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巫宝三

巫宝三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632 更新时间:2024/1/17 4:43:59

巫宝三,中国经济学家。江苏省句容县马庄桥人。原名巫味苏,1905年7月28日出生。1925年入吴淞政治大学,1927年入南京中央大学,193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同年入南开大学经济学院,1933年经过同学汤象龙介绍,进入陶孟和主持的北平社会调查所从事研究工作,1934年并入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

基本资料

名:巫宝三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05年7月28

逝世日期:1999年2月1日

毕业院校:清华大学

人物平生

1936——1938年巫宝三被中央研究院派往美国哈佛大学学习,从著名教授柏拉克学习农业经济理论,曾听过熊彼特主讲经济理论课,1938年在硕士毕业同时,通过博士学位初试,准备的博士论文题目是“农业国家经济发展理论”。1938~1939年在德国柏林大学进修。抗战胜利后,1947-1948年,巫宝三接受罗氏基金资助,再度赴美进修,完成博士学位论文《中国资本形成与消费支出(1933)》,随后回国,一直任职于社科院经济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历任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兼副所长、代理所长、经济思想史研究室主任,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顾问、学术委员会委员、《经济研究》编辑委员会顾问、研究生院教授,北京大学兼任教授,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副会长,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常委,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政协副主席。他还担任《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学》编辑委员会委员。1999年2月1日在京去世,享年94岁。

人物成就

巫宝三一生致力于经济学理论的研究,他学贯中西,学识渊博,著作甚丰。早期主要从事中国农业经济问题和西方经济学说的研究,他于1941年发表的《农业与经济变动》一文曾获杨铨社会科学研究奖。文中分析了在工业化国家和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中,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不同地位及影响。1942年起,又从事中国国民收入的研究,1945年,他出版了《国民所得概论》一书,1947年出版了由他主编的《中国国民所得(1933)》(上、下册)一书,这是中国研究本国国民收入的第一部著作。50年代以后,巫宝三主要致力于中国经济思想史的研究,1959年与他人合编出版了《中国近代经济思想与经济政策资料选辑(1840~1864)》。巫宝三的主要著作还有:《中西古代经济思想比较研究绪论》(1983)、《先秦租赋思想的探讨》(1985)、《司马迁“法自然”的经济思想》(1985)、《管子经济思想研究》(1986)。此外,1985年还出版了由他主编的《中国经济思想史论》专题论文集和《中国经济思想史资料选辑(先秦部分)》。主要译著有:P.斯拉法的《用商品生产商品》。他提倡中西经济思想的比较研究,认为这样可以鉴别彼此的异同,充分论述中国经济思想发展的特点。他曾先后应邀去联邦德国、加拿大等国访问讲学,介绍中国古代的经济思想。

中国最早的国民收入核算,就是由处于国民党时期的中央研究院社会研究所的巫三宝教授主持进行的。他编制过1933年,1936年和1937年中国的国民所得。在联合国出版的《国民收入统计1938-1947年》中收录了巫三宝教授所提供的有关数据。

巫宝三在经济理论研究中,一贯重视联系实际,在早期的西方经济理论研究中,他主要不是作一般的介绍和阐述,而是着眼于研究中国的经济问题。在中国经济思想史的研究中,他强调要从编辑经济思想资料入手,在详细占有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对思想家的经济思想逐个进行专题研究,然后再在进行综合系统的研究的基础上,编写出有关各个时期的专著。这反映了他的脚踏实地、严肃认真的治学精神。为了充分论述中国经济思想史的特点,丰富经济学说通史的内容,把经济思想史的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推前进。他提倡进行中西经济思想的比较研究,主张批判地吸取西方经济理论中有用的因素,以适应我国经济改革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建设的需要,为此他十分强调学术研究中的创新精神。他认为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生命,没有新见解、新发现,科学研究就停滞了,但创新必须建立在求实的基础上,必须实事求是,才能站得住,才会有说服力。本着这种精神,他对经济学界某些尚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新见解和新的论证,充分体现了他的求实精神与创新精神的结合。

社会兼职

他的头衔甚多,主要有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经济思想史学会名誉会长、中央参议会常委、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政协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第五、六、七届政协委员、世界著名经济学家,1999年2月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他把一生积蓄捐给家乡学校。

家庭成员

在哈佛期间,巫宝三认识了在蒙特霍留克大学攻读西方戏剧学的孙家琇女士。

孙家琇,祖籍浙江姚,出生于天津。父亲曾任天津水产学校校长和教育厅长。父兄均为留学学生。她1935年肄业燕京大学,就读于美国米尔斯大学,1937年进入蒙特霍留克大学学习。1938年夏,她在哈佛大学剧本创作班学习时,写了抗日的独幕剧《富士山上之云》。

巫宝三硕士毕业后,到德国柏林大学进修,时值抗战,巫宝三希望能尽快回国参见抗战,于是中断哈佛博士学业。孙家琇女士也计划放弃攻读博士机会,到了柏林与巫宝三结婚,一道回国。回国后,巫宝三在昆明的中央研究院(竹安巷4号)工作,孙家琇原在西南联大工作,女儿出生。1942年转达武汉大学外文系工作。当时武大女教授仅5位(苏雪林袁昌英、杨安妮、朱君允、冯沅君,她们全都在文学院任教),孙家琇来后,成为全校最年轻的教授。时任文学院院长的是陈源(西滢)。武大在乐山办学,长子巫鸿1945年即出生于乐山。孙家琇建国后任教于中央戏剧学院,为中国研究莎士比亚第一女性。巫鸿,1963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学习。1972—1978任职于故宫博物院书画组、金石组。1978年重返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攻读硕士学位。1979年与在哈佛大学读研究生的老同学韩倞联系,在她的鼓励和帮助下申请了哈佛大学人类学系。1980—1987年就读于哈佛大学,获美术史与人类学双重博士学位,随即在哈佛大学美术史系任教,于1994年获终身教授职位。后受聘芝加哥大学,执“斯德本特殊贡献教授”讲席。巫鸿对自己的家庭教育,曾在清泉、郑岩的《巫鸿教授访谈录》中叙及,“我在国内的有些学习主要是受到家庭的影响,是不够专业化的,我的父母都是知识界的,小时候大人谈话的时候,我爱在旁边听。也见到过陈梦家先生、胡厚宣先生,以前还拿了自己的稿子请夏鼐先生看。”在2009年7月的《新京报》采访中,“因为父母工作的关系,在我小时候就会见到他们和艺术圈的一些朋友有来往,我从小就对一些名字很熟悉,常听父母提起,比如费正清还有他的夫人费慰梅。但是小时候我并不希望通过父辈的关系结交这些人物,反而有些刻意回避。”

去了哈佛之后,他对父母的学缘关系逐渐重视,“其实,我父亲也是哈佛大学的博士,30年代公派出去的,学经济学,而我母亲在国外学的是英美文学和戏剧。半个世纪后我也去了哈佛,好像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我去美国之前,父亲特意告诉我在哈佛上学,哪里可以吃饭,哪些饭馆的饭好吃。我跟他开玩笑说:‘你以为过了50年,那些饭馆还在吗?’结果等我到了美国,发现50年后,父亲提到的一个饭馆居然还在”。“去哈佛读书,也使我有机会见到了父母的故友,我和费慰梅后来还成了忘年交。等到我写《武梁祠》的时候,和费慰梅聊了很多,她还为我写了这本书的前言。”巫鸿也在《武梁祠》的扉页写上了“献给我的父母巫宝三、孙家琇”。

标签: 巫宝三

更多文章

  • 张月儿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张月儿

    张月儿(1907年-1981),原名张帼雄,祖籍广东顺德谢村,著名香港粤剧老倌。11岁跟从乐师徐桂福学习。13岁开始在香港登台演唱。她的代表作是《歌姬同乐宴琼林》。适逢唱片业崛起,上海及香港各唱片公司为她录制唱片,包括了《蝶迷》、《花月留痕》、《口花花》、《狗肉父老》、《游子悲秋》、《爱花情果》、《

  • 谷朗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谷朗

    谷朗(218~272),字义先,三国衡阳郡耒阳县(今衡阳市耒阳市亮源乡)人,三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民族英雄,历任吴国郎中、尚书令史、郡中正、浏阳令、都尉、尚书郎、广州督军校尉、拜五官中郎将、迁大中正大夫。平定交趾(今越南)叛乱,维护吴国南疆稳定,平乱后迁九真太守。吴凤凰元年(272),病逝任所,

  • 杨王鹏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杨王鹏

    杨王鹏(1887—1916),湖南湘乡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早年投湘军当兵,因有反清言论,被开除军籍。后到湖北第四十一校当兵。不久,任队中司书生,1908年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死后,认为机不可失,在部队中组织群治学社。1910年改群治学社为振武学社,被推举为社长。后以“杨王鹏秘密结社,图谋不轨”被告

  • 常赞春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常赞春

    常赞春(1872~1941),字子襄,别号柞閈吟盦,常氏家族第十四世,堂名常敬一堂,山西榆次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中举,宣统元年(1909)考入京师大学堂,师从林纾等经学大师,授文学士。民国七年(1918)授国会众议院议员。终身从事教育及文化事业,谆谆善导,著作等身,桃李满三晋,为三晋名教育

  • 王曰伦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王曰伦

    王曰伦(1903.1.23-1981.7.20),字叔五,出生于山东泰安,地质学家。1927年毕业于山西大学工学院,1937年,发现了黔东震旦系冰碛层,为地层对比找到可靠依据,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日伦的研究领域十分广阔,在地质科学基础理论研究中,以前寒武纪地质研究

  • 周洪亮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周洪亮

    艺术鉴赏家、作家周洪亮;出生于山东,毕业于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1994年任《中外管理导报》采编、副刊《当代诗人》编辑部主任;1996年至1999年任国家人事部艺委会一级委员、编辑部主任、副主编。2008年任新华社《新华每日电讯》岁月典藏版副主编兼《神州收藏家》杂志副主编(至今)。2010年兼任中

  • 张文堂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张文堂

    张文堂,河南延津人。194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建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国际地层委员会寒武系分会委员。中文名:张文堂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河南延津出生日期:1924年逝世日期:2013年10月20日职业:地质古生物学家毕业院校:北京大学主要成就:国际著名古生物学家代

  • 郑德坤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郑德坤

    郑德坤(1907~2001)著名考古学家。1907年5月6日出生于福建厦门的鼓浪屿。毕业于燕京大学。先后执教于厦门大学、华西协和大学、剑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文名:郑德坤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福建厦门出生日期:1907逝世日期:2001职业:考古学家毕业院校:燕京大学1907年5月6日出生于

  • 张恩虬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张恩虬

    张恩虬,电子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电子物理及电子器件的研究工作。深入研究了热电子发射的机理和磁控管的工作原理,对发展中国的阴极电子学和微波器件作出了重要贡献。中文名:张恩虬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广东省广州市出生日期:1916年10月26日逝世日期:1990年5月7日毕业院校:清华大学主

  • 巨山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巨山

    李峤(644~713),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少有才名。20岁时,擢进士第。举制策甲科。累官监察御史。邕、严二州僚族起义,他受命监军进讨,亲入僚洞劝降,罢兵而返。迁给事中。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赵州赞皇(今属河北)出生日期:644逝世日期:713职业:诗人,政治家原名:李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