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郑纪

郑纪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958 更新时间:2023/12/6 2:17:26

郑纪(1438~1513),字廷纲,号东园,仙游县贤里上郑(今度尾镇埔尾村)人。明天顺四年(1460)进士,历任翰林庶吉土、国子祭酒、浙江按察副使、户部侍郎、户部尚书等职,一生历经英宗、宪宗、孝宗三朝,人称“三朝元老”。纪为官清正,宪宗朝冒死上《太平十策》奏章,希望皇帝“远奸邪,任忠良,恤民命,兴礼教”,不被采纳,愤而辞官,归隐故里达20年。

基本资料

本名:郑纪

字:廷纲

号:东园

出生地:仙游县文贤里上郑

出生日期:1438年

逝世日期:1513年

主要成就:三朝元老

简介

[明](约公元一四七四年前后在世)字廷纲,别号东园,仙游人,乃明朝中叶一位知名的政治家、经济命臣,生于公元1438年,卒于公元1513年,明天顺四年(1460年)二甲进士,历任英宗、宪宗、孝宗三朝,人称“三朝元老”。累官太卿。武宗在东宫,纪采嘉言懿行,各绘图作赞,名为圣功图上之。官终南户部尚书。纪为文不构思,不易稿,为人取去,亦不复问。撰有东园文集十三卷,续编一卷,及东园诗集,(均四库总目)并行于世。吴濂称他的文章,思想深切,辞旨醇正。

人物经历

乡居期间,纪兴学耕,植树造林,并倡建鹿鸣、步云、登瀛、朝天、卧龙等5座桥梁。还提倡宗崇尚勤俭,革除里役私弊,减轻人民负担,做了没少好事。明孝宗即位,郑纪受旨复出,任经筵同考官。礼部会试,有位同考官授意郑纪共同偏袒一位国戚子弟,郑纪断然拒绝。后升任浙江按察司副史。任职间,郑纪“提学奖,拨幽滞,杜绝请谒”,还采取“禁浮屠、毁淫祠,役学地”等措施,努力端正世风。还疏劝孝宗“御经筵、近儒臣,论圣学以正心为妥,”得以采纳。纪一生清廉,常教诲儿子“富贵非可求”。在任国子祭酒时,司礼监陈宽想拉拢他,被他挋绝。学馆里膳费千多两,典簿按照旧规将余银送给郑纪,也被挋绝。同事们为此怀恨,背地里对他诬陷,郑纪一再请求退职。孝宗知其为人,让其改任南京左通政。当时山东正闹饥荒,为救灾民,郑纪不顾个人安危,果断地先将粮谷发放账济,后才奏请皇帝,并言“太监罗兑遗资巨万愿无爱惜,用于赈济灾民”。不久转为太常卿。武宗在东宫行冠礼,郑纪郑纪摘录古今帝嘉言懿行几百条,并加绘图,提名《圣功图》劝皇太子“当近正人,闻正言,不可与儇薄内侍游”。

明初,政府把户籍分为“民户、工户、军户、”三种,军户给予田地,百姓多半死亡,30亩父死子继,累代为兵。那时仙游有6500多户被除数抽充军役的有1500多户。因虎灾、瘟疫和军役为患或流落他乡,人口急剧下降,至永乐以后,全县仅剩1400户。政府仍按明初户数清理军户,征收赋税,弄的鸡犬不宁,百姓苦不堪言。郑纪目睹惨状,致书新任闽按察使庞大参,反应仙游军户情况,要求更正名册。意见的到采纳。

郑纪忠言不讳,秉公办事,终受奸党排挤,不得不再度引退,归隐后,他还惦念国事,又上《致仕十九疏》,言“君子立身于天地,惟礼与法二者已。”积极但是导兴礼立法。郑马工文辞,尤长于诗,其文艺工作者章简洁,诗词静美安雅,著有《归田录》、《东园文集》,晚年病终乡里,享年76岁。赠户部尚书。

人物事迹

郑纪进入仕途后,公正廉明、忠心报国,成为明朝有影响力的名臣。明宪宗(1465-1487年在位)即位后,郑纪以报国之心进献“太平十策”。

郑纪在明孝宗(1488-1505年在位)时得到了重用,任经筵同考官,掌握着科举考试判卷的重要职能,有人通过各种办法,想让郑纪在判卷的时候偏袒特定人选,遭到郑纪的严词拒绝,名爵乃国家之公器,岂能私相授受。后来郑纪又升任浙江按察副史,任职期间,他采取毁淫祠、兴学校等措施,努力端正世风。

担任南京左通政期间,适逢山东遭受灾荒,郑纪上疏奏“截借备荒六事”,建议朝廷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度,以丰补歉,得到孝宗赞许,并委派他前去灾区放粮。郑纪不负使命,不仅将赈灾粮食发放到位,并且将贪污官吏的不法所得没收,用以接济百姓。

郑纪乡居的二十二年间,兴学劝耕,热心公益,倡建桥梁,反对荒嬉,力戒游惰。当得知仙游百姓不堪税负,以吃山薯为生时,郑纪立即上疏孝宗,恳请能减少仙游百姓的税负。孝宗为奏疏流露的真情所感动,命户部减免仙游三年田赋。仙游百姓获悉,无不欢欣称谢。他还发动仙游百姓植树造林,兴利去害,抵御旱灾;他倡建鹿鸣、步云、登瀛、朝天、卧龙等五座桥梁,方便百姓出行;他增修乡约,倡导读书人要勤学,种田人要力耕,勤俭持家。

故居尊荣

郑纪府第,有上郑郑纪故居府第、仙游城关的拱桥头县城尚书府第。郑纪之陵墓据传有十八址,云居隔兜的郑纪陵墓现在还存有石人、石马。仙游城关的郑纪尚书府第现保存完好,而故居的上郑府却只剩大厅一处和最底座的大门头笠一个。由于历经五百年沧桑洗劫,现已残破不堪,梁柱虫蛀斑驳,墙壁倾斜,薜荔丛生,岌岌可危。

“莆田百喜,不如仙游郑纪”这是十年前探寻木兰溪源头时徒步上屏山听到的民间谚语,近日故地重访,才知道郑纪是生在这里的纪氏人家,因家境贫困过继给山下埔尾村郑坦叔为养子,这样郑纪的名字就有了“纪家生、郑家养”的由来。

来到仙游度尾铺尾村郑纪故第,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故第背后的屏山,其山势呈九峰相连,中间高耸,左右稍低,犹如一道错落有致的屏风,拱托出故第特有的气场。郑纪故第座西东,宽300米,深200米,为五进,面宽九间厢并列二排建筑群,主厅堂两边山墙为夯土墙,前后立柱作抬梁式梁架,这种格式为莆仙明代建筑所仅有。走进故第发现房屋破损严重,除了屋架梁柱檐木上粗壮杉木隐现出当年大户人家的气势,其他部分很难与主人曾经有过的辉煌联系在一起。整座房子在兴建仙永公路时被分成前后二段。要想在原地恢复整体原貌已经是不可能了。

郑纪(1438—1513)字延纲,号东园,明英宗元顺四年(1460)进士,历任国子祭酒,翰林庶吉士,经筳同考官,浙江按察副使,户部尚书等职,历经英宗、宽宗、孝宗三朝,故有“三朝元老”“一品尚书”和经济名臣之誉。他于正德初年,归隐家乡后,热衷家乡建设,闲时寄迹山水间,吟诗作文,享年75岁。郑纪为官清廉公正,体恤民情,思善不讳,曾想方设法奏请朝廷减免仙游的军户役的苛捐杂税,传下许多佳话,便有了“莆田百喜,不如仙游郑纪”的谚语。

对于郑纪故第现状,郑纪的族人也显得很无奈,为了防止文物贩子偷盗,他们只好把二块“一品尚书”(4.1×1.3米)“三朝元老”(3.65×1米)的匾额藏起来,的确,从这两块牌匾仍能感受到主人的显赫地位和尊荣。

郑纪从偏远的山区,依靠自己聪明好学,成为明朝一代名臣。在他返乡守制,隐居故里22年间,在家乡兴学劝耕,倡建桥梁,反对荒嬉,力戒游惰,深得乡民的爱,时至今日郑纪许多被神化的传说还鲜活在民间,说明一个人的思想品德远比一座房子更为重要,更能深得民心。

标签: 郑纪

更多文章

  • 郑繻公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郑繻公

    郑繻公,姬姓,郑氏,名骀,为郑国第二十三位第二十七任君主,郑幽公之弟,在位27年。前408年韩景侯伐郑,取雍丘。次年郑伐韩,在负黍击败韩兵。前400年郑围韩之阳翟。前398年杀其相子阳,两年后被子阳之党所弑。本名:姬骀别名:郑繻公所处时代:战国初期郑国民族族群:华夏族逝世日期:公元前396年身份:郑

  • 郑译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郑译

    郑译(540年~591年),字正义,荥阳郡开封县(今河南省荥阳市)人。北周到隋朝时期大臣,太常卿郑琼之孙,司空郑道邕之子。出自荥阳郑氏洞林房,幼年交好宇文泰,辅佐辅城公宇文邕。起家给事中士,迁左侍上士,迎娶安固公主(萧氏),担任内史上大夫、沛国公。大象二年(580年),联合刘昉矫诏随国公杨坚辅政,迁

  • 郑向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郑向

    郑向(公元976年—公元1038年)字公明,祖籍开封陈留(今河南省开封市朱仙镇古城村),其先祖几经辗转落籍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定居于府城西郊望湖门外西湖北岸凤凰山(今衡阳市二中)。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庚戌科以省元中进士甲科。为大理评事,通判蔡州,迁屯田员外郎,知濠州,徙蔡州,召试集贤

  • 郑遨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郑遨

    郑遨(866-939),字云叟,唐代诗人,滑州白马(河南滑县)人。传他“少好学,敏于文辞”,是“嫉世远去”之人,有“高士”、“逍遥先生”之称。本名:郑遨字:云叟所处时代:唐出生地:诗人出生日期:866年逝世日期:939年郑遨,生于唐懿宗咸通七年,卒于晋高祖天福四年(旧五代史-晋高祖本纪记载:天福四年

  • 郑小谷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郑小谷

    郑小谷(1801-1872年),字献甫,也叫郑献甫,自号“识字耕田夫”,广西象州县寺村镇大井村委白石村人,清代著名教育家、经学家、诗人、学者,广西历史上较有影响的壮族历史文化名人,有“江南才子”和“两粤宗师”之称。今有郑小谷故居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象州县寺村境内。本名:郑小谷别名:郑献甫字:献甫号:识

  • 郑悼公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郑悼公

    郑悼公(?——前585),姬姓,郑氏,名费,春秋时郑国第十二位第十四任国君,郑襄公之子,郑成公之兄。在位两年,谥号悼。本名:姬费别名:郑悼公所处时代:春秋时期郑国民族族群:华夏族逝世日期:前585年身份:郑国第十二位第十四任国君前任:郑襄公继任:郑成公在位时间:前587年-前585年谥号:悼郑悼公(

  • 郑成公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郑成公

    郑成公(?—公元前571年),姬姓,郑氏,名睔(gùn),郑襄公之子,郑悼公之弟,春秋时期郑国第十三位第十五、第十七任国君。初得楚之助。及立,背晋盟楚。晋厉公伐郑,楚共王救郑。成公十三年,晋悼公伐郑,坚守,晋军退。在位共十四年。本名:姬睔别名:郑成公所处时代:春秋时期郑国民族族群:华夏族出生地:新郑

  • 郑哀公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郑哀公

    郑哀公(?-前424年),姬姓,郑氏,名易,春秋郑国第二十位第二十三任君主,在位年数《史记郑世家》作8年,《史记六国年表》作39年,据刘坦考证,以39年为是,谥哀。本名:姬易别名:郑哀公所处时代:战国时期郑国民族族群:华夏族逝世日期:前424年身份:郑国第20位第24任君主前任:郑声公继任:郑共公/

  • 郑仁泰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郑仁泰

    郑仁泰(600-663),本名郑广,荥阳开封(今河南省开封市)人。唐朝名将,平州刺史郑德通之子。十六岁,参加晋阳起兵,投靠秦王李世民。武德年间,奉命镇守长春宫,参与消灭刘武周、宋金刚、王世充、窦建德的统一战争。武德九年,参与玄武门之变,授游击将军、归政府统军。贞观年间,迁左卫翊一府中郎将,宿卫宫城安

  • 郑侨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郑侨

    郑侨(1132年—1202年),字惠叔,号回溪,莆田县方志学家郑樵从侄,南宋兴化县福兴里浔阳人。《福建通志》记载他是陈俊卿的门生,故以兴化籍参加科举(《大清一统志》、《兴化县志》等因此把他也列入兴化人),乾道五年(1169年)殿试状元,官至参知政事,知枢密院事,赠太师、封郇国公,谥忠惠,祀乡贤祠。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