只见上方扁额“巨峰独秀”四个大字,隽秀飘逸,东侧上方“探奇”,西侧上方“探险”平行相对,端庄秀丽。下方楹联为:“紫气东来古州频添异彩,红霞西映峄岭再渡金辉”,山门北面下方的楹联是:“深山藏俊彦,古邳育英贤”。游人如登峰巅可沿梯形台阶,拾级而上,尚能饱尝山川秀色。此山奇峰峻秀,云蒸霞蔚,奇光异彩,加之下邳英贤济济,俊彦辈出,乃一藏龙卧虎之地也。登上峰顶只见殿宇檐牙高啄,各抱地势,琉璃瓦舍,古色古香,熠熠升辉;东西山臂各筑一亭飞檐翘角遥相呼应;西亭叫赋山亭,上有明朝周谊所写《葛峄山赋》,东亭叫葛洪井亭(葛仙洞前葛仙井),亭里的葛洪井用400多公斤重的六角椎石磙盖在井上。东山上还残留当年打仗时的断垣石墙。东山腰有一幽深的古藏兵洞,可容纳几千兵丁。

山的主峰就像一巨人,背北面南而坐,昂首傲视,东西两臂伸出的胳肢窝下形成两条峡谷,流水从山脚下两座小桥潺潺流下,汇成小溪奔向远方……站在峰巅极目四望,北看群山滚滚,青山如黛;东眺骆马湖水悠悠万顷,碧波荡漾;南视庆安水库,烟波浩淼,清澈如镜;西望山峦起伏,群山巍巍。环视下邳大地粉黛略施,山光水色尽收眼底,宛若一代国画大师笔下的水墨画!远山、城廓、工厂、湖泊若隐若现,万木葱笼,林涛阵阵;公路、河流变成了狭长的飘带系在无垠的绿畴之间。

春日山里的芳草随风摇曳,犹如沙场点兵,东南风一吹就像千军万马向山顶压来,芳草碧连天,场面十分壮观。山腰的桑树林结出的桑椹透红晶莹,恰似万颗红珍珠点缀山川,生出灵气。山中的槐树疏密有致,团团如盖,苍翠欲滴。巨峰之巅白云悠悠,令人顿感心旷神怡。

峄峰群山环抱,周围的羊山、半戈山、象山、望山、小山、泰山、二龙山、汤山等诸山拱卫,惟巨山独秀,雄踞北方。相传巨山中有金马驹拉磨磨金豆子之说,意为宝山。其实此山真有宝藏,在1975年,经江苏省第五勘探队勘测,古邳的巨山、半戈山、羊山石英岩总储量达4.5亿吨。

解放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曾在巨山顶上设防空雷达站。1982年,地方政府在山顶上又添设电视差转台,造福一方百姓。

巨山,又名距山、岠山,古名葛峄山,传说古凤凰城遗址位于山阴,岠山位于邳州市南端,素有邳州南大门之称,是本州最高的一座山,岠山自古十八景,名胜古迹很多,当地流传这样的记述:“四围蹙蹙绣孤峰,昔有仙人隐仙踪。古刹舟井传遗址,往往阴雨吐长虹。夹壁墙中藏狐洞,雨将初息雾蒙蒙。凡山皆有景,此山景不同:养鱼池严严峭壁,飞猫顶吐雾峥嵘。卧土牛下水监管,憋死猫山岗凌层,闲来步上峄山巅,山前山后乱石岩。簸箕峪,马蹄泉,鱼沟钓台紧相连。蝎子山巅蝎子叫,龙泉泉水龙吐岩。峄山东锅圹岩,薛礼征东史迹传。白牙石上卧喜鹊,石盆泉水清且涟。石头床身依眠,仙宫王母足迹现。无梁殿不周全,响水桥缺半边,鬼堑沟里鬼夜哭,凤凰窝里凤欲眠。养鱼池牵连中线,峄阳桐万古流传原有自然景观因岠山开采石英被炸掉了。而今政府忽又提开发,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发掘旅游资源等等,建岠山风景区,建山庄,建小萝卜头纪念馆等。

山原名峄阳山、葛峄山,身跨邳、睢两县,除去山、山西两村村民居住、开挖耕种外,现有荒山面积2000多亩。巨山平列四座山峰,西峰最高,因常有云蒸霞蔚,故曰“白云崖”,亦称“白云峰”,海拔213米,是苏北除连云港云台山之外的最高峰。康熙年间进士季运隆所辑的“八景”诗中有这样的描绘:峰独秀耸长空。据史料记载,巨山古木蔽日,古时,山巅有寨,寨内有“泰山行宫”。时代久远,我们早已难觅“泰山行宫”的踪迹,但取而代之的威武壮观的“弥陀寺”也算让人欣慰。据说,上个世纪50年代,人为上山砍伐树木,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自1958年以来,虽多次栽植,始终是只见栽植不见树林。究其原因,主要是山上土层浅薄,山体面南部分水土流失严重,保不住水分造成树木成活率低。1982年以后,又多次组织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同时采取签订合同、面向社会公开承包的方法,但收效甚微,至今仍是荒山裸露,一派荒凉景象。巨山也曾发挥过不可磨灭的作用。1960年,解放军在巨山的西主峰上设立雷达站,为歼灭入侵敌机立下汗马功劳。雷达站撤走后,江苏省于1980年在此建成“徐州地区电视转播台”。至1985年底,电视台迁至徐州。以后10年,巨山再未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1995年底,县镇两级政府决定复建古邳历史景观,睢宁县成立了古邳历史景观领导小组,于1995年10月1日正式动建设,历经三年时间,投资近300万元,建成巨山目前尚存的弥陀寺、赋山亭、葛洪洞等几处景点,但由于投入乏力,最终还是半途而废。虽如此,每年春节、清明节期间,仍有数万名游客到巨山登高赏景。

标签: 巨山

更多文章

  • 蔡汉卿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蔡汉卿

    蔡汉卿(1882—1952),湖北沔阳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辛亥元老。武昌起义时,南湖炮队居功至伟。蔡汉卿向清总督衙门打响了第一炮。居正撰联赞其“揭竿汉上为先著,立马蛇山第一功。”后任鄂军第四师中将师长。1952年在武昌病逝。中文名:蔡汉卿别名:蔡希圣、蔡一炮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湖北沔阳出

  • 薛尚实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薛尚实

    薛尚实(1902—1977),原名梁华昌,别名梁化苍、杨良、孔尚士、罗根、杨星祥,广东梅州市梅县区人。父亲在新加坡任旅馆职员。中文名:薛尚实国籍:中国出生地:梅州市梅县区出生日期:1902逝世日期:1977民国10年(1921),人美国教会主办的梅州市梅县区广益中学读书。后因学校实行帝国主义的奴化教

  • 董玉琛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董玉琛

    董玉琛,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作物学会荣誉理事长;中国农学会遗传资源学会荣誉理事长。我国作物种质资源学科奠基人之一。在1959年提出“品种资源”一词,同年冬天,在全国作物育种科学大会上首次提出我国作物品种资源工作的任务,使全国收集起来的约20万份作物种质资源得以基本保存下来。中文名:董玉琛国籍:中国民

  • 卓炯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卓炯

    卓炯,ZhuoJiong(1908—1987),男,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经济学家。中文名:卓炯外文名:Zhuojiong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湖南省慈利县国太桥镇出生日期:1908逝世日期:1987职业:经济学家毕业院校:中山大学代表作品:《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政治经济学新探》卓炯(19

  • 范钧宏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范钧宏

    在校读书时就酷爱京剧,曾从名师学艺,组班演戏。建国之初加入了大众文艺创作研究会。1951年调到中国戏曲研究院,投身于戏曲遗产整理和剧本创作。1955年转入中国京剧院,从事剧本创作及创作组织工作。历任中国戏曲研究院京剧组组长,中国京剧院文学组组长、编剧。1955年成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1962年成为

  • 冯金伯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冯金伯

    冯金伯(1738~1810)字南岑,号墨香、康桥人士。贡生,官句容县学训导,清乾隆四十年(1775),主蒲阳书院。他博学多才,性耽风雅,善书、画、诗、亦精鉴赏,时人谓其具有“三绝”之才,其中以诗歌的造诣尤高。黄协埙在所著的《畹香留梦室诗话》中对其的诗歌评价极高,谓其诗“从宗人入手,疏放似范石湖,雅洁

  • 沈云陔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沈云陔

    沈云陔(1905~1978)中国楚剧演员,工旦。湖北新洲人。少年时在乡间学艺,到武汉后,精心研究总结各剧种名家之长,数十年孜孜不倦,终于形成了沈派艺术。他的表演朴实大方,塑造的人物性格各异,形象鲜明,生活气息浓厚,寓新巧于含蓄之中,深受人民欢迎。他是一位爱国艺人,早年与楚剧界人士筹组工会,废除封建把

  • 黄纪福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黄纪福

    黄纪福(1902—1937),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66军159师477旅副旅长,1937年12月在南京保卫战中牺牲。2015年8月,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中文名:黄纪福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广东梅县出生日期:1902逝世日期:1937职业

  • 黄葆同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黄葆同

    黄葆同(1921年-2005年),上海市人,中国著名高分子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进行过生漆结构和干燥机理研究,新高分子合成,乙丙橡胶新催化、活化体系研究等。共混型热塑弹性体和聚乙烯接枝PDMS增进耐磨性获得专利;利用共晶和极性/极性相互作用原理,设计增容剂,使聚烯烃/极性聚合物

  • 蒲富恪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蒲富恪

    中科院院士、物理学家。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60年获苏联莫斯科科学院数学所副博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在早期发展双时热力学格林函数理论中,首先用到磁性理论和非线性过程,得到磁化强度等高温和低温的统一结果。与合作者导出反映元素个性的稀土金属f-f间接交换作用的哈密顿量,得到新的赝偶极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