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马振声

马振声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199 更新时间:2024/1/8 7:11:00

马振声(1939.10—)北京人。擅长中国画。1959年附中毕业,同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学习,于1964年毕业。196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66年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曾在四川画报社工作。现任四川美术家协会专职创作员。作品有《爱国诗人陆游》、《酒歌图》、《逢场》等。1964年至1966年师从著名画家蒋兆和教授做研究生,专攻水墨人物画创作;1973年起到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从事专业美术创作;1994年起受聘为北京语言大学艺术系兼职教授,1999年起任重庆国画院名誉院长。2011年4月,被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基本资料

中文名:马振声

国籍:中

民族:汉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日期:1939年

毕业院校:中央美术学院

职业:教师

代表作品:《酒歌图》

主要成就:国家一级美术师

简介

简述

马振声先生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其作品以中国水墨人物画为主,曾入选第三、四、五、六、七、八、九届全国美展,及首届全国中国画大展、中国画百年展等全国性的美术大展。

作品

其中《酒歌图》1979年获第五届全国美展三等奖;《爱国诗人陆游》1984年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银奖;《聊斋》1993年获首届全国中国画展一等奖;1999年6月在中国美术馆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马振声画展》,并在澳门、新加坡等地举办过个人画展;1999年被收入中华文化经典大系之《中国书画名家》大型系列片。

2001年参加中国美术馆由中国美协主办的“百年中国画展”;2002年参加在世纪坛由中国对外艺术展览中心和世纪坛艺术馆主办的“‘世纪风骨’中国当代艺术五十家展”。曾在澳门、新加坡等地举办个人画展。许多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等单位及个人收藏。

其作品有《天下大事》、《凉山需要你们》、《爱国词人辛弃疾》、《陆游》、《聊斋》、《李清照》、《文天祥》、《东坡与朱竹》、《牧笛》、《大漠回声》、《金秋》、《大雪将临》、《葡萄架下》、《戈壁龙沙起》、《风雪高原》、《西州月色凉似水》等,并与其夫人朱理存合作有《朱理存、马振声中国画选集》、《重上井冈山》等。

在当今艺术领域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多种角度的争论和试验中,马振声坚定地站在东方文化的土地上,融会贯通昨天和今天的源流,在努力把握人类最基本的情感特征方面深入开掘、多方拓展,将西方现代艺术中某些造型因素的新视角很自然地渗入到某种特定的内容之中,把笔墨表现的气韵与塑造对象的深刻性结合起来,使画面中的形象塑造、诗意表现、情怀深思更富于时代性与现代感,形成一种淳朴平实、完整饱满、张力弥漫的个性化语言范式。

著名评论家刘曦林先生认为马振声“为当代中国写意人物画树立了一面旗帜”。

发表文章

马振声教授经过多年的创作实践与教学研究工作,撰写了部分书画理论研究文章。

《以线造型,以形写神——蒋兆和水墨人物画创作技法浅析》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纯素之道,惟神是守——散谈中国人物画》,《国画家》,由天津美术出版社出版;

《以心观物,物无大小——论小品画的创作》《中国画小品集》,由工人出版社出版;

《中西绘画造型观念对比谈》,北京语言大学艺术讲座稿。

学术交流活动

马振声教授主持了一系列中外学术交流活动及其展览。

2004年协调和组织了由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泸洲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国第二届人物画展暨纪念蒋兆和先生诞辰100周年。

2007——2009年,主持民生生民——现代中国水墨人物画学术邀请展及系列学术研讨活动。

2008年受聘为中央美术学院2008届博士生中国画、书法专业毕业创作评审委员会委员(主席)。

2008年受聘为中国文联主办的第七届造型、表演艺术成就奖,评审委员会委员。

2009年4月3日“民生·生民——现代中国水墨人物画学术邀请展暨纪念蒋兆和诞辰105周年”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

2009年12月28日至12月29日在北京昌平区温都水城国际酒店三楼大会议厅召开“民生·生民——现代中国水墨人物画学术邀请展”09学术研讨会。

在四川美协从事人物画创作的20多年间,他一直沿着蒋兆和先生的道路探求恩师未能解决的问题,渴望建造自己的艺术风格。

刘曦林评价:“作为蒋兆和的学生,马振声最终还是脱出了先生的窠臼而寻找到了自己的路。他的作品情调倾向于抒情性。他在延续了蒋兆和创立的以勾线和皴染为特征的水墨形式之外,为了改进笔墨整体关系的不统一,又从传统中寻找解决的方法。”他一方面苦练书法,先攻碑后转帖,由《郑文公碑》到颜真卿体,揣摩其提捺顿挫的运笔要领;另一方面,他于传统文人写意花鸟画的用笔上悟得构成水墨艺术美感的诸多因素,尤其是其中的笔墨韵味与抒情功能。

不止于对线的表现性强化,马振声广泛运用泼墨、没骨和破墨之法于人物画创作中,在一定程度上,为水墨人物画的写实造型注入了写意精神和笔墨美感,水墨语言在他的笔下也随之变得丰富起来。

马振声的人物画创作都是有感而发的,他不愿意重复那种约定俗成的概念化形象,也不将生活简单纳入画面。他总是尽量充分地集中有关素材,经过反复酝酿、把握、提纯,使朦胧、破碎的印象逐渐变成具体、清晰的形象,使所要表现的人物立于眼前,生根于心底。

即使表现历史人物的题材,如《屈原》、《辛弃疾》、《爱国诗人陆游》、《杜甫》等作品,他也是“寄豪情于翰墨之中”,刻画历史英杰那种慨然长叹的悲壮人生和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

由于他的人物画创作必经充分、深入而精微的形象酝酿过程,因此他的人物画不管是历史的还是现实的,总给人一种历史多层面的厚重感和恰到好处的分寸感。

艺术历程

马振声(1939.10.25-)男,北京人。北京语言大学教授。

1955年----1959年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学习;

1959年----1964年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学习

1964年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本科毕业

1964年----1966年师从著名画家蒋兆和教授做研究生,专攻水墨人物画创作

1973年起到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从事美术创作

1999年起任重庆市国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一级美术师。其作品以中国水墨人物画为主,善于通过形象地刻划,表现丰富而深刻的人物内心世界。他在艺术创作中始终追求一种深沉博大、幽微深厚的境界。

1999年在中国美术馆由中国美协等单位主办“马振声画展”。其作品曾入选第三、四、五、六、七、八、九届全国美展。其中《酒歌图》于1979年获第五届全国美展三等奖,《爱国诗人陆游》于1984年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银奖,《聊斋》于1993年获首届全国中国画展一等奖。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等单位收藏。出版有“马振声作品集”等。

2007年受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院部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蒋兆和艺术研究会》会长。

2009年创作国家历史重大题材《川西三月》。

作品以中国水墨人物画为主,善于丰富表现人物精神风貌,追求一种沉雄博大、幽微深厚的艺术境界。其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大展,并多次获一等奖、银奖、三等奖。曾多次在国内外举办个展和联展。其代表作被选入《中国美术全集现代卷》,中国画《人物卷》、《现代中国美术全集》等,其多副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等单位收藏。

以心写心

月光如水,蒲松龄背向而立,蓦然回顾,眼中闪现出冷峻的光——那是一腔古道热肠被世道浇冷了的目光……望着正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马振声画展”上的这幅曾获《首届全国中国画展览会》金奖的《聊斋》,不禁为画家的“点睛”之笔而赞叹。

在马振声的水墨人物画中漫步,不由产生一种强烈的感觉,就是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洞察和理解。他的画包容着对人情美的由衷吟唱,同时也散发着对中华民族浩然正气的慷慨讴歌。马振声是现代水墨人物画一代宗师蒋兆和先生的研究生,他无缘成为蒋先生的助手,却去了蒋先生的家乡四川,在中国西南发扬了蒋派水墨人物画的传统,并发展了其技法。他欣赏蒋先生“不摹古人,不学时尚,师我者万物之形体,惠我者世间之人情,感于中,形于外,笔尖毫底自然成枝,独立一格”的观点,但真正从深层次上领悟“感于中,形于外”的哲理,领悟世事人情与艺术的关系,大概是不惑之年或“知天命”之年以后的事。80年代以后,马振声的名作《爱国词人辛弃疾》、《陆游》、《聊斋(蒲松龄像)》相继问世,使马振声从顺应任务画的状态进入了“从于心”、“感于中”、“游于艺”的艺术状态。他坦言,这几件得奖作品都不是为大展专门创作的,而是平日里的积累,即从平常心所作之画。这种状态很像他的老师蒋兆和晚年画《李清照》、《文天祥》那样,寄托了画家的真情,进入了以心写心的层面。马振声说,50岁是他的一个转折点。他已不像从前那样好激动,他的心安静了很多,放松了许多,名利之心淡泊了许多。他认为“艺术意味着投入和奉献”,而真诚的投入又应该像童年爬墙、上树那样,无拘无束。马振声正是以一颗纯化了的心看艺术,那艺术也渐入了纯化和自由之境,题材的视角开阔了,技法的大门亦为之洞开。在之后的新作里,他一改既往以线条为主,附以皴擦的习惯画风,代之以大笔泼墨表达他的感受,《牧笛》、《大漠回声》,皆属他的这类作品。

有人说,马振声的画既尊重中国画传统,又主动地去认识西方现代艺术,从而创造出不同于西方艺术的中国画的现代形态。如今已逾耳顺之年的他认为自己的艺术之路才刚刚开始,记者在画展上采访他时,他的一席话很是耐人寻味:“艺术的道路艰难而漫长,我要像骆驼那样耐住孤独寂寞,在茫茫戈壁上顽强行进,我希望迈出的每一步都坚定、踏实。”

(摘自1999年6月18日《北京日报》)马振声家乡北京地图位置

详情

标签: 马振声

更多文章

  • 郭怡孮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郭怡孮

    郭怡孮,男,1940年出生,山东潍坊市人。中国画家,美术教育家。现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文名:郭怡孮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940年毕业院校:北京艺术学院职业:艺术教育主要成就: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副主任中国画艺术委员会主任全国政协第八、九届委员出生

  • 刘梦溪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梦溪

    刘梦溪,原籍山东,生于辽宁。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学系1961级中国文学专业毕业。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文化》杂志创办人兼主编、艺术美学暨文学思想史方向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兼职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专聘教授、文艺学学科博士生导师,中国华夏文化研

  • 白少帆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白少帆

    白少帆,原执教台湾及海外,1982年定居北京。任中央民族学院教授,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华侨大学中文系主任兼艺术系主任,并任福建省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华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会副会长。1998年被国务院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终身馆员。1951年开始发表作品。198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中文名:白少帆国

  • 薛永年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薛永年

    薛永年,男,北京市人,1941年11月生。著名美术史学家、美术评论家。现任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会员书画碑帖组召集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理论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文名:薛永年性别:男出生日期:1941年11月薛永年,男,北京市人,1

  • 杨力舟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杨力舟

    杨力舟,1942年生于山西临猗。画家。兼擅油画、中国画、书法、美术评论。先后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曾参与筹建中国画研究院。中国美协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国家画院顾问、院委、研究员。历任中国美协常务理事、副主席。文化部艺术局美术处处长,文化部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美术

  • 赵仁珪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赵仁珪

    赵仁珪,男,1942年6月生,北京市人。九三学社社员。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典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8月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文名:赵仁珪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942年毕业院校:北京师范大学职业:教师主要成就:被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出生地:山东黄县代表作品:《宋诗纵横》赵仁珪自幼对

  • 李炳华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炳华

    李炳华,1942年生,现任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执行副主席。另有同名李炳华现任淄博市农科院副院长,多次荣获淄博市农业及科技系统、淄博市农科院先进工作者称号;中建国际设计顾问有限公司电气总工程师李炳华。中文名:李炳华国籍:中国政治面貌:中共党员出生地:河南光山性别:男李炳华,男,1942年1

  • 吴静山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吴静山

    吴静山,1943年生于广东顺德。上世纪60年代曾就学于中国美术学院,受到潘天寿、陆俨少、沙孟海等指教,后回到广州。现为中央文史馆馆员,华鼎国学研究基金会理事,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院部委员,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客座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中文名:吴静山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广东顺德毕业院校:

  • 陈祖武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陈祖武

    陈祖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史学教材编写课题组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生于贵州省贵阳市,原籍湖南茶陵。1965年毕业于贵州大学历史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系,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81年来所,历任助理研究员

  • 李燕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李燕

    李燕1943年生于北京。画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齐白石艺术研究会副会长,李苦禅纪念馆、艺术馆副馆长,中央文史馆馆员,九三学社中央书画院副院长,中国周易学会副会长。艺术大师李苦禅之子。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日期:1943年职业:画家教授主要成就:作品载入《大世界基尼斯之最》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