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汪肇

汪肇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376 更新时间:2024/1/16 2:59:56

[明]字德初,安徽休宁人。工绘事,山水、人物,出入于进、吴伟,但多草率之笔。

基本资料

本名:

字:德初

所处时代:明

出生地:安徽休宁

擅长领域

尤长于翎,豪放不羁,自谓其笔意飘若海云,因自号海云。

标签: 汪肇

更多文章

  • 陈栝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陈栝

    陈栝(生卒年不详),字子正,号沱江,苏州府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代画家陈淳之子,明代中期著名的绘画大师。陈栝自幼随父亲陈淳修习绘画,饮酒纵诞。陈栝善画花鸟山水,尤精绘画花鸟,笔似其父,将其父陈淳的笔迹放纵,不拘于象的写意画法发挥至极致。明朝嘉靖年间,尚属英年的陈栝先于其父病逝,时人多因他早逝而深感

  • 祖宽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祖宽

    祖宽(?—1639年),明末辽东(今辽宁辽阳)人,明末名将。早年是祖大寿家仆,为宁远参将、副总兵。崇祯八年(1635年),以三千关宁军镇压农民军,卢象升说:“援剿之兵,惟祖大乐、祖宽所统辽丁为最劲,杀贼亦最多。”卢象升战死后归洪承畴。崇祯十一年冬,清兵南下,师援山东。次年济南失守,褫职被逮,以“失陷

  • 朱寿镛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寿镛

    朱寿镛(?-1639年),字安宇,山东省兖州府滋阳县(今山东省济宁市)人,明朝第九代鲁王,恭王朱颐坦的庶九子。万历十一年(1583年)封泰兴王。七哥鲁宪王死后无嗣,崇祯九年(1636年)朱寿镛进封鲁王。在位三年。崇祯十二年(1639年)朱寿镛薨逝后,庶三子朱以派嗣位。本名:朱寿镛别名:鲁肃王、朱安宇

  • 董应举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董应举

    董应举(1557-1639),字见龙,号崇相,连江琯头龙塘人。年轻时,勤勉好学,立志报国。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举进士,曾任吏部主事、文选主事、大理寺丞等。天启元年官太常,陈急务数事,擢太仆卿兼河南道御史,经理天津至山海屯务,政绩显著。本名:董应举字:崇相号:见龙所处时代:明代出生地:闽县

  • 牟应受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牟应受

    牟应受,字子咸,又名元善,贵州省安顺府贵筑县人,拔贡出身。于明崇祯五年(1632年)任广东永安县(今紫金县)知县。崇祯七年(1634)十一月,皇帝颁下圣旨,牟应受任连平州第一任知州。明崇祯八年(1635年)四月由广东永安县县令调升为连平州知州,开始到职视事。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死于任上,葬于连

  • 颜继祖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颜继祖

    颜继祖号同兰。明龙溪县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进士,授工科给事中。本名:颜继祖字:绳其号:同兰所处时代:明朝民族族群:汉人出生日期:不详逝世日期:1639年性别:男崇祯元年(1628年)正月,颜继祖曾上疏论述工部冗员及三殿叙功的浮滥,由此裁去加秩和寄俸200余人,为国家节省一笔库财。他又上疏揭

  • 翁鸿业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翁鸿业

    翁鸿业(?—1639),字一桓,号永固,明钱塘(今杭州)人。本名:翁鸿业所处时代:明朝出生地:钱塘出生日期:不详逝世日期:1639年性别:男翁鸿业(?—1639),字一桓,号永固,明钱塘(今杭州)人。天启四年(1624)举乡试第一。次年进士及第,授礼部仪制司主事。崇祯十年(1637),出任山东督学、

  • 郝敬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郝敬

    郝敬(1557-1639年),字仲舆,号楚望,祖居今湖北省京山市雁门口镇台岭郝家大塆,后迁京山城关附近的鄢郝,世称“郝京山先生”。晚明时期著名的经学家和思想家。《明儒学案》卷五十五《给事中郝楚望先生敬》中对郝敬评价甚高,称其著述”一洗训诂之气”,“明代穷经之士,先生实为巨擘。”郝敬自幼聪明过人,五岁

  • 陈尧典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陈尧典

    陈尧典(约1578~1639),字辟荒。广西梧州人。本名:陈尧典字:辟荒所处时代:明朝出生地:广西梧州主要成就:为政清廉,整顿盐政,清弊堵漏陈尧典(约1578~1639),字辟荒。广西梧州人。陈尧典(约1578~1639),字辟荒。广西梧州人。官至长芦盐运使。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癸卯科举人。

  • 公鼐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公鼐

    公鼐(1558~1626)字孝与,号周庭,谥“文介”。蒙阴(今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人。明代著名文学家、诗人,明朝万历前期“山左三大家”之一。公鼐出生于明代后期的江北一个声势显赫的“馆阁世家”里,从公鼐高祖公勉仁开始,代代蝉联进士,到公鼐一代,“五世进士、父子翰林”,成为明朝末期著名的进士家族。他们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