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成公亮

成公亮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705 更新时间:2023/12/26 11:35:19

成公亮(1940年-2015年7月8日),男,古琴演奏家。一九六零年,二十岁的成公亮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附属中学的古琴专业,五年后,毕业于该学院民族音乐理论作曲系。他有着圆润的格调和丰富的色彩,有着深沉的体验和镇定的冥想。他带着无限的感伤,但又不失天真的心境和平淡的微笑,这一切如果写成音乐的话,“秋籁”二字是最理想的曲名。成公亮就是秋籁。2015年7月8日17点39分,成公亮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去世。

基本资料

中文名:成公亮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苏宜兴

出生日期:1940年

逝世日期:2015年7月8日

职业:古琴演奏家

毕业院校: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理论作曲系

代表作品:《凤翔千仞》、《遁世操》、《孤竹君》、《忘忧》、《文王操》等

人物经历

成公亮先后师承梅庵派大师刘景韶和广陵派大师张子谦,在演奏技法上更多地继承了广陵琴派的风格,这个琴派具有三百年的历史,善于变换指法。运用这些指法,成公亮把声音处理得细腻丰富,充分表达内心的情感。

“秋籁”是一张音色柔和的琴,你在听秋籁时,琴弦发出的声音,手指在琴弦上滑动的声音,甚至成公亮随着旋律起伏呼吸声,共同构成了完整的音乐,这时你会很真切地感觉到他弹的琴是活生生的。日本当代哲人加滕周一的评价指出了这一特色:他认为成公亮的琴表现了“内心情感的极致”。

执教于南京艺术学院音乐系的成公亮,除了用弹奏的方法体验古琴的精神之外,象一切学者一样,钻研琴学理论也是他的当行本色。在这方面,他的打谱工作显得尤为突出。

古代的琴谱是用汉字偏旁和笔画组成的“减字谱”,不直接指示声音,而是一种手法谱。《红楼梦》八十六回中,贾宝玉看见琴谱中“‘大’字旁边‘九’字加一勾,中间又添个‘五’”字。”林黛玉解释说:“这‘大’字‘九’字是用左手大拇指按琴上的‘九徽’,这一勾加‘五’字是右手钩‘五弦’,并不是一字,乃是一声。”

成公亮把这种工作称作音乐考古。不过他认为:古琴的记谱方法尽管神秘而疏简,但却合法地宽容了琴人对原谱作适度的灵活处理以体现出自己的理解和个性。历经数年,他己打出了《凤翔千仞》、《遁世操》、《孤竹君》、《忘忧》、《文王操》等古谱。千百年以前的美妙音乐,又回荡在现代的时空之中。

打谱工作,加深了成公亮对古琴的理解,他摸到了古琴最深厚而沉默的脉搏。一九八九年,他费时半年打出的古曲《文王操》成为电视剧《孔子》的主题曲。《韩诗外传》中记载,孔子向鲁国乐师师襄子学琴,由音声而知曲意,由曲意而知作曲之人,指出这是周文王所作的《文王操》,令师襄子佩服不已。

这是一首少见的古老而博大真诚的儒家音乐。

一九九七年,在中国交响乐团的伴奏下,成公亮演奏的《文王操》再次获得了古代和现代音乐交融后的新生命和新魅力。

作为一个现代琴人,成公亮并不想让他的琴变得十分地孤独甚至傲慢,他希望用琴来结交更多的朋友,探索更多的表现形式。两次在欧洲及日本、香港的演出和讲学,都引起了人们对古琴的惊叹。

在欧洲期间,他结识了荷兰长笛演奏家柯利斯·亨兹(CHRISHINZE),他们用各自的乐器进行了一次即兴的合奏。并且用家乡的风景把这次演奏称为“太湖和风车的对话”。

亨兹出版了这次对话的唱片《中国梦》。

人物关系

成公亮有一张明代制造的琴,名字叫“忘忧”。

而成公亮往往用她弹奏《潇湘水云》、《龙朔操》(《昭君怨》)等充满忧患、怨恨、凄迷和伤感的曲子。前者表现了一位古代君子伫足烟波云水之间,凝望残破的河山。后者表现了一位具有深沉远智的美人,无奈而忍恨地将自己的命运交给历史去安排,汉家女儿的红颜,消褪于朔北大漠的风沙之中。这样的事情,成公亮当然没有经历过,但是他和很多中国的君子一样,在艰辛的生活磨难中,失去了很多个人的自由和家庭的快乐。

他是一个慈父,独自抚养并教育出了可爱的女儿;他是一个孝子,细心照顾并送走了白发苍苍的老母。

他仿佛命里注定要如此地生活,因为这样的生活使他体验和把握了那些曲子的内在品质,锻炼出爱的精神。他拨动起一根根琴弦,时而深沉,时而凄厉,他把他的生活细细地说给你听,同时,他的心灵却在琴弦上得到了升华。那些苦难的事情用琴来诉说,竟充满了诗意。

成公亮最心爱的宝物,是一张叫做“秋籁”的古琴,她出生于一千二百八十二年前,唐玄宗开元三年。

“秋籁”的意思是“秋天的声音”。这个名字体现了中国一切传统艺术的哲理:与自然相融合。

成公亮试图在弹奏中体现这种富有道家意味的精神,因而他的弹奏散发着自由、任性,超越时空的气息和率真有趣的人情味。儒家往往把琴作为提高道德修养的工具,通过弹琴,使自己的感情和欲望束缚在高尚的道德和理性之中。故《白虎通德论》曰:“琴者,禁也,所以禁止淫邪,正人心也。”而当社会变得昏暗,道德的内在精神被缰死而虚伪的教条所代替时,相信道家学说的哲人们便会站出来宣布:圣人不必把哀乐之情附着在善恶之中,而应当根据自然和人性的原则流露出一种超越而广博的情感。故《琴操》认为,当初伏羲造琴,是为了“反其天真”。

这些哲人用琴声将人们被囚禁心灵呼唤到大自然中去,让人们的情感自然而然地抒发出来,就象春天的花、夏天的风、秋天的雨和冬天的雪。很多经典的琴曲,如《渔樵问答》、《平沙落雁》、《酒狂》、《醉渔唱晚》等等,都体现了道家的精神。

媒体评价

德国《法兰克福评论》(1986年5月10日)评价成公亮弹奏的琴,好像是“从大自然中窃听来的音响和动静。”不过,中国人不会把西方人那样把大自然分析得十分复杂,他们只是简单地分为“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甚至只归结为阴阳两种性质,因为他们更多地把自然看成是有生命的。于是他们的“窃听器”--琴,也只有宫、商、角、徵、羽五个音,弹出的声音有高有低,归结为清、浊两个对比,这便是《礼记》中记载的舜作“五行之琴”的原理。宇宙的规律告诉人们,最简单的法则才能带来最丰富的变化。

标签: 成公亮

更多文章

  • 香植球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香植球

    香植球,广东东莞人,香港叱咤风云的“炒股大王”。20世纪70至90年代,风行香港的“股坛怪杰”,他一生经历曲折,事迹传奇,因年青时仰慕马列主义,又在广州工作过,深受当时红色中国的影响。来到香港后,创造过香港股市的一段传奇,享有股坛“怪侠”、“香大侠”之美名。曾就读华英中学,1946年毕业后开始于泰盛

  • 吴保初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吴保初

    吴保初(1869—1913),字彦复,号君遂,晚号瘿公,庐江县沙湖山人。与陈三立、谭嗣同、丁惠康赞同维新,时人称为“清末四公子”。是淮军将领、广东水师提督吴长庆之子。概述图片来源:吴保初《北山楼集》作者小影中文名:吴保初国籍:中国出生地:庐江县出生日期:1869逝世日期:1913代表作品:北山楼诗词

  • 萧娴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萧娴

    萧娴(1902—1997),中国当代最为著名的女书法家,字稚秋,号蜕阁,署枕琴室主,贵州省贵阳市人,父亲萧铁珊是孙中山先生的追随者,又是著名的南社社员,工诗文,善书画;萧娴幼承庭训,小小年纪就以善作擘窠大字闻名乡里;1964年被吸收为江苏文史馆馆员,1981年,江苏省南京市文联为她在江苏美术馆举办书

  • 陈修良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陈修良

    陈修良(1907年—1998年),女,浙江宁波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毕业于苏联莫斯科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曾任汉口市委宣传部秘书、江苏省委妇委书记,《新华报》总编辑;建国后,历任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全国妇联华东区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妇联第二届执委、

  • 陈庆先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陈庆先

    陈庆先(1908年12月-1984年1月19日),原名陈长发,湖北黄陂(今武汉市黄陂区)人。1932年参加红军。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党校大队长兼军事教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野战军第10纵队司令员。新中国成立后,任南京军事学院副院长,济南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一

  • 史玉孝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史玉孝

    史玉孝(1933-2005),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周原镇人,上将军衔。史玉孝在解放战争时期,任第一野战军1军1师宣传队当宣传员,参加了兰州等战役。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任团政治处、师政治部保卫助理员。1980年毕业于解放军政治学院。后历任师政治委员、委员、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 陈利丹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陈利丹

    陈利丹,男,汉族,1954年5月出生,衡阳市祁东县人,197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10月参加工作,第十、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法学博士,研究员、统计师。历任中共广西钦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中共广西防城港市委副书记,中共广西梧州

  • 钱益民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钱益民

    钱益民(1912—1997),江西省信丰县人,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赣南特委技术书记、赣南特委工农干校一大队政委、连政委、第二十二营政委、干事、师政治部秘书长、第五军团保局科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延安联防军保卫部部长等职。后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保卫部科长,

  • 陈季良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陈季良

    陈季良(1883—1945),福建福州人。国民革命军海军名将。毕业于江南水师学堂,任海容舰大副。武昌起义中支持革命军,任江亨舰长兼江防舰队分舰队领队长,在东北支持苏联红军对日作战,发生中日庙街事件。事后继续在海军任职,历海容舰长、海军第一舰队司令、海军部常务次长。抗日战争时期,组织江阴海战,打破日本

  • 潘忠汝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潘忠汝

    潘忠汝,革命烈士。曾参与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潘忠汝是黄麻起义领导人。1906年生,湖北黄陂人。自幼喜习武术。1924年考入由董必武、陈潭秋等在武昌创办的武汉中学,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并积极参加进步学生运动。他在一首立志革命、改造社会的自勉诗中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