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郭怡孮

郭怡孮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128 更新时间:2023/12/11 14:29:27

郭怡孮,男,1940年出生,山东潍坊市人。中国画家,美术教育家。现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基本资料

中文名:郭怡孮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940年

毕业院校:北京艺术学院

职业:艺术教育

主要成就: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副主任

中国画艺术委员会主任

全国政协第八、九届委员

出生地:山东潍坊

代表作品:《中国画教材》;《郭味蕖花鸟画技法》

重要事件:1959年入北京艺术学院

简介

郭怡孮,男,汉族,1940年生,山东省潍坊市人。现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画学会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名誉院长,中国国家画院中国画院副院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书画联谊会会长,第九届、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先后在美国、法国、日本、加拿大、肯尼亚及国内包括台湾等地多次举办个人画展。曾应邀在加拿大、日本等国及我国香港地区讲学和学术交流,曾获“文化部优秀美术作品奖”、“中日水墨画特别优秀奖”等。出版有《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郭怡孮》等多部画集。编著有《中国画教材》、《郭味蕖花鸟画技法》、《白描花卉写生》、《写意花鸟画技法》、《花卉写生教程》、《花鸟画创作教程》等,并有多部教学录像带发行。

郭味蕖先生第三子,自幼受父母熏陶、耳濡目染、继承家学,擅长花鸟画。1959年入北京艺术学院,初习西画,后专攻中国花鸟画。毕业创作《春秀》入选文化部主办的“新芽”美术作品展览。嗣后有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重大美术作品展览,并举办个人画展。曾获“文化部优秀美术作品奖”、北京市优秀美术作品奖。多次应邀出国访问,进行艺术交流。有的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和美国、加拿大的美术馆和博物馆收藏。

1978年起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创作力求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出新,注重表现生活中的自然美。作品淳朴含蓄。富有生机。富收藏,善鉴赏,并致力于绘画理论研究。是当代中国画创作活动的重要组织者之一,美术教育家和花鸟画创作的代表性画家。

艺术年表

1940年2月,生于山东潍坊。

1952年,随父亲进京,考入北京二十三中,得美术教师金玉峰指导。

1954年,作品入选世界儿童美术展览。

1959年,考入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师从俞致贞、高冠华等学习花鸟。

1962年,毕业至北京一零七中学任教。

1977年,作品入选首届山水花鸟画展。

1978年,为联合国大厦、钓鱼台国宾馆等创作多幅大画;调中央美术学院任教。

1979年,任中央美院首届花鸟画研究生班班主任;赴西双版纳写生。

1982年,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花鸟画科主任。

1984年,作品入选第五届全国美展并获奖。

1985年,出版《郭怡孮花卉集》。

1986年,随中国美术家协会代表团访日。

1987年,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副主任;在美国、加拿大访问、讲学并举办个人画展。

1988年,出版《花鸟画写生》。

1989年,在台湾举办个人画展。

1991年,赴法国巴黎国际艺术城中央美术学院画室研修并在多国访问、办展。

1993年,担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出版《郭怡孮花鸟画》教学录像带,出版《郭味蕖花鸟画技法》。

1994年,访问日本、香港、东南亚等地;出版《郭怡孮画集》;在日本东洋美术学校讲学。

1995年,任文化部美术高级职称评审委员。

1996年,参加日本水墨画交流展,作品获平山郁夫奖。出版发行《郭怡孮写意花鸟画》教学录像带;在中国美术馆举办“郭怡孮画展”。

1998年,为人民大会堂创作大幅作品;出版《郭怡孮教学画稿》。

1999年,任第九届全国美展评委。

2001年,任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主任。创办中央美术学院郭怡孮花鸟画高级创作研修班。出版《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郭怡孮》。

2002年,举办中央美术学院郭怡孮花鸟画创作高研班结业展览并召开教学研讨会;出版《郭怡孮研究》、《中国花鸟画写生教材》、《花鸟画创作教程》。

2003年,组织全国花鸟画艺术大展;参加第一届北京国际双年展。

2004年,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创作院院长、创作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任第十届全国美展中国画评委会副主任;出版《走近画家——郭怡孮》画册。

2005年,当选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务理事,并任书画室主任;参加第二届北京国际双年展;出版《名家逸品——郭怡孮》。

2006年,郭味蕖美术馆在山东潍坊正式开工;出版《重彩写意——郭怡孮》画集。

艺术成就

出版有《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郭怡孮》等多部画集。编著有《中国画教材》、《郭味蕖花鸟画技法》、郭怡(子宗)白描花卉写生》、《中国画花卉技法》、《花卉写生教程》、《花鸟画创作教学》等,并有多部教学录像带、光盘发行。

在国内、台湾及美国、法国、日本、加拿大、肯尼亚等地多次举办个人画展。曾应邀在加拿大、日本等国及香港地区讲学,进行学术交流,曾获“文化部优秀美术作品奖”、“中日水墨画特别优秀奖”等。

个人观点

画中国花鸟画各有千秋,而真正要画出特色、画出品位和个性并不容易。画家郭怡孮的花鸟画具有鲜明的个人特点,这就是他比较关注大自然中不太为人注目的异花野果,并以此作为题材,创作了许多风格独特的优秀作品。迥然不同的审美情趣及风格在全国范围来讲都是很特别的,其画作意蕴深远,形神兼备,所产生的异样之美,平实之美和生命之美,深深地打动了欣赏者的心灵。

郭怡孮自幼喜爱文学诗词,曾理想成为一名作家。但时逢十年“文革”,蹉跎了青春岁月。在几年中遍尝创业艰辛,终于渡过了生存难关,积累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因其酷爱书画,遂由欣赏逐步痴迷至深。他又决然全身心投入到自己喜爱的绘画事业之中。

郭怡孮老师关于“大花鸟意识”、“大花鸟精神”的创作理念,逐渐摆脱了传统文人写意花鸟画冲和雅淡审美情趣的趋,在题材、构成、意境以及色彩等方面进行了全新的探索和追求,确定了以歌颂大自然原生态野生花草强劲生命力为创作的主攻方向。

郭怡孮性情随和,为人大度,淡薄名利,其作品也追求一种随性洒脱,追求一种将大自然的蓬勃生机同人文气质的厚重积累巧妙地结合。“有容乃大,无欲则刚”,正是有了宽广的胸怀,才能与大自然为伍,也正是因为对世俗的“无欲”,才能在做人作画上正直自如。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每一次创作都来自于大自然,而最终又都回归于人的心灵”。

郭怡孮用自己的绘画来表达发现之美,发现之感悟以及生活之真谛。在他的作品中,总是透出一绺清新的带着泥土味道的野花芳香,让欣赏者跳出世俗的情感纠葛和忙碌,完全放松自己的身心,全神贯注地沉浸到香醇的画境之中。越是深入其画境中,越发会感到一种人与自然之间的心灵交流和沟通,完全进入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进而使人对自身,对生命和对生活不断的进行思考,有所感悟。

郭怡孮作品的表现手法同样独到,他有着扎实的笔墨功夫,极强的画面把握能力,纵览其画作,一般主要依靠传统的国画笔墨,借鉴和吸收部分西方的色彩与构成,以密集丛生体现其繁茂蓬勃的气势。画面色彩斑斓,丰实饱满。许多行家欣赏后,都赞道:写意画达到如此“绚丽多彩而不失其写意精神”的境界,怎一个“妙”字了得。

其作品的另一个特点是,写生时注重捕捉对象的整体气势,创作时将大自然极富生命力的原生态野性充分的表现而不是再现,一气呵成,畅快淋漓,无丝毫的娇柔做作。他主要用线写形达意,用点来营造画面气氛和层次,在具象中具有某种抽象意味,将某些形象和笔墨符号化,显然是在追求一种现代视觉效果和时代精神,这恰好凸现了他作品的独特个性和魅力。

每种花草都有它不同的外在形态和生存环境,这就塑造了它们各自独特的内在精神。通常画家都习惯于用一种笔墨语言来表达对世界万物的理解,并由此形成了自己强烈的个人绘画风格。可是丰富多彩的世间万物及其内在的独特本质仅仅采用一种笔墨语言去解读和表达,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要发掘和探索不同事物的内在精神,并采取相应的笔墨语言来进行表现是非常困难的,但这种在艺术上的探索和创作活动却是十分有价值和有意义的。

郭怡孮力求深入探索和发掘蕴含在不同花草自身上的本质精神所在,并创造性地运用最切合表达它们的艺术语言来完成每一幅作品的创作。郭怡孮坚持“一花一世界,一草一春秋”的艺术创作理念,使其作品的外在表现形式丰富多彩。纵览他的作品,有的轻盈灿烂,别具风貌;有的造型准确,用色清丽;有的又是性情所致,得意忘形;有的则是突发灵感,神来之笔。

在画风上笔墨的大气雄厚同时,他还在不断关注着快速发展的时代和社会,对于层出不穷的各种新鲜事物敏于观察勤于思考,并结合新颖的表现手法体现出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与创作风格,逐步地走上一条注重思想性和创新性相结合的艺术探索道路。

对于当代中国画的看法

创作思想的开放,也带来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画的边界要不要重新划定———扩散和嫁接得太多了,就会失去中国画原有的特色和韵味,容易发展得“不伦不类”。同时,当今画家们的总体书法水平令人堪忧。不少作品画面漂亮但书法写得歪歪扭扭,急需修炼。中国自古以来书画不分家,只有把书法练好了,画作才会更有韵味,笔墨也才会更生动,我国历代很多著名画家,同时也是大书法家,比如代的宋徽宗米芾,元代的赵孟頫,近代的吴昌硕,他们的绘画作品中都透露出浓浓的“笔意”,这是中国文人写意画的特点,也是中国画特有的“书写性”的体现。“遗憾的是,我国的书法教育一度出现断层,一些年轻的国画家因为字写得太差干脆少写或不写,这就使他们创作的中国画在精神内涵上有所缺失。还有一些人全面接受西方的构图方式,认为画面上书写过多会影响整体的绘画性体现,这其实也存在理解的误区。实际上,中国画强调写意精神,画面并不追求照相式的写生,书法体现了作者的心情和画面是相辅相成的,即使在当代也不会过时。

标签: 郭怡孮

更多文章

  • 刘梦溪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梦溪

    刘梦溪,原籍山东,生于辽宁。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学系1961级中国文学专业毕业。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文化》杂志创办人兼主编、艺术美学暨文学思想史方向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兼职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专聘教授、文艺学学科博士生导师,中国华夏文化研

  • 白少帆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白少帆

    白少帆,原执教台湾及海外,1982年定居北京。任中央民族学院教授,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华侨大学中文系主任兼艺术系主任,并任福建省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华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会副会长。1998年被国务院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终身馆员。1951年开始发表作品。198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中文名:白少帆国

  • 薛永年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薛永年

    薛永年,男,北京市人,1941年11月生。著名美术史学家、美术评论家。现任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会员书画碑帖组召集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理论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文名:薛永年性别:男出生日期:1941年11月薛永年,男,北京市人,1

  • 杨力舟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杨力舟

    杨力舟,1942年生于山西临猗。画家。兼擅油画、中国画、书法、美术评论。先后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曾参与筹建中国画研究院。中国美协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国家画院顾问、院委、研究员。历任中国美协常务理事、副主席。文化部艺术局美术处处长,文化部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美术

  • 赵仁珪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赵仁珪

    赵仁珪,男,1942年6月生,北京市人。九三学社社员。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典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8月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文名:赵仁珪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942年毕业院校:北京师范大学职业:教师主要成就:被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出生地:山东黄县代表作品:《宋诗纵横》赵仁珪自幼对

  • 李炳华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炳华

    李炳华,1942年生,现任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执行副主席。另有同名李炳华现任淄博市农科院副院长,多次荣获淄博市农业及科技系统、淄博市农科院先进工作者称号;中建国际设计顾问有限公司电气总工程师李炳华。中文名:李炳华国籍:中国政治面貌:中共党员出生地:河南光山性别:男李炳华,男,1942年1

  • 吴静山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吴静山

    吴静山,1943年生于广东顺德。上世纪60年代曾就学于中国美术学院,受到潘天寿、陆俨少、沙孟海等指教,后回到广州。现为中央文史馆馆员,华鼎国学研究基金会理事,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院部委员,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客座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中文名:吴静山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广东顺德毕业院校:

  • 陈祖武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陈祖武

    陈祖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史学教材编写课题组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生于贵州省贵阳市,原籍湖南茶陵。1965年毕业于贵州大学历史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系,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81年来所,历任助理研究员

  • 李燕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李燕

    李燕1943年生于北京。画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齐白石艺术研究会副会长,李苦禅纪念馆、艺术馆副馆长,中央文史馆馆员,九三学社中央书画院副院长,中国周易学会副会长。艺术大师李苦禅之子。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日期:1943年职业:画家教授主要成就:作品载入《大世界基尼斯之最》姓名

  • 尼玛泽仁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尼玛泽仁

    中文名:尼玛泽仁国籍:中国民族:藏族出生日期:1944年1月毕业院校:四川美术学院职业:画家出生地:四川省巴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