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杨芳灿

杨芳灿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870 更新时间:2024/1/5 8:33:56

杨芳灿(1754年1月10日—1816年1月19日),字才叔,号蓉裳,江苏省常州府金匮县(今无锡)人,清朝文学家。乾隆四十二年丁酉(1777)拔贡,官灵州知州,改户部员外郎。

基本资料

中文名:杨芳灿

出生日期:1754年1月10日未时(13-15时)

逝世日期:1816年1月19日

出生地:江苏无锡

代表作品:《真率斋稿》、《芙蓉山馆诗词稿》

人物简介

杨芳灿(1754~1816),字才叔,号蓉裳,江苏金匮人。生于清高宗乾隆十八年十二月十八日未时,卒于仁宗嘉庆二十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年六十三岁。工诗文,少即华赡,学使彭元瑞大异之。由拔贡应廷试,得补甘肃伏羌县知县。以功擢知灵州。会仲弟揆授甘肃布政使,例回避,顾不乐外吏,入赀为户部员外郎,与修会典。公余拥书纵读,益务记览。旋丁母忧,贫甚,鬻书以归。尝主讲衢杭、关中、锦江三书院,又入蜀修《四川通志》。芳灿好为诗,取法于工部、玉溪,填词亦兼有梦窗、竹山之妙,尤工骈体。著有《翼率斋稿》十二卷,《芙蓉山馆诗词稿》十四卷,及骈体文八卷,均《清史列传》并留存于世。

人物生平

幼年

杨芳灿的母亲“梦五色雀集庭树而生”他。刚会讲话,就会背唐诗,惊为神童。父亲在他5岁那年去世,6岁时生了一场大病,突然变笨,书要读五六十遍才能背下来。11岁时,文思恢复,又能写文章了。可写的文章不被乡人看好,乾隆三十一年(1766)去应试,铩羽而归。正在没人看好之际,乾隆三十六年(1771)县试,他考出了金匮县第一名的好成绩(另有顾立方得无锡县第一名),且“诗文华赡,学使彭元瑞大异之”,令乡人刮目相看。

岁试

乾隆三十七年(1772)夏天,杨芳灿到江阴县常州府考场参加岁试,古学和文章都名列第一。复试古学,文章为学使彭文勤击节叹赏。乾隆三十八年秋天,参加常州府澄江(江阴县)科试,古学、经解、时文都列第一名。翌年春,再赴澄江(江阴县)应科试,古学、经解及时文都列第一名。乾隆三十九年(1774)五月,杨芳灿去南京,著名的随园(袁枚家)向他敞开大门,他在袁枚家中住了一段时间。

出仕

乾隆四十三年(1778),杨芳灿去北京应廷试,名列一等第三名。从此进入仕途。杨芳灿为官,有一癖好,每到一地为官,辖区内凡古代先贤遗迹,必设法修葺。甘肃伏羌县城里的姜维墓和祠堂,四川成都的杜甫草堂,都是杨芳灿重修的。重修杜甫草堂时,现草堂布局正中设杜甫神龛,东西两侧设宋代诗人陆游、黄庭坚神龛配飨的做法,作为祭祀格局,是杨芳灿定下的。杨芳灿这样做的主要理由是,陆游与杜甫“其心迹之同也”,即陆游与杜甫忠君爱国的思想感情一脉相承。陆游在诗歌创作上十分推崇杜甫,学杜成就卓著,形成剑南诗派,写下了许多爱国忧民的优秀现实主义诗篇。杜、陆两人都曾流寓蜀中,“去蜀而不忘蜀”。黄庭坚忠君爱国的思想感情与杜甫亦相一致,又是以“杜诗为宗”的江西诗派领袖,亦曾寓居蜀中。这个祭祀格局,从此定格并将继续沿习。

教育

清乾隆十八年十二月十八日,杨芳灿出生于无锡县天授乡幸皋里北门下塘。他是以《吟风阁杂剧》二十二种著称于戏曲史的作家杨潮观的侄子。和弟弟荔裳、梦裳都以诗文闻名于文坛。蓉裳尤为突出。擅诗词和骈体文。著名文学家袁枚论及当时的诗人,有这样的说法:“常州星象聚文昌,洪(亮吉)顾(立方)孙(星衍)杨各擅长。”对他的诗,同时代人的评价是:“出入义山(李商隐)、昌谷(李贺)而自成其体。”,“金碧池台,炫人心目。”不但“警才绝艳”、“镂金刻玉”其“清峭幽冷处尤入王(维)孟(浩然)之室”。但也有人指摘他的待“少骨多肉”。对于他的骈俪之文,可以“上掩徐(陵)庚(信)”。他一生的著作有《真率斋稿》、《芙蓉山馆诗词稿》、《骈体文》、《集外集》、《文》。

杨芳灿幼时,他父亲认为他天资聪明,将来可以成才。在他能牙牙学语的时候,便选择唐人诗句,写成碗大的宇,贴在书室的壁上,早晚教他识读。在他父亲的《存之堂》文集中,有这样的诗句:“嬉戏皆诗书,文字满墙壁”便是那时情景的描绘。一年以后,他父亲又《资治通鉴》及“二十一史”中的著名人物和著名事件编成四言歌诀教他朗读。又过一年之后。他父亲就教他读“四子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经过他父亲这样严格而有序的教育,到他四岁的时候,已经能够背诵唐诗800多首。一些传诵的名篇,如《三吏》、《三别》、《琵琶行》、《长恨歌》等等他都能琅琅然背得精熟。他以后在文上的成就,和幼小时的严格训练中打下的扎实功底是不可分开的。

杨芳灿五岁那年,他父亲病逝。把对他的教育托付给他的叔父。但他体弱多病,六岁那年又出了痘疹,多次濒于死亡。病愈后,身体衰弱到脚不能履地的程度。以前读的除歌诀和唐诗以外,其它经书都已完全忘却。他叔父不得不从头教他学起,但每天不过五六行,而且非要读至五六十遍才能背诵。他叔父有些失望,说一场病竟然把他换了个人。自从杨芳灿的父亲死后,家道渐趋中落。全家都依靠他叔父坐私塾的薪水收入维持。后来他叔父外出做官,他便由祖母抚养和教育。他ll岁那年,跟随舅父学诗。初学做近体诗,后作歌行,已达三四言。这年夏天,舅父带他到杨家的长辈杨清华家中。正是池水荷花盛开,俯视可见小虾在水中浮游。杨清华当场命题,要他作《夜明虾赋》,极得赞赏。这篇幼时习作,后还收入他的文集之中。第二年,他齐始学作时文;准备应科举之试。可是在乾隆三十一年“应提学试”时,却“不售”而返。那时科举是读书人的唯一出路。杨芳灿不得不“杜门累月”攻举子之业,以至被人嘲为“专愚”。

参加应试

乡试

乾隆三十六年杨芳灿和顾立方分试无锡、金匮两县县试,得第一。同年秋天,应江宁乡试。主考彭文勤以为“首艺欠精实”,落第。这一年杨潮观运川木入北京,路经南京,把杨芳灿介绍给袁枚,要他带着自己的诗去见袁枚。袁读了杨芳灿的诗,极为欣赏。从此杨成为袁枚的及门弟子。杨作诗,喜学三谢(谢灵运、谢惠连、谢眺)和李白,初学时不免处处摹仿。袁放告诫他说:“昔王朗欲学华子鱼,惟其似之太过,所以去之愈远。吾辈读书时要与古人合,落笔时要与古人离也”。袁枚善于总结自己创作的经验,又能因材施教。这对杨芳灿以后文学上的成就,帮助是很大的。

岁试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起,杨芳灿应同县刘家聘,到他家坐馆,前后约有四年。在此期间,他参加了两次考试。一是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夏天,澄江(江阴)的岁试,古学和文章都名列第一,复试古学,文章为学使彭文勤击节叹赏。

科试

于是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秋天,应澄江科试,古学、经解、时文都列第一名。就在这两年之中,他和黄仲则、洪亮吉文人订交。黄是著名诗人。洪是著名诗人又是著名地理学者。黄、杨、洪等订交,这在当时文坛是一段佳话。翌年春,再赴澄江应料试。古学、经解及时文都列第一名。五月,去南京,住袁枚家,等待秋试,结果落选。

廷试

乾隆四十三年,杨芳灿去北京应廷试。是年正月十六日程,三月初到达。五月,参加廷试。名列一等第三名。当时的制度规定,选拔贡生入一二等者,经皇帝派大员挑验,可以知县或教职录用。当时还有一个新规定,七品小京宫可以到吏部掣签。对知县和教职的选择,杨芳灿在北京的同乡中,有不同的意见,有些人认为应该选教职,也有些认为选择知县为好。他还是接受了大员的挑选,被分发去西北甘肃。这在杨芳灿一生中是个重大的转折,他从此进入仕途。在西北当了20多年的地方宫。翌年正月,启程赴甘肃。二月抵关中。以诗文为引,结识时陕西巡抚,与文人严长明等作诗酒之会。

诗词

1、《暮雨曲》

2、《废寺》

3、《喜汪容甫过访长句赠之》

4、《泖湖》

5、《伏羌纪事诗一百韵》

6、《过净因寺》

7、《寒食郊行率尔成咏》

8、《贺兰山积雪歌》

9、《读盈川集》

10、《重过弹筝峡》

11、《闻洪稚存入关却寄》

12、《莲花博士歌为吴兰雪作》

13、《拨闷柬二三知己和之》

著作

1、《芙蓉山馆自订年谱不分卷》,清杨芳灿撰,稿本,清徐熊飞跋

2、《铁堂诗草二卷补逸二卷》,清许珌撰,杨芳灿辑,清杨氏海源阁抄本,九行二十一字白口红格左右双边版心下镌海源阁钞

3、《春庭说录一卷》,清庄兆麒撰,稿本,清恽敬、洪亮吉等批注,张惠言批并跋,孙星衍、杨芳灿钱惟乔跋

4、《真率斋初稿十卷词二卷》,清杨芳灿撰,清乾隆刻本,十行二十一字白口左右双边

5、《芙蓉山馆诗稿六卷词稿二卷》,清杨芳灿撰

6、《桐华吟馆诗稿六卷词稿二卷》,清杨揆撰,清乾隆五十七年刻本

7、《芙蓉山馆文钞一卷》,清杨芳灿撰,清嘉庆十年刻本,清何绍基、顾植批校评点,十二行二十五字白口左右双边8、《芙蓉山馆词钞二卷抝莲词集温庭筠诗一卷移筝语一卷》,清杨芳灿撰,清抄本,朱希祖跋,九行二十三字无格9、《芙蓉山馆尺牍十六卷首一卷》,清杨芳灿撰,刘继曾辑,清抄本,余一鳌校,存十五卷,一至十四、首一卷

轶事典故

袁枚《随园诗话补遗》记载:“山阴胡稚威天游旷代奇才,丙辰同举鸿博,终身纡郁而亡。余初抄其骈体文三十篇,为杨蓉裳篡取去。”

瓜尔佳·震钧《天咫偶闻》记载:“嘉、道间,都中有小官大做,热官冷做,俗官雅做,闲官忙做,男官女做之谣……杨蓉裳(芳灿)由县令捐入户部,而与名流唱和无虚日,故曰雅做。”

易宗夔《新世说》记载:“杨蓉裳初令甘肃,屡膺繁剧。知灵州时,尝单骑谕散夺米饥民,请借口粮设粥厂以安众。平日坐堂皇,判事毕,即手一编就几读。人以为书痴,而临变敏决乃若是。”

诗词欣赏

积雨柬张船山检讨

积阴塞宇宙,西山失崔嵬。盲风号呼汹,白雨争宣豗。中间更作气,鼓以雌雄雷。岌然海水立,巨浪排过回。朝愁朽柱折,夜听犨墙颓。参军屋漏中,愁颜苦低摧。雨日幸小休,料理丛书堆。诗逋积盈案,纸背生莓苔。最忙张景阳,愁霖句新裁。湿薪燃爆竹,破灶昏烟煤。屠沽有酒食,吾辈甘蒿莱。君昨示我诗,旷代惊奇才。猛炬出犀焰,寒星迸骊胎。我如获至宝、摩挲日千回。近忽秘之箧,扁扃鐍不敢开。恐此然光怪,挐攫蛟龙来!(《芙蓉山馆诗钞》卷7第22页)

[百字吟](即[念奴娇])八月十四夜,吴谷人先生,张船山招饮,入叠前韵

词坛钜手,数叔庠淹雅,景阳道上。绿酒分曹邀客醉,逸兴一时飞扬。隔座藏钩,交竿舞蔗,鼓摘铜瓦响。狂歌痛饮,九分圆月堪赏。漫道磨盾飞书,横戈入阵,万里风云想。纵使功名垂竹帛,不抵一杯新酿。钓渚波平,渔舟梦隐,懒破长风浪。黄鸡白日,玲珑且慢催唱。

人物评价

陆继辂:诗工稳过于梅村,而不如者以可歌而不可泣耳。

标签: 杨芳灿

更多文章

  • 张应兰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张应兰

    张应兰,(1805-1854),近代诗人。原名兰阶,字佩之,号南湖,金匮(今无锡)人。中文名:张应兰别名:原名兰阶,字佩之,金匮人国籍:中国出生地:金匮(今无锡)出生日期:1805年逝世日期:1854年代表作品:《靖江城楼》《吴门感事》《析木二首》张应兰,(1805-1854),近代诗人。原名兰阶,

  • 张若虚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张若虚

    张若虚(约670年—约730年),扬州(今江苏扬州)人,唐朝诗人。曾任兖州兵曹。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春江花月夜》为其代表作,被誉为唐诗开山之作,享有“一词压两宋,孤篇盖全唐”之名。(概述图来源于扬州晚报)本名:张若虚所处时代:唐代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扬州(今属江苏)出生日期:

  • 张骏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张骏

    张骏,字天骏,号南山,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代书法家,与张弼齐名,时号”二张”。本名:张骏字:天骏号:南山所处时代:明朝出生日期:华亭(今上海松江)主要成就:工书,擅行、草、隶、篆官职:中书舍人张骏,字天骏,号南山,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代书法家,与张弼齐名,时号”二张”。明景泰四年(1453)

  • 沈度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沈度

    沈度(1357-1434),字民则,号自乐,明松江府华亭(上海金山)人,明代书法家,与弟沈粲皆擅长书法。永乐时以善书入翰林,由典籍历迁侍讲学士。擅篆、隶、楷、行等书体,藏于秘府,称为“台阁体”(清代改称“馆阁体”),台阁体书法的代表人物。中文名:沈度别名:字民则,号自乐。出生日期:1357年逝世日期

  • 戴来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戴来

    戴来,女作家,1972年10月生,苏州人。2008年在河南,戴来过着相对封闭的生活,经常来往的朋友不多,而且也不是写东西的。戴来觉得,用男性的视角去写东西,令她尝到更多的写作乐趣。戴来代表作《鱼说》、《爱上朋友的女友》、《甲乙丙丁》等。2000年获首届河南文学奖,2002年获首届春天文学奖,2003

  • 冯梦龙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冯梦龙

    冯梦龙(1574年—1646年),字犹龙、耳犹、子犹,号龙子犹、茂苑外史、顾曲散人、姑苏词奴、平平阁主人等。中国古代文学家、思想家、戏曲家。明朝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苏州)人。冯梦龙出身士大夫家庭,与兄冯梦桂、弟冯梦熊并称“吴下三冯”。原欲应试入仕,然屡试不第,于茶坊酒楼频繁接触下层社会,积累了

  • 李思训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思训

    李思训(653年-716年),字建睍,一作建景。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宗室、官员、书画家,唐太祖李虎玄孙、华阳县公李孝斌之子。李思训出身宗室,起家常州参军,二十岁前后任江都县令。武周时期,避祸隐居。唐中宗复位后,累授宗正卿、岐州刺史,封陇西郡公。唐玄宗开元初年,进拜右羽林卫大将军,封彭国

  • 丘瑜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丘瑜

    丘瑜,天启(1621~1627)进士,崇祯(1628~1644)间历礼部左右侍郎。因召对言:“督师孙传庭(1539~1643)出关,安危所系,慎勿促之轻出,俾镇定关中,犹可号召诸将,相机进剿”。帝不能从,寻为东阁大学士。都城陷。死之。中文名:丘瑜外文名:QiuYu性别:男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日期

  • 范景文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范景文

    范景文(1587年11月29日-1644年4月25日),字梦章,号思仁,别号质公,河间府吴桥(今属河北)人。明朝末期政治家、文学家。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破宣府,烽火逼京师,众臣请帝南幸,范景文劝帝“固结人心,坚守待援”,不久崇祯自缢

  • 方岳贡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方岳贡

    方岳贡,1644逝世,所处时代是明代,主要作品有《国纬集》61卷;《经世文篇》。本名:方岳贡字:四长所处时代:明代出生地:襄阳谷城逝世日期:1644年主要作品:《国纬集》61卷;《经世文篇》主要成就:任户、兵二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方岳贡于天启二年(1622年)中进士以后,任户部主事,虽为小吏,但肩上