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张月儿

张月儿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064 更新时间:2024/1/18 11:24:55

张月儿(1907年-1981),原名张帼雄,祖籍广东顺德谢村,著名香港粤剧老倌。11岁跟从乐师徐桂福学习。13岁开始在香港登台演唱。她的代表作是《歌姬同乐宴琼林》。适逢唱片业崛起,上海及香港各唱片公司为她录制唱片,包括了《蝶迷》、《花月留痕》、《口花花》、《狗肉父老》、《游子悲秋》、《爱花情果》、《莺莺酬柬》、《拜金花》、《难兄难弟》、《字花厂寻妻》等唱片。后来请了音乐撰曲家何少霞写成《一代艺人》,名震一时,风头一时无两。

基本资料

名:张月儿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07

逝世日期:1981

代表作品:《歌姬同乐宴琼林》

原名:张帼雄

祖籍:广东顺德谢村

个人简介

张月儿原名张帼雄,一九○七年出生于广东番禺钟村谢村一个贫农家庭,但因家贫被卖到新会由养母(阿姑)抚养成人,在老音乐师傅徐桂福门下学艺。她十三岁登台,初试歌喉,各大唱片公司就争相聘请去灌唱片。当时香港歌林唱片公司汇集名家灌了《歌姬同乐宴琼林》一曲,就称张月儿为歌界明星,熊飞影为大喉领袖,郭湘文为平喉领袖,刘碧云为子喉后学。二十年代,张月儿的唱片《蝶迷》、《花月留痕》、《游子悲秋》、《爱花情果》、《莺莺酬柬》、《口花花》、《拜金花》、《难兄难弟》、《字花厂寻妻》等,已风行于省港澳,“歌界明星”美誉,张月儿是受之无愧的。三十年代,影星阮玲玉自杀,张月儿既哀悼这一代红星,更愤恨那吃人的社会,特邀名撰曲家吴一啸,为她写一首《一代艺人》。此曲问世后,竟成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名曲。张月儿不但平喉自成一家,在演唱谐曲方面,更有独到之处,如《通台佬倌》、《呃神骗鬼》、《睇相》等曲,都是历唱不衰的。加上她能唱多种声调,大喉、平喉、子喉、子母喉、老生喉都能运用自如,在一首曲中,经常一人唱多角,身份各殊,形神俱肖,故群众又称她为“鬼马歌”。张月儿享誉六十余年,足迹遍省、港、澳、沪及偏僻农村,曾到过旧金山、星加坡、马来亚、暹罗、越南等地演唱,到处都载誉归来,获奖状与金牌不计其数。但张月儿没有一点“佬倌”架子,她为人风趣,性格开朗,平易近人,虚心好学,有不明白的地方,甚至不耻自己的门生下问。她虽自幼失学,但由于谦虚好学,使她不但认识字,还能领会字句中的含义,掌握每首曲的特定情景与人物性格,所以,张月儿唱曲,能七情上面,声随情发,腔从情生。

张月儿自己是“学而不厌”,对人更是“诲人不倦”,说张月儿是“桃满门”,真是一点也不夸张。张月儿的首徒奔月,在二、三十年代之间,师生合唱,曾灌了不少唱片。在省、港、澳有一定成就的门生,有张蝶儿、苏莺儿、关楚梅等。稍露头角便转业或息影家园的,就有张萍儿、关雪儿、尤娟儿及肖儿、荣儿等一大批,即使非正式门生的小燕飞、张雪英、刘碧云、胡美伦、黄佩英(即新月儿)、何丽芳等,亦曾获得张月儿不少教益。用何丽芳的话来说:“算是阿家(张月儿)半个徒弟”。

六十年代后,张月儿年事已高,且患有心脏病,还继续授徒教艺,她最后一个得意门生,就是曾随香港香江业余音乐社来穗演唱,博得好评的杨丽红小姐。张月儿一生致力于曲艺事业,不幸于一九八一年十一月四日(农历辛酉年十月初八)病逝于香港。

职业生涯

曲艺界的人都知道,徐桂福老师傅是十分严厉的,最恨以艺术为儿戏,用行话说就是“有衣食”,艺员迟到,必见福师父守候门前,叫她看看钟,跟着来一顿批评。艺员在演唱时,如有不够严肃的地方,福师父就站在台下严加指责。张月儿经常对门生谈及,她学艺时,常被师父打得藏在台底。

小明星与张月儿、白婵娟。

张月儿在严师教诲之下,养成了对艺术一丝不苟的习惯。她教门生,并不单纯教唱,连出台的风度,唱时的口形,面目的表情都加以指正。张月儿最反对不问曲内情由,都套以一种固定的唱腔。她常教导门生,运用唱腔,不但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她演唱的每一首曲,都是经过精心处理的,例如《一代艺人》与《游子悲秋》,同是平喉独唱,两首曲的二黄,亦大同小异,一般的唱法,是可以相同的,但张月儿唱“野草闲花已非当年风韵”的“当年”,在两字之间,运了一个一气呵成的多音腔,唱来既悲且愤;唱“一别家园已是秋凉时候”的“秋凉”,则吐出“秋”字后,并不歇气,一路滑上“5”音,到中叮才急速滑低八度,突“凉”字,听来使人有秋风飒飒之感。特别是谐曲,因为是一人多角,而且表现各式各样的人物,处理上就更是千差万别,看相的、喃呒的、学戏的、痴呆的、泼辣的,男女老少,各有不同的唱法,无一不维肖维妙,听曲如见其人。当她认为按常规处理会使曲中情绪中断时,她就打破常规,如《一代艺人》中,有“情海中翻波澜”一句,本来在“情海中”之后,有四拍过门的,张月儿不要过门,一气唱下去,使整句连贯起来。在谐曲方面,打破常规的唱法就更多了。张月儿唱曲,听众不用看幻灯,字字都能听得清楚。这是天赋的吗?不!原来张月儿是下过功夫的,每有新曲到手,她都逐句琢磨,在一句之中,分出主词、副词、虚词三种,主词就加以强调,副词可用一般唱法,虚词就带过。这种处理方法,在谐曲中较为突出,例如《呃神骗鬼》的一段中板:“所以话,迷信个一层,的确完全〓用。渠地无非系,呃神骗鬼咋,系处乱发〓风”。在这两句曲中,张月儿处理“迷信”,“无非呃神骗鬼”是主词,“的确”,“渠地”,“系处”是虚词,其他是副词。在唱的时候,主词都紧连在一起,而且不受原调门

限制,“呃神骗鬼”是主题,就用双句来加以强调突出,这样,每句曲唱来,主次分明,听来就一清二楚了。“四两唱,千斤白”,张月儿不但唱工精湛,念白更是炉火纯青。她教导门生,唱曲决不能忽视念白,念来要字字清楚,有节奏感,更要符合曲中人物性格。张月儿的念白能如此感人,就是她精心钻研的结果。例如《养孤儿》曲中,有“恨不能食你〓肉寝你〓皮”一句,按字面理解,一般都提高声线,以示愤恨,张月儿处理,是咬着牙龈念上半句,下半句拖长一个“寝”字,然后一字比一字低沉,最后似乎用尽力气,逼出一个有韵无声的“皮”字,这样处理,就把一个满怀怨恨,又患着严重肺病的、垂死妇人的形象,活生生地刻画出来了。在谐曲方面,张月儿往往一口气念完大段口白,字字清楚伶利,这种功夫是不可多得的。解放初期,日月星剧团特邀张月儿客串,演《百花齐放朵朵红》一剧,剧中情节是从清朝到解放的一个故事。张月儿并非演剧出身,当时亦有四十多岁,演一个从少年到老年的角色,难度是很大的,由于张月儿一向重视对人物的刻画,演来中规中矩,恰如其份,一首主题曲,满座鼓掌声。有人说,听张月儿唱曲,只博得啖笑,意义不大。这是一种偏见。张月儿平日对社会上的不良现象是深恶痛绝的,因而她所唱的曲,以针砭时弊的居多。《一代艺人》,《花月留痕》、《爱花情果》、《葬花留影恨》,是对旧礼教的控诉;《戒烟从军》、《字花厂寻妻》、《香消夜合花》力数吹嫖赌之害;《拜金花》、《睇相》、《呃神骗鬼》是反对迷信的。当然,在旧社会,曲词上难免会掺杂一些糟粕,这是当时社会之过,责任不全在歌者。有人说,张月儿唱的是“杂腔”。是的,张月儿没有一种固定的“月腔”。她说,如果每首曲都是那几个腔,唱不出人物性格,千篇一律,即使行腔能响遏行云,绕梁三日,多听了也会腻味。所以,张月儿唱曲是以情取胜的。正因为这样,唱悲曲才能唱到声泪俱下,唱谐曲才能逗得哄堂大笑,才能唱什么象什么,才能百听不厌,才能享誉六十余年。我于四十年代拜在张月儿门下学艺,曾随师在省港及四乡演唱数年,解放后还一同参加抗美援朝捐献运动,到街头宣传。

个人作品

作为演员,曾经拍摄过的电影:点错鸳鸯(1963)....徐志伟巧凤试郎心(1962)沙三少与俏银姐(1961)....沙母蝴蝶夫人(1954)....三姑好女十八嫁(1954)....陆太太卖花得美(1953)....月儿司马琴挑寡妇心(1953)....月儿新女儿香(1953)....月儿小明星传(1952)....歌伶十个肥女嫁瘦郎(1952)....玉梅一曲凤求凰(1952)生红娘三戏张君瑞(1952)....崔夫人铁罗汉勇救玉观音(1949)....丽芳一代艺人(1941)....歌女花花世界(1941)苦凤莺怜(1941)花公花婆(1940)何日君再来(1940)何处不相逢(1940)好女十八嫁续集(1939)口花花(1939)十月芥菜(1939)桂枝告状(1939)....桂枝七星伴月(1938)好女十八嫁(1938)老婆皇帝(1937)神秘之夜(1937)七十二行(1937)哥哥我负你(1935)参与制作过的电影:

新马仔胡不归(1953)....演唱老婆皇帝(1937)....演唱神秘之夜(1937)....演唱小明星传(1952)....演唱哥哥我负你(1935)....演唱

标签: 张月儿

更多文章

  • 谷朗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谷朗

    谷朗(218~272),字义先,三国衡阳郡耒阳县(今衡阳市耒阳市亮源乡)人,三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民族英雄,历任吴国郎中、尚书令史、郡中正、浏阳令、都尉、尚书郎、广州督军校尉、拜五官中郎将、迁大中正大夫。平定交趾(今越南)叛乱,维护吴国南疆稳定,平乱后迁九真太守。吴凤凰元年(272),病逝任所,

  • 杨王鹏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杨王鹏

    杨王鹏(1887—1916),湖南湘乡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早年投湘军当兵,因有反清言论,被开除军籍。后到湖北第四十一校当兵。不久,任队中司书生,1908年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死后,认为机不可失,在部队中组织群治学社。1910年改群治学社为振武学社,被推举为社长。后以“杨王鹏秘密结社,图谋不轨”被告

  • 常赞春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常赞春

    常赞春(1872~1941),字子襄,别号柞閈吟盦,常氏家族第十四世,堂名常敬一堂,山西榆次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中举,宣统元年(1909)考入京师大学堂,师从林纾等经学大师,授文学士。民国七年(1918)授国会众议院议员。终身从事教育及文化事业,谆谆善导,著作等身,桃李满三晋,为三晋名教育

  • 王曰伦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王曰伦

    王曰伦(1903.1.23-1981.7.20),字叔五,出生于山东泰安,地质学家。1927年毕业于山西大学工学院,1937年,发现了黔东震旦系冰碛层,为地层对比找到可靠依据,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日伦的研究领域十分广阔,在地质科学基础理论研究中,以前寒武纪地质研究

  • 周洪亮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周洪亮

    艺术鉴赏家、作家周洪亮;出生于山东,毕业于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1994年任《中外管理导报》采编、副刊《当代诗人》编辑部主任;1996年至1999年任国家人事部艺委会一级委员、编辑部主任、副主编。2008年任新华社《新华每日电讯》岁月典藏版副主编兼《神州收藏家》杂志副主编(至今)。2010年兼任中

  • 张文堂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张文堂

    张文堂,河南延津人。194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建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国际地层委员会寒武系分会委员。中文名:张文堂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河南延津出生日期:1924年逝世日期:2013年10月20日职业:地质古生物学家毕业院校:北京大学主要成就:国际著名古生物学家代

  • 郑德坤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郑德坤

    郑德坤(1907~2001)著名考古学家。1907年5月6日出生于福建厦门的鼓浪屿。毕业于燕京大学。先后执教于厦门大学、华西协和大学、剑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文名:郑德坤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福建厦门出生日期:1907逝世日期:2001职业:考古学家毕业院校:燕京大学1907年5月6日出生于

  • 张恩虬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张恩虬

    张恩虬,电子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电子物理及电子器件的研究工作。深入研究了热电子发射的机理和磁控管的工作原理,对发展中国的阴极电子学和微波器件作出了重要贡献。中文名:张恩虬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广东省广州市出生日期:1916年10月26日逝世日期:1990年5月7日毕业院校:清华大学主

  • 巨山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巨山

    李峤(644~713),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少有才名。20岁时,擢进士第。举制策甲科。累官监察御史。邕、严二州僚族起义,他受命监军进讨,亲入僚洞劝降,罢兵而返。迁给事中。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赵州赞皇(今属河北)出生日期:644逝世日期:713职业:诗人,政治家原名:李峤

  • 蔡汉卿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蔡汉卿

    蔡汉卿(1882—1952),湖北沔阳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辛亥元老。武昌起义时,南湖炮队居功至伟。蔡汉卿向清总督衙门打响了第一炮。居正撰联赞其“揭竿汉上为先著,立马蛇山第一功。”后任鄂军第四师中将师长。1952年在武昌病逝。中文名:蔡汉卿别名:蔡希圣、蔡一炮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湖北沔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