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魏燮均

魏燮均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999 更新时间:2024/1/16 12:44:55

魏燮均(1812~1889)原名昌泰,字子亨,又字伯阳、公隐,另号耕石老人,又号芷,老农,别号铁民、九梅居士。出生于铁岭(今辽宁省铁岭市)城南八里庄,1848年移居红杏村(今铁岭县千户乡红杏屯)。咸丰年间府学贡生,清代铁岭田园诗人、书法家。

基本资料

中文名:魏燮均

别名:子亨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812年

逝世日期:1889年

职业:府学贡生

主要成就:诗人

书法家

代表作品:《流民行》、《香雪斋笔记》

复制搜索

他家贫未仕,一生多半以教书为业,曾结友笔耕,组织诗社,修补县志,支持义学,考察古迹,对地方文化建设有很大贡献。尤其是他以诗歌形式对清朝咸丰年间金州地区风土人情和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进行的大量描述,在大连的史载中独到一处。

金州风光秀丽,古迹众多,文化灿烂,在辽东历史上负有盛名,魏燮均早有闻知。1851年(咸丰元年)初春,他在39岁时独自一人辞别家乡赴金州寻胜。途中,他看到路上从早到晚尽是大量逃荒的“流民”,询问便知他们都是来自金、复州。他的《流民行》记述了这些灾民逃荒的原因和情形,他写道:

路遇尽流亡,遍是金复民。

去岁被灾始,陆续及今春。

络绎载道途,自旦达黄昏。

三五或为侣,十数或成群。

担挑黄口儿,肩负白发亲。

稚子与弱女。前后相追奔。

少妇惨无色,蓬鬓扬风尘。

娇弱缓无力,不胜长途辛。

雪泞黄泥路,水开黑水津。

颓桥行不得,徒涉褰裳裙。

水深寒刺骨,风悲日又曛。

前途有村店,腹馁心如焚。

无赀觅投宿,露卧人家门。

天明强登路,儿女哭相闻。

阴云西北来,风吹雪纷纷。

冒雪奋前进,踉跄投荒村。

荒村无舍粥,冻体何由温。

饥饿无人色,羸病行且呻。

辗转卖儿女。骨肉生离分。

非不惜骨肉,残命危难存。

茫茫渺无家,痛苦谁怜冤。

他看到这样凄惨的情景,联想到自己也是远离家乡的漂泊人,心中十分辛酸。他解囊薄赠,但小惠焉能均?恨自己没有能力去救济这些穷苦人,而此时那些住在楼宇中的有钱人,却在享受荣华富贵。

魏燮均逆逃荒人流,经过艰难的长途跋涉来到金州后,在金州幕府中寻到了一个书记小职,并在此干了2年。秋日的一天,他游兴大发,骑行十里登上了辽南第一高峰大赫山(即今大和尚山)的顶峰。他放眼环视金州大地,看到金州河山壮丽,东西两面大海浩瀚,地峡群山起伏,心中无限感慨,见景生情,用一首首写真的诗歌,将古城、庙宇、殿阁和大自然的奇崖、险谷、海浪、树涛相得益彰,组成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他的《金州野望》,记录了当时金州的秋天景色:“清秋天气迥,出郭见晴晖,地小孤城占,山多大海围,远帆衔日没,高鸟负云飞。”《登金州城西楼晚眺》则居高临下有感而发,写金州为:“野树远依堡,海云低过城,乱帆收夕照,寒角动秋色。”

魏燮均在金州期间,对金州的名胜古迹无不亲临游访、吟诗咏叹,盛赞其壮美雄奇。他登岛观海,感叹“气度阴晴色,潮喧早晚滥”,“云霞蒸海气,风雨助潮声”,认为此处景色最佳,不仅可受到大海宽阔胸怀的迪,而且在夏初时还能欣赏海市蜃楼,发人遐想。他在《登龙岛观海》中写道:

到此观沧海,江河皆细流。

波涛空际合,岛屿望中浮。

水滴知龙宅,天晴看蜃楼。

无缘问徐福,何处是瀛洲。

魏燮均来到地处险境,风景幽雅的胜水寺,惊叹其地为“仙境”。他在《游大赫山胜水寺》中描写了登临览胜的感受:

风散禅堂磬,云生石鼎烟。

路曲绕山足,石多蹦马蹄。

随云盘石磴,扶树到山门。

坏塔立寒烟,残碑埋落叶。

幽境忽险绝,断崖悬作棚。

石危风欲落,殿压佛能擎。

两膝顿无主,千年终不倾。

山灵创奇格,太觉使人惊。

魏燮均来到平顶山石佛洞,在樵童的引导下,深入数丈深的洞中。他的《访平顶山石佛洞》一诗中,记述了当时进洞的情景:

深藏幽窟天无缝,我欲探奇不敢行。

中有石佛人不见,樵童导之心尚惊。

手扪石窍侧身入,阴森气逼毛发生。

仿佛肉身堕地狱,浑身都觉寒冥冥。

……

樵儿教我定睛看,欲神少顷金光现。

趺坐巍巍一丈高,不见佛身见佛面。

我思凿石成佛时,神工巧匠应难施。

魏燮均对其他名胜古迹,也都抓住特点进行了吟咏和评价。如说响水寺名副其实:“寺外有瀑布,寺内有清泉。岩瀑骇人鸣,颇讶风涛荡……中有泠泠泉,饮之清且爽。”说舍身崖,地险难攀:“危径盘崩崖,俯临涧无底,滴不容马蹄,仄仅通人履。”说唐王殿,“绿荫方丈小,碧瓦琳宫高,当年唐太宗,卧病此驻跸……。”

魏燮均在游览金州名胜的过程中,还深入民间,体察民情,对金州人民进行了深刻的了解,因而他的诗歌不但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当时金州的地理风貌,而且对金州人民的苦难生活也作了大量描述,对劳苦大众所遭受的封建剥削、压迫深表同情。他的《金州杂咏》、《荒年叹》、《赈灾行》等,记述了金州虽山高海阔,但草稀民悍、土地瘠薄、官税重压的地况和民风:

金州据一隅,大海环三面。

境内多峰峦,平野无其半。

山枯草木稀,地僻民风悍。

垦田无膏腴,黄壤黑坟遍。

滨海斥卤生,毗山石砾乱。

土硗苗不肥,禾稼细如线。

丰年尚歉收,而况遭荒贱。

加以重赋征,苦累更无算。

睹此瘠土民,令人兴嗟叹。

他看到金州人民淳朴、勤劳、勇敢、友爱、不满黑暗和追求幸福的“安土”和“乐郊”的现实,在思想感情上已经和劳动人民融为一体。他在一首诗中写道:“农家恃种田,勤动缺温饱。网产恃业渔,饥寒亦难保。所赖民风淳,俭德以为宝。婚丧每戒奢,衣食不求好。贫家有儿童,勉强供读书。敬老尤为重,宜厚养生道。耄耋乃泛常,百岁亦不少”。人们相互之间都保持良好的邻里关系。他的“携家从此辞,邻里走相送”之句,表现了有人出去逃荒,邻居都来惜别送行的情形。他写金州的荒灾年,把劳动人民没有粮食吃,没有柴烧,没有衣服穿的悲壮景象写的淋漓尽致:

阖境所产粮,不敷居民食。

富室乏盖藏,穷闾少家给。

幸有海运通,贩米来邻邑。

商贾每居奇,乃益倍其直。

不惜贵如珠,但患无余粒。

典衣济饔飧,且求燃眉急。

丁男啜食亶粥,妇女饮其汁。

藜藿尚不充,安有高粱得。

所以蚩蚩氓,苦饥多菜色。

米馨卖破釜,衣尽卖空箱。

哀呼向人乞,冷粥难示尝。

……

取彼屋上草,磨面充饥肠。

树皮早食尽,安得藜藿汤?

炊爨无浓烟,城市薪如桂。

非资复州煤,生活难为计。

家家无积薪,况乃遭荒岁。

斧斤困采樵,榛莽鲜荒秽。

山原掘草根,刈草如发剃。

终日不盈檐,釜底炊难继。

薪有甔石虚,卖薪买粗粝。

嗟哉此困民,养生两难济。

养蚕不栽桑,种树半椿柞。

茧出东西山,户输官税薄。

拈纺织成绸,市布价相若。

富尚制为衣,衣之如帛著。

贫乃易为钱,藉以充藜藿。

金州不产棉,贩自青齐郭。

隔海望丰收,衣寒赖有托。

魏燮均曾目睹了金州地区农村的荒凉景象:一场风灾之后,“秋无露积禾,场圃净如涤。”“大木乃为拔,禾稼摧如绵,纵横卧陇亩,不辨陌与阡。”“农夫咽秕糠,作苦殊无力。”渔民生活尤为艰苦,他们“终年泛波涛,性命轻蔽履……秋深海水寒,沁骨如冰刺,勇泅觅金钱,全家饱蔬食”。他还亲眼看见了人被活活饿死的惨相:

月黑见磷火,破屋阴风凉。

有子远归来,启户哭爷娘。

爷娘哭不起,呜咽空捶床。

昨宵谁家子,饿倒西邻墙。

号泣彻中夜,枕地黎明殇。

触目惨何极,酸恻泪淋浪。

不敢出东郭,断缺尸横冈。

魏燮均还描述了在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统治者残酷的剥削压迫面前,金州人民所表现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在与大自然斗争方面:“翁壮觅鱼鲜,妇稚摸蛤蛎……而苦赴大海,又取鲨鱼翅”,展现了人们为生存而世世代代进行的生产斗争。面对统治者的剥削压迫,老百姓抗议说:“入口且难糊,安有输公钱?”下乡的“勘灾官司”坐着车子来了,老百姓一齐拥了过去,“嗷嗷如鸿”,“遮道攀辕”。官府不能及时解决穷人的饥饿问题,百姓们愤怒了,向衙门冲去,“灾黎忍饥待不得,拥衙之命喧如雷”。吼声像雷鸣一样,吓得“仓皇官吏殊无计”。

魏燮均“此身不为事王侯”,两年后,他离开金州返回故里,始终怀才不遇,在贫困落拓中度过一生。著有《香雪斋笔记》、《梦梅轩杂著》、《荒史纪闻》、《采遗集》、《嗣响唐音集》、《九梅村诗集》等诗作,可惜大多已失传。1889年,魏燮均故去,终年77岁。

复制搜索

复制搜索

复制搜索

标签: 魏燮均

更多文章

  • 于眉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于眉

    于眉(1914-1980),早期革命家,原名于经海,蓬莱市安香于家村人。蓬莱人民抗日武装起义主要领导人,中共蓬莱县委第一任书记。中文名:于眉别名:于经海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914年逝世日期:1980年信仰:共产主义于眉少年时期就读于北京弘达中学,受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影响,开始阅读《国家与革命》、《

  • 穆恩之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穆恩之

    穆恩之(1917.9.30-1987.4.8),江苏丰县人,地层古生物学家。1943年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系毕业,1953年加入九三学社,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主要研究笔石动物和奥陶纪、志留纪地层,其次研究海百合、海蕾和海胆及泥盆纪、三叠纪、白垩纪地层。描述了从寒武纪到石炭

  • 郝聘芝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郝聘芝

    郝聘芝(1936~2009)女,汉族,山西潞城县人微子镇。中共党员、戏剧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山西省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山西分会三、四届理事,山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四届委员、山西省第四、五、六、七届政协委员、长治市政协常委、长治市人大代表、长治市戏迷协会会长。中文名:郝聘芝国籍:中国民族

  • 崔步青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崔步青

    崔步青(1901—1969),著名养马学家。我国现代马政建设和马匹育种改良事业的奠基人。擅长相马和育种。他率先从国外引进良种马在我国开展纯种繁殖和杂交改良工作,后来转入高等教育工作,对我国现代马政建设、马的育种改良和畜牧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中文名:崔步青别名:亦平国籍:中国出生地:河北省滦县西区大齐

  • 娄子匡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娄子匡

    娄子匡(1907-2005),男,浙江绍兴人,著名民俗学家,民间文艺学家,俗文学家。他童年即醉心于民间文艺,当他于浙江绍兴中学肄业时,就已搜录《绍兴歌谣》、《绍兴故事》二册,收入国立中山大学民俗丛书,于1927年7月在广州出版。后又为国立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主编的《歌谣周刊》、中山大学《民俗周刊》、上

  • 曾丹苓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曾丹苓

    曾丹苓,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理事;工程热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第五、第六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成员。中文名:曾丹苓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日期:1935年1月逝世日期:2008年4月18日职业:教授、博士生导师性别:女姓名曾丹苓职称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理事;工程热力学专业委员会

  • 何增禄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何增禄

    何增禄(1898—1979),诸暨西山乡(今牌头镇)何村埠人。物理学家、教育家。因发明7喷嘴水银扩散泵、研究高真空理论而闻名。首次提出“抽速系数”的概念,被学界称为何氏系数。长期执教于理工科大学,主持过浙江大学物理系,创办了浙江大学光学仪器系和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高真空技术专业,培养了大批物理、光学和

  • 单文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单文

    单文,海政文工团、海政歌剧团创作员、编导,剧作家,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单文,作品有电影剧本《怒海轻骑》、《红珊瑚》、《红珊瑚》、《夺印》,歌剧《水兵之歌》、《红星照我去战斗》、话剧《海防线上》等。中文名:单文别名:单用念国籍:中国出生地:山东省黄县单家村出生日期:1924年7月逝世日期:1995年10

  • 张咸恭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张咸恭

    张咸恭(1919~2015),江苏沛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1986年)、九三学社社员、中国工程地质学奠基人之一,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系教授。中文名:张咸恭国籍:中国出生地:江苏沛县出生日期:1919逝世日期:2015年12月16日毕业院校:西南联合大学代表作品:《工程地质学》194

  • 吴承洛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吴承洛

    吴承洛,化学家和学会工作活动家。毕生为发展中国的化学事业而献身。许多学术团体的发起人和组织者,创办过多种科技刊物并担任主编。他对中国度量衡制的统一做过早期工作,对普及科学知识做出了贡献。中文名:吴承洛国籍:中国民族:福建出生日期:1892年2月29日逝世日期:1955年2月21日职业:化学家和学会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