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王文鼎

王文鼎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479 更新时间:2024/1/2 17:27:24

王文鼎(1894—1979),四川江津(今属重庆)人。幼从父亲学中医。1919年就读江津中学,因参加反帝反封建学生运动,被学校除名。回乡后拜师学医。几年后开业行医,欲赴日本深造,到上海后经费告尽,在武汉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至重庆进行革命活动。1926年,入川军刘丹五部活动,与旷继勋结为知交,并介绍其入党,在川军中建立党组织,发起成立了“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四川分会”。1929年6月,随旷继勋起义,组成“中国工农红军四川第一路总指挥部”。起义失败后,到成都以行医作掩护,继续从事地下革命活动。新中国成立后在四川省委工作。1950年调中央任特级医师,从事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研究。1964年,任卫生部中医研究院院长。后历任卫生部秘书长、部长助理、中央高级领导干部保健医生、卫生部顾问等职。1979年5月逝世于北京。

基本资料

中文名:王文鼎

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四川省江津(今属重庆)

出生日期:1894年

逝世日期:1979年5月

职业:中医专家、原卫生部秘书长

信仰:共产主义

代表作品:对于开展中医研究工作的商讨、对研究整理祖国医学的一点意见

人物简介

王文鼎(1894-1979),汉族,四川省江津县(今属重庆市)人。著名中医专家。出生农民家庭,家境清贫,因带头组织学生反对袁世凯称帝,被江津旧制中学勒令退学,他的国文老师张鲁秋(曾留学日本,跟随孙中山参加同盟会)也因讨袁被解职。

为维持生计,张老师建议他学医。于是,王文鼎投拜到当时名医郑先生门下为徒,教习内、难等经典。后介绍他就学于颜闻修老师,引其入至中医之门。其后,王文鼎身背药囊,步入医林。曾师承于四川名医傅秋涛。在汉口行医时,投入了革命队伍。后悟出以辩证唯物论作为学医和行医的指导思想,于是学识大进,疗效卓著,声望日高。

王文鼎1926年参加革命,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在成都以行医为名,利用其声望和地位,深入旧军队上层人物中,从事争取地方实力派的工作,为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准备四川的和平解放,做出积极贡献。王文鼎曾在四川省委工作,历任川西行署及四川省人民监察委员会委员、成都卫生工作者协会副主任、四川省人民代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政协全国五届常委等职。1956年调任中医研究院工作,担任中医科研领导和从事临床研究工作。曾任学术秘书处副处长,西苑医院副院长,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央高级干部保健医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等职。

1962年7月10日,他写了一份关于发展中医事业的意见书呈送党中央,供中央研究参考。其后,周恩来总理在颐和园颐年殿接见了王文鼎和蒲辅周,表示对他们工作的支持。王文鼎曾多次向各级组织提出改进中医工作意见。他亲聆过毛泽东同志对中医的指示。

他病逝后,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追悼会,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李先念聂荣臻、陈慕华、宋任穷、康克清等送了花圈。卫生部的悼词说:“王文鼎同志几十年如一日,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对技术精益求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奋斗了一生。”

著作

王文鼎撰有《对于开展中医研究工作的商讨》和《对研究整理祖国医学的一点意见》等文章,分别刊登于《中医杂志》(1957年第4期)和《新医药学杂志》(1977年第9期)。

学术成就

王文鼎对经方应用常多彻悟医理,自出杼机。曾精辟论述《伤寒论》小青龙汤:“方中姜、辛、味三药一般当等量用之,注意适当调节升降开合;方中麻黄的运用亦有分寸,初病表实用麻黄,次用麻黄绒,后期喘而汗出用麻黄根,剂量可加重30g;初期桂枝、白芍宜等量,病久渐虚须白芍倍桂枝,仿建中,意在收敛。”其对经方研究之精深,可见一斑。

王文鼎对《千金方》、《外台》、《串雅外编》、《景岳全书》、《衷中参西录》等书所载有效方剂常应用裕如,常谓用药如用兵,医家当谙熟药性,切合病机,照顾全面。他对生药和炮制亦很熟悉,如谓制黄连,上焦火用酒炒,中焦火用姜汁炒,下焦火用盐炒,肝胆郁火吴茱萸炒,脾虚生大黄炒,足见其炮制药物之精细。

王文鼎临床选方注意法度准绳,加减化裁活泼圆通。一般处方药味不多,少则二三味,多则十来味,绝不随意开大方贵药。用药剂量,取决于阴阳盛衰程度和邪正力量的对比,佐使药轻投,如橘红用量不到1g,对主要药物常重用,如石膏清热,桑枝通络,黄芪固表,防己利水等,每剂常用30g左右。善于辨证,精于选方,巧于化裁,常可于平淡无奇的普通方剂中见大功。曾治疗一例重症神经性厌食的青年女患者,投以归脾汤加鸡内金、香附加减,健脾胃疏肝,调理半年而愈。

王文鼎诊断疾病主张人、病、证三结合,以人为主,整体观念,全面分析,辨证诊治。诊病强调必须四诊合参,对脉诊的应用尤有独特的见解,指出诊脉必须“静以观其象,动以察其体”。在明确六部脉和脏腑相应、各有所属的基础上,要以医生的三指动静结合来观察病人的脉象和脉体的变化。以医生的“静”来候病人的脉象,以医生的“动”来候病人的脉体。这种动静结合、体象并察的切脉法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趣闻逸事

“但愿人皆寿,何妨我独劳。”王文鼎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高超的医术治愈了许多疑难病症,赢得人们的称赞。

1975年治一刘姓患者,西医诊断为肺脓肿,久治未愈,怀疑肺部有占位性病变,动员手术切除。王老诊后谓肺部化脓性病变有肺痈、肺疽之别,“痈有火毒之滞,疽有寒痰之凝”。该患者发病开始为半阴半阳证,迁延日久,气血虚衰,阴寒凝结,毒邪深伏,瘀血内滞,是为肺疽。治疗先用益气活血化瘀,佐以止血解毒,服25剂。改补气养肺活血止血法,又服15剂。瘀散血止,肺虚阴寒之象毕露,投以通滞温补开腠的阳和汤加味50余剂,拍片、化验检查正常,自觉症状基本消失,以健脾益气之品调理月余而病痊愈。

又如患者崔某,女,17岁,北京房山县社员,右足背肿物七月,破溃翻花一月半,被诊为右足滑膜肉瘤,建议小腿中下段截肢,并谓术后也只能多活一年半左右,患者家属不同意手术,于1973年9月27日至王老处医治。面对这样的病人,王老说:“帮助劳动人民解决难处,责无旁贷,我一定全面考虑治疗,尽一切努力保全她的身体。既然医院确诊是癌,我们要相信西医的科学性,但我们也要从中医治疗毒瘤、石疸、瘿瘤等方面来寻求有效方药。”通过辨证,他诊为石疽,乃阳虚阴毒内陷,气滞血瘀所致。治用温阳补虚以扶正,拔毒消坚、行气化瘀以祛邪。常服阳和汤、犀黄丸,外用鲜商陆根约一两,捣绒加少许食盐,涂敷翻花疽面,一日一换。

至1975年9月24日二诊,服阳和汤140剂,犀黄丸3料,外用商陆根15斤左右,疽面愈合,效不更方,以收全功。继服阳和汤,因犀黄丸难配齐,改用小金丹。后因未坚持服药,又受外伤而复发。又服阳和汤120余剂,外敷鲜商陆根及外贴阳和解凝膏20张。经三年治疗,滑膜肉瘤基本痊愈,透视拍片及化验正常。为杜绝复发,王老处方善后,嘱间日服阳和汤40剂,间日服小金丹26袋,每日一袋,外贴阳和解凝膏30张。治疗始终以扶正为主,兼以外治祛邪解毒为辅,标本兼顾,攻补兼施,扶正而不助邪,攻邪而不伤正,耐心调治,终收全功。

参考文献

胡熙明.忆名老中医王文鼎.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4,(2):

王文鼎.对研究整理祖国医学的一点意见.新医药学杂志,1977,(9):

王文鼎.对于开展中医研究工作的商讨.中医杂志,1957,(4)

韩志文,张宇舟.中国当代医学家荟萃.第二卷.长春:杏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李盛平.中国现代人名大辞典.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

中国科学家辞典编委会.中国科学辞典·现代.第五分册.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韩志文.名医医术精粹.重庆:重庆出版社,1992.

胡熙明.记名老中医王文鼎.见:周凤梧等.名老中医之路.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033-1034

图片来源

史宇广.中国中医人名辞典.中医古籍出版社,1991.

标签: 王文鼎

更多文章

  • 华慧麟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慧麟

    华慧麟(1913年,农历癸丑年一1964年,农历甲辰年)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旦角,,京剧女演员,工旦角。原名华月英。江苏无锡人。最初在上海向名旦冯子和、李琴仙、李翠仙学戏,曾与周信芳合演《楚霸王九战章邯》、《明末遗恨》、《韩信》、《生死牌》等。之后到北京拜师王瑶卿、梅兰芳。学得王、梅的剧目《十三妹》

  • 艾亚春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艾亚春

    艾亚春(1899—1941),陕西省米脂县人。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十七军八十四师野战补充团团长。1941年5月,在晋南会战中,率部深入敌后,在青廉村与日军遭遇,展开激战,身负重伤,仍裹伤再战。奋勇苦战一昼夜,毙敌甚众。5月7日,率部转进垣曲县焦家沟时,被日军四面包围。艾亚春指挥官兵英勇

  • 徐松根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徐松根

    徐松根(1883—1911),出生于广东花县,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国同盟会会员。1911年4月27日参加黄花岗起义,不幸被擒,壮烈牺牲,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中文名:徐松根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883年逝世日期:1911年职业:革命家信仰:三民主义主要成就:参加黄花岗起义徐松根,188

  • 谭馥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谭馥

    谭馥(1878—1909),字文炳,湖南湘乡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早年加入秘密社团哥老会,1906年随同帮会参加萍浏醴起义。起义失败后到广州,组织保亚会,加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同盟会,1907年革命党人在广东钦州防城发动起义时,曾策动清军巡防营起义,未成。1908年,在广州散发保亚票,准备联络人

  • 宋叔和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宋叔和

    宋叔和(1915.7.14-2008.2.5),字克如,出生于河北迁安,著名地质岩石学家、区域岩石及有色金属矿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50年加入九三学社。早期致力于地质、矿产,特别是金属矿床的调查研究。发表有《云南保山仁和桥中志留纪笔石》等论文。他提出地槽海相火山岩的三分法,即分成

  • 丁绪贤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丁绪贤

    丁绪贤(1885—1978),分析化学家、化学教育家和化学史家。中国半微量分析化学研究和世界化学通史研究的开拓者之一,最先在大学讲授这两门课,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培育了大批化学人才。中文名:丁绪贤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885年逝世日期:1978年职业:化学教育家主要成就:中国半微量分析化学研究和世界化学

  • 贠宗翰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贠宗翰

    贠宗翰(1940-2015)男,陕西咸阳人。著名秦腔须生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秦腔研究会副会长,陕西省书画院顾问,陕西省文史资料研究馆馆员。中文名:贠宗翰外文名:无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陕西咸阳出生日期:1940年1月逝世日期:2015年11月19日职业:秦腔表演艺

  • 王亢之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王亢之

    王亢之(1915-1968),直隶(今河北省)深泽县城内人,1931年,考入北平河北省立中学读书。参加了北平"一二。九"学生运动。1936年2月,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3月与康世恩等发动组织学生罢课,驱逐校长焦实斋,因斗争失利而离校。1938年春回深泽县参加青年抗日救国会,任宣传部长。同年8月

  • 李汉章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汉章

    李汉章1880年生于汉沽武术世家,自幼随母习燕青拳。少年时,与申万林先生练习武术基本功,成年后正式拜形意拳第三代传人李魁元先生为师,习得形意拳。后由师傅引荐进京在拜八卦掌第二代传人程廷华先生为师,习得游身八卦掌。习成后在东北三省及家乡天津汉沽受教,形意拳弟子百余人,从学者无数,晚辈传人百余人,现今已

  • 巫宝三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巫宝三

    巫宝三,中国经济学家。江苏省句容县马庄桥人。原名巫味苏,1905年7月28日出生。1925年入吴淞政治大学,1927年入南京中央大学,193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同年入南开大学经济学院,1933年经过同学汤象龙介绍,进入陶孟和主持的北平社会调查所从事研究工作,1934年并入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