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郑向

郑向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201 更新时间:2024/1/17 2:36:33

郑向(公元976年—公元1038年)字公明,祖籍开封陈留(今河南省开封市朱仙镇古城村),其先祖几经辗转落籍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定居于府城西郊望湖门外西湖北岸凤凰山(今衡阳市二中)。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庚戌科以省元中进士甲科。为大理评事,通判蔡州,迁屯田员外郎,知濠州,徙蔡州,召试集贤院,除三司户部判官,修起居注,迁度支员外郎、盐铁判官,出为两浙转运副。疏浚润州蒜山漕河直达大江,运输称便,以功擢右制诰,出使契丹,再迁兵部提点诸司库务。后任直史馆修撰,率陆轸、郑戬等名流修《起居注》。以龙图阁直学士致仕。景祐元年四月---景祐三年四月任杭州知州,卒于任上。北宋景祐三年,他向朝廷举荐音乐家阮逸及理学先驱胡瑗。培养外甥周敦颐成为理学宗师,著有《开皇纪》30卷。葬在润州丹徒谢家湾马头山。

基本资料

本名:郑向

字:公明

所处时代:宋朝

民族族群:汉人

出生日期:976年

逝世日期:1038年

人物生平

周敦颐父亲过世后,舅父郑向一直牵挂其胞妹与外甥孤儿寡母生计艰难。待周敦颐守制服满后,郑向立即派周敦颐同母异父的兄长卢敦文把妹妹和外甥敦颐(时年8岁)、敦贲(后夭折)、外甥女季淳一同接来衡州西湖郑宅抚养(遗址位于今南华大学附一医院和衡阳市青少年宫一带),并亲自为甥授课督学,为外甥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全力加以培植。从这里开始,周敦颐便开始了在衡阳的向学历程。受舅舅学问和为人耳濡目染的时光,是周敦颐受到家庭影响最深远的时期。郑向是一位深受百姓爱戴的好官,有很高的文化修养。他很喜欢外甥周敦颐,把他当自己的儿子看待,为其改名,督促其苦读经史。

北宋景祐三年(1036年),郑向得到一次封荫子侄的机会,这也就意味着不用考试即可得到官职。郑先的长子郑惇忠,在六岁时,即公元1032年,荫封主簿!所以,郑向将这祠机会给了外甥周敦颐。由此,周敦颐步入仕途。

景佑四年(1037年),郑向调任两浙转运使,周敦颐离开衡阳随舅舅迁润州丹徒县(今江苏镇江市丹徒区)。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舅舅、母亲相继去世,周敦颐按照母亲的遗嘱,把她安葬在润州,与舅舅郑向为伴。之后,周敦颐便在润州鹤林寺守丧,期间见过范仲淹

召试集贤院,修起居注。出为两浙运副,疏浚润州蒜山漕河直达大江,运输称便,以功擢右制诰。后以龙图阁直学士知杭州,卒于任。精史学,撰《五代开皇记》三十卷,《起居注故事》三卷。景祐二年(1035年)龙图阁直学士郑向将北宋天圣五年(1027)进士,镇东节度推官,建阳书坊人阮逸推荐给宋仁宗,并献上阮逸撰著的《乐论》12篇和确定音律的13支律管。仁宗下诏,让阮逸到京城来。阮逸与胡瑗一同受仁宗皇帝召见,一起校订钟管十三律,铸造钟磬各1架。阮逸于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夏,上《钟律制仪并图》3卷,阮逸感恩。

郑向一生最为人钦仰处,是培养外甥周敦颐成为南宋理学的开山鼻祖。

天圣三年(公元1025年),在为父守孝三年后,年仅8岁的周敦颐与同母异父之兄卢敦文,随母从道州(今湖南道县)楼田堡来衡州投靠舅父。郑向爱甥如子,按郑家“敦”字辈为两个外甥取名入籍,并亲自授课督学,尽其所能创造最佳的学习环境,后来还让周敦颐荫补入仕。

因周敦颐聪慧过人,悟性超众,更得郑向喜爱,见他酷爱白莲,便在自家宅前西湖凤凰山下(今衡阳市二中)构亭植莲,让其负笈其间参经悟道。“衡州八景”之一“西湖夜放白莲花”和白莲仙子的传说,系周敦颐所作,名篇《爱莲说》也是其在衡所作。周敦颐知恩图报,妻陆氏服侍舅母19年至舅母终老才随夫生子,周敦颐后裔们历称郑向恩舅,世代对他满怀感激之情。

家庭成员

祖父:郑志兴,福州参政。

父亲:郑灿,字一体,由成都入福建永安。

兄长:郑,郑国。

妹妹:名不详,生于公元982年,嫁卢郎中,卢郎中死后再嫁桂岭周辅成,生周敦颐,封仙居郑太君。

儿子:

长子郑惇忠,字景孚,元祐二年六月乙酉卒,年六十一,葬黄州黄冈永安。

次子郑惇懦,字景真,宋熙宁年之前进士,葬江苏润州丹徒县谢家湾马头山。

惇忠子女:郑夷逸、郑夷道,长女嫁陆佃,次女嫁周寿,三女嫁沈竦,四女嫁曹彦辅。

惇懦子:夷甫、夷行、夷庚与沈括为挚友。

郑夷甫:少年登笠,有美才,嘉祐中,监高邮军税务,后调封州判官,年三十五逝。

郑向女嫁江州德化范端(字思道)。

侄子:郑仁一,于宋仁宗时期由江州迁衡阳。郑仁一之孙郑行己北宋绍圣年间出任耒阳知县。

侄孙:郑夷中,和州司户参军,娶范思道之长女。

标签: 郑向

更多文章

  • 郑遨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郑遨

    郑遨(866-939),字云叟,唐代诗人,滑州白马(河南滑县)人。传他“少好学,敏于文辞”,是“嫉世远去”之人,有“高士”、“逍遥先生”之称。本名:郑遨字:云叟所处时代:唐出生地:诗人出生日期:866年逝世日期:939年郑遨,生于唐懿宗咸通七年,卒于晋高祖天福四年(旧五代史-晋高祖本纪记载:天福四年

  • 郑小谷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郑小谷

    郑小谷(1801-1872年),字献甫,也叫郑献甫,自号“识字耕田夫”,广西象州县寺村镇大井村委白石村人,清代著名教育家、经学家、诗人、学者,广西历史上较有影响的壮族历史文化名人,有“江南才子”和“两粤宗师”之称。今有郑小谷故居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象州县寺村境内。本名:郑小谷别名:郑献甫字:献甫号:识

  • 郑悼公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郑悼公

    郑悼公(?——前585),姬姓,郑氏,名费,春秋时郑国第十二位第十四任国君,郑襄公之子,郑成公之兄。在位两年,谥号悼。本名:姬费别名:郑悼公所处时代:春秋时期郑国民族族群:华夏族逝世日期:前585年身份:郑国第十二位第十四任国君前任:郑襄公继任:郑成公在位时间:前587年-前585年谥号:悼郑悼公(

  • 郑成公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郑成公

    郑成公(?—公元前571年),姬姓,郑氏,名睔(gùn),郑襄公之子,郑悼公之弟,春秋时期郑国第十三位第十五、第十七任国君。初得楚之助。及立,背晋盟楚。晋厉公伐郑,楚共王救郑。成公十三年,晋悼公伐郑,坚守,晋军退。在位共十四年。本名:姬睔别名:郑成公所处时代:春秋时期郑国民族族群:华夏族出生地:新郑

  • 郑哀公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郑哀公

    郑哀公(?-前424年),姬姓,郑氏,名易,春秋郑国第二十位第二十三任君主,在位年数《史记郑世家》作8年,《史记六国年表》作39年,据刘坦考证,以39年为是,谥哀。本名:姬易别名:郑哀公所处时代:战国时期郑国民族族群:华夏族逝世日期:前424年身份:郑国第20位第24任君主前任:郑声公继任:郑共公/

  • 郑仁泰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郑仁泰

    郑仁泰(600-663),本名郑广,荥阳开封(今河南省开封市)人。唐朝名将,平州刺史郑德通之子。十六岁,参加晋阳起兵,投靠秦王李世民。武德年间,奉命镇守长春宫,参与消灭刘武周、宋金刚、王世充、窦建德的统一战争。武德九年,参与玄武门之变,授游击将军、归政府统军。贞观年间,迁左卫翊一府中郎将,宿卫宫城安

  • 郑侨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郑侨

    郑侨(1132年—1202年),字惠叔,号回溪,莆田县方志学家郑樵从侄,南宋兴化县福兴里浔阳人。《福建通志》记载他是陈俊卿的门生,故以兴化籍参加科举(《大清一统志》、《兴化县志》等因此把他也列入兴化人),乾道五年(1169年)殿试状元,官至参知政事,知枢密院事,赠太师、封郇国公,谥忠惠,祀乡贤祠。善

  • 郑定公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郑定公

    郑定公(?—公元前514年),姬姓,郑氏,名宁,春秋时郑国第十七位第二十一任国君,郑简公子。十一年,周敬王避子朝之乱出居狄泉,公与晋谋,入敬王于周。在位十六年。(《史记·郑世家》作十三年,据刘坦考证,以16年为是。)本名:姬宁别名:郑定公所处时代:春秋时期郑国民族族群:华夏族逝世日期:公元前514年

  • 郑共公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郑共公

    郑共公(?―前424年),姬姓,郑氏,名丑,春秋郑国第二十一位第二十五任君主,郑声公之弟,前455年郑人杀郑哀公后,被立为国君,在位32年,而《郑世家》只记共公在位30年,《史记六国年表》无郑共公。本名:姬丑别名:郑共公所处时代:战国时期郑国民族族群:华夏族逝世日期:前424年身份:郑国第二十一位第

  • 郑声公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郑声公

    郑声公(?―前463年)姬姓,郑氏,名胜,为先秦诸侯国郑国第十九位第二十二任君主,郑献公之子,在位年数《史记郑世家》作37年,据《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及《史记六国年表》为38年,刘坦考定《年表》为是。本名:姬胜别名:郑声公所处时代:春秋郑国→战国郑国民族族群:华夏族逝世日期:前464年身份:郑国第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