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宋珏

宋珏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937 更新时间:2024/1/15 18:29:14

宋珏(1576—1632),明代诗人,书画家。字比玉,号荔支子,浪道人、国子仙,福建莆田人。国子监生。漫游吴越,客死吴地,工书画篆刻。山水学米氏、黄公望、吴镇,用笔苍老秀逸,不拘于法,兼善画松。

基本资料

本名:宋珏

字:比玉

号:荔支子

所处时代:明

出生日期:1576年

逝世日期:1632年

主要作品:《松阴晓霭图》

艺术门派

宋珏琴心、酒德、书圣、画禅,样样足称,刻砚、多方收藏宋砚,篆刻更是自成一派。以八分书入印,学秦汉鉨印,突破篆文入印的传统,从而开创篆刻史上的“莆田派”,钱牧斋、阮亭极为称赏之。

生平经历

宋珏,明神宗万历四年(1576)生,莆阳城关双池人。据《兴化府莆田县志》载:宋珏于1663年“客死石城,归葬于莆”。宋珏初游金陵,走吴越,侨寓武林、吴门间。其“琴心酒德”,交诗文家顾梦游、谭元春诸名士。尝见诗人画家程嘉燧荔文酒歌,击节叹慕,求得其人,因兄事之。后得遇文豪钟惺,书画篆刻家李流芳,放浪形骸,相交莫逆,人称“嘉定四先生”。

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之前,宋珏画作以名品摹仿和景物写生为主,代表作《山楼对雨图》。

宋珏为诗才情灿熳,信腕疾书,亦不留稿。宋珏身为诗人,善与人交,但不强交,不苟绝。

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至明崇祯五年(1632),晚年时期宋珏的山水画名迹较多,进入“写意山水”风格阶段,代表作《梧桐秋月图》。以钱谦益为文字友,以黄道周为气谊友。

思宗崇祯元年(1628),大臣黄道周疏救钱龙锡降调,适构疾求去,濒行上疏,宋珏闻讯,以诗相慰。

宋珏久居南京,和以处众,宽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其泛爱施与,从不将书画当作敛钱的聚宝盆。平日饮酒以斗计,求书画者多伺珏醉后出绫绢,听其挥洒,疾持去。墨渖淋漓,人以为张颠再见,顾痴复生,甚至片札只字,人皆珍若拱壁,外国使者来华,不惜重金购求,足毕其梗概矣!

崇祯四年(1631),宋珏病逝南京,享年五十六,赖知友力,归葬莆阳文赋里梅陇山(今南门外山牌)。《兴化府莆田县志》载:“客死石城,归葬于莆”。钱谦益为作行状。

崇祯十四年(1641),浙江道御史李嗣京巡按福建,笃念世交。既刻尝心者代为掇拾之《宋比玉遗稿》于金陵;旬宣来莆,复立石表墓,题其额曰《海内盛名士宋比玉先生墓表》十二大字。文又备致推崇,其于激扬风雅、宏奖义烈,盖有至意存焉。

人物关系

好友:顾梦游、谭元、钱谦益、黄道周

世交:李嗣京

人物评价

钱牧斋诗云:“画船携得砚如规,曾向春红伴画眉。珍重朝来远山色,小鸾(比玉妾)休咏白头词。”

钱牧斋诗云:“落魄风流迥不群,酒场骚垒自能军。”

秦祖永《桐阴论画》云:“诗情画笔,倾倒名流,所写山水,脱尽画史习气,盖由其人品高洁,故落笔清而神腴,简而意足,自有一种高逸之致流露尺幅间,真士人雅构。”

顾梦游诗云:“君因求友切,去我指吴阊。”

李流芳诗云:“爱君匣里端溪色,更遣烧灯试墨回。”

郑王臣说:“比玉诗思轩爽流逸,不在松圆(程嘉燧)、檀园(李流芳)之下。”

周亮工《赖古堂书画跋》称“比玉,人知其善分书,不知其行楷俱登峰造极,人恒索其分书,比玉亦以汉隶应之耳”。

著作

其所刻蔡襄《荔枝谱》和《古香斋帖》,为稀世珍品。《中国古代书法家辞典》收入宋珏的隶书《羼提居士诗》、《七言律诗》两幅中堂。遗墨“静观自得”石额,榜书豪迈俊美,灵姿秀出,古拙可爱。《山雨楼试墨图》隶书更潇洒隽永,神气逼肖,极具个性。

社会影响

清代隶书复兴的引路人

故宫博物院就藏有其隶书中堂一幅,是其颇具代表性的作品。宋珏隶书取法汉《夏承碑》,又深受唐隶肥笔派的影响,点画婀娜跳宕、用笔丰满沉厚、行笔利落果敢、墨色枯湿相间,全幅苍老而雄健,得汉隶意趣。但平心而论,此作也是毛病多多:章法的些许凌乱、体势的楷书色彩、波磔的变化技穷、个别结字的不堪和落款的游离,无论如何都算不上大家水准。宋珏取法的《夏承碑》并非汉隶上品,其隶书创作与清代专擅隶书的大师们相比也未臻妙境。即便如此,我们仍要看到宋珏之于书史的非凡意义。

隶书在宋元明三代处于潜伏期,只不过在金石学和复古书风的影响下,一息尚存,并未消亡罢了。明代隶书更是低迷,像文征明这样的一代大家,其隶书也是僵呆板滞。“隶法宗汉”在当时还未成为一个书学常识,取法魏晋唐代隶书、效仿同时代书家就是其时隶书幼稚不堪的病根。宋珏则从根本上改变了隶书取法的方向性错误。他是中唐隶书没落之后的数百年,重新将学习的触角伸向汉代隶书的第一人,保存了隶书一脉纯正气息,为后学指出隶书学习的向上一路,对清代隶书复兴有筚路蓝缕之功。晚宋珏46年生的清初隶圣郑簠算是清隶的开山祖师了。他的学书经历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宋珏的重要意义:郑氏“初从时人宋比玉,见奇而悦之,学二十年,日就支离,去古渐远,深悔从前不求原本,乃学汉碑,始知朴而自古,拙而自奇。沉酣其中者三十余年,溯流穷源,久而久之,自得真古拙,趋奇怪之妙。”(《隶法琐言》)

郑簠从学宋珏到学汉碑的转变,印证了书学“隶法宗汉”及“师心不师迹”原则的正确性。

标签: 宋珏

更多文章

  • 王谔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王谔

    王谔(公元15-16世纪初),明代画家,字廷直,奉化(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从艺活动约在成化、弘治、正德间。孝宗弘治元年(1488)以绘事供奉仁智殿。山水人物师同里萧风,凡奇山怪石、古木惊湍尽摹其精妙处,画树石多着烟雾之态,势如泼墨。孝宗朱祐樘爱好马远画,曾赞王谔为“当世马远”。武宗朱厚照正德元

  • 郭诩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郭诩

    郭诩(1456—1532),字仁弘,号清狂道人,江西泰和人。工书画,善山水,尝遍历名山,曰“岂必谱也,画在是矣。”同时江夏吴伟、北海杜堇、姑苏沈周俱以画名,莫不延颈原交,天下竟传清狂画,风之百金。有贵人欲多得诩画,诩瞠目数屋梁不对。固索,辄跮跖狂趋,叫奡跳号去。弘治(一四八八至一五零五)中徵天中善画

  • 尤求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尤求

    尤求,字子求,号凤丘(一作凤山),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移居太仓,明代画家。本名:尤求字:子求号:凤丘,凤山所处时代:明出生地:长洲(今江苏苏州)主要作品:品古图职业:画家工写山水,兼人物,学刘楹年、钱舜举而精妙不及。尝画小西门关庙壁作行军势。又画弇山藏经阁壁,作诸佛像皆绝技。兼长仕女,继仇英(?―

  • 恽向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恽向

    恽向(1586--1655)明代画家。原名本初,字道生、曙臣,号香山,武进(今属江苏)人。崇祯末举贤良方正,授内阁中书舍人。擅诗文工山水,早年学董源,巨然,以悬肘中锋作画,骨力圆劲,浓墨润湿,纵横淋漓,自成一派,晚年敛笔于倪瓒、黄公望的风格,惜墨如金,挥洒自如,妙合自然。由于他常往来于齐鲁之间,并登

  • 汪肇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汪肇

    [明]字德初,安徽休宁人。工绘事,山水、人物,出入于戴进、吴伟,但多草率之笔。本名:汪肇字:德初所处时代:明出生地:安徽休宁尤长于翎毛,豪放不羁,自谓其笔意飘若海云,因自号海云。

  • 陈栝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陈栝

    陈栝(生卒年不详),字子正,号沱江,苏州府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代画家陈淳之子,明代中期著名的绘画大师。陈栝自幼随父亲陈淳修习绘画,饮酒纵诞。陈栝善画花鸟山水,尤精绘画花鸟,笔似其父,将其父陈淳的笔迹放纵,不拘于象的写意画法发挥至极致。明朝嘉靖年间,尚属英年的陈栝先于其父病逝,时人多因他早逝而深感

  • 祖宽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祖宽

    祖宽(?—1639年),明末辽东(今辽宁辽阳)人,明末名将。早年是祖大寿家仆,为宁远参将、副总兵。崇祯八年(1635年),以三千关宁军镇压农民军,卢象升说:“援剿之兵,惟祖大乐、祖宽所统辽丁为最劲,杀贼亦最多。”卢象升战死后归洪承畴。崇祯十一年冬,清兵南下,师援山东。次年济南失守,褫职被逮,以“失陷

  • 朱寿镛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寿镛

    朱寿镛(?-1639年),字安宇,山东省兖州府滋阳县(今山东省济宁市)人,明朝第九代鲁王,恭王朱颐坦的庶九子。万历十一年(1583年)封泰兴王。七哥鲁宪王死后无嗣,崇祯九年(1636年)朱寿镛进封鲁王。在位三年。崇祯十二年(1639年)朱寿镛薨逝后,庶三子朱以派嗣位。本名:朱寿镛别名:鲁肃王、朱安宇

  • 董应举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董应举

    董应举(1557-1639),字见龙,号崇相,连江琯头龙塘人。年轻时,勤勉好学,立志报国。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举进士,曾任吏部主事、文选主事、大理寺丞等。天启元年官太常,陈急务数事,擢太仆卿兼河南道御史,经理天津至山海屯务,政绩显著。本名:董应举字:崇相号:见龙所处时代:明代出生地:闽县

  • 牟应受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牟应受

    牟应受,字子咸,又名元善,贵州省安顺府贵筑县人,拔贡出身。于明崇祯五年(1632年)任广东永安县(今紫金县)知县。崇祯七年(1634)十一月,皇帝颁下圣旨,牟应受任连平州第一任知州。明崇祯八年(1635年)四月由广东永安县县令调升为连平州知州,开始到职视事。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死于任上,葬于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