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李天禄

李天禄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995 更新时间:2023/12/13 9:53:02

天禄,出生于台北一个布袋戏世家。他的命运从落地那一天起就预示着其特殊之处,比如他的祖父、父亲、他自己以及他的儿子分别有着四个不同的姓,究其原因都是两次入赘造成的。李天禄的身世坎坷,四代人有四种姓。祖父许土,因一桩意外,承诺要为亲族许家生一个后嗣传宗接代,父亲许金木就是这个易姓许的后嗣,许金木后来入赘李家,生下长子李天禄,依台湾人的习俗从母姓。后来李天禄又入赘陈家,长子同样也是从母姓。

基本资料

名:李天禄

外文名:LiTianlu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台北

出生日期:1910年12月2日

逝世日期:1998年8月13日

职业:演员

代表作品:《童年往事》,《悲情城市》等

性别:男

生平

李天禄父亲为“华阳台”布袋戏剧团团长,在8岁李天禄即学习该项才艺。1930年入赘陈家,娶陈茶为妻,随后于1932年,也就是在22岁时自立“亦宛然”剧团。24岁那年,年轻的李天禄以徒孙辈身份和从福建来台演出、86岁高龄的“先生祖”猫婆同台演出《天波楼》。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占据台湾的日本殖民者下令所有中国传统戏曲禁止演出,其中就包括布袋戏。受迫于当时的大环境,李天禄不得不暂时封箱从事其他行业。1941年,布袋戏开禁,却设有诸多限制。李天禄为了在战火中维持生计也不得不演出“时代布袋戏”,应文山郡川上课长之邀,加入“英美击灭催进队”,重回石碇山区为日本政府演宣传剧,领日本警察课的薪水。

太平洋战争爆发,李天禄连戏也没得演,只好转到公馆筑城部队当劳务监工。台湾光复前一天,李天禄在疏散过程中失去他的老丈人和第二个儿子,自己又染上疟疾,差点丧命。为了生活只能暂时栖身徒弟张火木的戏班“景中奇”,一边演戏一边对抗疟疾忽忽热的折磨,熬过战火及病魔的摧残。

1993年的《戏梦人生》讲述中止于此。

历史背景

国民政府初期对布袋戏并没有任何限制,加上战争过后的经济恢复背景,李天禄和其他知名名布袋戏剧团成为了台湾最主要的娱乐。

李天禄很巧妙地将京剧的文武场引进布袋戏的后场,并大量采用京剧的唱曲及口白,这种别树一帜的风格,因京剧被称为“外江戏”之故,李天禄的布袋戏风格也被称为“外江派”。亦宛然剧团曾经从1952年开始,连续二十多年获得全省布袋戏比赛北区冠军,这阶段也是李天禄的事业最高峰。

登上电视台

1962年台湾当时唯一的无线电视台——台湾电视公司播出李天禄全本的《三国志》下午则是国语版的《西游记》,这是布袋戏首次登上荧幕。但因传统布袋戏不适合无线电视,它们并没有造成预期的轰动效果。

荣誉

传统布袋戏于70年代迅速没落,1978年农历正月,亦宛然宣布解散。隔年,已经七十岁的李天禄在11月最后一次参加台北市戏剧比赛获得金狮奖。随后亦宛然将所有的戏棚和戏偶道具都封箱,暂时划下休止符。

招收学生

晚年的李天禄开始收外国学生,这里面有法国的班任旅、尹晓青、陆佩玉,澳洲的华侨林慧美、日本的村上良子、美国穆小珠、韩国的和尚阿斗等,他们从世界各地飞到台湾拜在李天禄门下习艺。李天禄开始变成空中飞人,法国文化部年年寄来聘书,好运连连,获得了来自国内外的双重肯定,包括法国最高奖章“骑士荣誉勋章”和第一届民族艺术薪传奖(布袋戏个人项目),可谓风光至极。

说起作为电影演员的李天禄老人,很多人反应过来的是他只和侯孝贤合作过,应该结识很早,但并非如此,甚至在1985年——也就是拍摄《恋恋风尘》之前,两人才有了第一次正式的会面,剧组托人联系李天禄出演片中阿公一角时,不想这位老人既没有架子也不含糊地答应了下来。1985年6月,在台大试听馆外,侯孝贤专程来拜访李天禄,不过老人对于侯孝贤的名字一点反应都没有,数年前的一面之缘已经印象模糊。不过周围学生对于侯孝贤的出现显得很兴奋,这也让老人在心里觉得眼前这个貌不惊人的导演可能有些来头。

可以确定的一点是李天禄和亦宛然去参与拍摄了的《童年往事》,那是1984年的事情,也就是小阿孝在戏院里看亦宛然布袋戏的段落,只不过后来被拿掉。这的确是件遗憾的事情,不过李天禄和侯孝贤却才刚刚开始,甚至细心的观众还是可以在《童年往事》里找到亦宛然出现的痕迹。

再考究下去,李天禄最早参与的电影的是李行导演的《路》,不过所担任的只是跑龙套的角色,他所做的事情就是配合剧情需要在片中土地庙的榕树下演布袋戏,只有一个镜头,还得和他手中的“尫仔”平分。

追溯起老阿公和电影的关系,在生命中的大部分岁月,李天禄并不喜欢看电影,而是专心于他的布袋戏和亦宛然剧团。在台湾光复之后(1945年之后)他结识了相好金銮,她约李天禄去看电影,他拒绝说“自己一进电影院只要灯光一暗马上就会睡着”,后来说不过金銮,两人才一起去看了《魂断蓝桥》。1985年10月,李天禄应邀去美国公演,在美国学生穆小珠的影响下,逐渐对电影有了些兴趣,按他的说法是银幕上演的东西还蛮有意思。

电影

接下来拍摄《恋恋风尘》,李天禄再一次回到了九份的石碇山区,这也是老人第三次回到了老地方,但这一次他爬山爬到一半就爬不动了,只能由工作人员轮流背上山。老人第一次感觉到自己真的老了,四十年的时光悄悄溜走。第一次在石碇山区李天禄14岁,爬山过岭,搭棚演戏,以弱小身躯开始独立谋生;第二次是太平洋战争时为日本演宣传剧,参与日军的“英美击减催进队”,那时李天禄33岁,这段往事可以参见1993年的《戏梦人生》。

在《恋恋风尘》中,李天禄第一次展示了他在几十年生活阅历中的历练和丰富的闽南语对白积累,老人称自己和老友黄海岱一样:“指间不离烟,开口不离干”。基本上侯孝贤都是讲解下剧情之后让老人自己自由发挥,而按侯孝贤的说法,连吴念真那么熟悉闽南语的人在李天禄面前都要自叹弗如。爷孙俩的戏份和结尾的山水青苍都成为《恋恋风尘》里难忘的段落。

获奖

之后的《尼罗河的女儿》及其他影片,李天禄只是属于走走场,还是老阿公角色,没什么特别戏份。直到1989年的《悲情城市》出演林家的老祖父,作为日据时代的过来人,侯孝贤老人咨询了那个年代的艺旦、老酒家、江湖恩怨还有二二八事件相关。同年,李天禄领取了当局颁发放的“民族艺师”称号和“国际传播奖”荣誉。

在《悲情城市》获得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之后,侯孝贤筹备下一部影片就是关于李天禄老人一生的记录,通过撰写回忆录和大量搜集资料,一切准备工作慢慢走上正轨。

1990年7月,李天禄第一次回到泉州,也是他的祖籍老家,他拜访了同为木偶大师的国家一级演员黄奕缺,而此时侯孝贤正在泉州和闽南其他地方寻找适合《戏梦人生》的外景。

算命老先生说他是吃愈老,走愈远,人愈红。这一点在《戏梦人生》来到1993年的戛纳国际电影节之后得到了印证,也正是本片让广大影迷,两岸三地到海内外的人,认识了这个身骨硬朗、幽默风趣的老阿公,一代布袋戏大师李天禄。

1993年的戛纳电影节也富有神奇色彩,陈凯歌的《霸别姬》和侯孝贤的《戏梦人生》汇集了两岸三地的华人力量出现在这座法国南部的海滨小城,同样是以戏剧说人生,同样穿插大时代的背景变动,不同的是一个充满情感穿透力,一个却是不露纸面的苍凉。颁奖典礼前《霸王别姬》剧组被通知得奖面带喜色,而《戏梦人生》剧组没被通知到则多少显得面无表情,这部献给老阿公的作品如果只是走一趟就回台湾也太令人失望了。

然而当首先颁发的评委会特别奖宣布由《戏梦人生》获得时,侯孝贤和李天禄和剧组一行人喜出望外。侯孝贤一路扶着84岁高龄的李天禄上台领奖,老阿公戴着墨镜,用中法两种语言向台下说“谢谢大家”(MERCI),引起了全场观众的热烈回响。

晚年的李天禄为了势头衰微的传统艺术文化没落而忧心,为了筹设布袋戏文物馆不遗力。他一生的命运兴衰正是台湾地方戏曲的兴衰,在资源不足的艰难环境中。1996年12月31日,文物馆在各方资助下终于风光落成。

逝世

1998年李天禄却因长年抽烟肺部受损住进了医院,1998年8月13日下午,在《戏梦人生》中演李天禄一角的林强去探望老人时,他还能又唱又笑。到了晚上,老人血压陡降并于深夜11时45五分安然溘逝于家中,就此与世长辞。从此世少了一位杰出的艺术工作者。

标签: 李天禄

更多文章

  • 郭味蕖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郭味蕖

    郭味蕖(1908.2--1971.12),当代画家。男,汉族,山东潍坊人。原名忻,后改慰劬、味蘧、味蕖;曾用别号汾阳王孙、浮翁,晚号散翁;堂号知鱼堂、二湘堂、疏园等。出身于书香世家,自幼随家乡画家丁东斋、刘秩东习画。1929年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习西画,毕业后曾任山东省立第一乡村师范学校教师。193

  • 彭儒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彭儒

    彭儒(1913年3月6日——2010年10月5日),女,原名彭良凤,湖南省宜章县人,原江西省委书记陈正人同志的夫人。她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党纪律检查战线的杰出领导干部,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女战士,原中纪委委员。彭儒同志从1913年3月6日出生,到2010年10月5日

  • 吴景略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吴景略

    吴景略,近现代著名古琴演奏家。其演奏特点是:清丽飘逸、灵巧多变。既有柔美如歌的抒情,又有跌宕奇妙的转折,格调新颖,令人神往。他的古琴艺术造诣深湛,在古琴领域里,被称为“虞山吴派”、“琴坛一代宗师”。中文名:吴景略别名:原名吴韬,号缉曼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江苏常熟出生日期:1907年2月5日逝

  • 尤列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尤列

    尤列(1866—1936),广东顺德人。自幼博闻强记,在学堂读书时,就具有强烈的反清革命意识,绝意科举计进。22岁入广州算学馆,结识孙中山、郑士良,毕业后任广东沙田局丈算总目、广东与图局测绘生、香港华民政务司署书记。后来,尤列与孙中山、陈少白、杨鹤龄为友,抨击满清政府,畅谈革命,被满清政府称为“四大

  • 绿原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绿原

    绿原(1922—2009),原名刘仁甫。又名刘半九。著名作家、诗人、翻译家、编辑家。湖北黄陂人。中文名:绿原别名:刘半九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湖北黄陂出生日期:1922年逝世日期:2009年9月29日绿原1922年11月8日出生于湖北黄陂,父母早亡。1938年10月,日本侵略军逼近武汉,初中毕业

  • 侯安都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侯安都

    侯安都(519年-563年),字成师,始兴曲江(今广东乳源)人,南北朝时期陈朝名将。侯安都出身于始兴豪门,早年曾被始兴内史萧子范征辟为郡主簿,后追随陈武帝平定侯景之乱,参与袭杀王僧辩,数次击退北齐军,辅佐陈武帝建立陈朝,担任镇西将军、南豫州刺史,封西江县公。陈武帝驾崩后,侯安都拥立陈文帝为帝,讨平王

  • 冯安邦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冯安邦

    冯安邦(1884-1938.11.3)又名景树,字化民,号恩善。生于山东省无棣县张辛店。中央军校高等教育班第二期。民国抗日将领。自幼资质敦厚,性格豪爽,见义勇为。清末投军,民国元年后隶属冯玉祥第十六混成旅。由骑兵排长依次晋升工兵连长、营长、团长,西北军第四十八旅、第三混成旅旅长,第二十八师、第二十三

  • 陈金城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陈金城

    陈金城(1904-1983),国民党中将,著名爱国将领,江苏文史馆馆员。又名陈精诚、陈金黻,全椒县界首街人。陈于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12月考入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民国十八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师三旅五团一营营长。民国二十年,任开封行营讨逆军第二军团独立第三十三旅六九九团上校团

  • 潘国纲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潘国纲

    潘国纲(1882—1938),字鉴宗,号鉴园,浙江永嘉(今温州市瓯海区北林垟乡庙后村)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考入福建武备学堂,毕业后任江北督练公所委员等职。宣统元年(1909)进保定军官学校。三年八月武昌起义后,杭州新军成立军政府,国纲回浙任都督府参谋部科员,续任革命军司令部第一参谋。191

  • 周元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周元

    周元(1894-1938),字凯之,壮族,广西明江人,抗日战争时任第二十一集团军总预备队第一七一师少将副师长,1934年(民国23年)10月17日,周元在陈家行指挥作战中,率部英勇拚杀,虽身负重伤,仍坚持指挥战斗。他的忠勇爱国精神,受到上级嘉奖,晋升为中将副师长兼第五一七旅旅长。1938年5月9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