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沈伦

沈伦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883 更新时间:2024/1/14 2:21:34

沈义伦(909年—987年),因避太宗光义名讳而单名伦,字顺宜,开封太康(今属河南)人。北宋的开国功臣之一,在太祖和太宗两朝执掌财政大权,后任宰相。沈义伦少习《三礼》,以讲学授徒为生。沈义伦是赵匡胤霸府幕僚中继赵普之后第二个升任宰相。曾经因得罪卢多逊被罢相。

基本资料

本名:沈义伦

别名:沈伦,沈顺宜

所处时代:北宋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开封太康

出生日期:909年

逝世日期:987年

主要成就:掌管朝中财政

好友:赵普

职位:宰相

人物简介

后汉乾祐元年(948),白文珂以“使相”任永兴军(陕州,今三门峡市西)节度使,沈义伦投白文珂幕下,开始了节府幕僚生涯。后周显德三年(956),赵匡胤初领匡国军(同州,今陕西大荔)节度使,经宣徽使昝居润推荐,几乎与赵普同时投入赵匡胤幕府,沈义伦任从事,掌管财政。

人物生平

宋朝建立,沈义伦在以“佐命功”升迁的赵匡胤霸府幕僚中,名列第四。自归德军(宋州,今商丘南)观察推官升为户部郎中。沈义伦较关心民间疾苦,次年出使吴越时,途中见到淮南扬州、泗州(今盱眙西北)发生饥荒,饥民饿死不少,在他归朝后的力请下,宋太祖下诏淮南地方进行赈济。建隆三年十一月,升给事中。乾德元年(963)改任陕西转运使。乾德二年十一月,宋军进攻后蜀,沈义伦改任随军转运使。次年正月,宋灭后蜀,宋军将帅恃功贪暴,只有都监曹彬、转运使沈义伦清廉,曹彬归朝后,“唯荐义伦可任”。乾德五年八月,沈义伦升为户部侍郎、枢密副使。开宝二年(969)二月,宋太祖亲征北汉,以皇弟赵光义为东京留守,沈义伦为大内都部署、判留司三司事,负责皇宫安全和处理朝廷日常财政事务。

沈义伦言行谨小慎微,当新贵们纷纷营造宏丽的新居,他的住房虽卑陋但不进行修缮。开宝六年五月,宋太祖派官督工按设计图为他营造新居时,他还是要求建造较狭小的房屋。同年八月,连任十年宰相的赵普,因跋扈擅权被罢相出为节度使。九月,枢密副使沈义伦与参知政事薛居正同日升为宰相,沈义伦是赵匡胤霸府幕僚中继赵普之后第二个升任宰相。

开宝九年(976)十月,赵光义(太宗)夺位后,沈义伦避宋太宗名讳,改名沈伦。仍任次相。太平兴国四年二月,宋太宗亲征北汉及随后攻辽,百官从征,次相沈伦任东京留守兼判开封府事,全权负责留守事务。

太平兴国六年六月,首相薛居正死,沈伦升为首相。

史籍记载

《宋史·列传第二十三》论曰:沈伦使吴越还,请以扬、泗军储百万余斛贷饥民,朝论难之。伦曰:“国家以廪粟济民,自当召和气,致丰稔,岂复有水旱?”得请乃已。

伦清介醇谨,车驾每出,多令居守。好释氏,信因果。尝盛夏坐室中,恣蚊蚋噆其肤,童子秉箑至,辄叱之,冀以徼福。在相位日,值岁饥,乡人假粟者皆与之,殆至千斛,岁余尽焚其券。

人物年表

后梁开平三年(公元909年),出生。

后汉乾祐元年(公元948年),白文珂以“使相”任永兴军节度使,沈义伦投白文珂幕下,开始了节府幕僚生涯。

后周显德三年(公元956年),赵匡胤初领匡国军节度使,经宣徽使咎居润推荐,几乎与赵普同时投入赵匡胤幕府,沈义伦任从事,掌管财政。

北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大祖登基后,知其廉洁耿直,任为户部郎中。

北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出使吴越。

北宋建隆三年(公元962年),淮南饥懂,扬、泅诸州多有饿殍。户部郎中沈义伦自吴越归朝,上书太祖,建议将各郡所储百万石军粮贷给饥民,至秋,令交还新粟。反对者认为,假若再遇水旱,饥民将无法还粟,谁能担当这个责任?沈义伦慷慨陈词,认为国家开仓济民,可感召和气,立致事稔,不用忧虑水旱!太祖听从沈义伦的建议,诏淮南道官吏开仓赈饥民。十一月,升给事中。

北宋建隆四年(公元963年),春,为陕西转运使。

北宋乾德二年(公元964年),宋军进攻后蜀,改任随军转运使。

北宋乾德三年(公元965年),正月,宋灭后蜀,宋军将帅恃功贪暴,只有都监曹彬,转运使沈义伦清廉,曹彬归朝后,“唯荐义伦可任”。

北宋乾德五年(公元967年),升为户部侍郎、枢密副使。

北宋开宝二年(公元969年),二月,宋太祖亲征北汉,以皇弟赵光义为东京留守,沈义伦为大内都部署,判留司三司事,负责皇宫安全和处理朝廷日常财政事物。丁母忧,起复视事。

北宋开宝六年(公元973年),五月,宋太祖派官督工按设计图为他营造新居时,他还是要求建造狭小的房屋。八月,连任十年宰相的赵普,因跋扈擅权而罢相出为节度使。九月枢密副使沈义伦与参知政事薛居正同日升为宰相,沈义伦是继赵匡胤霸府幕僚中继赵普之后第二个升任宰相。拜中书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兼提举荆南、剑南水陆发运事。雩祀西洛,以伦留守东京兼大内都部署。俄召赴行在,令预大礼。

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光义即位,沈义伦避宋太宗名讳,改名沈伦。加右仆射兼门下侍郎,监修国史。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二月宋太宗亲征北汉及随后征辽,百官从征,次相沈伦任东京留守兼判开封府事,全权负责留守事物。

北宋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史官李昉、扈蒙撰《太祖实录》五十卷,伦为监修以献,赐袭衣、金带。

北宋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六月,首相薛居正死,沈伦升为宰相。九月赵普因编造“金匮之盟”被宋太宗任为首相,沈伦再次充任次相,一场迫害皇弟秦王赵廷美的活动在赵普的主持下紧张进行。

北宋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年初,开始生病,也许是他觉察到一场政治风暴即将来临,以病告假静观发展,“清介醇谨”的沈伦既无力阻止,也不愿参与迫害秦王赵廷美、次相卢多逊,更不想被卷入其中而受牵连,在赵廷美勾结卢多逊谋反罪名将要成立之前,沈伦“已上表求致仕”。但同年四月,沈伦仍以不能觉察卢多逊罪行而被罢相。沈伦再次上表请求致仕,同年七月,以左仆射致仕。

北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病死,终年79岁。

轶事典故

再生沈宋

国初宋琪沈义伦俱在黄閤.时久旱.既雨.复不止.广陌涂淖.琪厌之.谓义伦曰.可谓燮成三日雨.而义伦遽对曰.调得一城泥.艺祖知而耻大臣之不学.杨徽之闻而抵掌曰.不意中书再生沈宋.

改谥曰'文'

初,有司议谥伦曰恭惠,继宗上言曰:"亡父始从冠岁,即事儒业,未遑从贼,遽赴宾招,叨遇明时,陟于相位。伏见国朝故相,薛居正谥文惠,王溥谥文献,此虽近制,实为典常。若以臣父起家不由文学,即尝历集贤、修史之职,伏请改谥曰'文'。"

亲属成员

阎氏

田氏(生沈继宗)

沈继宗

沈惟温(后至秘书丞)

沈惟清(娶密王赵元偓女宜都县主至内殿承制)

沈惟恭

孙女

沈贵妃(宋真宗贵妃)

标签: 沈伦

更多文章

  • 韩忠彦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韩忠彦

    韩忠彦(1038年—1109年9月16日),字师朴,相州安阳(今河南省安阳市)人。北宋宰相,魏郡王韩琦长子。历官开封府判官、知瀛州、给事中、礼部尚书等职。宋哲宗赵煦在位时因政治立场不明,外放为定州知州,端王赵佶即位后回朝任门下侍郎,不久升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执政期间与右相曾布不协,再次外放为大名

  • 汤思退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汤思退

    汤思退(1117年—1164年),南宋宰相,字进之,号湘水,浙江景宁汤氏第七世祖。据《汤氏宗谱》记载,汤氏二世祖永高于北宋初自青田徙居剑川石笏,即今龙泉市八都镇瀑云安田村。北宋末其曾祖父汤高由此徙龙泉县龙门乡汤侯门村,民国年间,该乡被划归云和县,现已变为库区,沉没仙宫湖中。所以汤氏称自己系处州龙泉(

  • 范钟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范钟

    范钟(1171年-1248年),字仲和,婺州兰溪纯孝乡(今属兰江街道)里范村人。南宋政治家、宰相。嘉定二年(1209年)举进士。历官武学博士、太平州通判、知徽州等职。嘉熙四年(1240年),升任参知政事,范钟向皇帝呈进《时政十疏》,提出十件兴国大事:“正君心,定国本,别人才,谨王言,节邦用,计军实,

  • 沈该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沈该

    沈该,字守约,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南宋绍兴间任职礼部侍郎,出知夔州,召还,除参知政事,进左仆射,以老请罢,以观文殿大学士奉祠。本名:沈该字:守约所处时代:南宋民族族群:汉出生地:吴兴(今浙江湖州)中文名:沈该时任皇帝:赵守约国籍:中国朝代:宋高宗时期南宋湖州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字守约。第进士

  • 钱象祖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钱象祖

    钱象祖(1145年——1211年),字伯同,号止安,临海人,吴越王钱俶之后,参知政事钱端礼之孙,南宋丞相。本名:钱象祖字:伯同号:止安所处时代:南宋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临海出生日期:1145年逝世日期:1211年爵位:成国公——魏国公钱象祖以祖端礼恩泽补官,历太府寺主簿丞、刑部郎官、知处严抚诸州、

  • 张方平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张方平

    张方平(1007年—1091年),字安道,号乐全居士,谥“文定”,北宋大臣,应天府南京(今河南商丘)人。景祐元年(1034),中茂才异等科,任昆山县(今属江苏)知县。又中贤良方正科,迁睦州(今浙江建德东)通判。历任知谏院、知制诰、知开封府、翰林学士、御史中丞,滁州(今属安徽)、江宁府(今江苏南京)、

  • 戚同文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戚同文

    戚同文(903年—976年,一说912年—985年),字同文。宋州楚丘人。生于唐朝末年,五代至北宋初年著名的教育家,睢阳学舍(应天书院前身)创办人杨悫的学生,戚同文继承师业,继续在睢阳学舍办学,人称戚同文为“睢阳先生”。戚同文的长子戚维任随州书记,迎同文就养。戚同文卒于汉东,年七十三。戚同文死后,睢

  • 戚纶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戚纶

    戚纶(954年-1021年),字仲言,祖籍宋州楚丘县,生于宋州宋城县睢阳学舍。睢阳学舍执教戚同文之子。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年)进士。历知州县,入为光禄寺丞。宋真宗即位,除秘阁校理。景德元年(1004年),拜右正言,龙图阁待制。二年,预修《册府元龟》。进秩左司谏、兵部员外郎。大中祥符三年(1010

  • 舒芬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舒芬

    舒芬(1484—1527),字国裳,号梓溪,明代南昌进贤(今属南昌县塘南乡梓溪大队)人,经学家,正德十二年(1517)状元。著有《舒文节公全集》(又名《梓溪文钞》),去世时年45岁。舒芬气度不凡,体貌修养,恃其意气而不肯屈于人下,严正不徇情。闲居时整天没有厌倦的样子,晚上就反思过失自责,把倡导和阐明

  • 傅弘烈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傅弘烈

    傅弘烈(1623年—1680年),字仲谋,号竹君,江西进贤人,清朝将领,边疆大吏。明末清初,傅弘烈流寓广西。清顺治年间,授韶州同知,迁甘肃庆阳知府。清康熙诏旨赐傅宏烈祭葬,加赠太子太师、兵部尚书,谥忠毅。雍正八年,入祀贤良祠。乾隆八年,入祀昭忠祠,春秋祭祀。著有《傅忠毅公全集》。傅弘烈为清朝初期边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